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波 ,齐兴源 ,林蜀云 ,李 凝 ,靳志飞 ,于家翼
(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0)
猕猴桃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营养丰富,VC 含量甚高,鲜食与加工皆可,经济价值高,素有水果之王的美誉[1]。贵州是我国猕猴桃分布中心之一,现已查明,我国有59 个猕猴桃种类、43 个变种和7 个变型,其中,贵州有34 个种类和种下分类群[2]。“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将猕猴桃作为重点发展的精品水果产业之一强势推进,形成以修文、水城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2022 年贵州省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64.9 万亩,位居全国第三,主要栽培品种为“红阳”和“贵长”[3-4]。
近年来,贵州省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在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5]。但贵州省猕猴桃果园以传统果园为主,果园管护主要靠人工,每年季节性用工量非常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老果园又难以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要求[6-8]。随着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猕猴桃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下降,严重影响贵州省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9-10]。为促进贵州省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本研究对贵州省猕猴桃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猕猴桃生产机械化建议,以期为猕猴桃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随着贵州省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重要农时劳动力短缺,猕猴桃生产成本逐年增长,在中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下以及省、市、县农机部门的大力推广下,猕猴桃生产机械的拥有量逐年增加[11-13]。
猕猴桃生产环节较多,每个时期涉及的作业要求不一样。猕猴桃建园期主要涉及耕整地、开沟、移栽、搭建棚架等;盛果期主要涉及枝条修剪、除草、施肥、植保、授粉、疏果、套袋、采收、转运等。
1)耕整地方面的农业机械。对于规模较小,单家独户的果农来说,耕整地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微耕机,这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农业机械,微耕机适用性较强,山地坡地均可以使用,在未修建生产便道的地方,一个人背(挑)或两个人抬均可到达果园,但工作效率不高,作业质量较差。对于较大规模的猕猴桃果园经营主体,目前耕整地有微耕机,若果园地块相对平整,一般用小马力拖拉机悬挂旋耕机作业或采用自带动力的果园专业管护机械作业。
2)管护方面的农业机械。对于规模较小,单家独户的果农来说,开沟多采用传统人工作业;修剪逐渐采用电动剪枝剪作业,减轻果农劳动强度;除草逐渐采用除草机或割灌机作业,不仅可减轻果农劳动强度,还可提高工作效率;施肥一般采用传统人工方式作业(尤其是施撒有机肥),部分农户试点采用撒肥机作业,不仅施肥均匀性较好,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植保一般采用小型喷雾机作业,工作效率一般,且果农容易遭受农药伤害;授粉一般是人工授粉,部分试点采用电动授粉器。对于较大规模的猕猴桃果园经营主体,植保一般采用机动植保机械(无人机)或太阳能杀虫灯等进行物理防控,并逐渐引进果园小型多功能履带式作业平台,可实现果园“1+N”的模块化、组合式作业,更换作业部件即可实现果园开沟、除草、旋耕、喷雾等机械化作业。
3)其他方面的农业机械。果苗移栽基本上是传统人工作业,暂未见合适的移栽机;搭建棚一般是人工作业,未见机械化作业;疏果、套袋、采收是人工作业,暂未见相关机械化技术;猕猴桃收获后转运多采用爬山虎、三轮车等。
贵州省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产地之一,但猕猴桃生产机械化水平极低。猕猴桃果园基地大多数分布在丘陵山坡上,种植户以散户为主,不成规模。贵州省的地形地貌及散户种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猕猴桃果园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前,贵州省猕猴桃果园应用较多的农业机械有:微耕机、开沟机、灌溉机械、植保机械等,疏果、套袋、采收等基本上是依靠人工来完成,不仅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易错过最佳农时,直接导致猕猴桃产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猕猴桃生产成本。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省、市、县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业,如今农田的水电、机耕道等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但是,目前高标准农田项目基本不涉及果园基地改造,大部分猕猴桃果园还是之前老果园的面貌,猕猴桃基地基本上坡度太大且无机耕道。上述原因导致很多合适的农业机械无法进入猕猴桃果园作业,甚至很多农业机械能进入果园基地但因坡度太大无法作业,导致很多猕猴桃果农被迫采用人工作业,不仅劳务费高,且农忙时忙不过来,极易错过最佳农时。
