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曦
“半如儿女半风云”,齐白石先生教学生画画时,总是提到这样一句话。
小儿女的缠绵和大风云的挥洒,其实是一组矛盾的意象。比如白玉,一块油的料子很容易泛青,如果一块料子很油还很白,即俗称的羊脂美玉,就很珍贵。同样的道理,当两种矛盾的特征能够在一个个体上很好地融合时,便会带来纯粹和丰富的感觉,会产生一种很好的审美体验。
传统的审美一直都包含矛盾,是极端与矛盾最终达成的融合与平衡。“半如儿女半风云”也是这个意思,不论画画还是做事,人既要有敏感的内心,也要有果敢的力量。
说到齐白石先生,除了画虾,我们很容易想到他那些痛快淋漓的大写意,就像人人都喜欢的他的一句话——“世间事,贵痛快。”我们喜欢看到这样的痛快和风云挥洒,并且愿意效仿,但往往忽略了这样的痛快是怎么来的。痛快背后,是经历“每日挥刀五百下”才能练就的果敢。所以我们在学齐白石的时候,学的更多的不是“大风云”的结果,而是“小儿女”的品质,也就是他的匠心。
在他的画稿上,人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批注:花蕊是什么颜色,用什么颜色的墨好看,仙鹤腿的比例是怎样的。再比如,画面上只有两只青蛙和几只蝌蚪,但这两只青蛙和几只蝌蚪之间的关系,他也很认真地做了处理。
与人说话、跟人接触、每天的工作,都需要以这样的状态对待。在这种状态里,重要的不是手上的那一件事要好到什么程度,而是因为有这种对于自己“资质平平”的认知,所以我们会更平和、更持久地努力,从而获得生活品质的扎实提升。
在积累了一些人生经验之后,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渐渐地,对一个人的品评、认识,不再基于他的履历。我们能阅读的材料越来越多、越来越隐秘,可能见面时一眼扫到他的鞋带或是他的衣服,闻到他身上的气味,听到他说的一句话,看到他随手的一个举动,等等,都会成为信息的来源。我们之所以需要把匠心落在生活的每一处,就是因为我们的心与行为始终是一体的,你的用心之处就呈现为你的样子和生活的样子。
(疏竹影萧摘自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无用之美》一书,齐白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