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咱说说航拍的那些事儿

2023-08-17 12:18刘志超
旅游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航拍摄影创作

刘志超

如诗如画的新疆雪山和湖泊

无人机作为新时代极具代表性和适用性的科技产品,其前景有目共睹。据官方统计,2021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605.48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612.08亿元,同比增长61.61%;2021年中国个人民用无人机用户71.8万个,较2020年增加了22万个,同比增长44.18%。不论是职场、单位、私人需要,还是行业、商业、市场需求也在使用无人机,从无人机与日俱增的销售量和持无人机拍照的海量作品看,对摄影的多元化、多样化繁荣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从理论上研究航拍创作的学者和摄影人却寥寥无几,笔者希望能有更多专家学者去拓荒研究无人机创作,为新兴的摄影门类开创坚实而可遵循的理论基础。

广阔的田野

上帝视角下的大地,美如油画

无人机航拍的优势有哪些?

新闻摄影有了突破性新视角。以往绝大部分新闻图片固守传统的视角拍摄采访,使读者几十年一贯制阅读似曾相识的图片样式,缺少新视角观看与多维思考的现场感观气息。无人机不仅可超前进入事件发生现场,还可以俯拍全景,高中低维度记录场景内容与人物情绪状态,增加了新闻事件的陌生感、事件脉络的透视感与事件主客体的内在表达感染力、冲击力。特别是自然灾害、火灾、污染等危险性大的新闻事件。

摄影专题有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多样化叙事结构,使古文明、古村落、古长城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摄影、风景摄影由审美疲劳的记录性复制品转向多视角、多纵横、多样化写真与写意相融合的创造性艺术品。

多门类摄影有了全景式、立体的多维创作空間。俯瞰的景致、抽象的元素、气势的架构、点面的结合、高远的意境,给纪实摄影、艺术摄影、创意商业摄影,以及多流派、多元化的创作带来无穷无尽、新颖奇特的想象力、新鲜感与创新的空间,丰富了摄影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摄影创造性转化的可能。

视频摄影有了广阔而拓荒的创作思路和摄影的新走向。本来相机上就有拍动态视频的功能,但只有极少数人问津,而无人机在功能与质量设计上就优化了动态视频系统。笔者认为作为无人机作者在熟练掌控拍好静态图片基础上,再拍好短视频,甚至是微电影将成当代摄影人应该掌握的基本功,未来从家庭到客户、从单位到市场,对动态短视频影像(含配音配乐的微电影)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动态加静态摄影的融合创新是摄影人应开创的时代课题。

大地的肌理

无人机航拍存在着哪些不足?

航拍观念陈旧老套,滞后于时代需求。近十几年的航拍新潮,从较普遍的成果题材内容与影像特征看,航拍作品均以纪实手法几乎九成数量为风景门类的摄影,包括山光水色、云霞树影、城乡建筑以及地质地貌等。似乎给人一种潜在的观念和思想误区,“无人机只能拍风景照”“只能俯拍过去看不到的景物”“只能为摄影增加了一个新的高度取景视野”等。而航拍图像的海量产出,越来越是重复的视角。从图像样式表达上,许多作者尚没摆脱原来构图的思维定式,航拍竞相出现航拍套路的重复性、复制性图像的陈规旧习。不少作者拍摄动机上也有意在图像轨迹中表达自己是运用无人机拍的动机。其实摄影的本质是表达真实、真相、真情和真意。至于用什么设备、方法、手段并不重要。而有些人却过度追求拍摄手段与载体的表达,淡化了摄影作品的初衷本源与本质。

由此可见,当下航拍题材、内容、形式、风格单一,俯拍表达样式枯燥而雷同,虽彰显出客观的纪录复制特征,但缺少主观构想的艺术与文化要素,还原生活有余,高于生活不足,有了视觉表层的陌生感,却少了些许作品思考回味的感染力。许多漂亮的作品很难界定主题在表达什么,无题无寓意无个性的航拍成果太多。说到底创作观念仍停留在用相机地拍的思维窠臼,只改变了地拍的站位,没有跳出俯视的框架而悟出航拍优势的新节律、新内涵、新要领、新的视觉语言符号。

在霞浦的风光大片中,经典的沙江S湾堪称一绝

大海道内外汇集了古城堡、烽燧、驿站、人居群落遗址以及惊人的古生物化石集结地

航拍思维传统单调,缺少超越思维所赋能的新题材、新内涵。腾飞取景改变了作者的视角,但思维却没有腾飞,只注重了俯瞰画面的精美模块、大地肌理、地理形态、线条色彩变异;只注重建筑林立、人群光影、环境如画的再现;只注重抽象化山川溪流、腾云驾雾的晨光暮色。但拍摄前没有确定它的主题思想、它的寓意、它所要表达的情怀。初学时,或许大家感到视觉新奇,航拍获奖率也偏高,但时间长了,众多航拍作品的取景构思越来越雷同,相近的维度、相似的光影、相同的色彩与结构。如南方的元阳梯田、北方的红海滩全国都在拍,大家自觉不自觉地普遍感到航拍中的审美疲劳,这说明创作中的拍摄对象过度集中单一。再好的作品一旦失去唯一性、独立的个性和新鲜感,其颜值魅力也会随之衰减。

