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进展
——基于东京北京双奥备战训练的思考

2023-08-17 03:15魏小斌苏炳添刘嘉俊陈小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竞技运动体育

陈 辉,魏小斌,苏炳添,刘嘉俊,陈小平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管理学院,重庆 400065;2.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北京 100048;3.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4.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竞技体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61)

竞技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是指将现代科学方法和高新技术手段作为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融入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保障机体健康、预防运动损伤及促进综合能力提升。在经历伦敦、里约、平昌奥运参赛成绩的持续下滑后,我国明显意识到科学化训练不足是制约在世界大赛中取得持续性突破的关键,而采取强化措施并建立常态化机制进行奥运备战已成为各体育强国共识[1]3-9。为此,在东京和北京双奥备战中立足问题导向,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改革保备战、促备战、强备战,最终取得参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当下,在全面推进竞技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既面临巴黎奥运会周期缩短、米兰冬奥会竞争优势保持及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中美之争的严峻形势,又肩负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长期需求[2],现实任务的艰巨性对我国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基于东京和北京奥运备战的实践案例,总结双奥备战训练的共性成功经验,明晰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中潜在的主要问题,准确把握世界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动向与趋势,对于优化新奥运周期备战参赛效能及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东京北京双奥周期我国奥运备战训练的成功经验

面对世界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有效遏制我国夏奥成绩持续下滑,以及北京冬奥全面参赛、全面突破、全面带动的总体目标,全国竞技体育战线在党中央和国家体育总局的组织领导下从创新双奥备战的顶层设计、优化训练与选拔路径、突出科技助力、细化组织管理模式、完善综合保障体系五大方面构建科学化训练备战的路径。

1.1 创新双奥备战的顶层设计

双奥周期国家体育总局明确提出深化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备战理念和备战模式,加快科技备战的战略转型[3]11-12。一方面,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立足体育大国实际动员全社会、全体人民关心并服务备战;另一方面,不断深化市场机制推动对奥运备战新业态的认识,打破政策壁垒和条框挖掘备战资源,推动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备战,整合制度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保障优势,形成奥运“大备战”的开放格局和强大合力。在具体备战理念上,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指导方针,推出“三硬三实三力”“四真”“六个东京”“七个几乎没有”“八个关键环节”“九个每块金牌”等备战理念。在备战模式上,分类设计双奥备战目标、任务、思路及措施,明确问题导向,组织制定与实施《备战东京奥运会“1 +X”工作方案》,围绕奥运冠军团队建设、科技助力、体能训练、机能监测与恢复、伤病防治与康复、营养保障、反兴奋剂、信息情报、参赛保障、思政教育、文化宣传11 项主题制定配套项目工作方案,协力提升备战水平,实现体系化备战。同时,为深入贯彻“强项更强、恶补短板”和北京冬奥会“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指示精神,决策部署东京奥运会到场效应和北京冬奥会全面参赛、全面突破、全面带动的备战目标。到场效应聚焦全力争取东京奥运参赛资格,北京冬奥会立足“两纲三划”进行全方位战略规划。双奥备战理念与模式的创新为实现高效益备战确立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1.2 优化训练与选拔路径

