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心怡
(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探索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代代相传,在不断解释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同时,也不断利用、改造环境,借以维持和改善生存条件。《易经》中已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辩证思想,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建筑设计是营造理想生存和生活空间的整体设计艺术和设计行为,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完整、美好、舒适的人类活动空间。设计方法依靠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与艺术知识。从古至今,建筑碳汇在人类活动中对环境中的碳循环有巨大影响。通过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建筑场地生态,增加绿化面积,能够营造绿色宜居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充分固碳释氧。
1997 年12 月,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由149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 月16 日在全球正式生效。由此形成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简称“碳汇”)。碳汇(carbon sink),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如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由碳汇的概念、特点及范围可知,碳汇的完成离不开开山、水、林、草、田、沙等环境元素。尤其是山、水、林、草、田,是自然界最直接的储碳的寄存体。生态碳汇的实现更需要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1]。尤其是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即森林具有碳汇功能,在一定时期内对稳定乃至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起到重要作用。
在古代,风水的概念通过风水大师的足迹也普惠地传达到了百姓生活中。2004 年以后的建筑风水学学术研讨会,认为风水是集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建筑学、规划学、园林学、伦理学、预测学、人体学、美学于一体的高度融汇的学术体系,更是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关系学问。阴阳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繁衍生存之道。所以在建筑开工前,无论是风水师还是建筑师,对选址和周边环境是极其讲究的,不知不觉地已在实践着我们今天的碳汇理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存了成千上万个历史文化城市和村镇,承载着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脉络。徽派古建筑是安徽的文化瑰宝,在安徽省各市都有存在,犹以皖南居多。古城、古镇、古村,是历史的缩影,也是文化的遗珠。其地理区位、环境与选址、主要特点和突出风貌等都记述了它们的建制沿革与发展简史、社会与经济发展概况。随着历史的推移,作为物象,它们同时也完好地成为古代建筑师理念和建筑艺术的具体证明。中国古代优秀的建筑师已经在不断探索中确立了中国传统的时空观念,在战国《荀子·强国》篇中,“形胜”的概念表明风水思想已现雏形。《易经》的风水相地学在古代建筑工程的营造选址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成就了自然山水与风水佳地的趋同性。“山水形胜”“人本思想”已经通过古代建筑师一瓦一木一石的营造工艺实现了“知行合一”。
徽州古建筑依山傍水、茂林修竹、街衢通达,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如山水诗、山水画。一座座陈年而又庄重的古建筑在山明水秀中完成了中国传统风味的风水格局、“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理念与山水和谐、天人合一。徽州许村古村落是中国传统风水学的实例,堪舆学家通过考察山水形胜,依据觅龙、察砂、观水、点穴来选址营造[2]。当时的风水说大部分内容表明古人已经认知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便是优美人居环境有助于人文昌盛的精辟概括。古徽州风水师及建筑工匠们处于这个较为成熟的认知环境中,赞成这种主张注重生活环境质量、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特别注重人们对居住空间的物质与心理需求,构建和谐自然家园共同体,并以建筑实体和营造实践传承至今,对当下的生态碳汇研究仍具有重要启迪。
徽州人最早的居住地主要分布于黄山南部、新安江上游干流和各支流两岸。这些古村落多为中原士族移民所建,如许村的许氏家族从战乱中来到相对封闭的新安江流域,逐水而居,在这片山水优美、草木丰饶之处寻找到理想的休养生息地。在唐末南迁到宋真宗时的近200 年中,实现了由“中原士族”到“徽州望族”的过渡。这些古村落与山水环境巧妙结合,伴随着徽州人的生产、生活而发展,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新安江流域聚落文化。2000 年,横江上游的西递、宏村作为中国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开辟了我国村落型建筑群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新纪元。
追溯我国园林发展史,风景园林的设计与营造与山水诗、画密不可分、互为影响。造园工艺借鉴了众多书画艺术的美学表示。徽州地灵人杰,南宋时期,已有了造园实践—培筠园。培筠园位于黟县碧阳镇碧山村,为南宋签书枢密院兼权参知政事汪勃的别墅,距今近900 年历史,是唯一幸存的、罕见的宋代徽州私家园林。培筠园占地约2000 平方米,园内楼台水榭,错落有致,山石花木,景色怡然。现遗存岩石叠置而成的“梳妆台”假山一座,石笋两根,池塘大小各一。此外,白鹅馆、湖心亭遗址、“西园”门额、张九成诗碑、竹林、古木、花卉尚存。石砌卷洞,将园中景色分半,穿洞而过,方能见到园中其余景色,构思巧妙的卷洞洞顶花木葱郁,立于洞顶尽揽远山近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园林意趣、生态之佳境便自觉形成了绿色低碳循环体系。
