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以沥青混凝土为主,沥青路面施工主要材料为集料、填料、沥青胶结料等,并按照设计类型的不同设有一定的空隙率,在外界行车荷载和气候环境的不断作用与影响下,沥青路面在运营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裂缝,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以及网裂,若不及时处理,病害会不断发育,直接影响公路基层,严重影响路面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应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沥青路面裂缝处理。热熔密封胶技术处治裂缝病害具有经济性强、效果显著、效率高等特点,处理完裂缝后可实现快速交通开放[1]。本文基于该原理,围绕热熔密封胶技术工程特性、施工工艺进行展开,并具体工程中进行应用研究。
据统计,横向裂缝(见图1)通常出现于路面施工完毕后的2~7 年内,为沥青路面产生率最高的早期病害形式,横向裂缝主要可分为贯通类和非贯通类两种, 且会随着通车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扩大, 导致横向裂缝的主要因素为基层裂缝的发展和外界温度的变化,即可概括为反射裂缝和温缩裂缝,同时路基的不均匀沉陷也会引发横向裂缝。
图1 横向裂缝
纵向裂缝(见图2)在沥青路面病害中较为常见,通常会存在于沥青路面纵向接缝以及车道轮迹带处, 其宽度一般低于3 mm,造成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一是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时未按要求进行接缝处理,两次摊铺施工接缝处存在脱离;二是路基边坡的压实度不足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和滑移; 三是重载车辆车轮长期碾压下面层产生应力疲劳。
图2 纵向裂缝
网状裂缝(见图3)主要分布在交通量较大且运营时间较长的路段上, 在行车荷载的反复碾压作用下沥青面层和水稳层会产生疲劳破坏,进而形成网状裂缝[2]。 网状裂缝往往分布较为密集,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横纵裂缝的持续发展最终汇集。
图3 网状裂缝
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线长100.654 km, 双向四车道设计标准,路基宽度为26 m,设计行车速度为100 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该高速公路主要处于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约3 000 m,年降水量最低能达到750 mm,气候环境恶劣,隶属于高寒阴湿区域,公路自投入运营到现在,随着超重载车辆数量不断增加,加之外部不良气候条件等因素长期影响,沥青路面前后出现了多处病害问题,如车辙、裂缝、沉陷等,其中以裂缝病害为主,直接降低了路面沥青材料黏附性能,影响了沥青混合料的整体强度,使路面集料出现剥落,裂缝内存在的自由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逐渐变为压力水,不断冲刷公路基层,导致路面结构层损毁、 下陷。 由于该高速公路日常交通量较大,进行裂缝养护处理时不得占据大量时间,因此,通过研究分析,拟采用热熔密封胶技术进行裂缝灌缝处理。
路面裂缝养护常选择热熔密封胶[3]。热熔密封胶灌缝材料主要由树脂、石油沥青等基本材料构成,再通过掺加一定比例的添加剂和改性剂制成,按照黏度性能的不同,可将密封胶分为水性(S 型)、油性(Y 型)以及热熔型(R 型)3 类,其工程性能见表1。 在193 ℃高温条件下,热熔密封胶可与沥青路面中既有材料相融合, 随着温度的降低, 热熔密封胶逐渐发生硬化,进而在路面裂缝中构成密实楔形结构,密封胶材料具备良好的弹性,会伴随裂缝形状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形态变化,在裂缝内时刻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 研究表明,热熔密封胶为目前沥青路面裂缝处理的专门所用材料,其具备优异的抗老化、抗水性、弹性、黏结性等性能,且各项性能稳定,针对裂缝填补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表1 密封胶性能指标
热熔密封胶灌缝技术为一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艺,灌缝处理的前提应保证路基完好, 主要适用于裂缝宽度低于15 mm 且边缘轻微错台, 或裂缝宽度在15~25 mm 且边缘发生中等碎裂的情况下。 热熔密封胶灌缝施工常需配合开槽技术,以确保灌缝整体质量,且可提高施工的效率和速度,更好地适用于交通量较大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应用中, 实现快速修补开放交通。
灌缝施工之前, 应提前对沥青路面的温度和潮湿度进行现场检测,确保路面温度大于5 ℃,湿润度低于3%,风力低于三级, 确保各项条件均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热熔密封胶灌缝施工。 而当环境温度在0~5 ℃时,应首先采用预热设备对裂缝开槽部位进行预热处理至设计温度,再进行灌缝施工,确保热熔密封胶的整体黏结性能,而当环境温度低于0 ℃时,则不得开展灌缝施工。
选择经济适用且性能优良的密封胶材料, 并对密封胶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 结合沥青路面裂缝实际大小确定密封胶用量。 提前将密封胶在加热仓内进行预热处理,尽量保证可实现一次性加热,以免导致密封胶老化,影响裂缝填补质量[4]。
首先设定好裂缝开槽的深度和宽度, 选用性能良好的开槽机进行施工, 并结合开槽的相关数据指标来相应调整开槽锯片大小。槽口切入时其宽度需大于1 cm,深度控制在1~3 cm,且深度比控制在2∶1 左右为宜。另外,开槽机进行开槽处理时,应保持裂缝方向和切入方向一致,确保槽口形状具有规则性。
开槽施工完毕后,现场技术人员及时进行清槽处理,这样可有效提高路面槽口和密封胶之间的黏合力。 另外,开槽施工时会产生较多的石渣和碎石, 此时应及时采用高压气泵和钢丝刷进行清理, 这样能进一步确保路面和密封胶的黏结作用效果。
结合本项目沥青路面裂缝实际宽度情况, 选择采用直接热熔灌缝和开槽热熔灌缝两种技术进行裂缝处治, 针对宽度大于10 mm 的裂缝,其边缘无散落、变形以及支缝,在清理完缝内杂物后可直接进行热熔密封胶灌注, 再采用砂进行填补后再次进行热熔密封胶灌缝处理,直至裂缝被灌满。 由于存在热胀冷缩作用,为提高裂缝灌注质量,同时确保沥青路面整体平整度,当施工环境温度较高时,灌注密封胶时其灌注面应高出沥青路面1.0 mm 左右,而当施工环境温度较低时,密封热熔胶的灌注面则需低于沥青路面1.0 mm。 当裂缝宽度低于10 mm 时,可采用开槽机进行扩缝处理,再采用灌缝机进行热熔密封胶灌缝施工。 为提高裂缝的灌注质量,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分时间间隔均匀灌注, 避免形成丝网而影响整体灌注质量[5]。 针对大坡度段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时,应从高到低进行灌注处理,并在灌注好的密封胶表面均匀洒布细砂,防止产生流淌,且能加速热熔胶的吸附。
待热熔密封胶灌注施工完毕后, 在密封胶表面均匀洒布一层施工砂,待密封胶自然冷却硬化约15 min 后再将施工砂及时清除,保证硬化后的密封胶可与裂缝两侧路面保持齐平,填缝处表面应无任何颗粒,饱满且密实,待具备一定弹性即可开放交通。
本项目灌缝施工完毕后,选择试验路段对灌缝前后路面弯沉变化进行检测,并对裂缝修复情况进行观察,其检测结果见表2。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灌缝技术施工后路面弯沉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各处裂缝修复良好,路面平整度得到有效提高。
表2 试验路段灌缝施工前后对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