集约式国家队训练体制是双奥备战助力我国竞争实力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融选拔、训练、科研、保障、管理于一体。在国家队运动员选拔培养上打破多年以国家项目管理中心为主导的组建模式,充分调动体制外优秀人才积极性,搭建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省市地方体育部门、海外培训基地、企业及社会力量共建的国家集训队管理模式。其中,借鉴世界体育强国选材与培养的成功经验,面向国内外开启中国化跨界跨项选材工程,东京奥运会获得滑板项目第六名的曾文蕙,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29.44%的运动员均为跨选培养,成功实现109 个小项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全项目参赛的备战目标,促进了我国部分冬季项目参赛与成绩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4]。首先,在备战训练上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训练指导思想,与国内外体育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采用柔性引进等多种方式组建国际专家团队、金牌教练团队及科技服务团队[5]。其次,聚焦冠军模型构建和实施路径研制,提高训练备战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预见性。苏炳添9 秒83 的历史性突破、中国赛艇队对运动员每浆划水效果的精细化要求、钢架雪车与越野滑雪冬奥参赛的优异表现等均受益于冠军模型的打造;同时,“体能是奥运会入场券”奠定了双奥备战体能优先的价值导向,为恶补体能短板,成立双奥备战体能训练专家团队,并引进先进理论与方法综合提升教练员体能训练认识水平,实施“铁人计划”,积极对标冠军模型查找差距并开展国家队体能测试。再次,围绕训练参赛的阶段划分、成绩指标、训练重点、竞赛计划、参赛保障等系统设计,在资格获取、制胜规律、竞赛规则、核心要素、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研究。最后,推出“与狼共舞”计划,以相关重大赛事为契机不断提高运动员竞技实力、大赛抗压能力、主动适应能力、自我调整能力,教练员赛时指挥调控能力及各备战部门系统保障的协调运转能力。

1.3 突出科技助力

科技与运动训练的深度融合是世界体育强国发展的典型特征,科技助力一方面通过科学化训练实现运动员竞技潜能最佳开发,另一方面利用科技手段最大程度保障参赛获胜[6]。鉴于此,基于国外精英训练团队分工的精细度、专业性和全面性,以目标任务、科技驱动、改革创新为主导制定实施科技助力工作方案。首先,对标国际,组建高水平复合型训科医保障团队和多学科联合攻关专家团队。前者主要承担体能训练、机能监控、伤病防治、运动营养、心理调控、技战术分析、数据管理与分析、信息情报收集与处理等任务,后者聚焦运动训练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其次,聚焦短板,整合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资源,搭建科技助力协同创新平台与交流机制,动态发布国家队科技攻关与服务需求并积极引导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开展科技助力战略合作。例如:邀请美国运动生物力学专家Ralfh Mann、德国选材专家Arne Güllich、挪威运动科学专家Oyvind Sandbakk、金牌教练Einar Bjorndalen(冬季两项)、Randy Huntington(田径)、Steven Redgrave(赛艇)、金善台和安贤洙(短道速滑)等参与备战;在国内搭建成由6 位院士组成的冰雪顾问团队、15 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冰雪科学家团队以及16 家冰雪科技联合攻关单位参与科技助力工作[7]。最后,新建、改造升级国家队数字化场馆、全季节训练场地及高水平科训基地,利用动作捕捉、VR、3D 打印、数字孪生等高新技术解决技术诊断、体能提升、战术分析、器材研发、场地模拟等训练备战的关键和瓶颈问题。引进血流阻断训练、神经生物力学增能技术、雪上项目分段模型训练、模拟比赛等新型训练模式、理论与方法。综上,双奥周期我国从运动员选拔、训练监控、机体恢复、伤病防治、信息咨询、器材研发、基地建设等不同方面实现了科技助力的多覆盖(图1,部分统计)。

图1 东京夏奥和北京冬奥备战科技助力方向及内容体现Figure 1 Direction and content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ssistance for Tokyo Olympic Summer Games and Beijing Olympic Winter Games

1.4 细化组织管理模式

在世界职业体育引领下,竞技体育已逐渐发展为训练、科研、人力服务、资金投入、服务保障等综合实力的比拼,而本质上是管理的竞争。因此,为了创新备战机制、优化组织管理,从国家竞技体育主管职能高度、从运动训练科学发展视角、从深化竞技体育工作改革实际出发,细化奥运备战工作的组织管理模式。围绕国家队扁平化管理、基础(一般)体能强化、冠军模型打造、跨项选材培养、国际专家资源融合、跨学科科技助力等诸多方面进行积极尝试。在具体实施上,全面深化项目协会实体化改革,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以教练员为首要、以条件保障为基础的备战工作管理模式,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8]。聚焦奥运奖牌夺取的重点队伍、运动员,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投入、保障,突出训练管理的专业化,对重点夺金小项设计总体备战方案、复合型团队、自查问题清单、比赛预案、队员自律承诺、团队培训计划、反兴奋剂措施及对应省市支持计划。在备战工作持续推进的同时动态调整项目布局,对重点小项予以政策支持。同时,强化过程激励,组建国家队科学化训练督导考核组,建立以获取参赛资格、年度重大国际比赛成绩为主体的量化考核与以备战工作推进落实为主体的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除此,积极承办各级各类国际、国内赛事特别是奥运资格赛,并推进国家队兴奋剂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5 完善训练综合保障体系