在文化范畴里以黄宾虹为代表新安画派最负盛名。新安画派的构图思想与技巧,更是直接影响了徽州园林的创作走向和意境。有“东方园林之母”美誉的鲍家花园,是现今中国最大、最美、最具特色的徽商贵族庄园。在历史上曾经与当时的苏州拙政园、无锡蠡园并称“江南三大私家名园”,为典型的古徽州园林与徽派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之精品[3]。鲍家花园占地360 余亩,云集海内外盆景精华、名贵花草藤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自成一体。精美的园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景园林小生态环境,带来艺术之美的享受的同时,大量的植物成为生活产生的碳的寄存体,鲍家花园及其周边因此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宜人。中国著名旅游学专家魏小安称其:“鲍家花园源于徽文化,却超越了徽文化,发展了徽文化,是盆景之绝唱,园林之离骚。”
安徽省徽派古存量巨大,点多面广,仅黄山市就有68 个中国传统古村落。徽派古建筑是历史留给后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活化石,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徽州古村落选址历来注重风水,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典型的如休宁县城的营建:其所依附的松萝山气势磅礴,又有乾头山、凤凰山、玉几山、古城岩围护在城郭四面。横江与夹源水交汇环绕古城,三面水流,水阔江深,适合行船,属最上乘的建屋之处。水抱山环,树木葱茏,格局合理的休宁古城为居者营造了阻挡风沙、阳光充沛、环境和谐的生态小环境,蕴含了徽州古代风水师和建筑师们最初的碳汇思想。
除了根据已有的自然风水而营造建筑的古村落如著名的西递古村落,还有一个特例是900 年历史的宏村,它通过有意识的人为规划,成为独树一帜的水系古村落。
宏村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始建于宋绍兴元年,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位于安徽省徽州黟县东北部,占地面积19.11hm2,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 余幢。整个古村依山傍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足以挡北面来风及山洪暴发。俯瞰宏村,具有奇特的“耕牛”之形。明永乐年间第七十六世祖汪思齐的勘定,成就了宏村的亲水生活。800 年前古村巾帼女杰胡重作为总规划师,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水系设计独具匠心,水圳绕家串户,与古村中央的月沼湖、古村南面的南湖相互贯通,山水背景幽雅,形成山、水、人家相协调的人居环境。南湖春晓、月沼风荷、双溪映碧等美景印证了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临水远望青山绵延,近处街巷幽深、雅静,获誉“中国画里的乡村”,这也正是宏村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中国古代造园首重意境。诗境生发山水画,山水画生发园林。园林即是山水画诗境的具象的微缩版实景体现。模拟自然,营造山水势、繁植花树美,呈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造境意趣。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杞梓里镇的坡山村是典型歙南古山村。坡山村地处山区,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丰富。村民居住在山上,靠耕种坡耕地为生,耕地面积达1100 多亩。2018 年12 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坡山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度农户广种薄收,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因抓住油茶发展机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将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坡山村的一项“绿色富民”的工程。统一规划,统一培训,统一打宕、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的“五统一”管理方式既保证了造林质量,又使造林地块集中连片,全村千亩油茶将栽种9 万多株,目前已完成调运栽植油茶苗6 万多株,形成油茶造林规模,同时,全村1000 多亩陡坡黄土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性改善,成为典型的以林完成“生态碳汇”的实例[4]。
早在西汉时期,徽州境内就有了有挖塘蓄水、开沟引灌之举,为徽州水利设施的最早记载。徽州山环水绕,山多田少。土壤瘠薄,不利耕种。“地隘斗绝,厥土驸刚而不化。高山湍悍少潴蓄,地寡泽而易枯,十日不雨,则仰天而呼;一骤雨过,山坡冲刷,其粪壤之苗又荡然空矣。大山之所落,多垦为田,层累而上,指至十余级,不盈一亩。”这段刊载于清顺治《歙县志》卷一《舆地·风俗》中的文字对徽州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有较为生动形象的描述。徽州为了保障农业生产与丰收,历代十分重视农业水利建设,开挖水塘,兴修堨坝,汲水以灌。渔梁坝就是其中之一,其横卧于新安江最大的支流练江之安徽歙县渔梁村段,是新安江流域上流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石质拦河坝。据考证,渔梁坝始建于隋末唐初,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也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被誉为是“江南第一都江堰”。如今的坝体为明代修缮。渔梁坝坝长138m,底宽27m,顶宽4m,全部都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渔梁坝在历史以至今天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新安江得名“山水画廊”也得益于渔梁坝的水利作用,历朝历代也把渔梁坝之兴衰视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作为新安江山水画廊的起点,春夏水涨之际,水浪飞溅,古坝上空气经过水浪冲击,异常清新,加上近处紫阳山树木葱郁,人临此处,畅意舒心,周边生态环境得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建筑历史中,碳汇理念的内涵早已融汇在人们长久以来对人与环境如何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考中,并以建筑的实践具体物化。其中,徽州古建筑因其与生态环境各要素的完美结合,成为古建筑碳汇理念的具象诠释。它们不仅生动地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今天和未来。在此追溯徽州古建筑的设计营造、美学表达中对碳汇理念的朴素体现,结合历史和现实价值,对当下开展研究探讨生态碳汇的高远立意和具体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