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苟嘉骏 图:何琳琳提供
在何琳琳小时候,她的母亲在制作衣物时会将她画在布上的图案剪下缝制在衣服上,那时的何母也未曾想到,如此小的一个举动,可以给年幼的女儿埋下绘画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何琳琳的绘画才能逐渐展现,之后通过专业系统的绘画学习,她成功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从小热爱的造型艺术专业。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她受邀到成都担任五彩基金的老师,为残障人士进行绘画教学。何琳琳坦言成都是一个十分包容开放的城市,独特的城市氛围也让她有了更好的环境去进行创作。
在前期的艺术创作中,何琳琳主要以表达自我的情绪为主,在作品中更多地表现自我的探索、情感上的宣泄、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强调画面达到一定程度的叙事性。她经历了早期图腾式的彼岸花系列和生活场景碎片般的写生,从中分支产生一批关于符号的绘画作品,以及像盒子一般的立方体绘画作品。并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通过对生活的不同体验和认知,使她在创作过程学会如何收敛情绪、冷静且明确地去表达绘画的主题性,从而促使她的艺术作品逐渐转变得相对理性。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来源于艺术家自身经历的不断增加,何琳琳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创作中逐步认识、了解自我,从而对生活、艺术乃至人生都会有不同于过往的看法,这种思想上的改变也被何琳琳投射、融入其艺术创作中。
艺术来源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回忆疫情前的生活,何琳琳讲述她喜爱旅行、和朋友聚会等各种丰富的生活体验,当时的绘画创作大多色彩明亮绚丽,且完成了她的第一个个展。但在疫情期间,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使她长时间宅居室内,面对独处,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和微小变化。并且,长时间待在某一物理空间,让她对“空间”这一概念有了新的感受、认识和看法。正是这样的创作环境让何琳琳从表达自我、情绪化、浪漫逐渐转变为理智、冷静的创作状态。疫情期间发生的种种对于何琳琳的影响也在不知不觉间融入她的创作过程和作品中,从创作材料到创作构思都有变化。
从创作材料的改变来讲,在何琳琳前期的创作中并非以纸为主要承载媒介,在她的绘画中多使用布面丙烯、布面油画等材料。虽然早在2016年,她便使用宣纸水墨,通过练书法的心态来进行艺术创作,不断地去练习、重复看似简单的曲线符号。宣纸的轻薄、洁净和水墨的厚重、纯粹,即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互相联系。何琳琳通过抽象的创作手法将自然界中复杂的动植物造型,以简洁的符号表现出带有某种虔诚意味的画面。
而在疫情期间,物资受限,在她最初滞留重庆老家的时候,身边只有纸、铅笔,这种最基本的绘画工具,却是她在那段隔离期间最重要的创作工具。通过简单的纸笔工具,她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也将艺术创作回归到绘画最朴素的阶段,“纸”这一材料使其绘画作品变得更加纯粹、简单。“纸特别轻薄,便于携带。虽然它看起来很脆弱,但实际上却又坚韧。在用纸作为绘画媒介时,它(和对它的使用上)是非常纯粹和简单的,和我自身也比较贴切。”正是这些特征使何琳琳在后续的创作中继续使用“纸”这一简单、朴实的载体。
摄影:于洁
何琳琳从小生活在筒子楼中,对于建筑的空间结构有着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而母亲将她绘画的图案一块块,从布的二维形态一针一线缝制转移于具有三维空间特质的衣服上时,这种来源于母亲的爱,将布与布、空间与空间的缝合、联系,达到和谐的画面,或许已将她对于空间感兴趣的种子连同绘画的种子一同种下,生根发芽。何琳琳谈及在进行以“无何有”命名的空间主题绘画的创作源头是她对于空间的痴迷,生活的漂泊带来的不确定感让她对“身在何处”这一哲学问题产生思考,以及在旅行时,乐山大佛景区的石窟艺术让她感受到石窟之美带来的时空震撼,她无意间闯入由人工雕凿或天然形成的洞窟,晦暗、潮湿、静谧和稳固的感觉使她仿佛回到母体子宫,她感受到“本体”的存在,以及作为“我”的存在,她在山洞中切身感受本体和空间之间产生的关系。正是在生活体验的诸多原因,她将对“空间”的思考在艺术作品中逐渐表现。