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保障体系及常态化运行保障团队是双奥备战训练参赛成功的前提。首先,多功能复合型团队制度化建设为科技攻关水平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借鉴国内外金牌项目团队建设经验制定奥运冠军团队建设工作方案,综合统筹考虑影响夺金的关键要素,搭建重大备战问题一站式受理平台及解决机制,打造运转高效、科技领先、人员全面、保障得力的高精尖奥运冠军团队。其次,建立常态化信息报送制度,及时跟踪奥运强国最新备战举措、科技助力手段、主要对手训练参赛动向等动态信息。在医疗保障方面,从高等院校、医疗高新技术企业等选拔专业人员组建国家队复合型科医团队,协调社会力量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构建科研、医疗综合服务大数据系统;在运动员心理建设方面,协调相关机构心理专家为国家队运动员开展心理训练与心理疏导;在营养保障方面,建立精英运动员智慧餐厅、设置体成分分析仪、引进智能餐盘和运动员膳食分析与管理系统,综合提升营养服务科学化水平。最后,升级政策保障体系,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予以退役安置、政府特殊津贴等系列性保障政策,设置国家队训练津贴及战胜主要对手的奖励办法,调整出国训练比赛政策,合力将保障优势转化为备战优势。

2 我国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双奥备战的成功是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结晶。科技助力竞技运动训练取得的突破促使人们对新奥运备战周期的成功延续充满期待,但科学化训练水平的整体快速提升并非一蹴而就,审视我国竞技运动训练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从根本上将科学化作为训练备战的主导思想与核心竞争力具有决定作用。

2.1 训练思想与理论建设滞后

一方面,竞技运动训练理念决定训练的方向,科学的训练理念不仅聚焦运动表现提升,更注重竞技能力的长期发展。著名游泳教练Counsilman 立足运动生物学视角进行训练创新,以数据作为支撑,拒绝凭经验和感觉训练[9]。而在我国运动训练领域特别是青少年基础训练阶段,传统意义上的师徒传艺模式仍旧明显,教练员更多关注方法层面[10]46-47,而现代运动训练理念的发展在训练目标、计划、负荷、方法、模式、训练驱动和结果指向上较传统运动训练已形成明显不同(表1)。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训练科学、训练实践和训练学的相互关系,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就是要从训练科学的视角系统研究训练理论的发展。伴随高新科技的规模性介入,世界竞技运动训练相继出现了诸多代表性成果及经典理论和方法的变革,如从传统周期到“板块”周期训练理论,从超量恢复理论到适应理论,从“乳酸阈”强度到“两极化”强度耐力训练,从自然高原到人工低氧训练以及跨项选材培养等,无不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但相较之下,我国训练理论发展相对缓慢,对运动训练学社会科学属性的定位促使人们更多地从宏观视角进行现象学分析,虽然训练实践的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即为经验与规律的博弈,但在过程的控制上应主动将训练规律的发现和证明不断上升到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层面。

表1 传统运动训练与现代运动训练的主要不同Table 1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sports training and modern sports training

