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向度

2023-08-17 03:15李荣日于迪扬李洪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驱动数字化

李荣日,于迪扬,李洪辉

(1.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经济理论研究所,上海 200237;2.白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数字经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新时代全面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建设、以数字技术助力统一市场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体育产业作为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和六大消费领域的重要内容,其发展正处于我国经济转型的历史关键期,积极把握和利用好数字经济发展的机会窗口,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创新红利、智能化红利和技术优势,驱动其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以及加快实现振兴发展目标成为大势所趋。《“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和建设数字体育的创新发展思路”。《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强调“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 年)》指出,“推动科技赋能户外运动场景,开发智能骑行、智能划船、模拟飞行等线上产品和服务,打造户外运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体育消费新模式”。种种迹象表明,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思路由“提升规模和速度”向“提升质量和效益”转变[2],更追求和强调推动体育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迈进,而这将使得原有的体育产业发展理念[3]、发展动能[4]、发展模式[5]和发展机制[6]可能难以适应现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振兴发展目标。因此,从战略高度全面审视新时代数字经济驱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与重点任务,擘画体育产业振兴发展蓝图尤为关键。鉴于此,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系统揭示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理论内涵与逻辑框架,并围绕战略布局与顶层设计、系统重构与全域更新、统筹协调与因地制宜、精密智控与靶向施治等维度,提升数字经济对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驱动效应,对助力数字经济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1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理论逻辑

1.1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理论内涵

充分把握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深刻内涵,明晰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目标,厘清体育产业振兴发展重点,是推动新时代体育产业实现新突破、新跨越和新成效的关键。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更高级经济阶段,其概念内涵历经多次演变。作为阶段性概念,数字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研究视角下,社会各界对其内涵界定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基本特征,但归根结底离不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等核心解释变量,且均是围绕《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0 年)》中对数字经济的定义,即“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引擎,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经济社会数字化、智慧化和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进行拓宽延伸与铺展探索。

体育产业振兴发展包含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两层基本含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7]。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其结构优化升级、动力转换、模式创新和机制完善等均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为人民谋福祉为最终目的,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体育需求,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进而从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看,体育产业振兴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其以民生幸福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体育产业在全领域、全要素、全区域、全周期和全产业等方面,均进入质量与效益并重、供给与需求耦合、过程与结果互嵌的全面协调统一的新发展阶段[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数字经济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过程中较为契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宏观、中观与微观体现。据此,本文认为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理论内涵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领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驱动作用,促使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在全领域、全要素、全区域、全周期和全产业等方面深度融合,持续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重构体育产业发展理念、发展动能、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等,以全面实现由注重规模与增速迈向质量与效益双提升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2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逻辑框架

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5.5 万亿元,较之“十三五”初期扩张超1 倍,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GDP 名义增速3.4 个百分点[9]。其中,广东省作为数字经济大省,2021 年数字经济规模达5.9 万亿元,连续5 年居于全国首位,数字经济在其GDP 版图中占比高达47.50%[10]。事实证明,产业振兴发展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乘势而上,拥抱数字经济蓝海,则是实现产业振兴发展的必答题。在数字经济持续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过程中,应全面审视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逻辑框架,通过以政策制度为根本保障,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擎,以深度融合为桥梁纽带,以市场一体化建设为关键抓手,以激活市场力量为重要依托,加速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终极目标(图1)。

图1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逻辑框架Figure 1 Logical framework for 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driven by digital economy

1.2.1 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发挥政策制度乘数效应 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发挥政策制度乘数效应是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根本保障。应从战略全局高度将数字经济建设摆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出台针对性顶层设计和规划文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顶层规划层面明晰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等;从行业引领层面培育体育产业不同业态,围绕体育用品制造数字化、体育服务数字化和数字政府等内容,加快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从地方层面推动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加大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融合创新布局力度,因地制宜地出台适配地方发展需求的相关规划和行动计划。

1.2.2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激发产业创新发展潜能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激发产业创新发展潜能是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核心引擎。从数字产业化角度来看,体育数字产业化代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突破,新服务、新场景和新体验层出不穷。从产业数字化角度来看,作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与相关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结果,体育产业数字化将带动体育产业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实现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同时,体育产业数字化治理作为运用数字技术优化体育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等体制的新型治理模式,强化数字化治理能力不仅能够健全体育产业管理制度体系、创新体育服务监管方式,还能促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体育产业治理现代化。此外,价值化的数据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重视数据要素的产业化应用,形成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律,既能培育、激励、监管和治理体育数据要素市场,又能筑牢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安全底线。

