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 麻绎文
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自主可控下,7月以来信创招投标如火如荼,具体包括邮政集团、中交集团操作系统集采项目及中信银行65亿信创项目。同时,本周财政部印发暂行规定,在会计准则上明确数据是一种“资产”并存在明确价值,后续数据要素确权、定价、交易流通、收益分配、试点等进展有望陆续推出。
去年9月国资委发文,明确要求2027年底前,实现所有中央企业信息化系统国产化替代。
79号文下发后新一轮信创随即开启,产业机遇重大的变化在于信创范围拓展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即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等重要行业和领域,整体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根据调研分析,2023年信创产业整体市场规模预计为18710.59亿元,2025年为33777.02亿元。金融行业是行业信创的代表行业,推进速度较快。金融信创已在2020年和2021年完成两期试点,试点范围由大型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渗透。
8月7日,中信银行公示了《通用基础设施集成商入围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总计约65亿大单,其中34亿ARM服务器、10亿C86服务器需求全部为国产信创产品,此次招标明确要求投标人资格必须是信创服务器厂商。
7月底,麒麟软件宣布獨家中标中国邮政集团集采项目超60000套服务器操作系统。8月初官微发布信息,独家中标中交集团国产桌面操作系统框架采购项目,中标数量为60000套。
从过去信创产业发展来看,国产IT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进行了大量的适配工作,我国信创产业已迈入“好用”的发展新阶段。信创进入订单释放阶段,将推动国产信创产品各细分领域落地,进一步改善国产生态。集中招标体现了需求逐渐回暖,叠加去年以来产业利好政策催化,国产替代持续加速,以PC服务器、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各计算机板块厂商未来有望兑现业绩。
近期数据要素方面也有利好。周一财政部网站发布暂行规定,规定要求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根据相应会计准则增设“数据资源”项目,分别列入存货、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中。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数据相关企业执行会计准则,准确反映数据相关业务和经济实质。
数据资产入表的政策落地意味着数据对外交易的会计基础不断完善,这是企业进行数据要素价值开发、开展大规模数据交易的基础和前提。预期后续数据要素仍存政策大潮,若数据要素确权、定价、流通和治理等顶层设计陆续落地,相关板块投资价值将逐步攀升。
这也是继去年12月“数据二十条”公布搭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后,围绕数据要素板块的又一重磅利好。在本次“数据资产化”来袭之前,7月国家数据局首位局长确认,标志着国家数据局即将正式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我国数据要素全新的监管运营体系建设加速推进。
对应看投资,长期来看,数字经济是确定性较高的成长主线,通信设备产业链包括光模块、IDC、液冷温控、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迎来发展机遇。此外,计算机行业特别是软件子行业的数据服务提供商连带网络安全,也有望迎来增量空间。
从财报看,通信、计算机行业下游需求还需等待企稳回升,今年上半年恢复整体较弱,主要是和整体经济恢复缓慢有关。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已有27只成份股披露半年报,仅有16只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方面,已披露业绩的21只成份股,也仅有10只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随着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两翼拉动,通信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和算力基建,保障数字基座合理建设和信息高可靠传输。人工智能、信创、数据要素也会为TMT各细分带来新的增长动能,相关政策、订单有望逐步释放,信创领域的政策和订单走在了前列!(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