2.2 专业人才队伍不足

如果说天赋是运动员成才的先天生物学基础,那么教练员则是培养运动员成为世界级精英选手最重要的后天助力,其理论水平和执教能力在基础层面支撑和维系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稳步提升。著名运动生物力学专家Mann R 在其40 余年的研究中总结出3 条结论:1)运动员对教练员的正确选择决定了其职业生涯的发展高度;2)伟大的精英教练员相对稀少;3)教练员在训练领域必须与时俱进,要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对运动员进行定期测评以获得最为有效的针对性提升[11]。因此,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关乎一个国家竞技运动水平的优劣,被视为竞技体育发展软实力的核心[10]40-41。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部分教练员未能系统接受学历教育、职业教练员培训及科研训练,因此无法从运动生物学视角深入掌握项目专项特征,仅停留在对传统经验的沿袭和既定训练的机械重复,在教练员培养方面又缺乏相对完整有效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机制。此外,教练员对世界训练理论的现状和发展缺乏深入系统了解,禁锢训练思想的同时制约创新发展[12],导致现实中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仍旧建立在缺乏科学监控的大负荷和高强度基础上,取得高代价和一过性短成功,成才率低、运动寿命短等为普遍和多发问题。同时,运动队科研人员在数量配备、结构组成、服务模式、研究水平及效益转化等不同方面又呈现出效能不足。双奥周期我国大量引进奥运冠军教练及国际化训练、科研专家团队,一定程度上引发并促进了教练员队伍科学化训练意识的提升,但如何从源头解决运动训练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是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务实之需。

2.3 体能训练理念冲突

体能是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在2000 年后历届奥运会训练备战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13]。双奥周期体能训练再次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体能是什么、体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基础(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再次成为焦点热议。究其原因,关于体能的界定依然缺乏科学、准确、与国际接轨且业界公认的定义,我国现行的“体能”更多的是对身体素质这一外在表现的称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至形态和机能层面[14],特别是一般和专项身体素质的划分使上述认识得到进一步强化。近年来,以职业体育为龙头的竞技体育更多地将体能置于“performance(运动表现)”视域下进行解读、描述,其内涵逐渐与损伤预防、康复、营养及心理等因素密切相连。另外,当前体能训练泛化现象明显,其几乎涵盖了所有除专项技术训练之外的内容,体能与技术的对立又导致在现实情境下将比赛结果或竞技能力的优劣直接与体能挂钩,成为除技术之外人体所有运动能力的代名词。但体能与技能的纵向发展呈现非同步性,16 岁前一般是人体技能发展的黄金期,之后体能逐渐成为提升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16 ~20岁出现以体能为主导的“重叠区”,20 岁之后体能仍保持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技术与体能是一种互为基础、彼此支撑的关系,应高度重视技能与体能发展的不同敏感期,特别是在青少年基础训练阶段,应坚持全面发展,突出对体能训练的生物学基础、机制等具体问题的深入探究,避免局限于方法与手段形式;同时,强化成年运动员基础(一般)体能的持续训练,提升对体能训练负荷设计及纵向长期安排的系统性、针对性和个体化。

2.4 剂量负荷调控受限

负荷是训练的核心,负荷大小、形式类型、投入方式与时机均决定着这一外在刺激对生物机体的内在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对训练负荷的认知一直处于宏观和方法论层面,如至今对运动训练极具影响的周期训练和板块训练基本仍停留在哲学层面的一般性理念认识,相对难以直接应用于实践[15]。同时,为了揭示和把握训练负荷对机体的刺激作用,相关学者试图建立疲劳与适应之间的关系,以加拿大学者Banister 的“疲劳—适应”模型为典型代表,但该模型更多是从整体上建立“刺激—疲劳—适应”之间的关系,无法有效对各种具体的训练负荷进行量化评定[16]。除此,教练员为运动员制定的外负荷训练刺激尽管包含了训练知识和运动经验的支撑,但并不能避免设计的主观性。当下,数字化应用在世界竞技体育快速发展之中已得到充分体现,数据驱动精准训练在职业体育和重大国际比赛中的突出作用愈加明显[17],在过程上通过对既成事实的比赛统计分析扩展至现实训练的预测性分析,在结果上实现由经验主义到数据量化分析辅助决策,为训练实践提供定量化可操作性建议。因此,以负荷为核心的运动训练日益发展为极具代表性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竞技运动训练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训练模式提质增效[18]。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有效负荷量化将成为制约我国科学化训练转型的关键,将曾经靠经验判断的“差不多”变为“剂量化与可视化”的精准调控是关注的焦点。

