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鑫,陈惠明
(1.光明牧业有限公司,上海 200436;2.上海申烨奶牛专业合作社,上海 202150)
李宏胜等2014 年报道,子宫内膜炎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因素,日本奶牛场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为14.4%,我国奶牛场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为20%~50%。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上分黏液性(急性)和黏液脓性(慢性),该病主要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好发于母牛分娩之时或分娩之后,这也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不孕症原因之一。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是由于黏液性子宫内膜炎未能及时治疗发展而来,发病原因主要是发生产道损伤、流产、子宫脱出、难产、胎衣滞留时感染致病菌造成的。据统计,奶牛子宫内膜炎继发于胎衣滞留的占42.7%、继发于流产的占17.1%、继发于难产助产的占16.6%、继发于分娩感染的占11.5%。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在上海某奶牛场选择10 头患有急性子宫内膜炎的母牛,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头,进行治疗试验。第1 组采用头孢氨苄注射剂治疗(药品为奶牛场平时自主选用),第2 组采用中药益真灵制剂治疗。
1.2 药品与试剂中药益真灵制剂主要成分为金荞麦、黄芪、杜仲等,每瓶100 mL,由广东揭阳市龙阳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10901。头孢氨苄药敏片,由北京兰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10902。头孢氨苄注射剂,药物含量为10%,每支10 mL,由四川永生和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201215。
1.3 中药药敏片制备取定性滤纸(型号:新华1号),使用设置为小纸片打孔(φ=6 mm)。取100 片放入至灭菌和干燥的瓶内,使用单层牛皮纸对瓶口进行捆扎,并做好灭菌处理。通常要在160 ℃的环境下放置2 h。同时,在60 ℃条件下烘干。在上述含有100 片纸片的小瓶内加入益真灵药液1 mL,并翻动纸片,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置冰箱冷藏,浸泡2h 取出烘干,干燥后即密盖,备用。
1.4 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使用棉拭子采集发病母牛阴门分泌物病料,用血琼脂培养基培养细菌,选择不同的菌落,采用G+染色,并做好生化试验的培养。
1.5 药敏试验将分离鉴定的不同细菌分别涂布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再贴上西药药敏片与中药药敏片进行药敏试验。
1.6 给药方法与剂量第1 组:使用头孢氨苄治疗,每头病牛用10%头孢氨苄注射液40 mL,肌肉注射,1 次/d,连用5~7 d。
第2 组:使用益真灵治疗,每头病牛一次肌肉注射20 mL,第一次注射后,隔2 d 再注射一次,共用药2 次。
1.7 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分成治愈、有效、无效三种不同的情况。
(1)治愈:用药之后炎症得到控制并消失,功能恢复到正常。而且子宫内再无脓液或是炎性分泌物,所排出的分泌物是清、透,且无异味的。发情时分泌物正常。同时,通过阴道检查发现,在宫颈以及阴道处未见炎性分泌物。通过直观检查发现子宫的收缩、大小等均恢复正常,可以选择合适的时候进行配种,并正常妊娠。
(2)有效:用药之后炎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分泌物与正常无异,牛体好转。通过直肠检查发现其子宫收缩反应增加,且子宫角、子宫体变小,质地有了好转,配种时也可正常怀孕。
(3)无效:用药一个疗程之后,子宫炎症未得到改善,分泌物无好转,还可能出现恶化的情况,与综合判定以及用药前,未见明显变化。
1.8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抑菌效果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20 mm 为极敏,15~19 mm 为高敏,10~14 mm 为中敏,7~9 mm 为低敏,6 mm 为不敏感。
2.1 细菌分离与生化鉴定结果细菌分离培养后,培养基上出现3 种不同形状的单个菌落,分别挑选3 种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并做生化试验,结果如下。
2.1.1 第1 种菌落细菌培养与生化鉴定结果 在血平板培养没有溶血环,且菌落较大,呈圆形、凸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不透明的菌落,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呈圆球形,形似葡萄串状。生化试验:能发酵分解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不产生靛基质,七叶苷分解阴性,M.R 阳性,甲基红试验(V-P)阳性。根据细菌形态、革兰氏染色和生化试验,试验结果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征。
