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1 年3 月11 日-2022年5 月1 日,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队,对阴山山脉大青山岩雕岩刻墨迹等9 处遗存开展了普查工作,发现新石器时代星象岩刻3 处,周边岩刻遗址采集遗物7 件。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阴山山脉大青山星象岩刻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哈拉更村北3.5 千米处,哈拉更(同哈拉海谐音,汉译:荨麻之地);东南距离旧石器时代大窑文化遗址22 千米;西南距离新石器时代海生不浪文化遗址98 千米;西边距离哈
图一 大青山星象岩刻地理位置示意图
第二地点星象岩刻在第一地点星象岩刻东北处,直线距离4 米,北纬40.9260°,东经111.7339°,海拔1348 米。该处黑色岩石已损坏,残留的岩面上只保留了一颗完整星穴(右)和一颗残破星穴(左)。岩面长度59、宽40、高19 厘米。右星穴外直径3.8、深2 厘米。左残破星穴外直径3、深2 厘米,两个凹穴的距离为3.3 厘米(图三),两颗星穴呈南北方向排列。
图三 第二地点星象岩刻线图
第三地点星象岩刻在哈拉沁龙脊状颈部山顶5 米高的圆柱石崖之上,西北靠近敖包峰,西临哈拉沁河,东靠哈拉更山,北纬40.9280°,东经111.7295°,海拔1411 米。三星系总体东西走向,似南三星系初春某一天从东南方天空上看到的初始形态。星穴岩面朝天,南北长180、东西宽180厘米。每颗星穴尺寸为:α 星穴直径5、深3 厘米,αβ 星穴相距18 厘米。β 星穴直径4.5、深3 厘米,βγ 星穴相距18 厘米。γ 星穴直径4、深3 厘米,γβ 星穴相距18 厘米。δ 星穴直径1.5、深1 厘米,δε 星穴相距11 厘米。ε 星穴直径3、深1.5厘米,εδ 星穴相距11 厘米。ξ 星穴直径3.5、深2 厘米,ξβ 星穴相距17 厘米(表二、图四)。
表二 岩刻南三星系数据 (单位:厘米)
图四 第三地点星穴岩刻与线图
此次调查在大青山星象岩刻遗址及周边采集到7 件石器标本,现介绍如下。
采∶1,双刃器,黄白色砾石打制而成,双刃呈刀剑形状,尖残损,左右刃完好,裸露面光亮,着地面有黑土锈。长7.95、宽3.15、厚0.77 厘米(图五,1)。
图五 1.采∶1 双刃器 2.采∶2 刮削器
采∶2,刮削器,灰白色玛瑙打制而成,豆角形状,裸露面石纹清晰,着地面有黄褐色包浆。长6.25、宽1.85、厚0.86 厘米(图五,2)。
采∶3,石斧,灰白色玛瑙打制而成,下部完好上部残损,裸露面星点石纹清晰,着地面有灰黑色土沁。残长13.04、宽8.33、厚3.93 厘米(图六)。
图六 采∶3 线图
采∶4,砍砸器,灰白色片麻岩打制而成,品相完好,裸露面石纹清晰,着地面有灰黑色土沁。长23.51、宽9.73、厚3.98 厘米(图七)。
图七 采∶4 线图
采∶5,研磨器,红褐色铁矿石打制而成,呈凸饼状,裸露面石纹清晰,着地面有灰白色土沁。长9.93、宽8.26、厚4.68 厘米(图八)。
图八 采∶5 线图
采∶6,磨针器,红褐色砂岩打制,裸露石面平整,石面有5 条人工刻磨的痕迹线。其中中间有一条长8.61、宽0.65、深0.26 厘米磨针用过的痕迹;左边有一“人”字和两竖符号,“人”字符号长2.36、宽1.15、深0.04 厘米;右边有一道磨制出的光滑痕迹,长6.77、宽1.38、深0.10厘米,磨针器总长15.10、宽7.78、厚4.41 厘米,着地面有灰黑色土沁(图九)。
图九 采∶6 线图
采∶7,圆形带孔器,片麻岩打制而成,五分之三裸露,五分之二被土掩埋,背光面石面整体平整有碱皮壳,阳面泛灰色,土埋部分泛淡灰色。该器物呈圆形,外圆直径10 厘米,厚1.4 厘米,中间孔外直径1.9 厘米,内直径0.9 厘米,钻孔与红山文化和海生不浪文化时期同类形制相似(图一〇)。
图一〇 采∶7 线图
观天台遗址坐落在哈拉沁龙脊状颈部山顶高5 米的圆柱石崖之上,西北靠近敖包峰,西临哈拉沁河,东靠哈拉更山,北纬40.9280°,东经111.7295°,海拔1411 米。圆柱石崖之上的一块平整大石板上刻磨以三星系为主的7 颗星岩画,岩刻石平放在南北走向的通道石壁中间,通道石壁开口宽0.5~0.7、高1.5、长5 米,人工开凿的石壁东、西属于一块固体岩石,石壁南开口,相似观南天的天窗,天窗呈不规则倒三角形,边长40 厘米,北开口石壁通道延伸到北崖下山的台阶上,人可以从北崖攀登到石壁道上,然后可到达刻有三星系的平台之上观测天空之星象。
