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芬芳 郑守广 熊志强
福建省福鼎市医院超声科 355200
膀胱脱垂又称膀胱膨出,是妇科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发病率可高达40%左右,女性妊娠分娩是造成膀胱脱垂的主要原因[1]。膀胱脱垂患者临床常伴有腰骶部出现不同程度的酸痛感、下坠感以及排尿困难或尿频、不自主排尿等表现,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2]。临床膀胱脱垂及早进行治疗干预可有效治愈,且预后良好。盆底超声是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首选检查方法,经会阴盆底超声能通过清晰显示女性盆底结构形态的变化对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如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等进行有效诊断,在妇科临床具有较好应用价值[3-4]。因此,本文对产后出现膀胱脱垂的患者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探究其评估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膀胱脱垂提供可靠指导。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随访的产后漏尿出现膀胱脱垂进行复诊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生产的无膀胱脱垂产妇9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33.41±6.68);体质量指数(BMI)19~25kg/m2,平均BMI(22.13±2.45)kg/m2;孕产史0~3次,平均孕产史(1.78±0.35)次;严重程度:无明显膨出17例,轻度膨出30例,明显膨出37例。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2.15±6.43)岁,BMI 18.5~25kg/m2,平均BMI(22.26±2.47)kg/m2;孕产史0~3次,平均孕产史(1.71±0.33)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院经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本项研究。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研究组患者符合《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5]中膀胱脱垂相关诊断标准;认知、意识正常,能配合进行相关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所有研究对象生产时均为顺产;研究所需相关资料准确完整。(2)排除标准:存在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参与研究前进行过相关治疗;对照组产妇存在尿失禁、泌尿系统疾病、严重妇科病等。
1.3 方法 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嘱咐所有检查对象在检查前需排空直肠,适度充盈膀胱。协助检查对象取截石位,正常呼吸,用美国GE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4~8MHz,用避孕套套住超声探头,涂抹耦合剂,然后置于检查对象耻骨联合下缘,刚好与阴唇紧密贴附,但尽量避免对会阴部施压。矢状面时,选取耻骨联合下缘为参照,以上部为正,下部为负,逐一呈现检查对象的膀胱—尿道、阴道、直肠—肛管等生理结构。嘱咐检查对象充分放松,在静息状态下检测其尿道膀胱后角(近端尿道与膀胱后壁所形成的夹角)、尿道倾斜角(尿道上端和人体纵轴所形成的夹角,检查对象尿道轴线偏腹侧取负值,偏背侧取正值)、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在检查对象的耻骨联合下缘作一腹背走向的平行线,然后测量其膀胱颈到水平线的垂直距离)。Valsalva状态时,检查对象先深吸气后闭紧声门,然后用力呼气,呼气时间持续15s,获取最大腹压时的成像。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超声参数及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超声参数;用Spearman法分析超声参数与膀胱脱垂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超声参数包括尿道膀胱后角变化(Valsalva与静息状态下尿道膀胱后角之差)、尿道旋转角变化(Valsalva与静息状态下的尿道倾斜角度之差)变化情况及膀胱颈移动度(Valsalva与静息状态下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
2.1 两组超声参数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及膀胱颈移动度变化明显较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超声参数比较
2.2 研究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超声参数比较 不同膨出程度患者膀胱颈移动度有显著差异(P<0.05);明显膨出组膀胱颈移动度明显高于轻度膨出组和无明显膨出组,且轻度彭明显高于无明显膨出组(P<0.05)。三组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度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超声参数比较
2.3 Spearman法分析膀胱颈移动度与膀胱脱垂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膀胱颈移动度与膀胱脱垂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43,P<0.05)。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度与膀胱脱垂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r=0.325、0.313,P>0.05)。
2.4 ROC曲线分析超声参数对膀胱脱垂的诊断效能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道膀胱后角最佳截断值为139.45°,曲线下面积(AUC)为0.685;尿道旋转角度最佳截断值为48.62°,AUC为0.712;膀胱颈移动度最佳截断值为32.58mm,AUC为0.654;其联合AUC为0.873。见表3。
表3 ROC曲线分析超声参数对膀胱脱垂的诊断效能
膀胱脱垂是盆底支持结构膀胱与阴道间肌肉组织松弛引起的一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阴道分娩、年龄、雌激素、盆腔手术史、肥胖等均可诱发该病[6]。膀胱脱垂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发病后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患者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预后良好,使患者生活恢复正常,若治疗不及时或疗效不好,导致病情发展,会引发肾积水、肾衰竭,甚至膀胱坏死等并发症,危害患者身体健康[7-8]。因此,及早有效的诊断、治疗对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有积极作用。
超声是妇产科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准确性高等特点,在临床应用广泛。经会阴盆底超声具有实时、简便、图像清晰、准确性高等特点,在患者未出现临床相关症状时即可通过对盆底结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做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在多种妇科疾病中均有较好应用[9-10]。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及膀胱颈移动度变化明显较大。可能是因为正常无病变的女性膀胱颈、尿道结构等盆底支持结构可以发挥正常闭合作用,维持盆底功能正常[11];而发生膀胱脱垂的女性患者,其盆底支持结构发生了病理性改变,难以发挥正常支持作用,从而使得盆底支持结构在Valsalva与静息状态下出现松弛现象,引起膀胱颈、尿道出现位移加大,从而造成盆腔内脏器明显下移,引发膀胱脱垂等[12]。本文结果显示,不同膨出程度患者膀胱颈移动度有显著差异;明显膨出组膀胱颈移动度明显高于轻度膨出组和无明显膨出组,而轻度膨出组明显高于无明显膨出组,而三组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度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膀胱颈移动度与膀胱脱垂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提示,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膀胱颈移动度能有效评估膀胱脱垂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道膀胱后角最佳截断值为139.45°,AUC为0.685;尿道旋转角度最佳截断值为48.62°,AUC为0.712;膀胱颈移动度最佳截断值为32.58 mm,AUC为0.654;其联合AUC为0.873,提示,经会阴盆底超声能有效诊断临床女性产后膀胱脱垂,从而为临床膀胱脱垂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指导依据。女性在妊娠期间,随着妊娠时间的增长,子宫逐渐增大持续扩张压迫,以及在分娩过程中扩张产道、释放胎盘激素等,均会使产妇的盆腔支持结构遭受一定的损伤,降低盆腔组织稳定性,从而造成尿道、膀胱支持结构发生明显松弛现象,导致膀胱下移[13]。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可以动态观察和比较患者静息、Valsalva状态下盆腔脏器位置变化,通过到角度、动态采集图像,有效反映患者膀胱脱垂程度。
综上所述,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能为临床女性产后膀胱脱垂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