1.2.3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优化体育资源要素配置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优化体育资源要素配置是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桥梁纽带。目前,数字经济领跑动能优势明显,正加速引领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其所驱动的体卫融合、体旅融合和体教融合等跨界融合新产业和新业态,不仅成为体育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构建中国式体育产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劲动力。依照中国信息通信院对数字经济的核心定义,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实质是促进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和网络载体共同发力和相互渗透,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医疗、教育、养老、健康等行业融合向纵深推进;同时,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所产生的海量关键数据、多元化技术应用场景和智能基础设施需求也将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1.2.4 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关键抓手。目前,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等城市群依托自身区域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推动体育产业一体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数字经济的加速渗透将促使不同区域体育产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高效连接和各类生产资源要素的快捷流动与开放共享,增强不同区域间的技术交流与网络互通,打通技术创新与体育市场间的数字连接通道,为区域体育产业市场一体化建设注入新动能和新引擎,更为建设全国统一的体育产业大市场积累经验与创造条件。

1.2.5 激活市场力量,充分释放社会发展活力 激活市场力量、充分释放社会发展活力是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依托。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的加速渗透,拥抱数字经济和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体育市场力量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体育企业营销方式、管理模式和产品服务等全面数字化转型将助推各类体育市场主体加速融合,促进体育市场主体组织重构,赋能体育产业突破时空限制和延伸体育产业链条;其不仅是促成体育产业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支柱,还是改变和提升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的关键力量。

2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宏观方略

2.1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战略布局与顶层设计

2.1.1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擘画蓝图与规划布局 数字时代,数字经济是推进中国式体育产业现代化的核心引擎,是构筑体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和助力体育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数字中国建设已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未来体育产业发展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前瞻性地做好体育产业规划布局,强化系统观念,注重综合施策。

1)夯实数字体育建设基础。一方面,要提高体育产业数据资源配置效率,培育规范的体育产业数据交易平台,对体育数据采集、存储、流通和应用等环节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国家体育数据管理体制机制,畅通体育数据资源大循环。另一方面,要推进新型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型体育赛事场馆智能化建设和运营、健身场地设施智慧化升级以及打造体育产业大数据中心,把握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契机。

2)全面赋能体育产业发展,将数字技术与体育产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深度融合。首先,要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活力,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摆脱价值链低端锁定陷阱。其次,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智能便捷的数字化体育服务体系,统筹推进不同区域体育产业技术、业务和数据融合,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和跨系统的协同管理和协同联动。再次,要提升体育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加快体育文化产品服务创新升级,大力培育体育文化消费新场景,打造数字化体育文化新体验。最后,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搭建体育产业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围绕体育旅游、体育培训和户外运动等重点民生领域,不断丰富民众体育数字化生活场景和体验;要推动体育产业向数字化绿色生产方式转变,重点聚焦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场馆和体育赛事等领域,普及绿色低碳技术和节能设备,摆脱传统资源依赖。

3)强化数字技术关键能力。一方面,要提升体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推动体育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逐步向中高端环节迈进,赢得技术自主权、发展主动权和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要筑牢体育产业数字安全屏障,提升体育产业数据安全管理水平,健全体育产业数据安全管理、风险监测和信息保护机制,避免出现数据过度私有化和商品化弊端,维护民众体育数字权益。

