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祥
1943年10月初,日军第三十七、第六十二、第六十九师团及伪军共3万余人,对太岳抗日根据地实行了“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的大规模“扫荡”,妄图实现建立“山岳剿共实验区”的计划。太岳南部日军多达6000人,集结于临(汾)屯(留)线上。日军部队每日前进20公里,后退5公里,逐步南压,企图以此摧毁太岳抗日根据地,将八路军逼至中条山地区后一举消灭。
1943年10月15日前后,日军对太岳军区二分区采取了行动。在此之前,军分区召开了各团和各县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会上,周希汉副司令员传达了太岳军区陈赓司令员关于粉碎日军“铁滚扫荡”的指示精神:严格遵照“敌进我进”“你打进来,我打出去”“从内线转移外线作战、把敌人从根据地牵出去”的作战原则。根据军区指示及二分区实际情况,主力部队被编成两个大的作战集团。具体部署是:七七二团主力及晋城北、士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部)武装,由分区政委刘忠和政治部主任张祖谅率领,在晋城北、士敏县地区活动;二十团主力、七七二团二连和高平县、长子县武装,由分区副司令员周希汉率领,在长子、高平、屯留地区活动。会议结束后,周希汉将政治部敌工科科长雷起云、二十团团长楚大明和长子县委书记王逸飞三人留下,研究这一作战集团的行动计划,并叮嘱雷起云要特别关注长子县大堡头及鲍店敌情的变化,及时向他汇报。
1943年10月16日,“铁滚”阵势越过临屯公路,由石哲、晋义、横水、杜村等地向南滚动。周希汉率领队伍避开敌人的“铁滚”阵势,直接奔袭日军在长子县的重要据点大堡头。10月16日夜,周希汉副司令员率二十团从窑坡、固县出发,穿越白晋路,进入了长子县色头村,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部队集合后,周副司令员又对部队作了动员。他说:“敌人已进入杏岭、固县一带,因此我们要奔袭大堡头。敌人从北向南走。我们从南向北走,我团的任务是把敌人牵回来,不让敌人占领和破坏我们的根据地,配合主力,粉碎敌人的‘铁滚扫荡和‘铁壁合围。”
10月17日,周希汉副司令员、二十团团长楚大明率领二十团及七七二团的一个连,在苏村驻扎下来。10月18日下午,周希汉副司令员和楚大明团长带领侦察员,装扮成农民模样,到日伪军据点大堡头查看地形。看完地形,周希汉副司令员询问了楚大明团长的意见。楚大明团长认为,日军把北边的长子县城当作靠山,正面戒备森严,背面的警戒必然松懈。应趁敌人不备,绕过正面的敌人,从西面的围墙突袭进去,然后兵分两路,先打下区公所保安队和伪军的两个碉堡。楚团长决定:六连攻击村南保安队驻守的碉堡,七连攻击村北伪军中队驻守的碉堡,五连主攻伪区公所。该连一个排部署在大堡头村北警戒,一个排为预备队驻守在村西,一个排到尧庙山承担警戒任务。
当天夜里11时,敌人还在睡梦中,部队奔袭十多公里,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大堡头。突击连把梯子搭在围墙上,只见一个个黑影飞快地从墙头一跃而过,静得连脚步声都听不到。十几分钟以后,几百人的突击连就全部进入了大堡头。部队进村有半个钟头了,仍然一枪没响,周希汉副总司令员心中不免有些担心。不一会儿,二十团的作战参谋跑到指挥所报告:部队已经接近伪区公所,趁驻守在碉堡里的保安队还没有发现,准备实施爆破。周希汉想到前线看看战士们是怎样接近碉堡又不使人发觉的,就跟着作战参谋离开了指挥所。作战参谋在前面领路,他们一连穿过十几座院子,从一个墙洞钻到另一座房子的墙洞。原来,民房已经全部被战士们打通了,形成了一条隐秘的通道。在离碉堡有两座院子的一间北屋里,周希汉见到了楚大明。就在楚大明向周希汉报告现场的情况时,炸药“轰”的一声炸响了,计划顺利实施。
这时候,村北伪军驻守的碉堡正打得激烈。伪军的碉堡修在距离民房30多米的开阔山地上,他们居高临下、死守碉堡,拼命向下投掷手榴弹。七连连攻几次都没奏效,还伤亡了几个战士。看到情况不容乐观,楚大明团长当即下令:“敌人这样顽固,干脆用火攻。”他马上让七连准备“土坦克”和炸药。不一会儿,连长田涯指挥突击班的战士们把5条浸湿了的厚棉被捆扎在一张方桌上,做成了“土坦克”。这样,子弹不容易打穿,手榴弹也只能炸破人一层皮。4个年轻战士带着十字镐、炸药,把“土坦克”扛了起来。在“土坦克”的掩护下,他们冒着炮火向碉堡冲去。只用了10分钟的时间,战士们就在碉堡上掏好了洞,埋好了炸药,把“土坦克”扛了回来。不一会儿,传出一声巨响,碉堡被炸开了一个大洞。冒着滚滚烟尘,突击班的一个战士举着麦秸冲了进去,把碉堡点着了。刹那间,整个碉堡燃起熊熊火焰。刚才还在负隅顽抗的伪军这时一个个举着双手出来投降。19日凌晨3时战斗结束,共击毙伪军中队长以下80余人,俘敌伪区长以下29人,还缴获了不少武器。为防止敌人报复,周希汉命令部队向壁村方向转移。途中,部队转移到了群众基础非常好的团城村。