航拍创作的艺术表达缺失与乏味,技术把控缺少“思情艺”有机的融合。由于航拍题材较为单一,航拍影像风格绝大部分作者仍局限于纪实摄影的手法,宽泛的摄影门类尚未在航拍中得到充多运用。这些年,航拍风景摄影一枝独放,涌现了不少具有原创性的经典之作,也脱颖而出不少精英人才。除主流媒体新闻摄影(含抗震救灾、国际报道)、专题摄影(含CCTV 的航拍中国、乡愁等专题)在航拍人文中独占鳌头外,航拍人文的专注作者很少,即使喜欢拍,尚缺少理论指导、缺少立项、缺少思路、更缺少作者签约发表的成果出口。

大自然才是最厉害的画师

航拍风景虽有长足发展,但大多数作品停留在纪录状态,社会文献片过剩,又无常规被选用征集收藏的出口。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融为一体的航拍作品不多,单纯追求唯美的片子普遍存在。许多作者热衷于航拍,却“画地为牢”,打不开眼界和人、社会、自然契合的视野。许多作者忽略作品主观想法与技法的结合,现代艺术需求与动态技术转换的结合,静态影像与动态影像的结合、航拍专题与地拍专题的结合等。当下还有一种观念需要打破,许多作者过度看重摄影创作的形态与手段,从严格意义讲,摄影作品是艺术表达真实状态、思想立场、观点情感的视觉语言、精神产品,什么手段方式的相机拍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让受众者心灵得到触动而思考,给予读者精神力量。因此没必要着意给影像留出地拍还是航拍的印迹,紧扣内容的主旋律,让作品有意义有价值有审美有力量最重要。

诚然,航拍畢竟是大家喜欢的一种影像表达方式,兴利除弊的新观念、新的解困方法总比问题多,未来的无人机还会改进新智能新规则,它将永远与地拍同频共舞,谁也取代不了谁,甚至还会伴随科技的发展出现新的摄影方式。

细细品味这里的情与景,色彩总是充满煽情的魔力

高空下的盐湖,犹如大地上的一块巨大翡翠

无人机航拍面临的挑战与前景有哪些?

一是为了适用于大众化精英化民用摄影的航拍,全国和地方将进一步深化出现常规区与特殊区域无人机使用的系列法规建设、权威的报备制度、严格细化的限飞制度、全系列的航拍资格认证等级制度等。其实我国无人机己进入持证上岗时代,只是需要各地普及的过渡期。2021 年中国民用无人机有效驾驶证员执照数量达12.08 万本,较比2020 年增加了3.18 万本,同比增长35.74%,这一数据对实数存量有较大差距,对合规的认证单位与其它民用与航拍人员尚有大量工作要做,其培训测考认证的工作量巨大,任重道远。航拍的昌盛同时也会促使肖像权、隐私权等纠纷案件增多。

二是航拍、手机等新兴摄影方式和摄影作品会逐步减少大型专门影展,渐进纳入大摄影领域类别展中,Ai 的图像靠作者精妙的文字描写和清晣有情的指令而生成的合成图像,将促进摄影理论、观念、产权以及创作多元化、多样化的警醒、反省与多领域变革与创新,但没有作者现场见证、定格的Ai 不应成为真正意义的摄影,包括对航拍指令的制作介入。

三是鼓励和提倡更多航拍人更新观念,丰富摄影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创造性思维,促进纪实摄影、艺术摄影、商业摄影、创意等多类型摄影在航拍中独有的风采。关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社会发展难点、热点建设问题、地方行业治理需求的图片文献的系统航拍专题(含地航结合摄影专题),多方互动协调让更多航拍专题成果成为社会发展、传播文明的有用价值产品。

四是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守正创新、提高创作质量为动力,把娱乐性普及航拍转化为社会性品质航拍的具有公益价值的文化形态。克服碎片化、雷同化、随意化的航拍倾向,打造社会行业、各级摄影协会、新文艺组织的学习团队、创新团队,为新时代新航程新任务创作有思想、有道德、有温度,质量与艺术上乘的中国式现代化精品力作。

猜你喜欢
航拍摄影创作
航拍下的苗圃与农场
《一墙之隔》创作谈
难忘的航拍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陕西画报航拍
创作随笔
WZW—bewell摄影月赛
创作心得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