4)优化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环境。一方面,要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构建良好的体育产业数字化营商环境,避免恶意竞争,持续净化体育市场数字生态,推动体育市场平稳、健康和有序发展。另一方面,要着眼体育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既要顺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和拥抱国际优质资源要素,又要充分把握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扩大内需,扎实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1.2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 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体育局等众多部门就数字经济如何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出台相关政策制度予以指引、落实及保障。例如:国家层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动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创新运用,打造智能健身场景,加快相关产品开发”。地方层面,《浙江省数字体育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体育产业核心业务梳理,打造一批多跨应用场景,促进数字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江苏体育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数据赋能的体育大数据中心和完善覆盖全省的数字体育基础设施”。但在整体嵌入深度和重视程度方面并不理想,各省市区政府和体育局所颁布的一系列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及工作制度屈指可数,且普遍存在政策目标定位不清晰和政策内容覆盖不全面等症结,不利于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面向未来,各省市区政府和体育局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层面关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大战略部署,把握新形势、新特征和新要求,以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为目标,紧紧围绕“强技术—强产业—强应用—强治理—强要素—强市场”等核心内容,进一步明确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目标与趋向,强化数字技术引领、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完善数字体育治理和挖掘体育数据价值,打造体育产业与数字经济互融互促的政策制度体系。

1)强技术。要引导政府部门和市场力量等关键主体主动牵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着力加强尖端科技运动装备、运动芯片、运动软件等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前沿技术布局和市场拓展,提升体育产业研发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2)强产业。要加快补齐体育产业链条关键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和制造工艺等固有短板,打造自主可靠的数字体育产业链、供应链,提高体育产业集聚水平,加速摆脱体育产业链低端锁定和关键技术“卡脖子”等困境。3)强应用。要指引各级各地政府体育主管部门、体育企业和体育社会组织等纵深推进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如打造智慧体育旅游、智能场馆、云健身和云赛事等,以全面深化生产制造和市场服务等环节数字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打破数字鸿沟,提升全民幸福指数。4)强治理。要确保体育产业领域内数字技术应用和数据挖掘利用流程规范、安全可控和有序流通,避免大数据“杀熟”、隐私泄露和信息茧房等困境,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和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5)强要素。要重点把握“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数据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培育体育数据要素市场。强市场就是要充分鼓励和调动社会资本力量,敢于创新、愿意创新和善于创新,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资金和人力等多重保障。

2.2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系统重构与全域更新

2.2.1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结构优化与要素升级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不仅成为体育产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还是重塑体育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的关键力量。

1)数字经济重塑体育产业结构。数字经济本身包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内容,其在驱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将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和体育数字产业化。其中体育产业数字化是指传统体育产业应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效率双提升,侧重对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重塑和推动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如借助“互联网+”搭建体育产业数据平台,培育体育产业数据交易市场,提高体育要素资源配置效率,释放体育数据经济效益[11]。而体育数字产业化与前者虽在优化目的方面存在契合性,即提升体育产业生产效率,但发展重点存在差异性。体育数字产业化强调通过发挥不同产业、区域和城乡间的内在关联性,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例如:体育与文化、养老、医疗、健康、旅游、教育等融合发展,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间协同创新和共享数据资源,形成体育产业集群等。

2)数字经济重塑体育要素结构。发展数字经济必须坚持以数据价值化为基础的发展思路。数据要素作为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有着独特的生命周期,在价值创造中具有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效应、质量依赖和高度异质等特点,其与体育产业人才、土地、资本和制度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互融互促过程,将极大改变传统生产要素投入结构[12]。体育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对复合型、技术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提升,更为重视体育人才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数据处理水平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将推动体育场馆场地布局和选址更为精准合理,运行方式和使用场景更为智能化和信息化;在资本运作方面,体育产业数据产品和服务将会陆续出现在多个数据交易平台中用于流通交易,并将逐步建立体育产业数据授权运营和产品定价等规范标准,拓展多源数据流通方式。

2.2.2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转型升级与流程再造 随着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技术正向体育产业领域渗透扩散,加速体育产业要素裂变聚合,推动体育产业生产力组织方式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平台化转型,并对其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环节产生深远影响。

