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喜 姜锦林 黄 渊 刘小琴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中医科,湖北 恩施 445000)
慢性腰肌劳损也被称为功能性腰痛,属于临床常见且高发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有长期腰骶部酸痛、钝痛或重痛,部分患者表现为烧灼痛或局部刺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1]。现代医学对慢性腰肌劳损治疗多采用口服抗炎药物、物理治疗及局部封闭治疗等,即刻止痛效果确切,但中远期疗效欠佳,且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多伴有胃肠道副反应[2]。近年有研究发现,中医药对慢性病治疗效果较好,通过内治或外治之法能有效缓解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腰部疼痛情况,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3]。针灸为中医外治之法,通过刺激对应穴位及经络,缓解腰肌劳损患者局部软组织紧张、痉挛、粘连等,隔姜灸作为传统艾灸之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缓解疼痛[4-5]。基于此,我们采用隔姜灸联合通元针法治疗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48例,并与单纯通元针法治疗48例对照,观察对疾病临床症状、疼痛状态、腰椎功能评分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41~77岁,平均(61.37±6.94)岁;病程0.5~10年,平均(3.24±0.97)年。对照组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42~78岁,平均(62.09±7.15)岁;病程0.5~10年,平均(3.18±1.01)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慢性腰肌劳损诊断标准,且证型为寒湿型: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辨证标准;②年龄40~80岁,性别不限;③入组前1个月内未实施相关治疗;④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3 排除标准 ①合并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先天性椎体缺陷等;②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③治疗依从性较差,未按时、按规定完成治疗项目;④治疗部位皮损严重,无法实施相关治疗;⑤有精神病史、阿尔茨海默症、认知障碍等,无法正常交流、配合完成治疗及问卷调查。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通元针法。主穴:水沟、百会、肾俞(双)、次髎(双)、委中(双)、太溪(双)、后溪(双);配穴:阴陵泉(双)、地机(双)。方法:针具规格0.32 mm×40 mm。患者取舒适体位后常规消毒针刺处皮肤,再实施毫针针刺,采取飞针法刺入,水沟斜刺进针,深度10~15 mm;百会斜刺进针,深度25~40 mm;次髎、委中直刺进针,深度25~40 mm;肾俞直刺,深度15~25 mm;太溪直刺,深度15~20 mm;后溪穴向同侧合谷穴方向刺入约5 mm;阴陵泉、地机穴得气后用泻法,阴陵泉直刺或斜向下刺25~40 mm;地机穴直刺,深度15~20 mm。刺入上述穴位如未得气可采用循法、刮法、弹法等催气,直至得气。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隔姜灸。取艾绒做成艾炷(底部直径1 cm,高约1 cm),取生姜片,厚度约为3 mm,直径3 cm,中间扎数个针孔,取穴:腰背部夹脊穴。方法:患者俯卧,暴露腰背部夹脊穴,将姜片放于穴位上方,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之上,点燃后开始灸疗,若患者皮肤出现灼热痛感后拿离姜片,待皮肤缓解后再实施治疗。治疗壮数:轻度疼痛3壮,中度疼痛5壮,重度疼痛7壮,以皮肤潮红为度,完成规定壮数。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22天。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临床症状 2组治疗前后评估临床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证候及疗效评价》[7]拟定,对活动不利、腰部腰痛程度、压痛点个数分别评价。活动不利:腰椎活动正常记0分;腰椎活动略受限,腰部屈伸活动略有受限记2分;腰椎活动明显受限,某一方面活动度在20°以下记4分。腰痛程度:无压痛记0分,轻度记1分,中度记2分,重度记3分。压痛点个数:0个记0分,1个记1分,2个记2分,3个及以上记3分。
1.4.2 疼痛评价 2组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SF-MPQ)[8]进行疼痛评分,该量表包括:①疼痛分级指数(PRI):根据疼痛感觉评分、疼痛情绪评分进行评价,共计11个项目,0~3分制,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②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纸上画10 cm直线,左端为0(无痛),右端为10(剧痛),再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疼痛情况;③现时疼痛状况(PPI):0~5分制,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