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就是产业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虽然各级政府助力乡村振兴,省、市、县各部门大力支持并推广农业机械,但贵州省猕猴桃果园农业机械化发展仍较为缓慢。大部分猕猴桃果农对机械化的认知还不够,深受传统人工劳作方式影响,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更不愿意改变,思想比较保守。有的果农是因自己种植面积不大,认为家里劳动力够用,没有必要新增农业机械;有的果农是认为自己年龄大、文化水平低,难以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要领而放弃;有的果农是因为家庭经济受限,不愿或难以筹措资金购置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的发展离不开农艺的支持与配合。早期,果农种植猕猴桃时考虑较多的是农艺要求,追求的是猕猴桃产量,很少考虑甚至未考虑农业机械的应用。有的猕猴桃果园是传统老果园,果树种植未见明显株距和行距;有的猕猴桃果园虽然有一定行距和株距,但是棚架桩及拉绳无序分布,棚架桩与猕猴桃树桩错综复杂,农业机械根本无法进入果园作业,即使能进入作业,农业机械作业效率也低,作业效果不佳。
目前猕猴桃果园生产环节较多,各个环节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果园农业机械动力不足,有些果园农业机械稳定性差,猕猴桃生产机械化水平整体较低。果农要想实现猕猴桃生产全程机械化,每个环节都需购置农业机械,且大部分农业机械仅适用于单个环节,很多环节的农业机械利用率低、通用性差、功能单一。因购置成本太高,果农不愿意购置农业机械。还有很多环节在目前市场上未见农业机械,如猕猴桃疏果、套袋、采收等环节。此外,因猕猴桃不是大宗作物,实力较强的农业机械所在省份未种植猕猴桃,对猕猴桃生产的相关参数不了解,很多农业机械生产企业未针对猕猴桃果园生产实际设计、改进农业机械,现有机型适用性较差,很难满足果农的实际需求。
目前,猕猴桃果园农业机械宣传推广主要依靠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依靠召开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会培训果农,现场演示会召开的次数少、内容简单,甚至授课老师都是非专业人员,很难全面系统地培训有关知识。另外,随着农业机械使用年限增长,农业机械出现故障的概率也会逐年增长,目前,县级一般仅有3 个左右的农机经销点(乡镇几乎没有农机经销点),维修能力较差,部分地方甚至是汽车维修点兼职处理农业机械修理业务,相关配件数量较少甚至缺失,高峰期难以满足果农维修需求。部分果农依靠厂家售后服务,但是贵州省购置的农业机械大部分是省外产品,配件发物流耗时长,维修经常不及时,极易耽误农时。
目前大部分乡镇只有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农村年轻劳动力逐渐转移至城镇。农业机械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越来越重视农机化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各地积极推广猕猴桃果园生产机械化,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
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表明,丘陵山区要发展好农业、发展强农业,开展宜机化改造是必经之路。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宜机化改造工作,流转土地集中管理,全力打通农机上山的“最后一公里”,改善猕猴桃果园机械作业条件,设计农业机械作业的生产便道,提高猕猴桃生产机械化水平。
制定扶持果园生产机械化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机械化种植猕猴桃的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的扶持力度。金融部门应安排有关资金,为购置农业机械的果农提供金融信贷支持。
新建的猕猴桃果园要进行系统规划,多征求农机、农艺等部门意见,充分考虑农机农艺的融合问题,特别是要保证猕猴桃株距、行距与农业机械作业幅宽相适应,棚架桩及拉绳有序分布。对于猕猴桃老果园,要逐步改建,土地集中流转,更换年代已久、品质较差的品种,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新引进的优良品种。
农机科研部门要深入基层,与猕猴桃种植户面对面交流,尤其是多与农机土专家交流,获取一手资料及经验,改进现有的农业机械,让其适应猕猴桃果园生产。针对猕猴桃生产相关农业机械的空白环节,农机与农艺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农机科研部门要加大攻坚力度,尽早突破机械套袋、机械疏果、机械采收等短板环节。农机推广部门要走出去,了解最新的农业机械,及时宣传推广新技术、新农机。
加大对市、县、乡镇等基层农机与农艺人员的培训力度,农机、农艺等多部门可以联合举办培训等活动,丰富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市、外省等农机水平高、农机装备多的地方学习,适时培育领头人,尤其是要打造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加大对果农的指导力度,适时组织农机管理人员、农机企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地指导,面对面解决问题,面对面宣传农机知识,让果农想用农业机械,并能用得起农业机械。
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逐渐转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越来越重视农机化发展。猕猴桃生产机械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推进宜机化改造、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推进标准化种植、加强农机研发推广、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等是推动猕猴桃果园生产机械化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