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哲学与文化》

2023-08-28 00:50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3年3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

李 海

(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

【背景材料】

2022 年10 月16 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6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共分15 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十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十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十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考点链接】

1.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报告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3.树立创新意识。报告强调,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4.强化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报告强调,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5.善于走曲折的发展道路。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6.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报告强调,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7.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革故鼎新、天人合一、自强不息、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

8.坚定文化自信。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10.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报告强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

【跟踪试题】

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这表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人们可以在意识的指导下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时指出,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要求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 )

①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统筹考虑

②把握好系统和要素的关系,重视关键部分的功能

③立足整体,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④分析整体和部分各自的作用和功能,突出部分的主导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这些精神( )

①是梦想精神的生动体现

②是每个中国人的思想品格

③蕴含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④有利于激励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热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时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旨在( )

①厚植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

②升华精神境界,激扬价值追求

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智力支持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时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材料二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时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交流的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知识分析坚持人民至上的依据。

【参考答案及解题分析】

1.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践意识的知识。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表明人们可以在意识的指导下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③符合题意;材料中聚焦实践中的新问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解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排除;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2.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统筹考虑,立足整体,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①③符合题意;材料着重强调整体,排除②;整体处于主导地位,④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3.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知识。在全社会弘扬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蕴含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激励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热情,③④符合题意;①观点片面,排除;②观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4.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旨在厚植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升华精神境界,激扬价值追求,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属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目的,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5.【参考答案】(1)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让世界增加美丽,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③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

(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坚持人民至上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坚持人民至上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要求。

【解题分析】本题以党的二十大及其报告为背景,以考查“讲好中国故事”和坚持人民至上为素材,从《哲学与文化》的角度切入,主要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知识。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等,属于归因型文化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属于依据型哲学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角度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