公元前2600 年,古埃及人为观测天狼星,建立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观天台。我国最早记载观天台的著作为北宋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载“汉以前皆以北辰居天中,故谓之极星……杂考星历,以机衡求极星”,并记录了围绕北极观测天体之星的情况①。然而,根据我国的岩画考古调查,最早观测天文场所的时间应不晚于埃及和巴比伦。虽然当时观测设施简陋,但古人选择观测天体区域十分讲究,如我们在大青山哈拉更发现的古代天文观测点,三面环山,四方通透,砾石凿出的通南北向的沟槽能遮风避雨,沟槽通道南北90 度,是冬春观测南三星(参星)系包括天狼星(图四)和夏秋看北斗的最佳观测点(图二),而且日东升西落,分等定时辰,在岩刻石沟槽天窗内即可完成(图一一——一三)。此外,这里四周空旷且位置适中,其基本标高结构与宋代天文学家苏颂所著《新仪象法要》中的观天象台和元初建的河南省登封观星台相似②。
图一一 大青山古代观天台基遗址及线图
图一二 大青山古代观天台基遗址上的星象岩刻
图一三 大青山古代天文台基遗址基座
1.岩刻与遗物
大青山岩刻题材以星象为主,这里的西侧龙脊山刻磨三星(参星)系,东侧龙脊山刻磨北斗星系,两个星系出自一座山脉上不是个别现象,白庙子山一块巨石上也清晰刻磨有北斗和参星。北斗星和参星在我国天文学家绘制的二十八宿早已标清③。1978 年,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上绘制有二十八宿天文图;2015 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靖边县渠树壕汉代墓群发现的二十八星宿实物,进一步验证了古人崇拜天星、绘制天象的传承有序遗风。北斗是斗宿中重要部分,北方玄武第一宿。关于参星, 《诗经·绸缪》载:“三星在天”,《诗经·唐风》载:“三星,参也”④,参星是参宿中重要部分。南北两星象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远古星图的长期观测和对星辰的自然崇拜,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可以测季节、定时辰。
在大青山观天台及周边采集的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这些遗物与星象和观天台有关,此外,与大窑文化遗址、海生不浪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的器物在制作方法上有相似之处,说明这一时期不同区域的部族曾经有过交流、交融。这些器物和星象符号可能是一种本土与外界交流的印记,也反映了本土部族对大自然、生态、天体变化的初步认识。
2.岩刻年代判断
古代岩画的分期与断代,一直是国内外岩画学界的一道难题,随着国内外跨学科、宽领域研究成果的深入,上述问题有了改观。20 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考古学者的不懈努力,黄河中上游流域内蒙古段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得以建立和完善⑤。同时,又由于黄河中上游流域的古文化遗存有着良好的考古学研究基础⑥,从而初步具备了制作方法、材质表面土沁包浆、形制类比定时代的科学研究依据。
大青山山崖之上裸露的岩画和遗址地表采集的文物,不具备碳十四、光释光等方法测年,但可以根据已知北斗七星不同时期的变化夹角测出近似制作年代。
北斗七星同宇宙间一切物体一样,都是在运动和变化之中。对于北斗这一恒星,人们在短暂的一生中很难看出它的体态变化,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它的体态确实在不断发生变化。法国天文学家C.弗拉马里翁《大众天文学》中记载:北斗星形制随着时间推移是不断变化的,正如北极星,没有一颗星会永远拥有北极星称号,现在是小熊座尾端的一颗星和北极点最接近,距离极点还不到1°,到了2100 年后这个距离只有28′,以后极点渐渐离开它⑦,围绕北极星每天(24 小时)转一周的北斗星,其形制也会变化。北斗首星(以斗魁α 星、βγ 星变化的夹角为例),α 星10万年前与βγ 星夹角呈70°⑧,延展到如今α星与βγ 星夹角就变成了104°,移动延展了34°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白庙子岩画北斗首星α 星与βγ 星夹角呈80 度°⑩,洛阳北魏元乂墓的星象图也清晰显示北斗星轨迹,其北斗首星α 星与βγ 星夹角变成了93°⑪,到了宋代北斗首星α 星与βγ 星夹角变成了95°⑫(表三)。
