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情三角理论解读《朝圣者之路》《多蒂》中的爱情

2023-08-24 19:42佘羽彤徐丽丽
今古文创 2023年31期

佘羽彤 徐丽丽

【摘要】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文学散发出独有魅力。本文以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古尔纳的作品《朝圣者之路》和《多蒂》中的爱情,深刻剖析他们的爱情构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流散文学中爱情的内涵和作用。

【关键词】《朝圣者之路》;《多蒂》;爱情三角理论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1-001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1.005

基金项目:2022年江苏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从古尔纳作品看英国非裔流散作家的身份书写”(项目编号:202210332058Y)。

一、引言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是一名异邦流散作家。古尔纳主要围绕身份认同、伦理困境、心理创伤等主题进行写作。在《朝圣者之路》《多蒂》等一系列以追寻身份认同为主题的作品叙事中,古尔纳将爱情作为构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创造情节冲突的重要工具。在寻找身份认同时,爱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动力”,它推动着流散者一步一步走出困境,与自己和解,追寻自己的身份。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来看,爱情这一个心理学构念有3种成分,分别是亲密成分、激情成分和决定/承诺成分。亲密成分(Intimacy)指在爱情关系中能促进亲近、连属、结合等体验的情感。激情成分(Passion),指驱力,这些驱力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及爱情关系中其他有关现象。决定/承诺成分 (Decision /Commitment)有两层含义:在短期方面,指一个人做出了爱另外一个人的决定;在长期方面,指那些为了维持爱情关系而做出的承诺或担保。”[1]

本文通过爱情三角理论解读《朝圣者之路》中男主人公达乌德和女主人公凯瑟琳的爱情以及《多蒂》中女主人公多蒂和男主人公肯的爱情,深刻分析他们的爱情构成,同时探讨其如何帮助流散者追寻身份认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流散文学中爱情的内涵和作用。

二、达乌德与凯瑟琳——完美之爱

《朝圣者之路》“讲述医院勤务兵达乌德在英国坎特伯雷的生活”[2]。达乌德与英国女孩凯瑟琳恋爱,慢慢与过去和解,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亲密成分(Intimacy)在爱情关系中,包括了如下内容:对所爱的人高度的关注;在需要帮助时能指望所爱的人;互相理解;接受来自所爱的人的情感方面的支持;对所爱的人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能与所爱的人进行亲密的沟通交流。”[3]

从“亲密成分”上来看,凯瑟琳对达乌德的爱是耐心的,给他带来温暖的。达乌德身处异国他乡,常常“把痛苦埋在内心最深处”[4],即使是面对自己的朋友,也难以完全敞开心扉。达乌德通常自我排遣内心的孤独苦闷,从不愿与他人分享,只愿默默独自承受,而这又常常使得达乌德陷入悲观的困境,浑浑噩噩地在英国维持生活。而自从凯瑟琳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后,他渐渐不再封闭自己的内心,那些难以诉诸其他人的悲伤过往、伤痛回忆以及在异国他乡的辛酸经历,他都愿意与之分享。在与凯瑟琳的相处中,达乌德“十分喜欢她轻松自在的样子”[5],整个人在凯瑟琳的陪伴下都变得更加积极乐观。比起之前,达乌德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每当他人询问达乌德辍学的原因时,他总是回答家庭经济拮据,父亲患了严重的疾病,而真正的原因并不在此。但是面对凯瑟琳,达乌德敞开心扉,向她吐露真相,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这一次的真心吐露,成为达乌德向凯瑟琳倾诉的开口。在之后的相处过程中,达乌德慢慢地将更多隐晦于心、无人在意的过往都展现给了凯瑟琳。在此过程中,凯瑟琳不仅充当着一位倾听者,更“是他心灵的治愈者,将他从过去的苦难中解脱出来”[4]。达乌德在遇到凯瑟琳之前,对于故乡的父母总是处于回避的状态,他强迫自己不去思考这些事情。在向凯瑟琳倾吐了关于父母的内心真实感受后,达乌德得到了凯瑟琳耐心的开解和情感上的支持。之后,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决心正视自己的过去,改变自己的现状。为了与父母改善关系,他写信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歉意与问候。除此之外,尽管达乌德和凯瑟琳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差距十分明显,但凯瑟琳对于达乌德环境恶劣的出租屋都没有表示嫌弃,而是和达乌德一起打扫房间,并鼓励他好好生活。凯瑟琳的行为对达乌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这些无一不体现了凯瑟琳的爱带给达乌德温暖的体验。

达乌德对凯瑟琳的爱同样也带给了她温暖。在凯瑟琳和达乌德的相处中,凯瑟琳也慢慢向达乌德诉说了自己的过往。她曾因没有达到家人对她的期望而深受负面情绪的折磨。此时,达乌德作为一位排解者,耐心聆听,帮助凯瑟琳慢慢消解掉负面情绪。虽然凯瑟琳是一个勇敢的女孩,敢于直面问题,但是面对情绪困境,她也需要他人帮助,而达乌德恰好充当了这一角色,给予了她情感上的支撑。达乌德和凯瑟琳慢慢地靠近,给予对方情感和生活上的帮助。在经历了一系列考验之后,他们成为亲密的伴侣。