2.5 科技引领思维欠缺

大量奥运备战的成功案例表明,科技是支撑世界体育强国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重要举措[1]11-13。典型代表为英国自行车减阻技术研发的重大突破,助力其在近4 届夏奥会获得28 枚金牌。双奥周期我国开启了科技备战的战略转型[3]16-17,提升了科研院所、高校及社会力量参与奥运备战的科技攻关实力,推进了体育学与工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19],“科技冬奥”212 项成果在北京冬奥会的实践应用也再次证明科技创新是实现项目水平整体提升的关键要素。但对标体育强国,科技对运动成绩的贡献程度依然影响着竞技水平的快速突破,重点体现在:一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发明,基本没有出现类似于英国自行车减阻研发等对训练极具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二是科学研究与训练实践在软硬件上脱节,没有在与运动成绩紧密相关的体能、技术、训练监控、心理、营养、设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更缺乏以中国运动员数据为基础的各类技术、形态、机能和训练模型;三是竞技体育界由于受传统认知及知识结构局限对科技助力的认识与应用不足,而科技界又缺乏对竞技体育的持续关注和深入了解;四是运动队伍科研工作的复杂性、不稳定性,经费保障以及与教练沟通顺畅度等方面原因造成科研人员无法高效推进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因此,金牌的科技成色正成为影响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整体提升的重要限制因素。

3 科技助力到科技引领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转变

科技革命的推动促使现代运动训练在数据科学支撑下实现个性化、精确化、智能化成为可能,因此由科技助力到科技引领将是竞技运动训练发展必然出现的重大转折。在此背景之下,训练模式、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剂量负荷投入、管理的研究应用,基于能量代谢的专项特征研究,前瞻性、系统性的体能训练,跨领域、多学科和国际化团队建设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

3.1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三位一体”训练模式趋向深度融合

高质量训练、科研和保障“三位一体”训练模式是世界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趋势的典型特征。该模式以科技最新发展为基准,在训练方面根据运动能力增长的“刺激—疲劳—恢复—增长”模型剂量化调控训练负荷,在科研方面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设备对训练过程进行诊断、测试、评估,并将训练效果予以快速反馈,在此基础上立足专项特征与测评结果进行营养、康复和心理等方面的保障,如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在北京冬奥周期形成的科技助力模式[20]。而由于现实比赛场地及气候等条件对日常训练的影响,基于生物学新技术的实验室训练逐渐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常态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风洞、水槽等已成为运动员的训练场地而非单纯的科研测试,这种被称为“一个房檐”下的训练模式将以往阶段性的实验室工作转变为日常训练课的现场测试[21]。同时,竞技运动训练过程的长期规划、短期实施以及影响训练效果诸多复杂因素的梳理与界定均必须建立在全面、客观和准确的数据基础之上。因此,大数据平台构建成为实现竞技运动科学化训练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该平台能够通过便携式移动智能终端、数字监控程序和快速反馈服务为训练和竞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在类别上,大数据平台将包括专项技术、基础(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损伤、营养、心理和兴奋剂检测等不同数据库;在功能上涉及测评、训练及恢复等不同层级;在权限上可为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建立不同通道。同时,大数据平台并不仅限于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和管理,数据分析尤其是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同样将成为该平台建设的重要任务,其能够从海量数据中甄别规律,从各类数据间探寻关系,聚焦竞技能力的提升与制胜规律的发现。

