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生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60)
项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东部,场地原用途为某城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氧化塘,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污染土壤总量为82万立方米,污染物主要包括砷、锑、镉、镍、锌、铅、氟化物等无机物和石油烃(C10-C40)、乙苯、1,2,3-三氯丙烷、萘、菲、苯并(a)蒽、苯并(a)芘、2,4-二硝基甲苯和阿特拉津等有机物。有机污染土壤总量为1.5万立方米,无机污染土壤总量为78万立方米,无机-有机复合污染土总量为2.5万立方米。根据场地详细调查报告,污染深度为0~12 m。
场地内污染土壤分为浅层(2.0 m)和深层(2.0 m以下),分层制定治理与风险管控目标及范围。按照分层分类修复的原则,污染土壤清理目标值如表1。
表1 污染土壤清理目标值 单位:mg/kg
本场地内无机污染土壤原地异位稳定化后阻隔填埋或资源化暂存,浸出方法选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2010)。基于保护区域地下水的目的,浸出标准依次选用《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GB5084-200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水标准、《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稳定化的浸出标准限值见表2。
表2 稳定化的浸出标准限值 单位:mg/kg
有机污染土壤化学氧化治理目标值同0~2 m污染土壤清理目标值(见表1)。
无机污染土壤采用处理成本较低、处理时间较短的异位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1];采用挖掘机+破碎筛分斗破碎筛分1~2次,再添加和搅拌稳定化药剂,待养护期满后,检测稳定化修复效果浸出毒性,待检测结果达标后再在原场地进行阻隔回填处置;若未达标需要再次加药剂进行稳定化处理,直到达标。
对于有机污染土壤采用处理成本较低、环境风险较小的异位化学氧化处理技术[2-3];具体是采用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或ALLU设备进行药剂的添加和搅拌,待养护期满后进行修复效果检测,检测结果达标后进行阻隔回填;若未达标需再次输入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进行处理,直到达标。
无机、有机-复合污染土壤则采用工艺组合处理技术[2-3]。先采用化学氧化技术处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再利用稳定化技术对无机物进行处置;
所有处置达标的污染土壤均采用原地异位阻隔回填技术[4]。具体是联合使用HDPE膜柔性垂直阻隔+水平阻隔技术,将已经产生的污染或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控制在限制范围内,从而实现对污染源的隔离与控制,防止污染物的扩散。场地所有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均在负压密闭的修复车间内进行。
4.1.1 清挖的原则
清挖工程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遵循“分区、分层、分段、分块”原则,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本工程范围内的污染土壤应保证全部收集清理,确保收集清理率达到100%。清挖工程须遵循“安全性、规范性、可行性、科学性、节约性”的总原则。(1)安全性原则:在污染土壤挖掘清理、装车阶段,保证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防止发生污染转移和二次污染。(2)规范性原则:各项工作均应遵循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及相关政府部门、委托方单位批复的处置方案要求。(3)可行性原则: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场地条件、技术条件和时间因素,采取灵活措施应对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制定可操作性强、易于工程实施的清理方案。(4)科学性原则:科学管理、合理组织,使工程按期保质完成。(5)节约性原则: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投资。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的二次搬运。
4.1.2 清挖的形式
根据不同开挖深度及清挖边界的条件,基坑开挖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浅基坑直接放坡开挖;(2)较深基坑分级放坡开挖;(3)场内污染区清理边界有阻碍物时,深度2 m以下的基坑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开挖,详见表3。
表3 钢板桩施工过程及要点
采用封闭式自卸车将污染土壤运输至修复车间,按照污染程度、污染物特征分类堆存,并进行称重、填写污染土壤转移联单,记录清楚污染土壤的方量、开挖位置、主要污染物特征。
4.2.1 处理前场内运输
