陈明
班会背景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廳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推动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为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
班会目标
学生了解博物馆的意义、功能、分类等信息,将学习到的博物馆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懂得用具体行动传承祖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班会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国家宝藏》节目、威海市博物馆馆长的邀请视频,准备电子书包、多媒体课件、国宝代言卡、镜子。
学生:集中或分散观看至少三期《国家宝藏》节目;去威海博物馆打卡,并记下印象最深刻的展品介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威海博物馆的相关资料。
班会过程
导入:出示博物馆中的文物图片,猜猜是什么。
环节一 初识博物馆
师:关于博物馆,你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师:课前,大家观看了《国家宝藏》节目,已经对博物馆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借助绘本来进一步了解博物馆。(播放绘本视频)
出示绘本结语“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进入博物馆,我们要“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
【设计意图】了解学情,知晓学生对博物馆的了解程度;通过绘本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博物馆,产生乐于走进博物馆、探究博物馆的愿望。
环节二 博物馆里探国宝
(一)欣赏国宝,探寻方法
1.国宝初欣赏,感钻孔之难
(1)创情境,识方法
播放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贾湖骨笛的音频,同时出示贾湖骨笛的展品说明牌,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展品的基本信息。
(2)真体验,话感受
引导学生猜测,8700年前的古人如何在鹤骨上打孔。
小组合作活动:打孔制笛。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石头、鱼骨、树枝,还有与翅骨的材质、粗细相似的细管,我们也来钻个孔试试吧。如果能钻孔成功,试一试能不能吹出声音。
生A:钻孔太难了,终于挖了一个很小的孔,但也吹不出声音来。
师:古人的创造力非凡,只依靠人工和简陋的工具,就可以做出如此精美又精准的乐器。
2.国宝再感受,明欣赏之法
博物馆中每个文物的说明牌中都有二维码,让我们一起聆听贾湖骨笛的音频介绍。(发现方法:听讲解)
听后交流:为什么河南博物院把贾湖骨笛作为镇馆之宝?
师:刚才我们作为国宝欣赏人,通过看说明牌、听讲解,了解了贾湖骨笛,见证了中国古代8000多年的音乐史,还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说明牌”“听讲解”两种方法了解展品贾湖骨笛的基本信息,感悟展品中蕴含的“见证历史”“智慧创造”等内涵。
(二)代言国宝,体会内涵
1.观技术应用,激宣传愿望
播放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介绍视频,引入第二件国宝——云纹铜禁。
师:这么了不起的国宝,深藏在博物馆里,鲜为人知。你想为它做点什么?
2.争当代言人,为国宝做宣传
要想宣传国宝,首先得了解它。应用刚习得的“看说明牌”“听讲解”的方法,借助电子书包,开展“争当国宝代言人”的合作学习。
学生合作后交流,引导学生了解“禁”的意义、内涵和文物修复中的失蜡法,并从中感悟文物中所蕴含的“文化传承”和“工匠精神”。
3.话古今融合,品大国智造
展示博物馆中匠心独运的文物对后世的启发,引导学生感悟文物中的智慧创造及工匠精神对今日“大国智造”的深远影响。
师:唐代的陀螺仪原理,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航天、国防等工业领域;西周的车毂饰,已演变成今天汽车所必备的差速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铜鉴,更是今天冰箱与烤箱的原型。一代代工匠们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巧夺天工的技艺,成就了一件又一件惊世骇俗的创造。看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生:厉害了我的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4.案例巧辨析,提文化自信
播放班级学生的对话录音,现场进行辨析。
师小结:今天世界的发展,谁也不能仅凭一己之力。厚重的文化是我们在国际合作中挺起胸膛的底气。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应用看说明牌、听讲解的方法研究国宝云纹铜禁,同时体会国宝中的“文化传承”“工匠精神”等内涵。通过辨析,引导学生明晰文物价值,体会祖国建设成就,获得文化自信。
(三)推荐国宝,增强国志
过去已成历史,而今天的创造,将会成为明天博物馆的文物。如果你是国宝推荐人,你想向博物馆推荐今天中国创造的哪些优秀成果呢?
老师推荐代表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的超级计算机。播放超算排行榜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向未来博物馆推荐文物,引导学生了解当今祖国建设的新成就,感受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为了不起的祖国文化与成就而自豪。
(四)创造国宝,展望未来
老师推荐国宝,捧出宝盒,学生猜盒中的物品。借助宝盒中的镜子,让学生发现,自己就是将来的国宝创造人。
交流:未来的博物馆里可能会有你创造的一件什么国宝呢?引导学生思考,为创造这件国宝现在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争做国宝创造人”,使博物馆与学生自身产生关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建设而努力,懂得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创造国宝”的伟大理想。
环节三 课后博物馆之行
1.回顾小结:我们课前的问题解决了吗?
2.出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我们一起看看总书记在博物馆的足迹。齐读总书记的期待:要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3.播放威海市博物馆馆长的邀请视频。
4.利用周末时间,走进威海市博物馆,汲取知识,丰富自己,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小小“博物馆”!
【设计意图】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和威海市博物馆馆长的邀请,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
班会延伸
项目式学习——博物馆里探国宝。从国宝欣赏人、国宝代言人、国宝推荐人、国宝创造人等不同的身份中,任选自己最感兴趣的角色,在威海博物馆中,通过项目式学习进行更深度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