创作构思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将“空间”这一概念从画面的背景中单独抽离出来去探索、思考和表达。在何琳琳最初的画面中会有一些场景的构建,而这种画面布局势必会形成“空间”,“空间”的表现在画面中更多的是作为绘画主体物的背景或者营造的环境。疫情期间,她长时间待在较为固定的物理空间中生活和进行艺术创作,也正是这种生活体验,促使她更专注去表现“空间”。在艺术创作中做减法,将“我”这个主体从画面中剔除,回到“空间”本身,并通过诸多的艺术创作和作品不断地去探索和表达“空间”这一概念。“我们大多数人在疫情期间都是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当处在其中时,我会思考如何去审视所在的物理空间,以及人与空间的关系。”
物理空间是有形的,精神空间是无形的。物理空间既是稳固的,给人安全感的,又是封闭的,令人感到压抑的,在面对两种截然不同对于“空间”这一概念的感受时,何琳琳也通过她在艺术创作中,赋予空间符号更多的情感色彩。她通过交织的线条,跃动的色块,明快与阴暗的对比,以此来感染观者,唤起观者的情感记忆,让观者在她的作品中去体验、感受“空间”美,并思考个人与空间的关系。从创作材料到创作构思的改变,使何琳琳的艺术创作逐渐完成从感性到理智的转变,而转变的过程对何琳琳来讲极其珍贵,这一过程也使她多次通过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去了解、认识、审视、改变自我。
“我的作品来源于自身的生活体验。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独立存在的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种思考贯穿于我的整个艺术创作历程。”何琳琳注重探索和表现“个体”和“他者”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思考在绘画创作中主要是通过“空间主题绘画”和“符号形态的绘画”的创作手法表现。“符号”绘画是较为抽象的画面,在画面中呈现出的符号形状因为挤压而导致变形,其中的一个符号影响到旁边的符号,它们彼此影响又独立,既是有限的,又是无穷的。它就那样袒露在画面中,反反复复的变化、重叠,呈现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哲学性。表现出对“个体”和“他者”的关系思考。
何琳琳爱观察生活,她在进行创作时,会将现实画面中某一包含时间概念的场景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如水波是容易消亡、转瞬即逝的,如同凋落的樱花,同时它又拥有着女性独特的明媚、灵动等美好的品质,因此水波泛起时的美是破碎动人的。对此她提及,“中国的《芥子园画谱》中会有特定的图像符号来表现树,通过不同的选择,就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树。然后将它们放置在不同的场景,从而营造出全然不同的意境。”
“空间主题绘画”主要表达参与者、观看者、个人、他者和空间关系的理解和表达。她提到自己对于梦境中多次出现的建筑空间印象深刻,且梦中各式各样的空间内部怪异不符合逻辑,这种超现实情景迷幻又有趣。建筑空间带有强烈的关于“自我”以及“安全感”的象征意味。在一个带有边角的矩形空间(艺术家的主观选择)中,“我”又应该有着怎样的心理状态和思考呢?个体与他者之间的联结,何以在环境中自处,空间场域中如何判断是外部带给自己的感受,还是切身感受到自我的情感?这些都是何琳琳在创作时不断向自己,同时也向观众提出的问题。何琳琳想要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人们去思考“个人”和“他者”的关系,也促使观者在进行艺术赏析时,结合自身的情况,得出个人化、有别于他人的感受,这也是何琳琳所希望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没有感受也是一种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何琳琳更多地去感受、体会两者的关系,既作为参与者,也作为观察者,将自身抽离,通过第三视角来观看、审视当下发生的事情。“我在观看或者面对一个场景时,可能会发生一种转变,我会设身处地去思考当下他人角色里面的出发点。比如说我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是身在其中的,但是我又会思考,如果将自己抽离这种环境,我会怎么去观看当下的我所处的这种场景呢?”
