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山
(百色市右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百色 533000)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区以散养、中小型猪场居多,综合防疫措施做得不够到位,使得猪蓝耳病的发生率又有所抬头,再度成为威胁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张王景成等(2019)报道称,猪蓝耳病是目前造成我国养猪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2017年国家取消猪了高致病性蓝耳病作为强制免疫病种以来,百色市右江区始终将猪蓝耳病免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近年来由于非洲猪瘟防控成为养猪业首要目标,蓝耳病防控有所放松,但是猪蓝耳病发病后还是保持“三高”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妊娠母猪感染后流产率高,再加上右江区生猪养殖多以农村散养和小规模为主,饲养环管理条件较差、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综合防疫意识较低,流通交易频繁,猪蓝耳病时有发生。本调查主要对我区近几年的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变化情况及病死猪PRRSV 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猪蓝耳病在我市右江区发生的主要病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1.1 材 料血清样品来源于2019~2022 年右江区9 个乡镇每年春秋防验收时采集的1966 份,其中规模场1057 份,散养户909 份;PRRSV 检测病料来源于2019~2022 年我市右江区辖区内143 个场(户)的病死猪,共采集病料196 份。
1.2 方 法猪血清免疫抗体检测采用ELISA 检测方法。
1.2.1 取出抗原反应板 在记录表上记录阴性、阳性对照和样品的位置;分别在相应孔中按100 μL/孔加入阴性、阳性对照原液各2 孔(不用稀释),在待检样品孔中加入90 μL 样品稀释液后,再按10 μL/孔加入待检样品,于微量振荡器上充分混匀5~10 s,贴上封板膜,置37 ℃孵育1 h。
1.2.2 小心揭掉封板膜 弃去各孔中液体、拍净,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约30 s,重复洗涤5 次,最后在吸水纸上拍净。
1.2.3 每孔加入酶结合物液100 μL,贴上封板膜,置37 ℃孵育30 min,重复1.2.2。
1.2.4 每孔加入底物液A50 μL,再加入底物液B50 μL,轻轻振荡混匀,置37 ℃避光显色10 min。
1.2.5 每孔加入终止液50 μL,轻轻振荡混匀,置酶标仪450 mm 波长处测定各孔OD450值。
1.2.6 判定结果 实验结果同时符合以下2 个条件,为有效,(1)两孔阴性对照OD450平均值应≤0.20;(2)两孔阳性对照OD450平均值应≥0.80;样品OD450值>阳性对照OD450平均值×0.3,判定PRRSV 抗体阳性;阳性对照OD450平均值×0.3≥样品OD450值≥阳性对照OD450平均值×0.25,应再进行双孔复试,若任意一孔或两孔均为阳性,则视为样品PRRSV 抗体阳性;若两孔均为阴性,则视为样品PRRSV 抗体阴性;样品OD450值<阳性对照OD450平均值×0.25,判定PRRSV 抗体阴性。
1.3 PRRS 的RT-PCR 检测方法取病料样品2~3 g 于洁净、灭菌并烘干的研钵中充分研磨,加10mLPBS 液混匀,4℃先3000 rpm,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接着提取样品病毒RNA,然后取5 μL 加核酸扩增反应液16 μL、二重反应液2 μL、RT-PVR 酶混液2 μL,并做好阴阳对照管;扩增反应:50 ℃反转录30 min、预变性95 ℃5 min,45个循环变性、退火/延伸,直接读取检测结果。结果判定:阴性无Ct 值或Ct 值>37.0,表示样本阴性或被检样本核酸浓度含量低于试剂盒检测限;阳性FZM 通道Ct 值≤37.0,且出现明显的指数增长期,表示样本含PRRSV 病毒。
1.3.1 试 剂 猪蓝耳病抗体ELISA 检测试剂盒购自哈尔滨元亨生物药业公司。
1.3.2 猪蓝耳病病毒RT-PCR 检测试剂盒购于广州维伯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1 抗体检测结果
2019~2022 年我右江区的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都保持了较高水平,总体水平都在80%以上;从养殖方式来看,规模场的猪蓝耳病抗体水平高于散养户(见表1)。
表1 2019~2022 年右江区散养户和规模场猪蓝耳病抗体结果统计表
各乡镇的抗体水平不均衡,经济发展较好、交通便利、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几个右江河谷乡镇的抗体水平较高,如百城、龙景、四塘镇等几乡镇抗体合格率达都是93%以上;而养殖量少(以散养为主)、交通不便利的山区乡镇的抗体合格率较低,如龙川镇74%和大楞乡73.95%、泮水乡71.78%(见表2)。
表2 2019~2022 年右江区各乡镇(街道)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
2.2 PRRSV 感染情况调查对2019~022 年我右江区辖区内153 个场(户)发病猪的196 份病料进行PRRSV 检测,结果发现,有26 个场(户)检出PRRSV,占发病总场(户)数的16.99%,病料中35 份为PRRSV 阳性,阳性率为17.86%,并且2019 年发病场(户)检出率和病料阳性率均最高,以后呈逐年下降,2019 年的场(户)检出率和病料阳性率分别为24.44%和31.82%(见表3)。
表3 2019~2022 年病料中PRRSV 检测结果