3.2 基于高新技术的训练负荷趋向剂量投入与精准管理

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改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使其更加符合专项需求,但训练实践中的突出难题之一是不能准确地建立训练负荷与运动表现之间的量化关系,潜在性产生非功能性过度训练或过度训练综合征现象[22]。因此,人们对科学化负荷监控的重视不断增强,认为精细化和个体化的剂量训练负荷投入才是从源头和根本上改变传统训练、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核心。基于此,围绕负荷的剂量投入、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不仅从竞技能力发展视角提高训练效率,而且从掌控损伤风险、延长运动寿命和量化康复训练以及重返赛场维度开展对训练负荷的研究。其中,新兴科技手段在竞技体育领域的运用使外负荷这一极为复杂而又不易获取数据的量化成为可能,通过对训练/比赛全过程海量数据资源的采集、分析及快速反馈,实现训练监控的日常化、动态评估的可视化和训练负荷的个性化,指导负荷的设计与实施。如澳大利亚体育学院(AIS)研制的“Playerload”模型和“惯性动作分析(Inertial Movement Analysis,IMA)”系统对集体球类项目训练中跑动距离、变向、跳跃以及加减速次数的捕捉分析[23],不同功率测试装置、数字跑道等对训练中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的实时检测,日益强大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视频解析系统、更精确且细粒度的运动能力评估设备在竞技表现诊断、技战术分析、负荷与伤病管理、沉浸式体验等不同层面的应用等[24]。因此,以数据化训练过程转型推进数字化训练,对训练投入进行科学询证并探寻负荷刺激与能力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个性化训练模型并对训练方法进行科学识别和有效选择,真正使训练决策基于数据分析而非经验和直觉,最终通过对训练质量的监控实现对训练过程的精确调控(图2)。

图2 基于高新科技的训练负荷有效管理与运动表现提升[22]Figure 2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raining load and improvement of sports performance based on high and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3 基于能量代谢的专项特征研究更加细化

根据项目特点和运动员个体条件打造符合专项需求的高水平能量供应系统,是运动训练的关键目标之一[25]。自20 世纪70 年代德国学者Mader 赛艇实验室模拟测试开启专项能量代谢特征研究先河,基于该视角对不同项目的专项训练/比赛特征及其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且成为近年研究热点。较为突出的是对耐力训练/比赛的探索,主要涉及专项比赛特征、长期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3 个层面,如在训练方法上分子水平对HIIT 的研究颠覆了传统上认为有氧能力只能运用中、低强度进行训练的认识,HIIT 同样能够促进有氧能力提升,这一结果引发了人们对HIIT 可同时发展无氧糖酵解能力和有氧能力的期许,不仅对力竭性耐力项目高水平运动员耐力水平的继续提升尤为重要,也为大众健身有氧训练方法的丰富提供了更多可能[26]。基于能量代谢的速度研究是另一热点,传统速度训练通常以距离和强度作为训练方法选择的标准,导致出现了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概念不清和方法不准的问题,混淆甚至误判发展ATP-CP 系统及糖酵解系统的训练。因此,人们高度重视高强度短距离训练能量代谢特征的研究,重视练习距离、重复次数和间歇时间的研究,从能量代谢层面设计速度训练方案,并进一步将无氧糖酵解能力分为乳酸的快速募集能力、峰值能力和耐受力3 种子能力,以此区别和细化不同运动距离、时间的速度训练并进行针对性发展。例如:对于持续时间为10 s 左右的力竭性项目而言,磷酸原供能系统在比赛中起着主导作用,但近期研究发现无氧糖酵解速率决定着100 m 后5 s 的运动表现[27],所以在训练手段的选择和负荷安排上同样需要重点设计。同时,对短距离冲刺能力训练方法的研究也是近年速度训练的一个明显趋势,不同学者对各种短距离速度能力训练的能量代谢特征进行量化研究[28],如对多次重复冲刺训练的能量代谢和能力下降之间关系的研究[29]、对不同间歇时间下等距离速度训练的能量代谢变化的研究[30],这些研究成果为专项训练奠定了运动生物学基础。

