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2023-08-24 15:17季为民
学习与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新文化马克思主义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全面系统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在新征程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关键词] 文化强国;  新文化;  马克思主义;  文化使命

[中图分类号] D610.4; G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8-0008-04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发展新时代新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在一般意义上,文化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的沃土。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始终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得益于其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等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动力。

革命文化熔铸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惧生死、前赴后继。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中孕育锻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凝结着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标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催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開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等传统美德是革命文化的思想来源,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共识和愿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外来文化有益成果,贯通古今、融会中外,代表着人类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当代中国社会在文化发展上的最大共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品质优良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三种文化相互影响、有机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1三种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的新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动力。

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实际上是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方向之争。十多年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舆论环境。2面对这些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严把政治导向、价值导向,杜绝腐朽文化、消极思想的腐蚀,为人民大众提供思想健康、昂扬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坚定共同理想信念,弘扬当代中国精神。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统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也需要国家治理体系的支持。党和政府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提升国民教育水平、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繁荣文化市场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神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其科学性、真理性和实践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通过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的融通,马克思主义呈现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强调:“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关于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以什么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创新理论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南,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指明了道路,为加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塑造引导主流舆论格局指明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性课题。要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营养以传承文明精华,从革命文化中回溯初心使命以强化理想信仰,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凝聚时代精神以构建共识愿景。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教育活动,在国民教育中增加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用讲故事的方式,传扬核心价值、宣传典型人物,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增进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文明程度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是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文化思想之基。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五史”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等,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實践中心建设,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工程。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健全各项工作机制,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络监管,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此外,要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和互鉴共享的心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要充分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引导网络直播、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新业态向好发展,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逐步建成覆盖城乡、日益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文化工程;另一方面,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在业态、产品、市场等领域实现融合发展,助推红色旅游、生态和乡村旅游等新式旅游蓬勃发展。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既是续写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使命自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从传播学的视角审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要坚守中华文化根本立场,重点探讨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以此来完善、创新和发展现有的人类文明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数字时代,层出不穷的信息技术促进了传播载体和手段的创新,也为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供了新的可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进一步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从科学严谨的学术立场出发,利用融通中外的话语来阐释中华文明的贡献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咨政育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越来越得到世界的倾听和认可。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区域发展智库2022年资助重点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2S0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季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 / 高海涛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新文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角色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