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军
文化常识
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包括《左传》《国语》等先秦叙事散文和《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先秦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还不分明,因此这些散文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但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且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因而被视为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其中,诸子散文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阐述各自对自然、社会的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其中,《论语》《墨子》《孟子》是孔子、墨子、孟子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为庄子、荀子、韩非子本人的著作。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战国初期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是《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简明的议论短章;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文章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代表作是《荀子》《韩非子》,其文章基本上都是鸿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奠定了论说文的基础。
作品介绍
《老子》采用韵文与散文结合的文体,以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深邃的哲学思想,是哲理与诗意的结合。同时,善于运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哲理。语言独具一格,凝练精辟,启人深思。
《论语》的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可以说是言近旨远,辞约义丰。其次,善于运用各种语气表达思想感情。一些富于形象性、启发性和哲理性的语句,成为了现在的警句、格言、成语等。《论语》在记言的同时,也表述了人物的神情语态,描写了精彩的场面和人物行为,展示了人物形象特点。
《庄子》大量运用寓言故事说理。“寓真于诞,寓实于玄”,语言如行云流水般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墨子》注重实用性,不重文采,这是其文章最突出的特点。同时,有语录体、对话体的形式向专题性论文过渡的趋势。文章质朴无华,明白晓畅,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善于论辩,常采用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逻辑严密。
《荀子》体系完备,构思严谨,中心突出,论述周详,说理透辟。善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善用形象的事物和繁复的比喻。语言风格质朴缜密,明白晓畅,而又醇正浑厚。
《韩非子》主体风格锋芒毕露,直言不讳。文章的论说形式多样,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论证精密周详、条理分明,说理深刻透彻,语义鲜明准确,有很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吕氏春秋》体制宏大,包罗广博,组织严密,体例新颖,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多由短篇组成,此书可以说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总结。文章经常运用譬喻、寓言、历史史实或故事来说明道理,具有较强的文学意味。
共同特点
在思想内容上,诸子散文内容活跃,密切关注社会与人生,思考着社会的存在发展和人的生存进步的道路,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对现实的认识和反映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在文风上,《论语》和《老子》都简练含蓄,富于形象性和哲理性。《孟子》和《庄子》都恢弘开阔,潇洒自由,形象生动,富于气势。《墨子》《荀子》《韩非子》都擅长说理,逻辑严谨,组织严密。
在语言上,诸子散文大都注意语言的表达技巧,体现了不同程度的对形式美的追求。同时,在行文中,大都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及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来说理,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
在文体上,诸子散文从最初的语录体散文,到对话论辩体散文,再到专题性论文,逐渐发展为成熟的论说文,奠定了中国古代论说文的基础。
地位影响
先秦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如以《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为代表的先秦叙事散文,和以《孟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阐释了作者的人格理想,体现了作品的审美风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
名篇赏析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刘向《战国策》)
●赏析
这是记叙战国时期秦国关于外交军事的一场论争,是对秦惠王进行军事扩张、推进王业的军事论辩。秦相张仪主张伐韩,秦将司马错主张伐蜀,二人针锋相对,各陈己见。
文章先列出张仪的观点。首先,张仪认为伐韩可分为三步:第一,亲善魏、楚,出兵三川,扼住轘山和缑氏山的出口,挡住屯留的通道;第二,由“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牵制韩军,秦军乘机直逼二周郊外,声讨周天子之罪,迫使其交出象征王权的九鼎宝器;第三,拥有九鼎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王业。其次,张仪驳司马错伐蜀之论。认为蜀地偏远,劳师乏众,不足以成威名,也不足以得厚利。最后,创建王业的关键之地在三川、周室,伐蜀离成功之业太远,不宜采用。
针对张仪的观点,司马错斩钉截铁地用“不然”二字进行反驳,也分三步论证伐蜀的理由:第一,从宏观上提出建立王业的三个条件,即地广物丰、兵强民富、博德廣施,而秦地小民贫,尚不具备成就王业的条件,宜从易处着手,增强国力;第二,蜀有桀、纣之乱,易攻易伐,用兵不伤及民众,取其地可广域富民,道义上还可获得禁暴平乱之名,一举数得,既有利又有名,不会引起诸侯国的反对;第三,伐韩不可行。伐韩未必有利,又有挟天子的恶名,势必会使各诸侯国联合抗秦,使秦处于危险的境地,所以伐蜀是为上策。
从论辩中可看出:张仪的主张多为主观唯心的空想,对于魏、韩是否同秦国友善,是否愿出兵牵制韩军等问题没有进一步思考。而司马错是从实际出发,知己知彼,提出积极稳妥的办法,既能发展壮大自己,又能在舆论上站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