从生产环节看,数字经济将通过产业数字化加速倒逼体育产业生产动力、生产效率和生产模式变革。1)实现自动化生产向智能化生产转变。随着大众体育消费需求持续变化、生产弹性空间逐步放大,迫切需要通过智能化改造生产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2)实现生产标准化向基于标准化的生产个性化转变。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注重规模与速度,但难以满足当前大众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需要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体育产品服务由大众化向个性化的飞跃。3)实现集中生产向分散生产转变。数字经济驱动下,体育产业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资源壁垒将被打破,生产环节不断细分,体育公共产品服务外包的兴起将弥补传统体育产业仅能在特定场域进行规模生产的短板。从分配环节看,数字经济对体育产业收入分配的改善作用不仅体现在催生和创造大量新型就业岗位,如场馆数字化运营师、体育数据分析师和可视化工程师等,还体现在大幅降低许多职业的就业门槛,如健身“云客服”通过互联网技术即可实现在网络云端为有健身需求的用户提供在线健身指导和体质健康咨询[13]。从流通环节看,数据要素将逐步融入体育产业领域。未来体育产品服务均会以数据流和信息流等形式呈现,并最终成为可供投入和再生产的数据要素,在体育数据市场进行流通交易。从消费环节看,数字经济长尾效应将逐渐延伸至体育消费领域。与传统体育消费模式相比,数字经济更侧重了解体育消费者需求和获取消费者画像,并依据体育消费供需关系重塑体育产业全新消费价值链[14]。面向未来,“90 后”“00 后”等网络新生代将成为数字体育消费的主角,其高端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体育消费观念将促使体育消费模式加速转型,驱动体育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3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微观举措

3.1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统筹协调与因地制宜

3.1.1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业态创新与跨界融合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仅为体育产业经济韧性培育和潜力释放提供强大助力,更为体育产业业态创新与跨界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体旅融合方面,数字经济创新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叠加效应成为体育旅游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业态呈现“体育+红色游”“体育+冰雪游”“体育+健康游”等发展趋势,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景区等新场景将为民众带来跨时空的沉浸式体育旅游新体验,在线购票、智能导航、扫码入场、大数据优化体育旅游线路将成为各大景区标配,未来数字经济领域创新成果将围绕服务意识、标准、质量和流程等,加速渗透并扩散至体育旅游消费各环节,以全面提升体育旅游服务品质。

体卫融合方面,人口老龄化和超重肥胖等已成为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建立集科学健身、运动营养、伤病防护、心理调适为一体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卫融合领域广泛嵌入,促使“运动项目+慢性康复+数字技术”的数字运动处方成为未来发展新模式。例如:申润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太极数字运动处方系统,就是一款采用太极思维核心算法、结合动态视频识别技术,对人体运动轨迹进行智能采集与运动数据分析的体医融合多感官互动AI 服务系统,不仅能够对人体骨骼点进行智能纠错与跟踪管理,还能为肩颈腰疼痛、骨质疏松等慢性病患者提供数字化运动处方[15]。

体教融合方面,随着党中央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新时代体教融合被赋予全新使命,以科技创新助力体育教育数字化转型将走向常态。华体融科、力盛体育等企业一直致力于体育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以场景思维助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至学校课堂教学、体质健康测试、专项技能训练和体育场馆运营等领域,为体育教育场景提供智慧化产品和多样化解决方案,构建智慧体育教育新生态。赛事作为激发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是衡量体教融合发展水平的关键。近年来,受“双减”和体教融合等政策影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培训机构数量以及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举办频次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未来在体教融合与数字经济双轮驱动下,青少年体育赛事将成为拉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着力点[16]。

3.1.2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区域对接与精准实施 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仍旧存在,特别是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17]。为此,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产业集群,精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议题。于体育产业领域而言,近年来,在国家层面统筹推进和规划布局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等地区依托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优势逐渐成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关键功能区。数字时代进一步推进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应以发展数字经济为抓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成本优势推进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建设向纵深推进。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应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指引下,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与区域内体育实体经济的融合深度,围绕科技创新、数据资本、人才培养和数字赋能等重点方向精准施策,实现长三角体育产业由资源要素支撑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变。体育赛事领域,应借助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数字技术,创新区域联合办赛内容和办赛方式,提高长三角体育节、马拉松等赛事整体办赛质量,培育一批智能体育精品赛事;人才培养领域,应充分借助区域内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和南大等高等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和阿里体育、久事体育及莱茵体育等知名体育企业集聚优势,强化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形成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高水平体育产业学院,壮大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技能应用型人才队伍;数据资本领域,沪苏浙皖应共同建立长三角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和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区域体育信息集散、资源整合、项目孵化、产融结合和产品流转等功能,促进区域各类体育资源开放共享与高效流动。具体来看,在数字赋能方面,要大力推进体育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在体育赛事、体育培训和体育健身休闲等重点领域加速布局数字化消费新体验和运营新场景;要以新基建引领体育发展工程,推动各类场地设施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建设一批配置智能化和信息化场地器材的示范性体育公园和智慧社区健身中心。

