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鉴
2023年1月,桂林市第十九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正式挂牌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回想起建设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历程,我感慨万千。面对生源层次靠后、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等现实困境,我带领全校教职工解放思想寻求新发展模式,实施以生本教育为支点的质量提升工程、以书法特色为抓手的五育融合工程、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的教师发展工程,致力走一条特色化、优质化发展道路。
课堂是教学主阵地,学校要想有所发展,必须从教学入手。为此,我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围绕育人总体目标,实施以生本教育为支点的质量提升工程。经过六年实践探索,我校完成了“三创建”:创建了满足我校学生个性化泛在学习需求的“以生为本—云端助力—个性化选择”教学范式、创建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前置学习—以学定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课堂达标”生本课堂模式、创建了“四方共建”的“两库一课”生本云课堂泛在式自主学习资源库支持体系。如今,我校生本教学的实践已经常态化,一大批学子因此获益,这也让“十九中经验”成为生本教育改革的一个范本。
发展特色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校以“书法兴校”为办学思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为抓手,通过“三步走”促进五育融合。一是打造书法特色校本课程。依托“中学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课题研究,编写书法校本读物《临池八卷》,在非毕业班每周开设一节书法常规课。二是完善特色课程学习机制。通过举办“每日一写、每周竞赛写、每月一展”“名家进校园书法笔会及讲座”等书法特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书法学习氛围,通过定期举办“硬笔书法拉力赛”实现以赛促练,形成了日日练、周周评、月月展的长效机制,书法教育实现了全覆盖。此外,我校引导学生组建“晋唐书法”社团,通过课后延时服务为“双减”增效、为学生赋能。三是以书法融通五育。在推进书法教育的基础上,我校还打造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种植、养殖、新科技等4大类课程,以及创建了竹编、陶艺、刺绣等17个项目校内外劳动基地,形成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融合型五育课程体系。
青年教师素养的提升和专业的成长,关系着学校的办学活力和未来发展。为此,我校从四个方面实施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的教师发展工程。一是文化自信铸就高尚师德。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评优晋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等措施,强化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二是搭建多样平台锻造优秀师资。借助“生本擂台赛”“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沙龙”以及集體备课、推门听课、撰写教育随笔及课后反思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三是课题引领营造研究师风。要求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必须承担一项课题,课题组每学期举行理论学习交流会不少于4次,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智慧共享。四是改革评价机制激发内驱力。不断优化教师节表彰评优方案与年度考核评优方案,加大对青年教师的表彰力度,激发青年教师评优争先的内驱力。
久久为功,方能行稳致远;守正创新,才能突破发展。只有秉持初心,砥砺前行,才能保证教育发展不偏离“航道”;只有坚守本质,着眼未来,才能促进教育创新发展。
(作者系桂林市第十九中学校长)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