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建设开发现状与创新路径探索

2023-08-19 07:26郭秀萍
档案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文献资源

郭秀萍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科研档案;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品牌性;情境化;智慧化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以下简称:党的二十大)。[1]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鲜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3]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科学内涵与奋进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历史性巨变,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6.5亿吨以上,农业良种率达到96%以上,高标准农田占耕地的5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但是,对标国际发达水平尚有不少短板与差距。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正处在由农业现代化向农村现代化加速拓展的“交汇期”,发展驱动力正处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期”。[4]以创新引领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是加速赶超世界农业科技的强劲动力与内在使然。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在科技。[5]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农业强国。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强国。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突破具有颠覆性、原创性的农业重大基础前沿科技攻关,全力打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奋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构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长期稳定、高水平自主自给的科技支撑体系,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及成果应用是重要科技支撑。提升耕地质量与保护能力、选育农作物优良品种、发挥节水旱作农业优势、推进循环农业与有机农业绿化发展,全面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物质基础,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都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关键支撑。由此可见,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必然形成大量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以下简称:农业科研档案),同时也需要提供历史农业科研档案参考借鉴服务。因此,不但要保存好新时代农业科研档案资源,更要以农业科研档案总结历史研究经验、把握历史研究规律、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导向开发挖掘资源信息,为推进实现减碳、绿色、优质的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提供农业科研档案独特集约高效服务。

1 农业科研档案“四个好”的重要意义

农业科研档案是伴随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形成的各种形式载体的文字、数据、样本、标本、照片、音视频等历史真实记录体系。它记载了农业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项目)计划立项、试验、观察、分析、总结等全过程第一手记录史料,客观反映了农业科学研究水平在某一时期所达到的进步程度,是农业科学技术储备的一种重要形式,蕴涵独特的多元价值,是重要的科技档案。[6]

在农业科研档案地位作用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開档案。在目标任务上,强调要紧紧围绕存史资政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7]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好”“两个服务”的重要论述,[8]为新时代农业科研档案建设开发、创新服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新时代农业科研档案现代化发展,应以“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以农业科研档案高质量数字化为牵引,[9]面向农业强国战略、农业科技创新,面向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发挖掘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前瞻性和效益性的高层次、多元化农业科研档案智慧文献,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档案的作用价值。

2 农业科研档案建设开发现状及制约服务的因素

2.1 农业科研档案建设开发现状。一是数字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实施,使得农业科研档案数量爆发式增长,需要科学、有序、统一管理。传统纸质农业科研档案的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信息化发展需求,同时随着纸质载体的增多,库房也成为农业科研档案现代管理的瓶颈。未来的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不但要管好传统纸质载体,而且必须将一切具有保存价值的数字农业科研文件、数据、照片、视频、实物等真实记录,全面、完整、准确地保存下来。但是,多数单位没有农业科研档案工作岗位编制,农业科研档案收集、整理、管理弱化,严重影响统一集中管理。二是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技术。传统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主要是手工清点接收、筛选整理、书写编目。在计算机管理时代,虽然利用计算机改进了传统管理方式,但是,也只是应用计算机著录农业科研档案目录等少部分工作。传统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数据、现行数字农业科研档案资源、计算机管理系统、网络阅览读取端口、安全运行防控技术等不相匹配、交互不畅,不能实现资源共建、融合管理、科学存储、共享服务。三是农业科研档案编研开发。当前,农业科研档案的开发大多处于低级阶段,检索工具单一,编研开发远远滞后。可以从农业科研档案的收、管、用三个环节来看,“收”是清点移交接收、鉴定整理;“管”是人工进行实体标识、存放、保管;“用”是被动式提供查阅服务。大量历史农业科研档案沉入库房,资源信息利用率较低。

