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名辉 路佳齐 张杰
关键词:高校;建筑创作;乡村空间营建;路径探索
0引言
回顾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早期传统建筑保护、地域建筑研究的学术探讨,到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教公共设施建设的社会服务内容,再到近年来文旅展销等产业设施及综合性的乡建项目,建筑学对乡村的关注从空间与政治双重意义的边缘探索逐渐深入到全面、多元的乡村系统营建中。在这样的语境下,乡村需要如何借力于高校等外部力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呢?高校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要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介入乡村营建中呢?在建筑学视角下,高校的建筑创作、建筑设计团队应以何种路径介入乡村振兴的滚滚浪潮呢?
1 乡村营建与高校建筑创作
1.1 “为乡村而非在乡村”的价值转变
乡村独特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对建筑师开展乡村营建项目实践提出了挑战,尽管近年来参与到乡村建设的个人与团队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大量短期的、阶段的设计活动并没有真正为乡村建设人才的成长提供平台,造成了主体介入乡村的实践与理念失语和作用短效。建筑设计团队多数缺乏真实乡村生活体验,无法认知乡村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深层内涵。
随着各方主体介入乡村的实践日趋增多,也形成了多元化的乡村营建价值认知。清华大学王路教授认为建筑师有责任在呵护地方文化真实性的同时,以当代建筑的方式来拓展地方文化的内涵,而不是在正在消亡的传统建筑样式的幽灵中徘徊;天津大学张颀教授指出“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解释了乡土再造过程中建筑师价值的四个表达[1];重庆大学卢峰教授认为在建筑师的乡村实践中,建筑正在以一种“善”的姿态,向社会传达着一种新的价值观,解决平民社会的问题,为老百姓服务,取代了资本与权利成为建筑新的出发点[2]……
综上所述,从诸多乡村营建理念与实践中可以感受到乡村语境下“公民建筑”的精神,建筑师逐渐认同“为乡村而非在乡村”的价值观念,以“为乡村”为第一目的,服务于乡村中人与地的历史遗脉挖掘、当下形态塑造、未来发展构想,而非仅仅占据乡村空间、消耗乡村资源,甚至于破坏乡村文明,莫要让乡村营建成为满足部分主体眼前利益的布景式形式表演。
1.2 高校介入乡村的建筑创作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推动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教育部特别制定《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高校逐渐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的重要力量,从早期的传统建筑保护、地域建筑研究的学术研究内容到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再到近年来文旅设施、产业设施及综合性乡建项目,高校介入的乡村空间营建内容愈发深入全面,内容的复杂性挑战亦为传统建筑学带来新的视角和价值。
高校建筑研究、设计创作等介入乡村早期于我国西部地区缘起,多集中在陕西、甘肃、云南等地,其探索既包含建筑学本体研究设计内容,也包含乡村客体的地域空间分布,主要以传统建筑测绘研究、地域建筑保护更新等为主题,尝试发掘乡土建筑的本土化内涵。乡村传统地域建筑研究等国家课题及高校团队对西部地区多年的持续关注,逐渐形成建筑研究介入乡村的有效范式,并且逐步应用于中部、东部的保护更新中。
这一介入乡村的进程可总结为缓慢探索、高速发展和全面深入3 个阶段(表 1)。2007年以前的乡村建设偏重于村社组织和经济制度的革新完善,一定程度上,建筑学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缺位失语,对乡村的探索缓慢。2008 年开始,由于国家层面的大事件引动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使一大批建筑师进入四川、青海、陕西等省份农村进行项目援建,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增速发展阶段。自2013 年农业部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后,乡村建设全面发展,以农业基础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话题的空间营建逐渐向主体多元、类型多样的综合性乡村营建转变。综合性乡村营建的转变发展,为高校介入更为广阔的乡村空间,提供了机会(图1)。
2“内升外引”:双向作用的乡村营建及互动机制
对上文的案例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在当前从建筑学视角总结乡村发展的基本路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层面:一方面从主要物质空间入手,在美学形式表达和功能置入两方面进行建构示范,引导村民在乡土环境中寻求新时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可能,村民在思想观念和学习能力获得提升后进行自发且可持续的更新发展;另一方面是主要从精神空间入手,建筑师通过挖掘乡村特有风貌和历史记忆,唤醒村民的文化自信,塑造乡村吸引力,利用设计团队的影响力实现建筑的社会触媒效应,拓展乡村建设理念与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构想,以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为当代乡村更严峻复杂的问题提供开源解决之策。