“激情成分(Passion)的唤醒源包括了性、自尊、养育、亲合、支配、服从以及自我实现等需要。” [1]凯瑟琳是一位年轻美丽的护士,她相貌靓丽,体态优雅,“她美丽的外表让达乌德感到胸痛。”[5]只要凯瑟琳在的地方,达乌德就一直关注着她,而她美丽的外表对达乌德来说极具吸引力。当凯瑟琳不值夜班时,达乌德也一直期待着与凯瑟琳偶遇碰面。除了外貌方面的吸引,凯瑟琳家境富裕,有着良好的家教,谈吐有度,落落大方。当达乌德和她相处时,他感到自在舒适,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也非常积极地想与她交流,想要凯瑟琳注意到他。“在凯瑟琳眼里,没有束缚,只有平等与尊重”[4],她平等地对待所有人,不带任何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给予别人充分的尊重。而正因为她的这种特质,达乌德被她深深地吸引著。凯瑟琳成为达乌德苦闷生活中一抹亮丽的色彩,激起了达乌德对她的爱情幻想。同时,凯瑟琳从不逃避问题,勇于直面困难,在了解到达乌德仍困于昏暗的过往时,她积极地引导着达乌德走出来,达乌德也愿意配合她的帮助,慢慢摆脱困境。在与达乌德的相处中,凯瑟琳感受到自由和不受束缚,找到自我,这种舒适的感觉也是凯瑟琳最终决定与达乌德在一起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以看出,达乌德和凯瑟琳对于对方都有着吸引力,这驱使着他们慢慢接触,互相吸引,互相改变,陷入爱情。

从“决定/承诺成分” (Decision /Commitment)短期方面来看,达乌德和凯瑟琳都做出了爱对方的决定。在隐晦地建立起亲密关系后,凯瑟琳会去达乌德家里,同他一起打扫房间,准备吃食。当达乌德受到别人的言语侮辱或其他手势攻击时,凯瑟琳会做出维护达乌德的姿态,为其反击。达乌德也因凯瑟琳的行动而做出积极的改变。同时,达乌德也保护着凯瑟琳,他会在其打电话时等在电话亭外守护她。除此之外,达乌德也会因为思念凯瑟琳,有事情想与之分享,而跑去和她见面。

从长期方面来看,凯瑟琳为了维持她与达乌德的爱情关系,放弃了条件优越的醫生男友,最终决定与达乌德在一起。同时,她还将达乌德的身份告知了家人,并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劝阻,决心与达乌德厮守终身,并要求他们接受达乌德的存在。达乌德为了维持与凯瑟琳的爱情关系,决心与过往创伤和解,不再浑浑噩噩地在英国过日子,而是做出实际的行动,认认真真地重新开始在英国的生活,在这里寻找新的自己。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根据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达乌德和凯瑟琳的爱情亲密、激情和决定/承诺兼具,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他们不仅能带给对方温暖的体验,还被对方深深吸引。同时,他们也对彼此做出了决定和承诺。由此可见,他们的爱情属于完美之爱。

三、多蒂与肯——浪漫之爱

《多蒂》是古尔纳创作的唯一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母亲去世后,多蒂陷入了“以长姐之名而行母亲之职”[6]的伦理困境之中。伦理身份的错位使多蒂陷入挣扎、迷茫的无力局面之中。此时,多蒂与初恋男友肯的爱情为她带来安全感,吸引其摆脱家庭责任。尽管两人的爱情最终因肯无法给予“承诺”而结束,多蒂也在这段恋情中收获成长,更加坚定自己的身份选择。

母亲逝世后,多蒂无法抚养妹妹索菲和弟弟哈德森。在索菲和哈德森被分别送往黑斯廷斯教会学校和多佛后,多蒂“长姐”的伦理身份也被剥夺。因此,多蒂努力与霍利夫人反复协商,最终接回弟弟妹妹,以增强家庭归属感,在共同努力下建构家园。然而,索菲沉浸于“享乐主义”的堕落之中,哈德森以剧烈的反抗表达其对现状的不满,使多蒂的努力功亏一篑。此时,她渴望建立的家庭成为她的“监狱”,这“耗尽了她回家时的希望和精力,让她产生了怀疑和自我蔑视的感觉”[7]。甚至,多蒂会“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男人,这样她就可以有人聊到深夜”[7],以缓解她的孤独。