2.2 制约农业科研档案服务效能的因素。一是现代管理条件薄弱。据调查,农业科研档案工作人员不稳定,几乎没有开发编研人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信息化经费投入较少,现代化管理条件改善缓慢。随着农业科研档案数据量快速增长,缺乏可扩容及存储海量数字农业科研档案数据的管理系统与服务器。数字农业科研文件材料、数字农业科研档案采集、归档不全,管理、服务效率低下。不但影响新时代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建设,而且严重影响今后农业科研档案存史资政研究参考等服务。二是服务方式落后。在加快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时代,[10]农业科研档案基本处于被动利用,库藏农业科研档案资源信息不能被外界全面知悉,一般只是通过农业科研档案移交目录、保管目录了解主题信息,便捷、检索、报道服务工作效率低下。表现为查档人员上门咨询,档案人员登记、翻目录、调原件,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出现找不到原件等状况,令查档者失望而归。三是指导监督不力。主要表现为缺乏制度指导与机制保障。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服务制度不健全,缺乏编研服务绩效考核、文献成果奖惩等激励支持与创新动力。长此以往,大量丰富的农业科研档案沉睡库房,查阅利用人员越来越少,资源、管理、利用等相脱节,严重制约新时代农业科研档案可持续发展。

3 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本质

3.1 农业科研档案开发守正。农业科研档案开发要立足实体。将其蕴藏的真实、可靠、准确、有效的资源信息全面深耕开发,既要忠实于原件原文原意、可靠准确,又要提升农业科研档案服务多方、信息赋能。[11 ]一是存真性。坚持农业科研档案原件本来真意的开发原则。农业科研档案原件是开发的客体,开发文献务必使开放公布的农业科研档案资源信息与其原件内容一致,忠于原文,维护真实,令查档者信服。二是求实性。严格遵守农业科研档案实事求是的开发原则。农业科研档案开发要重其史实价值和学术价值,力求科学、严谨、准确,不得以技术手段或者现行的需要去改变原件中的原始数据、观点结论,违背事实。三是存疑性。坚持“疑以存疑”,杜绝错误、过度编纂开发。对于农业科研档案原文中存在的字迹模糊、书写不清楚、内容不完整等问题,确实无从考证或难以判断的,宁可存疑留待查档者研究解决,也要保持原始原貌,不能臆想编撰。四是标注性。以历史农业科研档案编纂开发的文献成果,对于其中难以理解、不能清晰查阅利用的应以文字标注、数码符号、统计结论等方法注释说明,便于查阅利用者知悉哪些是原件原文,哪些是开发者创作编撰,有利于查阅利用者斟酌参考。五是安全性。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必须确保原件安全,杜绝开发者在原文上圈点、勾画、批注和剪裁、挖补、揉损等破坏行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开发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原件。如果在开发过程中损坏、玷污原件,就违背了数字化开发的宗旨。

3.2 农业科研档案开发变革。新时代,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服务的变革,既要“求真”,也要“求变”。从求真的角度看,农业科研档案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原始真实记录,是重要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从求变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无论是农业科研档案的形式载体本身,还是农业科研档案工作条件的变化,农业科研档案资源是基石,创新是抓手,服务是索引和动力。在数剧驱动发展的新时代,[12]农业科研档案开发应借助新技术,面向新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开发文献。

一是适应农业科研档案新形态。当前,大多数现行农业科研档案载体突破了传统形式,文字材料、试验数据、实景照片等记录已由纸质转向电子化、数字化,传递形式趋于网络化、数据化。此外,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科研档案资源数字化、数据化。因此,以数字农业科研档案资源数据库、快速可扩容管理系统及安全存储海量数据服务品、网络访问交换浏览读取服务端为主线,集约搭建农业科研档案资源现代管理平台,支撑数字农业科研档案采集、接收、鉴定、整理、分类、存储、著录、编目、访问、检索、查阅、利用及其统计分析、智能编研全流程现代化高效运行。二是提升农业科研档案编研速率。新時代,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其现代办公条件,第一时间完成农业科研档案接收目录、分类目录、汇总目录及其类目介绍、库藏指南等基础检索工具,突出真实性、精准性和时效性,为快速统计分析、编研文献提供支撑,满足随时查档利用需求。三是开发农业科研档案信息文献。农业科研档案开发除了编撰目录、库藏指南与排印、影印汇编外,应以新媒体技术开发制作微视频、剧集、慕课等文献。如以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小麦新品种选育档案资源开发编纂小麦新品种研究系列微视频,以各类蔬菜种植栽培档案资源开发编纂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讲座剧集、慕课等。采取与学习强国、地方党建等新媒体平台协作,线上线下传播服务,拓展农业科研档案信息服务受众与影响力。在数字经济驱动下,未来,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服务将更为引人注目。[13]