1.4.3 腰椎功能评分 ①2组治疗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量表[9]进行评价,包括:主观症状(下腰痛、腰痛和麻木等)、临床体征(直腿高抬试验、肌力下降等)、日常活动(活动受限制情况等),评分范围0~29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②2组治疗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量表(ODI)[9]进行评价,包括: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提物等10项,评分范围为0~50分,分值越高功能障碍越明显。
1.4.4 表面肌电图 2组治疗前后采用美国Noraxon无线肌电仪检测患者表面肌电图,局部皮肤脱脂清洁后,将三极电极片按照正负极对称粘附于被测部位两侧竖脊肌表面,电极置于肌腹,与肌纤维平行,记录患者直立放松状态和弯腰状态下肌肉表面肌电的均方根值(RMS)和中位频率(MF)。
2.1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活动不利、腰部压痛程度、压痛点个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SF-MPQ各单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比较 分,
2.3 2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JOA腰椎评分量表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比较 分,
2.4 2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RMS及MF比较 2组治疗后直立和弯腰状态下表面肌电RMS及MF值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RMS及MF比较
慢性腰肌劳损属于中医学“腰证”“痹证”范畴,临床以寒湿腰痛较为常见。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繁劳过度,体内气血亏虚,筋脉运行不畅,腰府失去濡养,诱发腰痛;或起居不慎、过度劳累等导致风寒湿邪入体,经气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10-11]。慢性腰肌劳损病程长且病势缠绵,为虚实夹杂之症,以肝、脾、肾三脏之虚为本,风、寒、湿邪为标[12]。中医学认为,痹证多属经脉病变,邪气痹阻经络而引起,多采用“通则不痛”原则。针灸法作为外治法之一,在痛证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治疗副作用相对较少,患者接受度相对较高[13]。
通元针法是经多年临床实践得出的一元二分之法,其通过通督养神、引气归元,突破传统四肢经穴局限,提高扶正祛邪之疗效[14]。本研究首选督脉两穴,其中水沟醒神开窍,百会醒脑升阳,直接调节肝、脾、肾三脏之精气,同时滋筋养骨,标本兼治;腰属肾府,针刺肾俞穴,具有固肾益气、强壮腰背之效,同时配合太溪穴,加强治疗之效;八髎穴之一的次髎,是腰痛疾病常用腧穴之一,可补益下焦而强腰健腿;委中属足太阳膀胱经,针刺此穴能分清降浊,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可清心安神,通经活络,皆可改善腰腿疼痛之感。本研究选取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在配穴中加阴陵泉、地机,其中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针刺能健脾渗湿,固精益肾;地机亦属足太阴脾经,其健脾渗湿力较强,能有效治疗腰痛不可俯仰。
隔姜灸疗法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姜片施灸,主要是借灸火之力,配合艾绒之作用,达到温通经络、祛湿散寒之效,因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已成为常用隔物灸法之一[15]。生姜味辛而性微温,具有较好的祛风散寒之效;艾叶味苦而性微温,艾灸可温经通络,散寒祛湿[16]。生姜在艾热下制熟,有效提高温中散寒之效,辅以艾叶燃烧之热,穿皮透肤直达病灶深处,改善寒湿凝滞之症。本研究隔姜灸取腰背部夹脊穴,可同时调节督脉和膀胱经气血,以达行气活血之效。
本研究将通元针法与隔姜灸联合治疗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结果显示,能有效降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本研究还发现,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使用通元针法结合隔姜灸能有效缓解疼痛情况,改善JOA腰椎评分量表及ODI评分。针刺配合隔姜灸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通过毫针刺穴行气活血,辅以艾灸温热刺激,增加温经通络之效。
表面肌电信号通过电极从人体肌肉表面记录神经肌肉活动时发放的生物电信号,反映肌肉的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其中RMS是一段时间内肌肉瞬间肌电图振幅均方根值,为放电有效值,取决于肌肉负荷性因素以及其本身生理变化;MF指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肌纤维放电频率的中间值,反映肌肉功能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直立和弯腰状态下RMS、MF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势更明显,说明隔姜灸结合通元针法可有效改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肌肉功能。
综上所述,隔姜灸结合通元针法能有效改善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诸症,同时减轻腰部疼痛,提高腰部功能,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