这两个层面以“乡村活化过程—系统建设内容—空间设计策略”为基础框架,形成了乡村发展“示范—内化—持续提升”的内源动力提升模式和“触媒—外引—开源激活”的外部力量引进模式,两种模式双向作用共同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图2)。
2.1 “示范—内化—提升”内升型营建模式
目前中国大量的乡村缺少城市资源主动流入,尤其是西南地區的乡村,乡村交通等基本环境较差、经济系统较为封闭、聚落分散且空心化、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差。政府或社会的援助建设受时间周期、成本和目标控制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做到短时间内的风貌协调或品质提升。这类乡村的活化发展需要具有生命力的营建逻辑,需要建筑师以面向村民与村社真实问题的设计思考进行示范性的项目建设,同时明确村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村民素质和自我实现能力,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为基本目标,引导村民进行可持续的自主建设。
建筑师可以通过“空间功能示范—技术理念内化—思想意愿提升”的内升型营建模式寻求此类乡村发展路径(图3)。即通过以空间为主塑造新时代的乡村美学,置入满足乡村发展的现代化空间载体,并以此营建过程为村民做示范,加强村民对地域文化认同的同时适应新兴产业所带来生活节奏的改变,引导村民在原生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乡村建设价值观,培育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其逐渐完成符合乡村整体风貌的、可持续的自主建设。
2.2 “触媒—外引—激活”外引型营建模式
相较于以人居环境改善、生活品质提升为主要目的的内升型乡村,外引型营建模式的目标主要为随城镇化发展而进入都市圈范围的乡村、小城镇和居民点,这些乡村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其主要需求体现在人才引进、消费引进、产业引进等方面,通过社会介入以达到乡村资源的盘活利用。
在社会要素的引进过程中,建筑师可以通过“生态人文触媒—行为记忆外引—产业社群激活”的外引模式进行乡村建设(图4)。乡村空间营建作为最直接与直观的手段,需要建筑师在村民、村委会等主体的支持下发掘乡村生态景观、历史遗脉等方面的特色,以建筑项目、文化交流等社会活动为触媒对乡村的优势资源进行话题营造和宣传,吸引产业集聚进而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
2.3 高校介入乡村营建互动机制
我国乡村数量众多,发展情况不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乡村建设。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介入乡村营建的过程中利用其专业性和协作平台资源,建立高校与乡村为共同主体的乡村空间营建体系,可以在两种营建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乡村问题及建设需求为先,在内升型发展模式中发挥创新性、引导性和可持续性,在外引型发展模式中发挥代表性、系统性和开源性(图5)。同时乡村营建实践为高校丰富理论研究视角、补足设计应用缺失提供实践基地,“需求为先”的串联模式成为校地协作、共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3“研教创助”:高校介入乡村的路径探索
高校在长期的乡村建设研究及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出更完善的研究和教育体系,以满足复杂乡村建设系统的需求。然而,建设条件有限以及建设主体失语等原因,可能会使得高校团队创作与乡村发展诉求不符等情况发生。因此,高校介入乡村的定位无论是持久的研究型介入还是短期的项目创作,或是直面需求的帮扶实践,都需要探求“研教创助”综合介入的路径,寻找可持续的系统乡建方法(图6)。
3.1“乡貌+ 乡理+ 乡法”研究实验
在乡村研究层面,高校团队以研究者角色在国家项目课题、示范性建设工程等支持下对乡村风貌、乡村建设管理、乡土营建技法进行实验研究,相应地形成风貌控制导则、规划编制流程、乡村设计导则、技术指导标准等成果应用到乡村空间营建实践中。
乡村风貌研究主要分为自然地理风貌和历史人文风貌两方面。自然地理风貌研究要包括聚落周边的山水林田湖海等生態环境要素、聚落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人地关系、道路桥梁建筑等形成的地理空间形态研究等;历史人文风貌研究要包括乡村历史沿革、宗族制度、产业结构、社会网络、生活习俗等。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习俗形成地域性的建筑形制、色彩、机构布局以及街巷的形态、尺度、肌理,高校研究团队可以依此建立乡村地域风貌特色研究报告和风貌控制导则等成果。
在乡村建设管理层面,高校要以乡村和村民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深入调研,从乡村规划编制、乡村建设标准、乡村设计导则和建设管理工作规程等方面完善乡村建设管理研究。乡村建设标准要包含自然环境、公共设施、建筑构筑物等一系列建筑、景观、市政建设标准[3];乡村设计导则要包含乡村建设项目的申请立项、审批决议、实施许可等导控流程和产业发展策划、空间整治方案、村容村貌重塑等实操标准[4];建设管理工作规程要包含建设组织、项目公示、村民参与、意见征集等。