2.3 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和病料PRRSV 阳性率关系为了更好的分析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是否与PRRSV 感染存在关系,本研究将近几年的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与PRRSV 感染调查情况进行比较,发现随着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的不断提高,PRRSV 的感染也呈逐渐下降(见图1)。
图1 2019~2022 年猪蓝耳病抗体合格率与PRRSV 阳性率比较
从检测结果看,2019 年起,右江区的猪蓝耳病抗体保持了较高的水平,都是80%以上;从不同的养殖方式看,规模猪场免疫抗体检出率和合格率均高于农村散养户;从各养殖的地域上看,各乡镇的猪蓝耳病抗体水平不均衡,偏远山区乡镇的抗体水平低于河谷乡镇,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和猪个体、疫苗等三个方面的因素。
3.1 人为因素(1)坚持以“预防为主”,全面加强猪蓝耳病的免疫。2019 年以来,广西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中要求,除了强制免疫病种外,猪蓝耳病的免疫要求是免疫密度100%,右江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加强蓝耳病散养户的免疫,实现春秋防疫期间免疫密度100%,抽查免疫抗体合格率也保持在80%以上;加强猪蓝耳病的危害和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了养殖户特别是规模养猪场的预防意识;加强养殖户、村级兽医防治员的免疫技术培训力度,大幅度的提高了整个右江区的免疫技术水平,从而大幅度提高免疫质量水平。(2)规模养猪场的综合防控措施到位。近年来,由于非洲猪瘟的发生养殖户特别是规模养殖场对加强猪病防控,饲养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减少冷热应激,而且一般规模养猪场都配有专业的兽医技术人员,能正确使用疫苗和药物,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加强猪蓝耳病、猪瘟等其他常见病的免疫,所以免疫效果比较好,比散养户高,抗体合格率都达到85%以上,与2021 年马小明等的免疫抗体监测结果相似,与2011 年覃绍敏等的实验结果一致。(3)山区村级兽医防治员的防疫条件差。右江区的龙川镇、泮水乡、大楞乡等比较偏远、落后的乡镇,大多数是以农户散养为主,涉及千家万户,村屯点多面广,交通不便,而且散养户的防病意识不高,甚至有部分养殖户不配合免疫接种,在村兽医防治员走家串户开展防疫注射时,存在疫苗的保存温度不够或开启时间过长等影响疫苗效果的情况,甚至有些防员害怕出现免疫副反应而减少疫苗用量,出现了山区乡镇猪蓝耳病的抗体合格率相对较低的结果也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
3.2 猪群个体因素(1)猪本身健康状况的影响。2019 年来,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养猪业下降的同时也是难于排除各种疫病的高发,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猪瘟隐性感染、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猪蓝耳病的免疫效果。(2)母源抗体和应激的影响。右江区多数防治员都是在小猪25~30 日龄左右阉割时顺便接种猪蓝耳病疫苗,这时仔猪本身带有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而且阉割对仔猪有激烈的应激反应,影响了免疫效果。(3)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右江区特别是农村散养户的饲养管理水平比较低,导致猪的抵抗力低,从而影响了免疫效果。(4)由于采集的血清样品都是以春、秋防评估采样为主,相当一部分是经过二次加强免疫的,所以群体免疫抗体水平比较高。
3.3 疫苗因素2017 年以来,右江区猪蓝耳病疫苗的来源都是由右江区农业农村局统一采购的弱毒苗,疫苗从生产厂家到注射接种,中间经过2~3级经销商才到达右江区,右江区区级再到乡镇(街道)、村、养殖户等四个运输、装卸环节,冷链设备的条件有限,特别是从区级到乡镇、村、户都只有泡沫箱装运,难于满足疫苗的运输储存条件,从而可能造成疫苗效价的降低,从检测结果看,偏远山区乡镇的抗体合格率稍微低也是在情理中;再加上春秋防集中免疫期间,右江区气温比较高,也是影响疫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猪蓝耳病抗体水平与CSFV 感染的关系猪蓝耳病抗体水平与病死猪感染PRRSV 的成反比,抗体水平越高,感染率越底,这也说明了猪蓝耳病疫苗的实效性,真正起到了有效预防。
通过调查和分析,右江区当前提高猪蓝耳病防控效果的主要在以下方面:(1)加强《动物防疫法》的宣传,提高养殖户疫病防控意识,充分发挥主体责任,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2)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员免疫技术培训,提高基层防治员的技术水平,提高防治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3)加强科学饲养技术指导,改善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群体抗病能力;(4)加强基层疫苗冷链设施设备的建设和选择高效的猪蓝耳病疫苗,保证疫苗质量;(5)加强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等基础疾病的免疫,加强消毒灭源力度,制定科学理的综合防控措施、规范免疫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