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洁
(红旗渠干部学院,河南 林州 456500)
河南省林州市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作为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和谷文昌精神等红色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红色精神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政治价值,而且具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内生动力。因此,传承保护红色精神、强化红色精神资源开发、重视红色精神宣传工作、发展和创新红色精神资源,发挥红色精神的经济产业功能,打造红色精神品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支持。以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和谷文昌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物,在鼓舞林州儿女经历战太行、出太行之后,又开启了富太行和美太行的新征程,通过红色精神的感染净化作用,提升精神境界和人口素质,改良民风,营造祥和的社会环境,调动群众强大的内生力量,进而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林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红旗渠精神
1990 年3月20日,在纪念红旗渠通水25周年时,林县县委、县政府发布了《关于宣传、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把红旗渠精神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是目前影响范围最广、认可度最高的一种表述,也是在林州市大街小巷处处都可以看到的关于红旗渠精神的表述。
2.扁担精神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一隅,林州市石板岩镇四周群山环抱,沟谷纵横。半个世纪前,石板岩镇有17个行政村和326个自然村,共2800户,山里的群众居住分散,他们散落在山顶、半山腰和悬崖峭壁上,交通相对闭塞,住在深山里的农民很长时间才会从群山中出来,背着山货下山来换取日常需要的生活物资和生产工具,往返几十公里甚至是上百公里,非常不便。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职工们为了提高山里群众生活的便捷度、改善山里群众的生活生产状况,开始提供上门服务,一根扁担绕山转,将商品送到农民家门口,再将山楂、花椒、核桃等农产品挑出山,数十年如一日,靠扁担架起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拉近党群关系,联结起一条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凝聚了“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
3.谷文昌精神
2015年4月7日,《人民日报》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头版头条发表了《三十四年后的追寻——“四有”书记谷文昌》,将谷文昌精神确定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2020年,林州市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86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亿元。目前,三次产业比为2.9:49.5:47.6。获得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5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建筑企业1 100家,其中特级、一级企业81家,5家企业入选全省重点骨干企业,6家企业上榜全省民营企业100强。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1 500亿元,税收30亿元。取缔“散乱污”企业1 000余家,拆除燃煤锅炉201台,治理工业企业350余家。国家5A级风景区1个(红旗渠·太行大峡谷联合创建),国家4A级风景区2个(中华古板栗园和万泉湖),A级景12个。共累计接待游客3 172.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5.17亿元。
积极改善城乡面貌。公路建设方面,鹤辉、内林和沿太行三条高速建设顺利进行,将S228、S301、S305三条省道同步升级国道建设,拓宽东南公路、翟阳线、安林等公路,综合提升黄华路、渠畔路、林长高速红旗渠站立交桥建设和旅游通道,新改扩建农村公路、林州大道和学院路等道路668公里。城乡面貌整治方面,完成16个棚改项目、373个老旧小区改造、700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建成黄华河公园、洹河公园和龙湖公园等综合性公园4个,100亩以上游园10个,50亩以上游园95个。积极推进林虑河、桃园河、洹河三大水利建设项目,新增绿化面积约8 700余亩。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35.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78平米。
持续增进群众福祉。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4.84万人。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共116所。建成了世纪学校、政北路中学、开元学校等学校,并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完成疾控中心综合楼和人民医院医养中心的建设,完成了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
1.模型选取
1980年,西姆斯(C.A.Sims)将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VAR)引入到经济学中,VAR模型经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1]用VAR模型来估计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方程。
VAR(p)模型的数学表达式是:
yt=A1Yt-1+…+ApYt-p+BXt+εt,
t=1,2,…,T
(1-1)
其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向量,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k*k维矩阵A1,…,Ap和k*d维矩阵B是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
2.数据选取及数据分析
考虑数据的连贯性和完整性,通过查阅2016-2020年《林州年鉴》,选择林州市2016-2020年统计数据。以每年红色教育培训人数衡量红色精神的产出,以林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表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避免时间对数据产生的异方差现象,对每年红色教育培训人数和林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两个变量做自然对数处理,且分别记作LnE,LnY。
1.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检验红色精神与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分析。
表1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滞后期为1时,在5%的显著水平下,LnE也是LnY的Granger原因,说明红色精神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红色精神产出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Granger原因。
2.脉冲响应
脉冲响应函数用来分析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通过VAR(1)模型得到脉冲响应函数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给红色精神一个cholesky标准差冲击后,短期内对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负影响,在第2期达到最低值-2.650,之后逐步上升,在第9期达到最大值51.755,9期之后上升速度开始缓慢,第10期达到51.624,保持正影响。说明长时期看红色精神产出对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效应,红色精神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图1 LnE对LnY的脉冲响应图
3.方差分解
表2 LnE的方差分解结果
由表2可得,对LnE进行方差分解,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红色精神的贡献率从第2期开始呈逐步上升趋势,在第10期达到最大值74.569%。在短期内,红色精神对自身的贡献率最大。从长期看来,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红色精神的贡献率不断增加且占较大的比例。
通过回顾2016-2020年红色精神和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两个变量进行分析处理,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两个变量的动态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红色精神与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通过构建VAR模型,由表1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得知,红色精神和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互为Granger原因,说明每年红色精神培训人数的增加会促进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反之,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推动每年红色精神培训人数增加,表明红色精神与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2.红色精神对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图可知,红色精神短期内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负影响,在第2期达到负值,之后逐步上升,在第9期达到最大值,9期之后上升速度开始缓慢,保持正影响。说明政府应继续增加鼓励红色精神教育培训,在小幅度波动之后,对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效应,红色精神培训人员增加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表明红色精神对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红色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辐射和功能再造作用。