3.3 农业科研档案开发目标

农业科研档案开发,应以前瞻性、效益性、特色性、需求性为导向,提升开发文献达到最佳服务效能。

3.3.1 农业科研档案方向性开发。方向性开发不但要明确农业科研档案服务的方向和目标,而且要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文化建设总目标相一致,要与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相一致,正确把握农业科研经济效益和“三农”服务效益的关系,将实现科研经济效益和服务社会效益双赢放在首位。增强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注重开发文献服务的需求性、针对性、特殊性,方便众多查档者就近、就快、就准享受农业科研档案信息服务。

3.3.2 农业科研档案品牌性开发服务。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文献的品牌性,是衡量开发水平与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文献成果的品牌性,以服务创佳理念,将开发文献的内容形式加以规范定位,以数字化开发为轴心,通过有目的设计,开发创作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农业科研档案文献,建立真实、可靠、精准的文献服务口碑。它是外观与内容的统一,内容表现在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题目、内容汇编的原件原文,外观则表现为农业科研档案开发的表达方式、编研方法。比如,对于电子书籍式的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文献,外观体现在电子封面、版式、内容、字体、格式及存储、读取方式的新颖、精准、可用方面。对于音像型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文献,外观体现在电子画幅、内容组织、影像显示、播放时效、识别传输的清晰、直观、可靠方面。

追求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文献品牌性,立足于全面、真实、准确、系统的原始记录资源,支撑开发文献服务的可靠性、精准性、权威性。编撰品牌性开发文献,必将提升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认同面越广,未来农业科研档案发展的空间就越大。

3.3.3 农业科研档案针对性开发。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文献,应以高层次、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从社会用户方面,有个人和团体。从社会实践方面,有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科研管理、农业经济建设等。从时空方面,既有明显的现实需要,又有潜在的长远需要。在诸多社会需求中,如何分清轻重缓急,满足最迫切、最根本的查阅利用需求,应突出现实性、针对性、前瞻性和效益性。

突出现实性。围绕新时代农业强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战略实施,面向农业科技现代化、良种繁育技术、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等需求,分类开发满足当前农业科技攻关创新查阅需求的信息文献。

突出针对性。通过以往农业科研档案查阅登记、利用效果与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农业科研课题(项目)攻关任务等方面着手,分析可能急需解决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深入挖掘农业科研档案资源信息知识、技术、方法、经验,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攻关破解疑难、创新创造等开发编研具有明确指向的信息文献。

突出前瞻性。关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新领域、新技术、新材料,从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真理使命出发,突出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文献的前瞻性传播服务,不仅能够为农业科技創新、现代农业发展、科技人才培养提供资政育人信息服务,而且能够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专家、学者提供咨询查证、知识产权保护与研究参考服务。

突出效益性。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文献,从计划到完成,经过若干环节、花费一定的时间和人力。尤其是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创新,其动向不断转换,文献服务需求变化多端。因此,应充分掌握农业科研档案查阅利用需求与服务成效,长远查档需求与短期阶段性查档需求相结合,对即将开发的农业科研档案资源、查档需求及其服务作用等进行估计、推测和研判,注重数字时代信息前沿技术与农业科研档案开发的关联与共享,最大限度让文献成果惠及更多受众。早计划、早启动,在适宜的时机推出有效可用的农业科研档案文献,既满足当前查档者迫切需求,又能为未来长远查档需求做好准备。

4 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新走向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媒体时代,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计算机、手机等传播媒介层出不穷,微博、微信、抖音、剪影等新兴媒体形式异军突起,整个社会进入了全媒体时代。这不仅为库藏农业科研档案全面开发、智慧开发提供智能处理技术支持,而且为农业科研档案目录集成、数字化文献、多领域服务提供解决方案与服务路径。