何琳琳《无何有》双色 NO.6 纸本综合材料 55x39cm 2022
何琳琳《无何有》色彩 NO.8 纸本综合材料 55x39cm 2023
HeHuhu《黑色漂流》布面综合材料 60x50cm 2022
HeHuhu《 nothing》布面丙烯 40cmX30cm 2017
He Huhu《{ } 》系列 布面丙烯 单幅21X28cm X3 2016
摄影:周颐 / 于洁
摄影:李倩茹
艺术包括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等,摄影和绘画属于造型艺术,都是运用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手段,反应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摄影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画家担心摄影会取代绘画而感到惶恐,甚至抵制摄影。但也有一些画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摄影,并借助摄影研究人体,以此辅助绘画,摄影逐渐融入绘画创作中,刺激绘画审美的技法发生改变。随着相关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摄影逐渐从绘画的附庸中独立,形成独特的摄影自身的艺术特征。在何琳琳的艺术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摄影和绘画两者之间相互借鉴或融合的可能性。
摄影对于何琳琳来说,并非是突然感兴趣而去接触学习,对于她而言,摄影并不陌生,同绘画一样很自然地融入到她的生命中,几乎是同步开始和进行的(对二者在艺术上的感知)。在面对表现的对象,绘画相对而言可以处理得更具有个人化、主观及表现性;摄影则是更客观、冷峻和直接,它将每个稍纵即逝的画面定格在画面中。摄影和绘画只是何琳琳在表达创作想法时的工具和途径,她会根据作品的表达选择与之更为合适的创作载体,以此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实现创作材料和内容之间的交流,以求实现作品创作的初衷。
从绘画创作上,更多是个人的行为,需要精神上独处的时间。摄影的创作不同于绘画,何琳琳表述,她在创作过程中根据拍摄题材的需要,涉及到的拍摄者与模特或相关工作人员的交流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团队的协作会促使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拍摄的整个过程并不是拍摄者一方可以完全把控的。可能会发生许多无法预知、不可控的事情,比如天气的变化,光线,模特的状态……但对于何琳琳来讲,不可控也能收获一些超出预料的意外惊喜。在何琳琳作为拍摄者和他人互动合作完成作品时,这也是“个人”和“他者”的一种处理方式和表现形式。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她不断在作品中更新自己对于“个人”“他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诠释。何琳琳从老家重庆开始进行摄影创作,之后不断地去探索并确定自己的风格,但最后她仍被“朴实“所打动,这与她从小生活的地方——奉节,在小镇成长的经历有关,自然风光,人文环境影响了她的性格及创作。
何琳琳工作室环境
大学毕业后,何琳琳受邀到成都,在五彩基金担任美术老师。现在每个星期会给两个教学点分别进行一次授课,一个是在成都市中心,另一个是在绵竹市汉旺镇的学生家里。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那些特别具有个人风格的的绘画语言给她带来深刻的感受。“我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学生,他绘画的特点就是特别规整,画面体现出很多方位的观察视角。他这样的画就是我画不了的,我就在欣赏他作画的过程去体会和我的观看角度不一样的地方,会带给我很多快乐,很打动我。”
何琳琳在五彩基金的学生都是残障人士,其中有学员患有“肌无力”等严重疾病,至今已有一名学生因为身体病症的原因离世。上课的时候,学生有时候会和她讨论关于生命的话题,彼此分享感悟,何琳琳希望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创作并体验生命的美好。“在教学上,我希望他们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通过创作去表达自己。”在生活中,何琳琳讲述到她的兴趣爱好(音乐、电影)带给她丰富的体验,充实她闲暇时光的同时,滋养精神世界,并与自己的艺术创作、绘画教学,保持着各自独立的关系。
在这次我和何琳琳的交流中,我感受到她身上具有女性独特的温柔、细腻和灵动。从幼时母亲的影响,到高中时期学习绘画,考入理想学府,再到毫不犹豫选择艺术创作这条道路,生活中的多重体验和变化,促使她逐渐从浪漫、情绪化转向更为理性、克制的艺术风格,通过艺术创作她更清晰地认知自我、表现自我,并将其感受通过艺术作品传达给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