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棠
我国汉字自甲骨文开始,历经多种字体和简繁转化,其载体也从甲骨、竹简演化为纸张乃至信息化平台。其形体和载体的演变既是技术进步的反映,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现旨在通过分析汉字形体及载体演变与历史文化传承的联系、汉字形体与载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影响,总结其对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启示,以期促进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助力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符号,自诞生以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语言符号的形体与载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其变迁与当地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从甲骨文到现代简体字,从竹简到电子屏幕,汉字的形体和载体不断更新,充分体现了其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强大生命力,让其背后的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汉字形体及载体演变与历史文化传承的联系
作为独特的象形文字系统,汉字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含义,是汉语的记录符号,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质和深远影响。其不仅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更是具象化的文化记载和传承,其变迁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具有长达六千年的历史,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使用空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其诞生、应用和演进对我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早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为例,这种形式的汉字多以自然物象为基础,这种象形文字直观地反映了古人对世界的理解,承载着源自绘画记事、结绳记事的记录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的形体和结构逐渐发生变化,逐渐抽象化和符号化,其内涵也随着文化背景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并从侧面反映出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汉字形体及载体的演变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汉字的发展既没有陷入停滞,局限于象形文字的框架,也没有演变为韩语等纯粹的表音文字,而是始终保持活力、不断进化,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汉字形体与载体的演变过程
汉字形体的演变
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出现之前,我国古代使用结绳、契刻等方式记事。《周易》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记事的作用,但难以保存,意思不明确,并且不能承载复杂的含义。由此,绘图等记事方式登上历史舞台,并进一步发展为与语言有特定对应关系的原始文字。
最初形成的文字为甲骨文和金文,因其载体通常为兽骨、龟甲和青铜器皿等而得名,其在历史上可以追溯至商朝,主要用于占卜、记事等。甲骨文具有较强的象形特征,对日、月等具象化的事物进行勾画,形成了具象形态。然而,其形态、笔画均不固定,线条变化多样,同时存在极多假借表意的情况,导致其形态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降低了书写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学习和传播。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其形成建立在商周大量铸造和使用青铜器的基础上。金文作为青铜器上的铭文,是周朝的主要文字。相对于甲骨文,金文更加工整,汉字部首和偏旁也相对固定,异体字数量更少,阅读更为简便,意义更加明确。
大篆在金文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西周晚期,大篆成为记录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字体,其线条更为柔和,字体进一步规范,虽然结构依然较为复杂,笔画繁多,且由于地域不同具有差异性,但仍然对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相较于之前的字体,大篆的实用性大大提高。秦始皇统一六国并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后,小篆被定为官方文字,其轮廓与结构进一步简化,同时更趋向于符号化和抽象化。小篆形态规整,线条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美感。在此之后,汉字历经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多种字体形态演变,有着迥异的风格和观感,线条和笔画进一步简化,文字的可读性和表达准确性不断提升,最终形成了我国繁体字的书写标准。
到了近现代,最大的汉字形体变化即繁体字转为简体字。汉字的简繁转换以1956年发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为标志,最终形成了我国现代使用的汉字。但实际上,汉字的形体演变并未就此停滞,而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发生着新的变化。
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
汉字形体的演变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基于文字用以记录和传播信息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自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汉字始终以“更多人能读、更多人能写、表意更为精确”为演进脉络。由此可以总结出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其一在于笔画的不断精简。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字的笔画越来越简洁,方便人们书写和记忆;而进入近现代,由繁体字转化而来的简体字更加明确地体现出了这一特征。其二在于结构的规范性。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结构复杂,形态各异,到了秦代的小篆,汉字的形态开始规范,基本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方块字的雏形。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汉字不断排除异体字,形成并固定了部首、偏旁体系,表意更为精确,形体更为规范,可读性、实用性得到提高。其三为抽象性特征更加显著。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代表着文字需要更多指向抽象化的概念,这也是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象形性逐渐减弱,抽象性逐渐加强的原因之一。甲骨文、金文多采取象形、指事等造字方法,而到了小篆、隶书、楷书,大部分字已经失去了原来的象形特性,更多的是抽象化和符号化的表达,其能够覆盖的含义更为广泛。总的来说,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反映了语言的自然发展规律,既满足了方便书写、记忆和阅读的需求,也体现了人们对汉字形体艺术美感的追求,同时显现出更为抽象化的语言特征。
汉字载体的演变
