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
动物结合体
有一种动物,当你第一眼看到它时,肯定会脱口而出:“刺猬!”
但当你拨开它的刺,露出它的真身时,你就会发现,它不仅长着刺猬的刺,还有着一个像食蚁兽的长鼻子,一个像袋鼠一样的育儿袋。这种动物叫针鼹(yǎn),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与鸭嘴兽同为生存至今的单孔目动物。它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结合体”,外观很具迷惑性。
我们以古老的生活方式生存在澳大利亚古老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在于内陆沙漠地区的灌木丛、草原、疏林和多石的半荒漠地区等地带。我可不像你们人类那样有规律地工作和休息,只要我开心,能在一天里的任何时段活动。
神奇“盾牌”
针鼹的外形和刺猬差不多,长40—50厘米,宽不到7厘米,不论雌雄,身上都披挂着粗硬、尖锐的刺。实际上,这些刺就是由毛发衍化而成的。黄褐色的刺的顶端是深褐色的,这种颜色使它在沙地灌木林中可以更好地伪装。刺是它自我保护的工具或者说是“盾牌”。一旦遇到袭击,密密麻麻的刺就会为它竖起一道防线,它会蜷成一个球;或是迅速挖一个坑,将柔软的腹部埋进去,这样敌人也就对它无从下手了。
针鼹的刺并没有牢牢长在身上,在遇敌时,这些有倒钩的刺就会像箭一样飞速射向敌人体内,一段时间以后,脱落处又会长出新的针刺。
和刺猬一样,针鼹很难使针刺间的毛保持清洁,毛里一般都有寄生虫,因此它们总是不断搔痒。大自然给针鼹后脚的第二趾安上了很长的弯爪,那就是用来梳毛搔痒的。
杰出“工兵”
虽然我们可以像刺猬一样把身体蜷成一团,然后静候敌人不耐烦地走开,但我们的“绝活”却是掘洞逃跑。强而有力的四肢及大爪,使我成了强劲的挖掘者,挖土速度快,还比较深,土地很硬也不在话下,一口气可挖1.5米左右深。不是我说大话,连穿山甲都不是我的对手,就是用你们人类的工具也未必能赶得上我。
捕食“达人”
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针鼹白天或晚上都很活跃,在不受威胁时,这种小动物一天有十多个小时在寻找食物,它的食物来源是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人们讨厌的白蚁。它们就像微型四驱车,操纵着粗短但灵活的小腿跑来跑去,用强壮的四肢和爪子探入原木、蚁穴,然后用又长又黏的舌头捕食猎物。
我的视力非常差,几乎看不见什么东西,主要靠听觉和嗅觉进行活动。我与鸭嘴兽都有电感应系统,通过鼻子上的成百上千个电感应器官,我能够敏锐地察觉土壤中轻微的震动,寻找蚁类、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我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没有牙齿,却长着一条又长又灵活的舌头,可以伸出嘴外一尺多,分泌出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具体吃多少我也忘了,不过据你们人类估计,我一天可以吃掉上万只蚂蚁、白蚁,它们只要被我的舌头黏住,基本上就没有逃脱的可能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白蚁当作蚂蚁,实际上,白蚁可不是蚂蚁。从进化史上看,白蚁是一种比较古老而原始的昆虫类,与蟑螂的关系相接近,蚂蚁则与蜜蜂的关系较为接近。
超级奶妈
雌针鼹在繁殖期会生出一个临时的腹部口袋,交配后两周会生下一枚软壳的蛋。蛋大约有15毫米长,表面像皮革一样,没有鸡蛋那样光滑和坚硬。生下的蛋在母亲腹部的口袋里孵化。差不多10天之后,小针鼹就破壳而出了。这时在针鼹妈妈的口袋里会生出突出的毛孔,毛孔中渗出乳汁供幼儿吸食。小针鼹在口袋里面待上6—9周,它的背上开始长刺。刺长了就要刺痛母亲,于是就到了出袋的日期。但这时候,小针鼹的眼睛仍然睁不开,是个“瞎子”。它离开口袋后,就到母亲怀孕时挖好的护理巢穴中,每天等母亲喂它。5—7个月后它才正式断奶,自己用爪挖土找食,用舌头和黏液去制服猎物。
不冷也冬眠
在秋冬季节,我们会身体僵化或进入深休眠期,在此期间,动作、反应都十分迟钝,体温降低,呼吸频率降低,新陈代谢速度降至平时的1/8。在春天的开头几天,出洞找食的同伴们动作会较迟缓,出来次数也比较多。
从生存角度考虑,针鼹的冬眠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澳大利亚的冬季并不冷,更无冰天雪地,部分地区的气温还在零上15摄氏度呢。它们开始冬眠时气候还很暖和,食物也充足。那它们为什么要冬眠呢?可能是这样它们可以在最佳状态下冬眠;还有一种可能是远古时代针鼹的祖宗冬眠时气候是很冷的,它们已经形成了生物钟。
作为最原始的哺乳动物,针鼹算是比较长寿的了。有记载,一只针鼹从1903年活到1953年,估计针鼴寿命有50年长。针鼹的长寿与它们的低体温和新陈代谢慢有关。针鼹是体温最低的哺乳动物,它可以通过把体温降到4℃和每3分钟呼吸一次来保存能量。针鼹为了使身体变暖,可以在太阳下平躺,想要降低体温的话,针鼹可以通过它的刺散热。
针鼹的天敌不多,在人类到来之前,它们安然地生活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大陆上,希望它们以后依然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澳洲大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还记得看似是个憨憨却会使毒的鸭嘴兽和天生自带反派笑声的笑翠鸟吗?悉尼奥运会上,有一只像刺猬一样的动物和它们一起被选为吉祥物,它就是针鼹。作为国宝,它还出现在了澳大利亚流通的5分硬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