表三 不同时期北斗星形制轨迹图
通过天文学家测出的十万年前和十万年后星体变化状态即可得知它的变化轨迹,从而按变化的夹角推出北斗七星岩刻是什么年代所为。通过图二、表一,可观测出北斗七星变化较大的星是α 和η 星。根据两星移位距离夹角,可推算出大青山哈拉更北斗七星图距今应有 5200 多年的历史。当然,刻绘北斗七星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时间和地点不同,绘制的精确度应该有些出入,但是它确实是古代先民们给后人留下的较为原始的天文学资料,这一断代与根据天文学家推测的星体变化状态夹角测出的下限年代基本相符,也与微晶体透视测算岩刻制作年代相一致,是5200年北斗七星的形态。大青山哈拉更北斗七星岩刻实测图,从它斗魁朝西、斗柄朝东的方位分析,应属春天北斗出现时的状态,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而猎户星座的主体是“三星”。“三星”与“北斗星”,一南一北在大青山哈拉更岩刻中(图二、四)得以体现,即古人把那时明显而常见的南北天体星辰轨迹刻磨出来,为人们日后研究天体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为了相互验证各自方法,本文采用了国际岩
年,μm 为微米)。
二是对大青山第一、第三岩刻点的星象凹穴进行了微腐蚀透视,成功对石英微晶体衰变因子进行了精确测量,刻痕半弧形呈90°角,共提取8 个样本,其长度为420μm,宽度分别是:18.0、18.4、17.5、18.3、18.3、16.5、19.6、19.0=1466/8=18.3,即平均微腐蚀宽度为18.3μm。
依据元代全宁路三处有纪年碑校正曲线微腐蚀系数为2.8μm/ka,测出大青山哈拉更岩画年代为E=5124 +364/-504(注:“E”即 erosion,表示该年代数据为微腐蚀断代结果)。年代范围在5488—4620 年之间(图一五),岩画年代属于红山文化晚期至海生不浪文化时期。其结果衰变因子失散系数,与红山后云水纹岩画⑭、索贝山C形龙岩画⑮上限基本一致。2019 年8 月,河南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发现仰韶文化中晚期(距今5000 年)陶器摆成的北斗星⑯,其形制和角度值(αβγ86°)与哈拉更北斗星形制和角度值(αβγ85°)基本一致。
阴山山脉大青山段两条龙脊山颈部发现的北斗星和参星(三星)形制岩刻,在内蒙古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其北斗星系岩刻形制有序,从斗身(斗魁)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ζ、η,古时称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保存基本完整;而参星系(三星)岩刻主体形制分明,从三星左上端开始到下端,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古时称之为参一、参二、参三。三星和右端4 颗星保存完整。通过星象形制夹角变化测量分析、星象刻槽透视石英微晶体衰变因子测量等推测,大青山哈拉更北斗岩刻年代范围为5488—4620 年,与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出土陶罐摆放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北斗形制一致。根据参星(三星)的制作方法、磨损程度、自然包浆、微晶透视等分析,上述两处岩刻均属同期所为,亦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发现为中华民族早期记载天象轨迹研究、天文观的形成研究,天象与季节、天象与时运关系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田野调查:吴甲才 齐溶清 张红星
道日娜 马家俊 李 峰
陈国芳 赵 铁 闫晨波
科技分析:吴甲才 乌马尔 张红星
摄影航测:鸿 红 李 峰 马家俊
整理绘图:鸿 红 李 超
执 笔:吴甲才 周玉树 张红星齐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