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要牢牢把握红色旅游的本质特征,突出时代的鲜明特色。老区的历史经验、优良作风和革命传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旅游承载着革命事迹、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热点问题。林州市作为革命老区,革命历史悠久,有诸多英雄人物,承载着光荣事迹。红色旅游是林州市红色精神传承和弘扬的关键途径,是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样,在林州市的红色背景下发展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作为林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调整林州市产业结构的重点项目,必然能对林州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林州市突出抓好红旗渠研学营地、红旗渠指挥部旧址保护、红旗渠传承基地、淇淅万泉占元故里文旅综合体等重点项目。任村盘龙山、临淇占元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展现红旗渠精神、弘扬先烈精神的重要场所。红旗渠风景区在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同时,整合周边的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旗渠红色旅游基地,创新业态,构建“红色旅游+特色体验”“红色旅游+城乡治理”“红色旅游+文创”“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游+蓝天滑翔游”“红色旅游+党性教育”的“1+N”红色旅游新模式。
红色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蕴含着广泛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传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守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创新等精神理念贯穿于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和谷文昌精神中,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坚守使命的生动教材,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为现代乡村治理提供有效的制度参考,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内生动力。[3]近年来,林州市以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各展所能,聚焦“当好全省示范、争当全国先进”的目标,强调打造全域化、推进项目化、运作市场化,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贯通城乡基础设施,带动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促进城乡产业融合”的实践发展路径。统筹生活、生产、生态三大布局,开展“全民动手·清洁家园”常态化行动,围绕“两区一带”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村。创建高家台、庙荒2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庙荒村、止方村 、石板岩、桃花洞、朝阳、高家台、黄华村、魏家庄村、郭家庄、皇后村、北坡村、漏子头村 、鹤山村、占元村、石家庄村、水河村、三井村、盘龙山村等18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临淇镇、黄华镇、石板岩镇、任村镇、桂林镇、原康镇、姚村镇等7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镇。
红色精神为社会提供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充盈的精神财富,为社会变迁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红色精神在传承、保护、弘扬、发展的过程中孕育了各类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在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和谷文昌精神等红色精神的鼓舞下,20世纪80年代,林州市人民用3年时间迅速占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大、中、小城市的建筑市场,推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4]外出建筑业的发展,解放了林州人的思想头脑,搭建了广阔的人脉平台,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的原始资金,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当地工业。林州重机从铁匠铺开始发家,于1987年成立,2011年上市,主要经营采煤机、煤矿液压支架、掘进机、刮板输送机的制造和销售。同时,在重视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建成多个科技含量高、开发和转化成果快、带动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包括光远新材二期三期四期、凤宝管业一期二期三期四期、豫联铝轮毂、诚雨覆铜板、致远覆铜板等。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发展,林州市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化荒山绿化、国土绿化、村镇绿化、退耕还林、生态廊道、游园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坚持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红色精神所输出的不竭动力,造就了林州“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和“美太行”的四部发展曲。
大力发挥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等红色精神资源的感染、影响和带动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营造和谐乡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发展红色精神事业和红色精神产业,通过建设红旗渠纪念馆、扁担精神纪念馆、谷文昌生平事迹展、红旗渠干部学院和红旗渠廉政教育学院等党性教育平台,打造红色教育高地。加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激活文化基因,传承林州文脉。发挥“书香林州”“农民夜校”“红旗渠大讲堂”等带动效应,推出更多具有林州特色的红色精神品牌和红色精神作品。同时,要及时引进和培养红色精神方面的专业人才,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传承红色精神人才队伍,提升林州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深人挖掘红色精神,重视红色资源开发,发掘红色精神内涵,使红色精神从隐性的、潜在的资源转为显性的、现实的和具有指导意义的红色资源,使人们真正地熟知和掌握。[5]以林州市现有红色精神为依托,梳理和整合现有资源,不断深入挖掘和丰富红色精神的内涵,以丰富和充实的精神内涵来吸引人、感染人、引领人、教育人和鼓舞人,带动林州市红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实现持续、高效和健康的发展。因此,应强化资源开发,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现存红色精神做到心中有数、档案有存、现实有物和文物有内涵,不断推进红色精神的有效开发、保护、传承和弘扬,突出红色精神的价值引导作用。
要充分发挥红色精神的社会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加大红色精神的宣传力度。要加强谋划策划,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相结合,拓宽红色精神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好网络新媒体,把握多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宣传的针对性、靶向性、高效性,利用微信公众号、报纸、电视台、高速广告牌等途径开展红色精神宣传工作。注重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和谷文昌精神等知名红色精神品牌广泛深刻的影响力,提升红色精神宣传效果。加强区域之间联合,形成红色精神之间互促互推的整体合力,与文化、教体等部门密切结合,举办红色精神系列宣传活动。加强对院校、企事业单位、企业、社区等各个单位的红色精神宣传,展示林州市红色精神风貌。
随着时代变迁,精神也是与时俱进的,红色精神在不同的背景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度、高质量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新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还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坚持克己奉公、一心为民?如何筑牢防线、守好廉洁底线?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解读红色精神,将红色精神与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红色精神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凝聚合力,激活红色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林州市作为革命老区,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仅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饱受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河山”的奋斗历程,而且也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红旗渠精神仍然汇聚着强大的正能量,继续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扁担精神生动地诠释了我们党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折射了我们党执政为民、服务为民的耀眼光环。谷文昌同志用自己一生的言行为我们回答了这样的三个问题:入党为了什么?当了干部做了什么?身后留了什么?无论是当年为我们修建红旗渠而牺牲的那些英雄们,还是永不言苦、永不言败、永不言止的供销人,还是为了东山百姓的幸福生活而献出生命的谷文昌,他们共同筑牢了林州市红色精神的根基,弘扬红色精神,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精神品牌,以此来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