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狂飙》而热度狂飙的广东江门,到凭“烧烤三件套”火爆出圈的山东淄博,2023年,这两座新晋网红城市似乎在宣告着:欢迎来到旅游网红城市2.0时代。
初代旅游网红城市,大家耳熟能详。有8D魔幻城市重庆,有时尚又安逸的成都,有古都西安,还有大气的北京,摩登的上海,海风椰树的三亚,诗与远方的大理……
相比于初代旅游网红城市,近来走红的广东江门、山东淄博都是中小城市,也并非传统旅游城市。它们的走红,说明网红城市的桂冠已经不是大城市的专属,也给全国千千万万中小城市打了个样:大家都有出圈和出彩的机会。
另一方面,近段时间,北京鼓楼的爆火、上海“咖啡之都”名片的打响、大理凤阳邑随“风”出圈,也提供了老牌旅游网红城市“火上加火”的新思路。
中小城市如何破圈?
广东江门、山东淄博火了,火的到底是什么?
大多数人能第一时间给出答案:江门独特的城市风貌,小饼烤炉加蘸料的淄博烧烤。一个特色鲜明的记忆点,已经足够。
看过《狂飙》,很多人都会被剧中的“京海市”所吸引,现实中的“京海市”,也就是广东江门,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当地十分重视保护历史街区、碉楼建筑群、古村落。正是这些宝贵资源,让很多影视剧选中江门作为取景地,最终使得江门得以借《狂飙》之势“狂飙”。
特色一直都在,为什么现在突然火了?
“一夜爆火”背后,离不开用心经营。
据悉,今年2月,淄博有关部门邀请拥有2000万粉丝的大V户外直播,向网友推荐淄博烧烤。在大V的持续推介下,3月份,周边城市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成为一种潮流,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榜首。紧接着,3月10日,淄博市政府新聞办召开发布会,公布了打造“淄博烧烤”美食品牌的相关措施。“淄博烧烤”由此走进全国网友的视线。
为了将大家对剧中“京海市”的向往,转变为对现实中江门市的打卡,当地可没少下功夫。江门通过热点媒体推出了一系列稿件和推文,还制作了系列宣传短视频,从而在观众的意识中,将“京海市”与江门市强绑定。当地还打造了“狂飙号”主题巴士,直播打卡《狂飙》中的江门取景点,吸引了大批网友观看。
火了之后,当地做了什么?
我们看到,山东淄博发布了淄博烧烤地图,还对公交线路作出了调整,主城区42条常规公交线路覆盖33家烧烤店,又专门新增了21条定制烧烤公交专线。
广东江门贴心地绘制了手绘地图,专门标出取景地,供游客观光打卡。而且,江门还开展了“引客入江”活动,发动旅行社推出“跟着《狂飙》游江门”系列旅游线路产品,除了自发客之外,还吸引到一大批团队游游客。
找准城市特色——积极创意营销——提升服务水平,这三步走是一项系统工程。三者的良性互动,将助推城市发展良性循环,不仅出圈,而且出彩;不仅火得了,而且火得久。
老牌旅游网红城市如何翻红?
其实,很多老牌旅游网红城市的人气一直在高位运行,只不过相比新晋者暴涨的流量,显得有些稳扎稳打。那么,这些老牌旅游网红城市如何才能成功翻红,更上一层楼呢?
今年一开年,随着影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云南大理“火上加火”。不同于苍山洱海等著名景点,这次进入大家视野的,是沙溪古镇、凤阳邑这些有点陌生的名字。
前段时间,北京鼓楼“火”出圈了,成为网红打卡地,鼓楼前的三岔路口,来往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
前些天,上海陆家嘴举办了咖啡市集活动,20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咖啡品牌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咖啡爱好者。近年来,咖啡成为上海鲜亮生动的文化符号。
这三场“翻红”,透露出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上新”。可以说,这次走红的都是“老朋友”家的“新面孔”。“新面孔”的突然爆红,也许是“无心插柳”,但背后都是当地多年的“用心栽花”。
第二个关键词是——“生活方式”。相比于以前的观光旅游,如今大家更愿意了解并融入一座城市的生活,与它同频共振。
火的是北京鼓楼,也是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的生活方式。
火的是上海咖啡,也是开放包容的都市生活方式。
火的是大理凤阳邑,也是诗与远方的田园生活方式。
在当下,提供一种美好且独特的生活方式,给大家会心一击,是很多老牌旅游网红城市再一次破局的关键一着。
(选自2023年4月8日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