3.4 体能训练认识的前瞻性、系统性愈加深入

竞技运动的本质是以能量代谢和神经支配为内在驱动、以肌肉收缩为外在表现的人体运动[31],其能力大小的核心是功率,其与运动员的体能直接相关。体能训练在职业体育引领下已发展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众多学者及从业人员不断从训练理念、负荷及方法层面对体能训练进行实践探索和科学验证。首先,在理念上科学认识身体功能训练、基础(一般)与专项体能训练。功能训练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功能障碍,提升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动作质量及经济性,基础(一般)体能强调全面性和基础性,专项体能则更突出局部性和专门性,专项运动方式并不能代替基础(一般)体能的发展。其次,有效处理不同运动能力的协同发展和同期训练的不兼容现象。例如:耐力训练的关键是有效设计三大能量代谢系统供能比例,以符合项目特点和个体需求,在负荷投入的量与强度上进行剂量化设计,并在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测、诊断与评估,关于耐力与力量同期训练的不兼容原因及针对性训练策略有待进一步探索[32]。再次,形成体能与康复训练结合的“大体能”概念,在“增效”和“防伤”两个维度搭建“基础体能—专项体能—专项成绩”体能训练体系,研究探索基础体能与专项体能之间的关系,真正从科学的角度对训练起到答疑解惑作用。最后,新兴训练方法的出现与运用促进了体能训练的科学化进程。例如:急慢性负荷比(ACWR)最佳训练负荷区设计[33]、血流限制训练(BFR)对运动员肌肉力量和有氧能力的影响[34]、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提升运动技能学习效率和延缓肌肉疲劳效果的影响[35],基于速度的力量训练(VBT)可实现最大力量预测精准化、目标完成高效化及疲劳评估直观化[36]。因此,体能在竞技运动训练中的基础地位和引领作用将愈加牢固。

3.5 形成多学科、跨领域、国际化团队建设联合攻关新常态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影响,竞技赛场多赛制的深刻变化正加速推进,传统的单一学科背景下的教练员个体训练组织模式已无法满足竞技运动训练发展的现实需求,正向有多学科支撑、跨领域发展的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转变。该组织模式是新型竞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适应,以高度的专业分工和共同利益链形成为标志,整合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工程学等自然科学及教育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跨界资源对运动中的人开展多维度、多层面和多因素的交叉研究且纵深化推进[37]。具有代表性的是基因检测与多组学分析技术在训练中的应用,包括基因与运动能力、损伤、营养敏感性等不同方向的细化研究。截至2020年底,相关研究发现与运动基因组相关的220 个多态性位点,其中已确定126 个基因的遗传标记与精英运动员运动表现及软组织损伤相关[38];在复合型训练团队功能设置上,世界体育强国对运动训练过程中多元化的功能需求日益敏锐,在高水平队伍日常训练中增设运动防护师、运动精神学家、运动分析师等新型岗位与体育工程师等专职岗位服务运动训练;位于科罗拉多、丘拉维斯塔和普莱西德湖的美国奥委会三大训练中心均配有提供运动员服务(如职业咨询)、运动医学和体育科学部门,并下设与运动表现提升相关的体能、生理和耐力、生物力学、心理以及电脑技术运用等分部;英国自取得伦敦奥运会举办权后各项目国家队均按照职业体育产业化训练组织模式构建运动表现团队和多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因此,竞技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发展要适应现代职业体育的发展趋势,在科技引领思维下将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作为快速提升训练水平的突破口,通过高科技和多学科介入打破教练员各自为阵、分散管理的“作坊式”训练组织模式,向扁平化运行、集约化管理、同类项群学习借鉴的专业化、科学化训练团队转变。

4 结语

竞技体育商业化、职业化、国际化浪潮日趋猛烈,科技引领竞技体育发展已从幕后走向前台,我们不能驻足于双奥已取得的成绩。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应立足实际,积极构建跨领域和多学科复合型训练团队,着力加强训练理论建设与应用性研究,力争在发扬本土特色的基础上更大程度与国际接轨。同时,为了切实提高运动训练的科技成色,实现关键环节的重大创新和科学化训练水平的整体提升,应继续把握科技创新助力持续突破这一核心源动力,聚焦高水平体育科技的自立自强,真正使“向科技要成绩”成为运动训练的时尚和主流,顺应世界竞技运动训练发展趋势,最终实现由科技助力向科技引领的科学化训练转变。

猜你喜欢
竞技运动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竞技精神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竞技体育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