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十分关键。 目前,国内外针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研究范围较广, 选取的视角较为宏观, 研究重点基本落在农村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施工与质量维护方面。 本文以甘肃农村贫困地区作为切入点,从微观层面分析贫困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完善对策。 在研究过程中,关注水资源分配不均衡、水土流失加剧等现实问题,由此做到理论研究与实际紧密结合, 为贫困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水资源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同时还影响着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西北内陆贫困地区的面积较大,可供调用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人员没有意识到科学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 致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可逆的影响,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3 个:首先,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前期投入多和见效慢等特点,往往难以改善短期政绩,使得有关部门对该项工作不够重视;其次,作为受益方的农民,同样没有对该项工作表现出热情,这是因为受联产承包制影响,农民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态,多数农民定期维护水利设施意识薄弱,导致既有设施难以发挥出应有作用;最后,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失严重,留守人员以老人和儿童为主,难以承担起建设水利工程的重任。 由此可见,各地政府应尽快转变观念,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并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这对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分析表1 可知,甘肃当地内陆缺水,属于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原因是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黄河缺水原因是该区域未能做到与时俱进,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水方式,使得水资源被浪费、利用率不理想等问题始终存在;长江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但凭借现有技术无法对其进行深入开发[2]。 为解决供水问题,甘肃省政府计划拨付6.8 亿元资金,在甘南、天水等地建设水利工程。
表1 甘肃省水资源使用情况
甘肃省面积辽阔且自然环境较为恶劣, 仅凭现有条件难以维持农业长期发展。 调查表明,当地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绝对降雨量少,每年的降雨时间相对集中,春、秋、冬三季均十分干旱,仅在夏季有所缓解[3]。 其次是地表水利用率较低,同时存在严重的渗透情况,该问题不仅加剧了水土流失程度,还致使灾害频繁发生。 最后是当地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加之经济水平较为落后, 建设水利工程和配置水资源的难度有目共睹。
西北内陆贫困地区多存在缺水问题。 以甘肃省为例,当地既存在资源性缺水的情况,同时又存在水质性缺水的情况,若不尽快解决该问题,一方面会阻碍农业、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造成饮水困难。
作为基层服务机构,乡镇水利站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受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水利站存在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队伍不稳和经费短缺等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该机构职能的发挥。 在此背景下,一部分地区选择撤并水利站,该做法虽然能够减轻经济压力,却会削弱技术力量,给水利建设及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据统计,我国约60%的财政支农资金被用于气象事业、江河治理,仅有不足40%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其中,可供水利工程使用的资金十分有限, 只有尽快增加投入强度才能加快建设进度并提高保障水平。 作为一项民生工作,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水利工程建设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要想尽快解决现存问题,关键要做到以科学政绩观为核心, 从执政为民、 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贯彻落实相关工作。 事实证明,只有做到双管齐下,在开源的同时进行节流,才能使水资源得到持续利用。
结合甘肃省的情况可知, 当地水利工程建设应当以节流为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科学利用水资源,大力建设节水农业,推广新型灌溉方式及设备,有针对性地引入生物节水、工程节水等措施,使水资源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实现。 其次,考虑到当地年降水量偏少,同时存在季节分布不均的情况,只有人工调控降雨,才能使时空匹配更加合理,因此,应将建设调蓄工程的工作提上日程,灵活运用既有水利设施,对降雨径流进行调节,确保水资源可得到充分利用。 最后,对既有水资源配置进行优化,针对地表水、地下水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例如,由丰水区向缺水区供水,使各区域的水资源保有量趋于平衡。
甘肃等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存在生态失调、降雨稀少和干旱严重等特点, 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更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速度,如何治理水土流失,自然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焦点。 考虑到当地降雨普遍集中在夏季,受恶劣天气影响,耕地土壤快速流失,耕地质量及数量持续下降,与此同时,雨水也会夹带泥沙进入河流,进而污染水体,长此以往,不仅会威胁居民的生存,还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由此可见, 要想治理水土流失, 前提是保证水资源得到科学存蓄,并由此缓解水土流失、干旱之间存在的矛盾。
结合甘肃省情况可知, 对降雨径流进行调控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理效果, 在此过程中, 有以下几点内容需要引起重视:其一,优先在山区沟道建设淤地坝(见图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淤地坝规模(具体分类见表2),保证淤地坝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 其二,落实坡面治理工作,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的方式,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 其三, 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为绿化工程的推进提供动力,使森林覆盖率达到预期,为日后涵养水土资源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其四,科学规划并修建梯田,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增加隔坡梯田数量,以坡面所具有蓄水、集流等功能为抓手,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上文所提到隔坡梯田,主要是指以自然坡面为基础,对水平梯田进行修建,特点是相邻梯田的距离基本相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保证既有坡面径流能够顺利流入水平梯田, 加快梯田农作物的生长。 事实证明,对坡度超过15°、年平均降水量处于300~400 mm 的地区而言,隔坡梯田往往能够取得较其他类型梯田更加突出的效果[4]。
图1 淤地坝
表2 淤地坝分类
上文所提淤地坝主要指的是沟道内负责拦泥淤地的大坝,淤地坝与普通大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淤地坝不需要长期蓄水,大坝下游通常无须灌溉;二是淤地坝的本质是重力挡泥墙,正常情况下,均由放水涵卧管、大坝和溢洪道组成,但其洪水标准明显低于普通大坝,因此,实际施工中,可酌情调整三大件的配置。
目前, 贫困地区在体制方面所面临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政府和农民的权责界限模糊;二是地方政府和中央的事权界限模糊。 若不尽快解决该问题,将使水利建设工作陷入困境,甚至使人们产生认知误区,例如,片面地认为农田水利并非公共产品,农民既是受益方,同时也是责任方,政府只负责鼓励和引导。 另外,常住人口锐减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已经波及水利工程建设,要想避免出现工程被浪费的情况,关键是要立足实际,对水利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确保水资源可得到有效利用,在此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饮水安全,保证居民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考虑到甘肃省内贫困地区的居民,其居住地点往往较为分散,这也给水利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有关人员应以自然环境为依托, 推广地下水利用、 雨水利用等工程,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建设集中饮水等工程,保证饮水安全。 对于存在供水成本高、自然条件差等情况的区域,应先对水资源进行高效处理,再经由供水站点对居民进行分质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