肯与多蒂都是食品加工厂的工人。肯出现于多蒂迷茫、孤独之时,为其黑暗的生活带来光亮。他们乘同一辆公交车回家,而始于肯的对话是两人交集的开始。最初,肯会在克拉芬公园下车,多蒂会对此感到遗憾;后来,他与多蒂一同下车,送多蒂回家,带多蒂去酒吧或是电影院,直至两人确立恋爱关系。恋爱期间,肯带着多蒂走过了伦敦的许多地方。他们走过海德公园、托特纳姆法院路、邱园等地方,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沿着河岸漫步,而多蒂在以往的生活中从未去过这些地方,也从未想过“在这个又大又脏的城市里会有这样的场景”[7]。肯带着多蒂走出了原来的狭小空间,给予她温暖与力量,使她“感到完整与平凡”[7]。如多蒂所想,正是陪伴给予了她最大的快乐,而这份快乐源于她在亲密关系中所享受到的温暖体验。

多蒂的母亲与妹妹都有着混乱的两性关系,这使她本能地排斥与畏惧男性,而这段关系中的“激情成分”唤醒和促进了她对肯的接纳。在多蒂与肯的恋爱中,“体态吸引”是“激情成分”的表面形式,“气质吸引”是多蒂愿意与肯建立恋爱关系的内在机制。尚未恋爱之时,多蒂被肯愉快而明亮的眼睛吸引,她不仅不排斥肯的目光,还因感受到他的注视而感到兴奋。后来,当他们并排行走时,多蒂会“时不时地用肘轻推他”[7],以感受他的温暖。然而,“共同话题”与“生活经历”是多蒂接受肯、崇拜肯的深层原因。当肯观察到多蒂在阅读简·奥斯汀的作品时,他感到非常惊讶,由此开始了他与多蒂的交谈。自多蒂阅读经典开始,身边无人与她讨论文学作品。因此,与肯的交谈令多蒂感到愉悦,她猜测肯比他表现得更富有学识。也正是从那天晚上开始,多蒂发现自己开始时不时地想到肯。随着交流的深入,多蒂了解到肯热爱农场,喜欢绘画、诗歌与垂钓。在来到伦敦之前,肯游历世界,去过澳大利亚、美国、印度、阿根廷等国家。多蒂因道德束缚而失去自我,坦言自己哪儿也没去过,也希望可以“抹去一切,然后书写一个全新的故事”[7]。“爱情是在其伴侣中反映出个人未实现的理想概念”[8],肯随性而自由的气质是多蒂缺失又向往的一面,这吸引着多蒂与肯交往,而“与肯的相爱给了多蒂一个没有乏味、贫困与歧视的乌托邦世界”[9]。

多蒂与肯的爱情建立在亲密与激情之上,但因“承诺”失败而走向终结。在交往的后期,肯告诉多蒂自己已有妻子与孩子,而所谓“游历世界”也不过是自己逃避责任的一种方式。肯既然可以在蜜月期间抛下新婚妻子,也自然无法给予多蒂长期承诺。同时,两人的生活态度开始出现分歧。尽管多蒂曾被肯随性又富于冒险的生活经历所诱惑,但内心并不完全赞同其“不负责任”的处事态度。在沉思中,多蒂知道自己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完全可以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

多蒂与肯的爱情是拥有亲密与激情而丧失承诺的浪漫之爱。虽然爱情无果,但多蒂在这段恋爱关系中感受美好,体验温暖,增强归属感,不再认为世间只有恐惧与苦难。这段恋爱关系使多蒂变得自信,更加坚定地探索自我,寻找自我价值,既是推动多蒂成长的催化剂,也在多蒂走出身份困惑、实现身份构建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达乌德与凯瑟琳的爱情都提供给了对方帮助,达乌德得以通过爱情放下此前对他影响颇深的过往伤痛,重拾信心,获得重新生活的勇气,从而帮助他追寻到自我,明确自己的身份认同。多蒂与肯“失败”的恋情同样推动了多蒂走向新生活,找准自己身份的定位,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流散文学中,流散者大都对于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到混乱,而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爱情对于帮助流散者更好地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Robert.J.Sternberg.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J].Psychological Review,1986,(2):119-135.

[2]邹浩.以朝圣的方式解读忧郁症——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古尔纳《朝圣者之路》评介[J].新阅读, 2022,(6):45-46.

[3]Robert,J.Sternberg.&S.Grajek.The nature of lov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4,(2):312-329.

[4]王梦瑶.《朝圣者之路》的创伤书写[J].名作欣赏, 2022,(27):150-152.

[5]Abdulrazak,Gurnah.Pilgrims Way[M].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1988.

[6]黄晖.古尔纳《多蒂》中的伦理身份构与共同体想象[J].外国文学研究,2002,(2):46-54.

[7]Abdulrazak,Gurnah.Dottie[M].London: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1990.

[8]林艳艳,李朝旭.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40-44.

[9]石天润,黄晖.论古尔纳小说《多蒂》中的身份危机与伦理选择[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22,(6):151-156.

作者简介:

佘羽彤,女,汉族,江苏宿迁人,苏州科技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徐丽丽,女,汉族,浙江台州人,苏州科技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