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研究

2023-08-21 09:24代姗张茜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知识管理教学设计

代姗 张茜

摘 要: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重教学形式,轻教学内容;重教学要求、轻教学设计;重目标意识、轻问题导向;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果。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进行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试图探讨实现有效组织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路径。

关键词:知识管理;思政课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5.073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贯穿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政课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和多次考察中,围绕“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准则。当前,面对信息化时代海量信息充斥以及各种思潮的影响,思政课面临许多新的困难、机遇和挑战。本研究试图从知识管理的视角,为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提供新的思路,试图探讨实现有效组织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路径。

1 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重教学形式,轻教学内容

内容是思政课的教学核心所在,生命力所系,也是思政课教学的灵魂,因为“教什么”优先并重于“怎么教”“如何教”,思政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味追求形式新颖,而忽视内容的挖掘;热衷于追求形式的“热度”,而淡化内容的“温度”;不能只在乎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最终只是“雨过地皮湿”,学生受益不大,更没有解决入脑入心问题。

1.2 重教学要求,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建立在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充分认知和解读基础上,囊括对教学起点和终点的设定、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增添、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安排、师生平等互动、教材案例和视频素材的选取,甚至包含教学话语体系的组织、价值指向目标的确定等。在实际思政课教学中往往重视教学要求,不能自觉学习和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增强思政课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1.3 重目标意识,轻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高职思政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同时,更要针对学生的问题,科学地答疑解惑,学生唯有真懂真信,才能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当前,教师更多追求的是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期望关注不够,不能有针对性解答学生思想困惑;对大学生关切的现实社会中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往往不敢回应也不会回答,更不敢把学生关注的各种社会问题引入课堂教学。

1.4 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

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在现实思政课教学中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忽視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知识传授是“知”,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价值引领是“行”,是解决“培养什么人”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直接关系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其实,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在思政课中的地位并非对立,需要共振但是非同频的关系,思政课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实现价值引领;要实现知识的内化于心,更要实现价值观的内化于魂和外化于行。

2 知识管理:教育领域中的新管理模式

2.1 知识管理的内涵

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各个学科的研究者有自己的看法。由于不同领域、不同角色对知识管理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知识管理的内涵界定自然有所差异。如知识管理理念的创始人Davenport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反应速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维纳·艾莉认为知识管理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和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黎加厚认为知识管理是研究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知识的活动规律,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总体来说,知识管理主要应用于社会管理、企业管理与知识工作者个人的管理等领域。主要从管理学角度,将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知识处理工具,学习主体将自身获得的信息进行消化和重构,通过系统的整理,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如此便实现了知识管理。即知识管理是一种对知识的获取、存储、传递、应用和创新的基本活动。

2.2 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逐渐深入,教育知识管理理论成为知识管理理论的分支。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技术、学校管理、图书情报等。如甘永成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e-Leearning取得成功的支撑工具和培养个人信息素养与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李丹霞、张震认为在高校管理中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规范性、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邱均平、段宇锋认为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影响下,图书情报学的学科体系也在变革,正在以知识为中心进行重组和创新。

结合上述研究内容发现,众多学者对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为后期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证明知识管理对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学习效率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正向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研究多注重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忽略了学习主体知识管理理念的培养;研究多偏向管理类专业,在其他学科的应用较少,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为知识管理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3 知识管理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在海量和庞杂的信息中汲取有用的信息进而转为为知识;新媒体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普遍应用,突破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热情;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相对薄弱,学习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如何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知识管理意识和自我知识管理的能力。针对以上高职思政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运用知识管理理论,为优化思政课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知识管理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突出“知识”的特征,坚持“知识本位”进行教学设计,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耳濡目染,实现个体间隐性知识的转化;应树立一种面向知识时代的大学课堂教学设计思维,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目标,让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环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习者的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和反思性,激发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意识;要善于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生活实际、情感世界、职业需求及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等。

3.1 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知识的特性来设计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辨认信息、技能、知识、认知方法等问题,学生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调整自身知识管理的过程。以知识为主的思政课教学目标设计,首先应树立系统化原则,把握好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关系,考虑目标体系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实现各层次目标的连续性和递进性;其次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高职阶段的特性,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再次综合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思维方式、个性化学习策略、学习需求等;最后在设计表述某一特定目标时反映出学习结果的层次性,从核心价值观培养、哲学思辨、人文精神培育等不同角度切入,多维并举,深入挖掘理论知识中内蕴的价值向度,把价值培育、价值引领融入教学中。通过课程教学,培育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并最终实现他们的价值增值。

3.2 教学内容设计

要打造思政“活课”,创建思政“金课”,思政课教学内容是核心,思政课教师要在深入研究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拓展知识、丰富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等情况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在备课过程中,以促进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结并进行知识间的转化为导向,运用知识管理的工具对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并加以组织和分享,优化传递知识的过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一是教师要处理好知识存量、知识增量之间的关系。要盘活“存量”,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知识存量,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学养;要优化“増量”,教师可以从每天数以百万计的新闻、事例中甄选出符合教材理论需要,适合课堂探讨的内容,交由学生讲解分析、提炼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加工设计,设定问题、深层研究、深入探讨,最后教师提纲挈领地加以总结。二是要处理好资源积累和资源更新的关系,多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素材资源,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和熏陶;积累贴近学生生活并具有强烈情感的教学资源,并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大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三是把握理论知识和价值导向的关系,促进学生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

3.3 教学环境设计

首先,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创建信息化的思政课堂教学。在发挥传统课堂优势的同时,利用“互联网+”的概念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等线上教学资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由被动灌输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实现“线上”共享信息、观看教学视频、扩充课堂知识,“线下”有针对性地讲解与充分互动、研讨相结合,利用网络教学补充课堂教学。其次,创设个人学习与团体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围绕知识专题展开团体学习,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会相互帮助、分工与协作,从而实现教学的多维目标。

3.4 教学评价设计

知识管理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侧重追求教學目标的实现、学习成果的达成。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不仅仅在于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评价,重视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忠实践行的考量,实现评价和目的的统一,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多层次的“网络考核、实践考核、课堂考核、行为考核”体系,保证评价的客观、公平和公正。

总之,知识管理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要充分回应学生关切,注重学生自我知识管理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个体知识的吸收、建构与转化,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合理甄选、编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环境,坚持动态性、持续性和客观性的教学评价,运用逻辑的力量、思维的力量,解学生之疑、释学生之惑,帮助他们解开思想扣子,明确人生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邱婧玲.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河西学院学报,2010,(5):6167.

[2][美]维纳,艾莉.知识的进化[M].刘民慧,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3]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8):2326.

[4]甘永成.eLearning 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3,(6):2024.

[5]李丹霞,张震.知识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4(2):174177.

[6]邱均平,段宇锋.论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变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48.

[7]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374.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知识管理教学设计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