3.2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精密智控与靶向施治

3.2.1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平台建设与集成应用 面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机遇,体育产业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关键时期。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数字化平台,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并发挥其敏捷开发、全域集成、流程驱动、数据智能和科技创新等平台功能与价值,逐渐成为提升体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底座。结合当前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情况来看,体育产业数字平台建设可划分为3 个阶段。

1)实现体育产业各领域业务链接的一体化阶段。在体育企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新老系统之间往往会产生冲突和整合现象,数字平台可以为体育企业提供“新三通”口径,即网络通、业务通和数据通[18]。依托数字平台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打通不同体育企业间的系统、流通、信息和履约等壁垒,还能形成多层次、分角色的体育产业业务入口,打通体育企业之间体育数据和相关业务互联互通的堵点,实现体育产业数据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在此阶段,体育产业的重大设施和项目交付环节均在数字平台上完成,相关体育企业和项目责任团队在参与体育产业项目建设时,将会在数字平台应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字技术能力。

2)实现体育产业发展自主可控和自主创新阶段。在相关体育企业和项目责任团队具备一定数字技术能力后,通常会考虑依靠自身资源和能力迈向自我发展道路,并围绕应用部署、数据赋能、灵活集成和扩展开放等内容,自主定制和扩展建设专属体育业务数字化平台,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此外,在满足自身业务创新需求后,也将致力于打造智能体育赛事、智能体育用品制造业等品牌效应,实现自主可控和自主创新。

3)实现体育产业数字化能力复制阶段。目前,国内现有体育国企如久事体育、中体产业等已陆续组建专业研发团队或成立科技公司,以数字平台为底座,使数字技术能力在体育消费市场、体育旅游业和体育培训市场等多个体育产业板块间迅速复制,以满足体育产业业务多元化创新发展需求,从而实现对数字平台技术和体育产业数字平台数据的一体化应用和管理,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覆盖全业务、全流程的综合服务型数字化平台。

3.2.2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创新载体与动力引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1]。这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更好地发挥体育企业创新载体作用和加快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指明方向,更为数字经济在体育产业微观个体层面的价值体现搭建展示平台。但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以及新冠疫情肆虐、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叠加效应下,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环境日益严峻,许多体育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体育企业普遍存在“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等现象,导致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陷入主体分散、动力缺失和步伐迟缓等困境。为此,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必须强化体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创新发展环境,持续释放数字经济领域政策红利,不断激发体育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对于巩固数字经济发展为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带来的红利优势和推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至关重要。

1)打造“链主型”龙头体育企业。积极引导龙头体育企业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等关键作用,充分利用体育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化协同平台做好顶层牵引工作,将资源禀赋和要素资源优势逐步拓展延伸至体育产业全产业链;通过以大带小打通体育企业与产业上中下游的连接断点和堵点,改善中小微体育企业转型困境,畅通体育产业链循环,实现体育产业链价值跃升。

2)培育数字经济标杆性领军体育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具备区域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数字体育产业集群。例如:御道口、河津、安亭和江宁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德州市围绕竞技体育器材、商用健身体育器材和健身路径体育器材等形成高端体育装备特色集群等,都旨在突破传统体育产业资源禀赋和技术限制,发挥体育企业间的协同倍增效应,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

3)发挥中小微体育企业稳定经济的支撑作用。大力推动中小微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形成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机构支撑和多元服务的联合推进机制[19],破除技术壁垒、数字鸿沟、资金障碍和信息孤岛等症结,鼓励并引导中小微体育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数字技术互促互融,体育产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数据开放共享。

4 结语

新时代,踏上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产业新征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底色,大力推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本文从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理论内涵出发,立足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围绕政策制度、创新驱动、深度融合、市场一体化建设和激活市场力量等核心解释变量,勾勒出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逻辑框架,旨在为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理论指导与方向指引。面向未来,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下,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既要兼顾短期突破,又要注重长远谋划;要更为重视以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升级,以体育产业价值创造突出终端体育消费者需求导向,以场景化应用引领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方向,让“共建共享共生”逐步成为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驱动数字化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