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屏障

2023-08-20 22:57李颖
新安全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北内蒙古环境保护

李颖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草原更美了。这是今天的内蒙古,是2400多万各族儿女的美丽家园,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内蒙古考察。新时代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内蒙古扛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筑起祖国北疆绿色“长城”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在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格局中,内蒙古是“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黄河重点生态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北方地区的“水塔”和“林网”,是“三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挡沙墙”和“碳汇库”。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防沙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松懈就会出现反复。40多年来,一代代治沙人用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内蒙古扛实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为祖国北疆筑起绿色“长城”做出了巨大贡献。

“只要睁开眼,满眼都是沙,窗缝中、头发上、鼻孔里。风吹沙埋,总有搬不完的家。”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牧民格日乐的记忆里,满是哀叹。

“庄稼、蔬菜种不活,头天种下去,一场大风就连根拔起。家家户户都会养几只羊,连羊也是土黄色的。”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一辈人的记忆里,黄沙和贫困紧密相连。

荒漠化制约着发展,一度成为贫困的根源。

1978年,为在祖国北方建立一片巨大的防护林网,减缓沙漠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建设由此开启。

作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内蒙古无疑成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区域。“宁可累死,也要和风沙战斗到底!”“三北”防护林工程,再一次点燃内蒙古群众的“逐绿”激情,北国大地打响了风沙阻击战。

乌审旗农家女殷玉珍咬牙卖了她的全部财产——一只三条腿的母羊和刚产下的羊羔,换回200多棵树苗,向毛乌素沙地发起挑战。

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村民高林树用3只羊换回一驴车沙柳苗,带着全家人吃住在沙窝子里,发誓种不活树决不回村。

…………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治沙造林人,为了生存,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家园,与风沙鏖战,在内蒙古大地写下壮美绿色诗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的大力实施下,内蒙古累计完成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尘暴天数由每年4.9天减少到0.6天。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坚决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美丽内蒙古建设呈现崭新局面,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内蒙古累计完成“散乱污”企业治理2150家,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7629.4万千瓦,燃煤散烧整治31.13万户,淘汰燃煤小锅炉5106台,建成自治区本级及中西部6个市重型柴油货车远程在线监控平台。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成功列入国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城市。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内蒙古封堵停排入河排污口162个,编制完成滦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全面完成全区13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任务,依法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130处,哈拉哈河入选全国首批9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内蒙古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累计完成2176个行政村环境整治、15955个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包头市“无废城市”建设3个试点模式在全国推广,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五原县列入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县,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成为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内蒙古加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推进2700万吨钢铁、2000万吨焦化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将“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上收自治区,有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率先开展火电行业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鄂尔多斯市列入国家首批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试点。积极融入全国碳市场,推动172家电厂有序开展首个履约期配额清缴,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99.80%。

切实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内蒙古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以及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和预警研究,持续开展“綠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建成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争取乌梁素海流域、科尔沁草原等两个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治理试点项目。大力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兴安盟等8个地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根河市等6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启动实施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区实施草原禁牧4.04亿亩,草畜平衡6.16亿亩,完成营造林725.8万亩,种草1667万亩,沙化土地治理530.3万亩。

在河湖湿地保护修复方面,内蒙古全面完成全自治区河流、湖泊管理范围划定,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198万亩,10个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申报国家重要湿地36处。

在自然保护地监管和矿山环境治理方面,内蒙古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2017—2021“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92.9%,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修复232.4平方公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本底调查,圆满完成《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线上布展及主题宣传,内蒙古受邀在生态文明论坛作主旨报告。

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兴安盟、呼伦贝尔市根河市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分别达到8个和6个。

持续加强制度法规建设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用制度管长远,切实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地方性法规和专项规划。

健全领导责任体系。推动成立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台《各级党委和政府及自治区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完善配套政策法规。制定《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颁布施行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编制印发自治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以及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任务书”和“施工图”更加系统完善。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成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生态环境系统事业单位改革、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污染补偿,推动自治区及各盟市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并发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设立内蒙古环保基金,扎实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实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明顯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过程中,在逐梦绿富美的道路上,内蒙古将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三北内蒙古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我的三北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可爱的内蒙古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爱在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