汉字载体的变迁是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缩影,由于文字记录和传播信息功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可靠载体的基础上,因此汉字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跟随汉字形体演进的脉络,可以发现其载体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汉字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和技术的限制,人们大量使用龟甲、兽骨等加工简便的材料和青銅等提炼难度较低的材料作为汉字的主要载体。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材料具有非常强的象征意义,特别是需要经过采矿、提炼、铸造等工序才能制作成的青铜器,难以被平民百姓所使用,因此,以龟甲、兽骨、青铜器为主要载体的甲骨文、金文的内容基本都是有关古代统治阶级或特权阶级的记录。虽然这些载体不易损坏,但其记录的信息量有限,篆刻文字的难度和推广难度都较大。而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竹简、帛书出现,即用竹片、布匹作为书写材料,代表着手工业的发展和进步。虽然这些载体的制作成本依然较高,工期依然较长,但相较于青铜器,其制作成本已经大大降低,工期也大大缩短。但是,相对而言,竹简和帛书所能够承载的字数和信息量依然极为有限,竹简的重量和体积大,帛书则易燃易裂,二者都不适宜长期储存和转移,其本身的特性可能会造成大量典籍的损坏或遗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在此之后,由麻质纤维所制成的纸张雏形以及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为汉字载体的演进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脱胎于树木、麻布与渔网等价格低廉的材料,经过特定工艺而制成的纸张不仅成本低廉,同时在实用性、重量和体积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虽然纸张依然存在脆弱、对环境敏感的问题,但成本的降低使其产出量和保有量得到极大提升,进而推动了纸张生产和保存技术的进步,为汉字书写和我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唐朝时期的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充分地激活了纸张作为汉字载体的潜力,其通过提高汉字“书写”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效率,不仅有效刺激了原本游离于文化传承和知识发展体系之外的平民阶级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传播中来,也进一步影响了汉字书写艺术和多元文化作品的兴起和发展,从而诞生了无数宝贵的文化作品,并使历史得到了充分记录,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启蒙和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到了近现代时期,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汉字载体再次发生了深刻变革,电子文本、网络平台等数字化载体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从“三寸盘”到光盘,再到U盘、互联网,汉字的载体越来越丰富,使汉字能够迅速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传播到全世界。
汉字形体与载体演变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影响
汉字形体的演变与中华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不同时期的汉字形体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审美趣味。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直至楷书、行书和草书,每一种字体都深深地烙印着其所处时代的印记。同时,其本身的艺术美感、可读性和规范性也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准确记录与传递。例如,汉字的内涵不断更新,但并不用像英文等文字需要重新创造新的单词,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兼收并蓄、底蕴深厚的特征。而载体是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力、社会关系的体现,是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的缩影。甲骨文的载体兽骨、龟甲是特权阶级专属的用于占卜的工具,作为金文载体的青铜器则非王公贵族不可得。后续载体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是因为其书写简便性、生产易得性、传播和运输性能不断提升。最早的甲骨、青铜器等硬质载体需要将文字雕刻上去,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竹简、帛书等能够以相对简便的方式书写,但其成本依然高昂,不过不再与祭祀、王权等紧密联系。随后,纸张的发明让文字载体的重量、体积大大减小,进一步拓展了载体的受众面。印刷术发明后,书写和复制文字不再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成本,绝大部分人都能够使用质量好、成本低的文字载体。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载体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然而,汉字载体的演变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唾手可得的信息、简便快速的输入法淡化了汉字形体的要素,提笔忘字、文化解构、历史虚无等问题逐渐凸显,“信息茧房”等新问题也层出不穷。载体的演变不仅反映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局限性,既是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的动力和支撑,同时也需要社会予以关注。
汉字形体和载体演变与历史文化传承的发展路径
汉字既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和重要载体,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共同发展、相互影响。要想更好地实现汉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就必须推动中华文化创新与发展,使其适应时代需求。汉字形体和载体的演变不仅记录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因此,注重汉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从保护上来说,需要在汉字载体的发掘、修复、研究上下功夫,深入分析汉字形体与载体的历史演变、艺术特点和意义,以此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基础。从传承上来说,要充分增强人民群众对汉字文化的認同,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接纳、发展汉字文化,引导和支持社区、学校、家庭等各级各类主体参与到汉字文化的学习、研究、教育和传播中来,将儿童和青少年作为了解和学习汉字文化的重要目标群体,以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从发展上来说,既要创新发展汉字形体和载体,兼顾现代审美需求与汉字自身的文化特性和语言功能来对汉字形体和载体进行创新,也要充分发挥传统汉字形体与载体的价值,以此契合现实需求。这就需要针对现代科技与汉字文化的互动,实现二者的融合互促,进一步推动汉字载体的创新和发展,同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汉字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在线教育和创新应用,使汉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普及,进而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
汉字形体和载体的演变不仅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汉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当始终保持开放和创新的姿态,持续推动汉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汉字形体及载体的演变过程与历史文化的传承紧密相连。汉字的形态、结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审美和文化趣味,而载体的演变则与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载体从物质形态向非物质形态的转变,使得汉字的传播更为广泛和便捷。因此,既要注重传统汉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又要积极寻求汉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汉字文化和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课题名称:《现代汉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编号:2021KCSZSFKC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