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明,徐倩倩,郝建华
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丙类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和咽痛[2]。手足口病病情轻重不一,多数患儿病情较轻,少数病例则病情较重[3-4],既往医院部分重症病例甚至出现死亡[5],有报道显示,既往患手足口病儿童还可再次罹患本病[6],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手足口病在中医学属于“时疫”和“温病”范畴[7],穴位放血疗法是中医临床中应用治疗方法之一,可用于热证、咽喉肿痛的治疗,对急性病属实证者,皆为适用。本研究通过记录穴位放血疗法治疗儿童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同时记录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评价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2—8 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6 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儿均为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即符合手足口病2018版专家共识中第1期诊断标准)[8];(2)患儿入组年龄1~7岁;(3)发病3 d以内,临床有发热,皮疹,咽峡部出现疱疹或溃疡;(4)患儿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未见明显异常;(5)监护人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双手少商穴、商阳穴穴位局部有皮疹或溃疡不能进行穴位放血疗法;(2)凝血功能差或血小板明显降低或晕针等情况不能耐受穴位放血治疗疗法;(3)正在参加其他临床实验;(4)不能配合临床实验治疗或家属要求退出实验。根据随机数表法制定的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干预组48例患儿包括男性30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龄(26.67±12.79)月;对照组48 例患儿包括男性34 例,女性14 例,平均年龄(25.69±12.60)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对照组患儿给予合理饮食、干扰素雾化、常规碘甘油口腔护理、发热超过38.5 ℃时应用布洛芬退热,食欲差者适当补液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可给予相应抗生素应用等基础治疗。干预组患儿在上述基础治疗上予穴位放血疗法,即依次选取双手少商穴、商阳穴,用一次性采血针针刺后,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放出血2~3滴血/穴,每天1次,根据体温消退或手足皮疹情况穴位放血疗法实施1~3 d。临床疗效评价为观察至第6 d,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总天数。
1.3.1 体温降至正常时间 患儿入组后,每2 h 按时在体温单上记录患儿体温情况;以患儿体温小于37.4 ℃且维持24 h以上为体温降至正常。
1.3.2 咽峡部愈合时间 自入组当天开始记录,每天记录1 次,上午查房时记录患儿咽峡部疱疹或溃疡愈合情况,最多记录至第6 d。
1.3.3 食欲恢复正常时间 自入组当天开始记录,每天记录1次,上午查房时记录患儿食欲情况,最多记录至第6 d。
1.3.4 手足皮疹消失时间 自入组当天开始记录,每天记录1次,上午查房时记录患儿手足部皮疹情况,最多记录至第6 d。
1.3.5 总住院时间 患儿从住院后入组,直至患儿病情稳定出院时间,记录至患儿出院。
1.3.6 不良反应情况 记录患儿住院治疗期间因放血穴位局部出现感染,因治疗导致明显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9]。显效:体温降至正常,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体温降至正常,症状绝大部分消失,较少疱疹或溃疡;无效:症状基本未见改善甚至症状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各组病例数×100%。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5.4%(41/48),小于干预组患儿总有效率97.9%(4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0.05)。
治疗后干预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1.25±0.72)d、咽峡部愈合时间(3.60±0.79)d、手足皮疹消失时间(4.04±0.99)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相应时间(1.67±0.89)d、(4.06±0.60)d、(4.58±0.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情况(±s)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情况(±s)
组别干预组(n=48)对照组(n=48)t值P值体温降至正常时间(d)1.25±0.72 1.67±0.89-2.562 0.012咽峡部愈合时间(d)3.60±0.79 4.06±0.60-3.200 0.002手足皮疹消退时间(d)4.04±0.99 4.58±0.92-2.781 0.007
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6.31±1.09)d,长于干预组患儿的(5.83±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情况(±s)
表3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情况(±s)
组别干预组(n=48)对照组(n=48)住院时间(d)5.83±1.06 6.31±1.09 t值-2.180 P值0.032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放血部位未引起感染,未见因治疗导致肝功能明显异常。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由于其突然性、暴发性、季节性、传染性及多有发热等前期表现,在中医学属于“时疫”和“温病”范畴[7]。发热、咽峡部疱疹或溃疡、手足皮疹是手足口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热可引起患儿不适,咽峡部疱疹、溃疡导致口腔疼痛,影响患儿食欲,手足皮疹破溃引起感染。目前,手足口病仍是我国普遍存在和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虽然有研究显示,随着EV71 疫苗的推广应用,2016 年和2017 年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分别降低17%和22%[10],但是,EV71 疫苗主要在减少重症病例中起到重要作用,普通型手足口病仍较多,仍需要探索新的对症治疗方法。该病治疗主要是口腔护理、合理饮食、干扰素雾化、发热时退热等。同时,中医治疗在我国各版手足口病指南或专家共识中均有体现,如热毒宁、喜炎平、炎琥宁等中成药物的临床研究显示其具有一定的疗效[11-12],但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如周莉等[13]报道医院在发生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中,中成药制剂占比10.18%,仅次于抗感染药物。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穴位放血疗法为针灸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是使用刺针穿破相应穴位,放出少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相应症状或疾病。穴位放血疗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及悠久的历史,根据《内经》的记载,放血疗法多用于痛证、热证等实证及心痛、发热、疟疾、腰痛、痈疡、咽喉肿痛等疾病的治疗,对凡急性病属实证者,皆为适用。《灵柩九针十二原》中指出:“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菀陈则除之”就是指放血疗法的原则。近年放血疗法在临床上也得到广泛应用,当代国医大师贺普仁老中医,提出“以血行气”的刺络放血法,以强令血气经脉通行,用于治疗病久入络的顽疾,利用放血以逼邪气随血外出,达到血行气通、血气调和之目的。穴位放血疗法不但在实热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还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本研究将针刺双手少商穴、商阳穴放血疗法应用于治疗手足口病,少商穴为五腧穴中的井穴,属手太阴肺经,可治疗风热犯肺引起的咽喉肿痛、发热等症,商阳穴也为五腧穴中的井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利咽止痛之效。有报道显示[14],少商穴、商阳穴居于治疗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急性咽喉疾病的前三位。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肮脏娇嫩,肌肤疏薄,寒热不能自调,可通过针刺放血调理气机。本研究临床观察显示,通过针刺穴位放血,干预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明显缩短,与冯德林[15]报道穴位放血可缩短小儿退热时间相一致;穴位放血可促进咽部疱疹消退、溃疡愈合,使咽峡部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与既往研究[16-17]用于治疗小儿咽部疾病类似。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穴位放血疗法的临床有效性。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放血部位未引起感染,未见因治疗导致肝功能明显异常,提示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穴位放血疗法是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能够使患儿体温更快降至正常,促进咽峡部恢复正常及手足皮疹消失,缩短住院总时间,且安全性较好,在目前诊疗指南推荐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可作为现有治疗方法的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