2.1.2 第2 种菌落细菌培养与生化鉴定结果 在血平板培养基生长的菌落呈光滑、湿润、半透明的小菌落,革兰氏染色阳性,短棒状杆菌。生化试验:能发酵分解葡萄糖、半乳糖、尿素、靛基质、果糖、麦芽糖、糊精、木糖;不发酵阿拉伯糖、鼠李糖、蔗糖、海藻糖、甘露醇、甘油、肌醇、山梨醇,触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不产生吲哚。试验结果均符合化脓隐秘杆菌特征。
2.1.3 第3 种菌落细菌培养与生化鉴定结果 在培养基生长的菌落呈隆起、光滑、湿润的乳白色圆形菌落,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发酵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形成靛基质,不发酵分解蔗糖、尿素,三糖铁斜面和底部均为黄色,且有气体产生,不产H2S。根据细菌形态、革兰氏染色阴性和生化试验,判定为大肠杆菌。
2.2 药敏试验用血琼脂培养基分别涂布葡萄球菌、化脓隐秘杆菌、大肠杆菌,贴上药敏片,放在37℃恒温箱培养40 h,每种药敏片做2 个重复,取其平均值。结果:益真灵对葡萄球菌是极度敏感,对大肠杆菌、化脓隐秘杆菌是高度敏感。头孢氨苄对大肠杆菌、化脓隐秘杆菌是中度敏感,对葡萄球菌是高度敏感(见表1)。
表1 药品抑菌圈直径测定结果
2.3 治疗结果第1 组西药治疗的5 头病牛,3 头病牛用药5 次达到治愈标准,另2 头病牛用药7 次达到有效标准。第2 组益真灵治疗的5 头病牛用药2 次达到治愈标准,奶牛子宫内膜炎治愈后子宫无分泌物。治疗结果见表2。
表2 奶牛黏液性子宫内膜炎治疗结果
本试验益真灵制剂中的各味药相伍,全方得以标本兼治、扶正驱邪、全面调整、平衡阴阳、温经散寒、消肿止痛、脱毒排脓,调整体内气血平衡,修复子宫内膜,还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试验所用益真灵产品中的金荞麦,味苦、性凉,归肺、胃、肝经。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用于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致病菌引起的,因此抗菌是治疗子宫内膜炎的关键。益真灵制剂中的金荞麦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周玉岩等2008 年的研究表明,金荞麦对细菌的抗菌活性MIC(mg/mL)为大肠杆菌5,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25,链球菌2.5,副猪嗜血杆菌5,沙门氏菌1.25,金黄色葡萄球菌5,多杀性巴氏杆菌5。因此,益真灵制剂对由多种细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脱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疮痈难溃,久溃不敛。杜仲叶,味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肾虚腰痛,腰肢无力,风湿痹痛。从临床治疗结果看,第2 组益真灵制剂的痊愈标准达100%,而第1 组的头孢氨苄的痊愈标准只有60%。
中药配方只要临床疗效好的产品,其成分可达几十种或上百种,不管使用多少年,细菌也不会产生耐药性。中药益真灵治疗细菌性传染病,一般无需做药敏试验,而抗生素不做药敏试验,如果使用敏感性差或无效的药物,炎症不能很快控制,往往造成母牛不孕不育而淘汰。从治疗成本方面比较,用益真灵制剂,一个疗程用药2 次(40 mL),费用在120 元左右,而用抗生素需240 元左右,在养牛降本增效方面尤为突出。
奶牛场要做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工作,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与卫生环境,为母牛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条件,增强母牛的抵抗力,以降低感染该病的概率。但由于抗菌药物的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谱不断扩大。中药益真灵是纯中药制剂,对耐药性强的细菌有特别好的效果,对畜禽常见病毒也有作用,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中药益真灵制剂是长效注射剂,能提供更平稳的血药浓度,能维持数日或更长治疗时间,同时降低注射的给药频率,提高患病动物用药的顺应性,减少应激。益真灵用药1 次,血液中有效浓度可以维持3~4 d,用药次数少,也大大减轻兽医人员的工作量。
益真灵制剂对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有效率为100%,用药2 次即可痊愈;而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低,且用药时间为5~7 d,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在产后2 周内,多数为急性病例,如果能及时得到治疗,可避免炎症扩散,或转成慢性病例。所以奶牛子宫内膜炎一定要及时发现并治疗。
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目前仍主要使用抗生素和防腐消毒药。但由于耐药性的产生,长期使用这些药物,药效明显下降。现在每头牛冲洗子宫治疗次数平均需5~6 次,有的达10 多次,剂量也逐渐增加,总治愈率约为70%左右。另外,多次超剂量重复使用还可导致这些药物在牛体和乳汁中残留,危害消费者健康。寻找新型、有效、无毒副作用和残留的中药制剂是解决这些问题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