处理前在场所内运输应做到以下几点:(1)运输车进出大门和在施工场区内行驶时,车速应控制在5 km/h以内,行驶途中应注意安全礼让,进出车路口由现场调度疏导交通,确保车辆及行人的安全;(2)在工程车辆出入口前后50 m处设置警示标识,提醒车辆减速慢行,确保污染土壤转运过程安全有序;(3)严禁机械及车辆操作人员疲劳驾驶,确保施工安全;(4)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装渣量为额定载荷的90%,并覆盖严密,严防遗洒,密闭式运输车辆必须保持车辆外表清洁;(5)直接从事污染物收集、运输的人员,应接受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6)运输车辆应设置明显标志并经常维护保养,确保车况良好和行车安全;(7)制定必要的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计划,运输车辆配备必要的工器具和联络通讯设备,以便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8)使用加盖式的密闭运输车进行运输,施工场区内设置专用道路供运输车辆行驶,各区施工过程中设置专用行驶路线,严禁车辆在场区内随意行驶;设置洒水车,在场区内运输道路上不定时洒水,防止扬尘;场区内施工道路由专人负责清扫,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遗洒及二次污染。(9)接到污染事故报告后,由项目部应急小组迅速调集人员和设备赶往现场救治,同时指挥人员和机械迅速清理现场,防止造成污染。
4.2.2 修复中心内的转运
本方案设计是在场内修建治理车间和养护区,将污染土壤运至治理车间进行处理后,再转运至养护区,每天转运量约6 000 m³,待处理达标后进行场内阻隔回填运输。先由运输车将污染土壤运至治理车间暂存,再用预处理破碎筛分设备将污染物运至处理区设备的进料口处,并采用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进行处理,待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处理完成后,再用运输车在设备出料口处将混合物转运至养护区。
4.2.3 达标后阻隔回填运输
待污染区中度污染土壤处理达标后,运至场内阻隔回填处置,运距均不超过4 km。
4.3.1 垃圾、树根等杂物的筛除
利用筛分设备对污染土壤中的垃圾、树根、砖块等杂物进行筛除,筛出的杂物冲洗干净后按照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冲洗废水通过收集系统接入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用于车间回用,如图1左所示。
图1 固化稳定化(左)、化学氧化修复(右)
4.3.2 污染土壤破碎筛分
将污染土壤采用自卸式运输车运至稳定化车间,由预处理设备破碎筛分设备对污染土壤进行筛分、破碎作业,破碎后粒径达到30 mm以下。污染土壤经过破碎筛分设备的处理,确保进入混合反应工序的污染土壤粒径小而均匀,为稳定化处理过程创造条件。根据工程经验及试验要求,稳定化处理污染土壤的含水率一般控制在20~40%,粒径小于30 mm,药剂与污染土壤搅拌能达到最佳效果。
4.3.3 修复材料与污染土壤混拌
采用ALLU破碎筛分斗和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对土壤进行混合搅拌。(1)将稳定修复材料均匀撒在污染土壤表面;(2)调节土壤和修复材料混合后的含水率;(3)搅拌土壤,使污染土壤与修复材料充分接触,混合均匀;(4)将混合均匀后的土壤转运至养护场地,平整堆形、苫盖,使土壤与药剂充分接触;(5)对养护区土壤进行插牌标识,注明土壤来源,养护起始时间,责任人等。
4.3.4 养护
通过ALLU破碎筛分斗和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处理、混合后的土壤,由皮带机运送至养护区域进行堆放养护。(图1右)
处理后的土壤运至养护区,按照批次依次堆置成长条土剁,用薄膜覆盖养护土壤,且对覆盖物进行固定处理。密闭式养护,避免出现扬尘。通过稳定化处理的土壤需要养护1~2天时间,养护期间保证养护土壤中的含水率控制在20%~40%,保证稳定化反应的效果。
4.3.5 修复效果自验收
苫盖养护至设计周期,按照《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9)相关规范(每500 m3不少于一个样品),采用5点混合法要求进行采样检测自检,并送具有相关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分析检测。
对于自验收修复达标的土壤,按程序开展第三方修复效果评估工作,对第三方效果评价单位合格后的土壤进行阻隔填埋,对经第三方效果评价单位评价不合格的土壤,重新转运至修复车间,开展修复、验收工作。
4.3.6 阻隔回填
待修复检测合格后,利用封闭式自卸车转运至阻隔回填区进行填埋处置,回填区设置防渗系统,顶部防渗系统由600 g/m2长纤无纺土工布+1.5 mm厚HDPE单糙面土工膜+600 g/m2长纤无纺土工布,按单元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标高后,顶部铺设一层1.5 mm厚的HDPE单糙面土工膜进行封闭,顶部覆盖2 m厚的清洁土。
项目污染土壤一次修复合格率达98%,修复结果终检达标率为100%,按期完成了所有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项目实施总结出一套高效、精准、协同施工的工法体系,涵盖了大型复杂污染场地污染土壤清挖施工工法、大型有机污染土壤异位化学氧化修复施工工法、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异位稳定化修复施工工法、有机-无机复合污染土壤异位修复施工工法、污染土壤修复达标阻隔填埋施工工法等。
该项目由于污染面积、涉及土方量巨大,污染物种类多、空间分布变异性高[5],作为国内规模较大、较复杂的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对于开展类似大型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该项目顺利实践表明,大型污染场地的修复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高度重视修复实施前场地污染补充调查和水文地质专项调查,补齐详细调查短板,摸清场地污染特征;(2)充分开展不同类型污染土壤小试、中试试验,加快多功能、广谱性修复材料和智能一体化修复设备的研发,做到污染土壤的精准修复;(3)充分利用快速检测设备配合修复实施,同时强化统计学方法在修复验收中的运用,缩短检测周期,降低检测成本;(4)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重视技术与组织管理并重,保障修复工作各个环节高效衔接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