久经沙场的周希汉明白,日军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而会伺机报复,集结数倍于八路军的兵力前来“围剿”。敌人的主力就在附近,按计划,当天部队在大堡头以西约5公里的团城村集结,然后向北转移到壁村一带休息,找寻机会夺取鲍店据点或其他敌据点。到达团城后,雷起云和长子县敌工站的张子敬、牛存信一起向周希汉汇报鲍店等据点的敌情。
周希汉正要给敌工科布置任务,此时楚大明团长来了。因战士们与敌人连夜作战,长途奔波后身体非常劳累,楚大明请示周希汉,可否在团城宿营一晚,第二天再出发。可是根据往常的经验,打痛了敌人,敌人定要进行报复。到时,敌人的兵力将不再是三百、五百,而是周希汉部队的几倍。如果休整一晚再走,很可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队伍即刻出发,敌人定会扑空。敌人一无所获、疲惫不堪的时候,便是周希汉部队对敌作战的最佳时机。周希汉语重心长地劝楚大明给士兵们做思想工作,他希望同志们再咬咬牙向北走十多公里。靠近岳北地区后,进可攻、退可守。团城是个小盆地,四周是山。平原作战靠村落,山地作战是要靠山的。二十團绝大多数的战士平原作战经验丰富,山地作战经验不足。楚大明团长身经百战,他非常理解周希汉的话。可是他走后不久又回来了。周希汉看出了老战友的为难,无奈之下只好同意在团城休息一晚。但他要求,在团城休息前,首先要控制住团城周围的制高点,特别是南山、东南山和西山。这三座山是通往根据地的要冲,“扫荡”根据地的敌人要来报复,必然要先夺取这三个制高点。因此,二十团要向南山、东南山放出排哨,七七二团二连向西山放出排哨。所有战士都要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待楚大明走后,周希汉对雷起云说:“遇到今天这样的情况,不好让楚大明同志太为难了。二十团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部队,在楚大明同志的指挥下,8月的林南战役打得很好,受到了刘师长和邓政委的嘉奖。昨晚的大堡头攻坚战,也证明了二十团是一支机动灵活、英勇顽强的队伍。这次,如果我们能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敌人来了,也占不到我们多大便宜。关键是不能麻痹大意。”
19日下午2时左右,在西北方向承担警戒任务的二十团一连前哨班与敌人突然接上了火。周希汉副司令员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扫荡”根据地的敌人又回来了。就在周希汉的部队准备向东南方向转移时,他们发现东南方向有大批敌人在向北运动。周希汉副司令员敏锐地察觉到,队伍可能被敌人包围了。他立即决定向西朝着根据地的方向突围。这时,只见团城四周山上都是日军若隐若现的“膏药旗”,到处都有黑影在移动,而且越来越近,情况已经十分危急。这不是与敌人的小部队偶遇了,而是被“扫荡”的敌人大规模地合围了。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周希汉当即命令七七二团二连抢占团城西南的高地,掩护其余人员向南面高平方向突围。
七七二团二连在陈家贵连长的带领下抢占高地,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战士们用机枪和手榴弹阻击敌人近一个小时。此时,向南突围的战士们又遇到另一股敌人的强力阻拦,无法突围出去。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敌机也在低空投弹扫射,情况万分危急。在装备精良的敌人面前,周希汉依旧沉着冷静,他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向北突围。
团城东北方向的山岭上有一座庙,离庙100多米的山坡上已有一个敌人的加强小队在此伏击。周希汉命令陈家贵率领二连,在二十团六连、七连的掩护下,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把这一小队的日军消灭掉,以掩护和保障整个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从正北方向的山沟里突围出去。陈家贵连长立即组织突击分队并明确分工:一排为突击队,由他带着先上,指导员冀以恭带二排接着上,副指导员刘子挺带三排在后面掩护,随后迅速组织火力对敌阵地发起攻击。