在乡土营建技法层面,乡村自组织发展过程中,民间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建筑设计师,民间的乡土营建多数依靠村民互助协力造屋,技法也多受限于地方材料、特定环境和生活方式等,而高校团队依托其研究属性,通过专题性的技法研究以回应不同类型的营建问题。乡土营建技法研究包含地域建筑的传统再造技艺研究和新旧材料、形式、结构的组合建造技艺研究,并形成相关建筑技术的国家和地方标准及建设指导手册[5-6]。
3.2 “乡情+ 乡创+ 乡营”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层面,高校团队以教育家角色通过不同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启发学生在面向乡村真实生活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创新性思考,进入建造现场学习建筑师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在深入陪伴过程中形成乡村建设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首先,高校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培育乡村情感,以土地和生活作为关注的线索,探讨一种乡土在地设计的观念与方法,以建筑学回归土地的情感表达对民众的善意与生活的真正关怀。
其次,高校可以利用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训练项目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设计训练,鼓励学生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平台的实践机会,主动思考乡村聚落面对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具有实验性的教学实践介入乡村建设。
另外,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建筑学科专家的乡村建设讲座,整合综合学科的资源形成协同教学平台,引入社会资源打造校企联合平台,为学生提供进入乡村建筑设计及建造现场的机会。学生在与地方工匠、村民的互动沟通以及建造指导过程中,培养作为乡村规划师、建筑师的职业素养,锻炼职业技能指导未来的设计和实践[7]。
3.3 “乡象+ 乡境+ 乡生”创作实现
回归建筑师角色,高校设计团队会通过多次创作实践形成团队特定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并以此指导在新的乡村环境中进行设计创作,由此形成个人风格,进而形成高校团队的创作特征。
高校建筑师营造建筑意象是乡土意象传承与表达的基础,利用建筑语汇的抽象表达传递真实的乡土感受,利用建筑实体使村民感受抽象的乡土意象,促进其乡土意识的自觉和乡土文化的自信。
在乡村环境改造层面,高校可以通过针灸式、渐进式、整体式等方式介入。小规模、分散化的针灸式介入可以使得建筑的投资少、易操作,建成后项目可以很好地融入原有空间肌理;阶段化目标明确的渐进式介入可以使得建筑的使用后反馈更全面和真实,有利于之后建设阶段的设计调整;整体式介入可以应用于新村建设的通规统建中,建设过程完整便于多方主体协调工作,乡村空间环境的建设目标和建成后效果契合度高。
同时,高校建筑师可以通过陪伴、多方参与等方式贴近乡村,恢复乡村的场所感和归属感,唤醒村民主体、地方工匠、乡村能人对乡村的热爱与回归,通过新农人的自组织建设示范效应和人才引领,丰富乡村功能业态进而影响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更新,最终形成乡土环境“人、村、地”的良性循环。
3.4 “乡智+ 乡技+ 乡资”服务实效
高校团队运用其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可以从智力、技术、资本等方面全方位服务乡村建设。智力帮扶方面,高校用建立精神文明契约、制订乡规民约等方式重塑村社组织;亦可以通过开展论坛交流、展览等文化输出活动,提高乡村的社会关注度。在乡村技术帮扶层面,高校可以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科技小院、专家工作站等支持高校力量走进乡村一线,指导村民主体学习科学系统的技术方法,提供示范性建设项目的技术支持。在乡村资本帮扶层面,高校介入乡村空间营建的资本帮扶可以进行直接性的资本投入,还可以通过开发乡村特色产业将文化资源转化为脱贫资本。
4 结语
近年来,乡村空间营造已经成为建筑学专业研究实践的热点问题,然而现实情况中研究和实践却常与乡村真实问题和诉求错位。相比设计院等建设主体,高校介入乡村具有以研究为先导精准实践、后从实践中再提炼理论研究的优势。然而在实践中,高校的建筑设计创作与乡村空间营建并没有很好的协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乡村语境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不成熟等困境。
本文在分析高校介入乡村实践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乡村营建内升与外引两种模式,讨论高校在两种模式中发挥的作用和高校创作与乡村实践两者的互动机制,进一步构建了高校介入乡村“研创教助”的行动路径框架。一方面致力于解决高校介入乡村营建过程的问题,构建系统的实践路径,为乡村借力高校设计主体平台实现系统有机、合理有序、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可行参考。另一方面,搭建高校建筑创作与乡土社会之间的桥梁,高校通过专业知识和素养重塑乡村价值观和助力乡村空间营造,同时高校团队介入乡村也促使中国建筑学教育体系进行一种真实的自我反省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