4.1 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情境化。全媒体时代,农业科研档案数据型开发要紧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以创新性、创造性的新意巧思,既在资源数据开发形式、方法上富于创意,还要在开发意识、风格上富于创新。比如,从激发更多人热爱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意识出发,优选农业科研档案中小麦(水稻、马铃薯、玉米等)优良品种选育、种植培育技术等原件原文,以可视化情景再现技术方法,将小麦(水稻、马铃薯、玉米等)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研究过程,发芽、抽穗、成熟、收割、脱粒等观察过程,以及小麦新品种对比选育、测试量化、品质检测等综合分析过程,延伸到优良小麦(水稻、马铃薯、玉米等)新品种选定、推广种植、成熟食用、加工面粉、制作面条馒头等全过程,以农业科研档案真实、系统、准确为基础,创意制作小麦(水稻、马铃薯、玉米等)新品种选育栽培视频、慕课、剧集等系列数据型文献成果。

以农业科研档案中农业科技成果获奖证书、专利证书、农作物品种权证书以及奖杯、锦旗等历史荣誉凭据,与不同时期农业科研专家关联,开发编辑制作抖音、微视频等数据型文献成果,在交互设计和界面设计上做到形象逼真。不仅使农业科研档案资源信息动态演艺化,丰富开发文献成果的成就乐趣,而且提高库藏农业科研档案资源信息公众推介、报道的集约化、专题化,提高弘扬传承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科学家精神和农业科技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4.2 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智慧化。农业科研档案开发应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通过基础资源、管理平台以及查阅者行为驱动定制提供信息文献服务的渠道或阅览面,逐步实现智能化和智慧化。[14]

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科研活动,以优选定题、内容分类、智能融媒、突出亮点的导向,采用数字编辑软件将农业科研档案机读目录、全文数据等检索分析、迁移转录、组织编排,智能式提取编辑系列图文并茂、声像并茂、专业独特的农业科研档案资源信息智慧文献。[15]凭借融媒体的特性打造强交互的农业科研档案文献成果,以网络视听、广播电视、智慧农业、公益讲座等展开口碑传播,[16]发挥农业科研档案在全媒体时代的智慧服务。同时,以此为牵引,优化农业科研管理系统功能,推进数字农业科研档案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智慧化。[17]

4.3 建立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新机制。新时代,人类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革命,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数据、现行电子农业科研档案数据资源的丰富性、系统性与关联度、查考性,将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要素。

一是建立开发文献制度。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赋能以深耕开放共享信息为核心的集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于一体的集合职业。应建立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工作制度,合理界定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文献服务目标、完成时限、人员分工、经费保障以及任务指标、考核评价等制度标准体系,规范量化开发水平、工作绩效和服务实际效益,最大限度地优化开发时限与服务效能。[18]

二是编制开发文献标准。在推进农业科研档案资源信息开发、取得资源文献成果实践过程中,标准化是重要的抓手。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文献标准,应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数据信息管理法规、技术、应用、安全及高质量服务理念,结合农业科研档案服务受众范围、根本需求与要素供给,一体化建立农业科研档案开发文献标准,对预设开发文献做出明确的目标指导与绩效检测指标,保证开发文献成果与服务效益的如期达成。

三是构建开发与保密协同机制。妥善把握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服务与未开放农业科研档案保密和知识产权归属关系,全面构建农业科研档案资源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有机统一、有的放矢、协同并进的治理机制。

四是开展前瞻性预测。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应调研掌握重点服务领域、服务对象的急难愁盼,掌握最迫切、最根本的资政育人与攻坚克难、研究参考需求,应用新技术、借助新媒体,创造农业科研档案最佳服务。[20][21]

新时代新征程上,以科学先进技术方法取得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文献成果,不但扩大农业科研档案资源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极大地促进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创新、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科研档案高质量数字转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文献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资源回收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助推西藏农业科研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以“五化、五融合”理念推进农业科研试验基地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