二十团团长楚大明命令七连连长:“田涯,冲上去!”七连战士们手里拿的是从日军那里夺过来的三八式步枪,他们个个是英勇杀敌的好汉。连长田涯把手枪一举,喊道:“同志们,跟我冲!”尽管他腿部负伤,仍奋勇向前。一排紧跟着冲了上去,先扔出一批手榴弹,借着手榴弹爆炸产生的浓烟冲入敌军之中,并成功夺取了一挺日式机枪。指导员张铭泉、党支部委员夏得胜带领二排也冲进日军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及振江,冲上去,把突破口撕大!”楚大明命令六连连长带领六连也冲上去。与此同时,七七二团二连也从西山上顺坡冲了下来,和皇庙西侧的日军拼杀。三个连将皇庙两侧的两个日军小队彻底消灭,从而打开了500多米的突破口。周希汉命令作战参谋薛佑钧迅速组织分区和二十团直属机关及长子县的干部从突破口向北突围。分区和团的机关人员及长子县干部突围了出来。一连连长陈梦华、六连连长及振江身负重伤,六连指导员赵桂海负伤后,仍把一个重伤战士背了出来。
此时,长子县县城里窜出来一路敌人,他们利用罗家沟北侧高地,以火力封锁了皇庙北坡的突围道路,并妄图渡过苏里河实现对七七二团的合围。率队突围的太岳军区第二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贾希章、长子县委书记王逸飞等人英勇牺牲。楚大明团长根据周希汉副总司令的命令,将皇庙东西两侧阵地交于二十团五连和七七二团二连坚守,他则率领六连、七连向北抢占了靠近南陈的三嵕庙岭高地,以轻、重火力,居高临下地压制敌人的侧射火力,阻挡敌人前进的脚步,使突围人员越过了敌人的火力封锁线。
周希汉站在皇庙西侧指挥二十团一连和旅直属工兵连交替掩护撤退。在他身旁担任阻击任务的七七二团二连连长陈家贵多次请周希汉先行撤离,可是周希汉坚持要与战士们共进退。此时,敌人已经离他很近了,陈家贵端起机枪,一边射击,一边掩护,还催促首长警卫班班长:“吴安良,赶快掩护首长撤退。”吴安良命令三个警卫员掩护,自己和另一个警卫员拉着首长向三嵕庙岭方向撤退。可是,刚走到皇庙高地北坡,不知谁说了一句:“山炮连还没有撤出来。”周希汉立刻停了下来,叫警卫班回去,将山炮连带出来。占领罗家沟村北高地的敌人观察到周希汉是八路军的指挥员,又集中火力向周希汉身边射来。当时首长警卫班的五个警卫员一个牺牲、三个负伤,只有班长吴安良一人未负伤。他正准备拉着周希汉脱离险境,可周希汉反而坐下说:“山炮连没有撤下来是个大事,你赶快找人把山炮连带出来,不然我不走了。”正在紧急关头,一连、工兵连撤下来了。工兵连连长郭能顺是周希汉长征时的老部下、老战友,他看到周希汉坐下来不走,心里很是着急,可劝周希汉又不起作用,无奈之下,他一面要吴安良做好准备,一面用拳头捶了周希汉后背一下,趁周希汉挺腰时,顺势架起周希汉,冲过火力封锁线,爬上了三嵕庙岭高地。
早已在三嵕庙岭高地焦急等待的楚大明团长赶忙走过去将周希汉带到临时团指挥所。这里是三嵕庙岭的制高点,也是团城以北几个高地中最高的。楚大明向周希汉汇报说:“炮兵连早已从皇庙以东撤出来了,皇庙以西的同志没看见,不了解情况就随便说了句‘山炮连没撤出来。遵照您的指示,六连、七连继续在东岭上打掩护,二十团一连、五连和七七二团二连还有工兵连,从这里继續往北转移。首长,您和他们先走,我和六连、七连最后走。”周希汉一边听着楚大明团长的汇报,一边观察着三嵕庙岭周围的敌情和地形。
“薛佑钧同志,”周希汉对作战参谋薛佑钧说,“现在天已近黄昏,看来敌人已无力也无时间再向我北面增兵追击了。你趁此机会,带领突围部队到达南陈以东的苏里河河滩,稍加集结后就迅速取道东北渡过浊漳河,向北到壁村地区休整待命。我和楚团长指挥六连、七连掩护你们全部撤离后,会很快赶上你们。”
楚大明团长看到周希汉在尚未脱离危险的情况下,仍然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下达命令,心中十分敬佩。周副司令员、楚团长和六连、七连的战士们一起坚守阵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下午4时,敌人由于死伤惨重,士气大减。待敌人的大部队撤离后,六连、七连的战士们在周希汉副司令员和楚团长的指挥下,也快速撤离了三嵕庙岭高地。5时,队伍到达了浊漳河边,准备渡河。周希汉将侦察参谋、老红军战士杨忠毅叫到身边说:“估计敌人大部队天黑前就要撤退,你带上侦察排和长子县的几位干部回到团城地区,组织担架队迅速将负伤的同志转移到救护所治疗,对于牺牲的同志要妥善安葬。团城地区的群众基础好、政治觉悟高,你们到那里可以依靠群众和村干部一起做好善后工作。再从五连抽一个排归你指挥,也一起参与善后工作。”杨忠毅率领侦察排、五连一排还有长子县的干部立即返回团城地区进行善后。
此时作战参谋薛佑钧带领突围的部队来到了壁村,他向雷起云汇报突围的情况后,与雷起云一起迎接周希汉。周希汉虽然经过了整天的鏖战,但看起来毫无倦意,他满面笑容地问候了薛佑钧和雷起云。雷起云问候完周希汉,便向他汇报工作道:“我们敌工站和分区情报站的马懋同志已将附近几个据点的敌情详细整理了一份报告,请首长阅示。”薛佑钧则根据各单位报上来的团城战斗中敌我双方的伤亡统计表寫成了综合报告,给周希汉过目。
