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晰
红旗渠,一条流淌的精神长河,满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1997年出生的李媛是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人,也是红旗渠精神的传播者。作为红旗渠干部学院的青年教师,当选团十九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这场青春的盛会,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李媛来说,是无比难忘的经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媛仍沉浸在参加大会开幕式时的激动心情中。“当现场代表们一起高唱国歌、团歌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心情非常激动。我找不到其他词来形容我的感受,这种激动的心情从到达北京之后一直延续到现在。”讲到这里,李媛明亮的眼睛里还闪耀着泪光。
参加团的十九大,对李媛来说,也是一场坚定理想信念之旅。“从党中央的致词中,能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青年的关心关怀,对青年的充分信任,以及对青年工作的重视,作为一名红旗渠党性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使命在肩,备受鼓舞,也更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我的工作很平凡,但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让更多人知道红旗渠,感受到红旗渠精神的力量。”
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缺水困境,30万林县人民苦战10年,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李媛的太爺爷李贵时任林县县长,也在当时担任红旗渠建设后勤指挥长,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想方设法保证了一线修渠人的物资供应。李媛从小听着红旗渠故事长大,虽然没有见过太爷爷,但是知道他的事迹,从心里为他感到骄傲。
除了太爷爷之外,李媛的姥姥和姥爷在当时也都参加过红旗渠建设。李媛大学毕业后,延续着这份和红旗渠特殊的缘分,成为红旗渠干部学院的一位青年教师。她的学员中,有党员干部、企业高管、大学生青年,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友人。“要讲红旗渠的故事,很简单。但是要让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听得进去、记得住、有收获,那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丰富教学形式。”
李媛介绍,学院的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学送到现场,让大家实地感受红旗渠精神。“我们会带着大家走渠线,参观青年洞,感受当年修渠的过程;会请建渠的亲身经历者向大家讲述当年的故事;还会通过观看话剧、纪录片等形式,让学员更全面地感受那段历史。将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访谈互动教学、专题理论讲座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让学员从不同方面了解那段历史,感受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不仅仅是一道小小的水渠。林州(1994年撤销林县设立林州市)从原来十年九旱,吃水困难,到成为如今水系发达、景色怡人的宜居城市,都得益于红旗渠。不仅如此,林州的三大支柱产业建筑业、旅游业和工业,也都是红旗渠带来的……”谈起红旗渠,李媛总是滔滔不绝,她调侃自己有些“走火入魔”,只要有人问起红旗渠,她就恨不得把红旗渠的故事,把林州的过去和变化都讲给他听。
很多人不知道,这位讲起课来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姑娘,之前是个“社恐”青年,和陌生人交流,对她来说是困难的事。参加工作后,随着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日益深刻,想要讲好红旗渠故事的愿望就愈发强烈。“三年的工作,带给我的改变是非常大的,”李媛说,“从事党性教育工作,无形中对自己是激励,也是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
在现场,学员们一边观摩学习,一边会随时提出问题。李媛坦言,回答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刚刚迈出校门的自己来说,压力很大。要想胜任这份工作,唯有加倍学习。“这份工作要求我们成为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不仅要了解红旗渠,还要了解更多林州的历史,要深刻理解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才能更好地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因此,李媛一有时间就学习、充电。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挖掘更多红旗渠故事,李媛还坚持走出去,去寻访更多当时的亲历者。实地拜访修渠老人,已经成为李媛每次备课前的“必修课”。一次次的拜访,不仅让李媛的课堂变得真实而生动,也让她更加深刻地感受红旗渠精神的力量。
如今,李媛已经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七千名学员授过课,她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放到现在,林县人还能修成红旗渠吗?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李媛第一反应是:肯定可以。以前条件那么艰苦都能修成,现在有了先进的机械设备,修渠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但是,这个问题被一再问起,李媛渐渐了解了这个问题背后的涵义:现在的我们,还有老一辈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吗?
李媛认为,这也体现了红旗渠精神的珍贵。“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生活条件好了,为什么还要学习红旗渠精神?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
现在,李媛在课程最后,也会把这个问题留给学员,启发大家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
平时,李媛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发现一些年轻人有着“躺平”,或抱怨、消极的心态。每当这时,她就会想,要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把红旗渠精神根植在当代青年的心里。
李媛介绍,当年,面对红旗渠建设中难度最大的阶段,工地团委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经过17个月的英勇奋战,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垂直绝壁上凿通了长616米、宽6.2米、高5米的隧洞,这就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如今,崖上安家、抡锤打钎的日子早已是过往,可那股青春的精气神却历久弥新,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不能让这样的红色精神在我们这一代戛然而止,一定要让它继续传承,发扬光大,去影响改变更多的年轻人。”
也因为带着这样的信念,李媛在工作中总是状态饱满,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常年在现场教学,顶严寒冒酷暑,披星戴月,都是工作常态,但日复一日,对于那些已经讲过无数遍的课,她却总是像第一次讲一样,满怀激情。
在日常授课工作之外,李媛还积极参加学院团委组织的志愿宣讲队,走进机关单位、学校、社区,广泛宣讲红旗渠精神。因为受众不同,对宣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李媛和同事精心研发,根据不同群体设计了多个版本的课程。借助新媒体优势,他们还通过云直播的方式,让红旗渠精神通过网络,更好更快地传播。
这一次当选团的十九大代表,在倍感光荣的同时,李媛更加感到肩上的责任。“老一辈通过修渠,改变了林州的面貌,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同样很多。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们还是要像当年修渠一样,多一些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不需扬鞭自奋蹄的冲劲,担起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盼。”李媛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 王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