正在周希汉翻阅两份报告时,楚大明团长来了,后面还跟着几位连队干部。在团城突围战中,尤其是部队伤亡比较严重时,楚大明团长多次想向周副司令员作检讨,但都因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未来得及开口。这时,他看到周副司令员坐在那里听汇报,就径直走了过来。周希汉看到部下们自责的神情,立即站起来说:“老楚,赶快来坐下休息。这次团城突围战,你们二十团打得很英勇、很顽强,打出了二十团的威风,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当我们撤出三嵕庙岭高地时,敌人都不敢上来了。”
周希汉不仅没有责怪楚大明,反而继续鼓励他道:“二十团的拼搏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几位连队干部,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是很值得嘉奖的。这次团城突围战,我们的伤亡是不小,可敌人的伤亡更大,我们伤亡232人,敌人伤亡460余人,超过我们一倍,比大堡头的战果还大。反‘扫荡结束以后,一定要给突围作战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牺牲的同志给予嘉奖。”
楚大明团长是一位性格粗犷豪放、豁达正直的干部,也是一位作战英勇顽强、身经百战的虎将。陈赓司令员评价他:“太岳战将猛,首推楚大明。”楚大明当营长时,他带的几个连队敢打敢拼,屡胜强敌。日伪军中流传:“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楚营戳一下。”1944年11月,楚大明被太岳军区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上党战役后,他任太岳纵队第十旅副旅长。1946年8月,在突袭赵城的战斗中,楚大明勇猛冲锋,身负重伤,整整抢救了5天才苏醒。1947年1月21日,汾孝战役中,尚未痊愈的楚大明到距敌仅60米的前线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3月,中央军委再次授予楚大明“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旅团干部被两次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是极为罕见的。
团城突围战意义重大,成功将敌人“扫荡”的兵力集中到了游击区,减少了根据地的损失。在日军集结重兵合围的情况下,周希汉副司令员临危不乱,迅速指挥部队突围,为战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正确的作战方向。此次团城突围战,八路军在敌强我弱、敌多我寡的情况下,全歼日军两个小队,共击毙、打伤日伪军460余人,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重大胜利。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下,八路军战士们服从指挥,顽强抗击日军,勇猛杀敌,最终突出重围,充分展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太岳军区第二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贾希章、长子县委书记王逸飞等同志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体现出了无畏、无私、无我的革命奉献精神。
战斗结束后,当部队派人再次回到团城时,当地群众主动把部队突围时隐藏起来的物资及隐蔽起来的伤员送了回去。事后查明,此次日军对团城的合围,发生在日军大堡头据点被八路军摧毁而八路军主力尚未转移的情况下。日军一边以石哲为据点,集结兵力向八路军靠近,另一边又从沁水、高平的交界处急调兵力,兵分多路向八路军进犯。在统一指挥下,他们先对八路军形成大包围圈,再步步紧逼,率先隐蔽地占据制高点,企图在战斗一开始就将八路军主力一网打尽。但日军的阴谋没有得逞,因为他们面对的是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战士们,以及有“常胜将军”之称的周希汉副司令员。最终,日军还是没能阻挡八路军的突围,日军的“铁滚扫荡”计划也完全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