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拉鸟笼观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的困境和破局之法

2023-08-15 13:20陶然
文化产业 2023年22期
关键词:鸟笼卡拉苗族

陶然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大众对非遗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社会上掀起了一波非遗热。卡拉鸟笼作为贵州少数民族非遗的代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当前,卡拉鸟笼在传播推广上存在一些问题,现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破局之法,以期更好地传承和推广卡拉鸟笼。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指被各群体、社团,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技能及相关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非遗蕴含着文化价值、理念、智慧和实践经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非遗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卡拉鸟笼作为一项少数民族非遗,蕴含着苗族人民的智慧,是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卡拉鸟笼作为苗族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极高的传播和推广价值。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非遗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卡拉鸟笼作为活态化的非遗,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分析卡拉鸟笼的传播推广价值,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推动非遗的传播。

卡拉鸟笼现状

苗族是我國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2021年,中国境内苗族人口约1100万。黔东南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集地,该地区的苗族工艺品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传承过程中保存良好,很多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鸟笼在苗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卡拉鸟笼蕴含着苗族人民的智慧。

我国养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图腾文化中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对鸟的尊重,“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是古人对鸟崇拜的最典型的例子。鸟笼在爱鸟之人眼中可谓重要的宝物,同时其也是中国的艺术品。贵州省丹寨县卡拉村是制作鸟笼的胜地,被誉为“中国鸟笼之乡”。卡拉村村民世代以手工编制鸟笼为生,鸟笼编织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鸟笼文化,其生产的鸟笼受到了全国养鸟人士的喜爱。2007年,卡拉村被原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鸟笼编织艺术之乡”;2009年,卡拉村鸟笼制作技术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拉鸟笼的传播推广价值

卡拉鸟笼文化背景

苗族有很多关于鸟类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天地是由名叫科啼和乐啼的大鸟所生。苗族人民把鸟视为吉祥的象征,自称是“鸟的传人”。卡拉村自古就有养鸟的习俗,当地人把鸟视为自己的同伴,所以制作鸟笼把它们圈养起来。由于对鸟的热爱,鸟笼也就成为当地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苗族人民与鸟、山林和谐相处,鸟笼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族群归属和社会角色的重要标志。

作为文化符号的卡拉鸟笼

符号是人类独创的信息载体,是文化的体现。“符号是一种表示成分(能指)和一种被表示成分(所指)的混合物。”如今,卡拉鸟笼不仅是非遗,还是苗族的文化符号,是苗族文化中具有特色的一部分。将卡拉鸟笼符号化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其文化属性与文化价值。

通过卡拉鸟笼文化可以清晰地看到苗族文明的变迁和苗族生态观。其蕴藏着苗族人民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既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蕴涵着丰富的内涵,折射出苗族特定的民族文化。非遗可以理解为物质在人类个体或群体中世代相传所遵循的相对固定的编码和解码方式的文化信息,不论哪种文化形态,只要具有传播价值并能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美国新闻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仪式观”中的“共享文化”概念。卡拉鸟笼作为一项非遗,能够在一定区域内构建群体的共同场域,这种共同场域能够唤起苗族人民对文化的共同记忆,构建民族身份认同,增强苗族人民的凝聚力。同时,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符号,对非遗文化符号进行有效的编码和解码,建立独特的符号传播体系,有利于让社会大众了解非遗。

卡拉鸟笼的传播意义

少数民族非遗产生于特定的时空,具有民族性、地区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人们通过对非遗符号进行编码与解码,建立了独特的非遗符号化传播体系。非遗以特定人群共同生命体验的文化形态传承下来,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卡拉鸟笼的符号文化进行挖掘、提炼具有意义,能够寻找到其传播推广的价值。从传播学角度看,卡拉鸟笼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增强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消费文化的角度看,符号消费必然伴随着符号经济,提炼卡拉鸟笼的符号有助于推动卡拉鸟笼的销售,为当地就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非遗符号化是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卡拉鸟笼具有独特性、地域性、多样性等特征,不论其制作工艺还是背后的文化内涵,都具有极高的传播推广价值。

卡拉鸟笼传播困境

人才流失:传承人减少,传承接班难

非遗工艺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特别的保护和传承渠道,可能面临消失的风险。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卡拉村青年为了生计,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同时,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工艺不感兴趣,不愿花时间学习与磨炼传统工艺技术,导致卡拉鸟笼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另一方面,卡拉鸟笼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要经过养竹、砍竹、破竹、编织、染色等数十道工序,且制作周期较长。再加上目前社会对于该项非遗技艺的认可度和宣传度不高,卡拉鸟笼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此以往,一些非遗传承人就会因为关注度低、受不到重视而失去传承和发展非遗的信心,最终导致非遗传承断代。

产业受限:发展模式落后,忽视空间布局

产业化是少数民族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非遗产品要想实现广泛传播,就要进行产业化发展。但是卡拉鸟笼的产业模式与产业布局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养鸟文化与主流大众生活严重脱节,当地人口流动性大以及民族村落空心化严重,卡拉鸟笼制造产业发展受限。手工鸟笼在工业化时代逐渐被机器制作的产品所替代,这给卡拉鸟笼技艺的传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此外,当地忽视了产业空间的布局。卡拉鸟笼的制作以个体手工制作为主,这导致卡拉鸟笼产业的产量小,市场空间小,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再加上贵州省丹寨县过去是贫困县,2019年才完成脱贫工作,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对非遗工艺的支持不足,导致卡拉鸟笼一直处于小规模、小范围的生产。传播空间的缺失使得卡拉鸟笼在非遗产业化道路上受到阻碍。

文化迷失:文化消费时代,未融入文化内涵

在文化消费旺盛的时代,人们往往忽略了事物的文化內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冲击着卡拉鸟笼文化。对其他地区的人而言,卡拉鸟笼是一项非常陌生的事物。传承人往往容易忽视卡拉鸟笼蕴含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没有立足于民族文化对卡拉鸟笼进行宣传,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吸引力、知名度较低,卡拉鸟笼推广和销售一直停滞不前。另外,新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也值得当地传承人关注,其容易造成“文化失落”。

渠道受限:传统思维限制,难以广泛传播

拓宽卡拉鸟笼的传播渠道十分重要。目前,丹寨县卡拉鸟笼传承人的年龄偏大,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虽然了解卡拉鸟笼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着高超的制作技艺,但是由于年龄较大和文化水平偏低,其运用新媒体平台对卡拉鸟笼进行宣传的能力不足,没有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或短视频平台上进行有效的矩阵传播。虽然部分传承人尝试通过抖音、微博等平台发布有关卡拉鸟笼的文章和视频,但由于缺乏运营意识和相关知识,效果并不理想。传承人老龄化、宣传度低和传播力度小成为阻碍卡拉鸟笼进入大众视野的主要原因。

卡拉鸟笼的传播策略

人才培养:重视保护和传承,培养非遗传承人

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核心,培养传承人是非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必然之势,培育非遗传承人是实现非遗稳定持续传承的有效办法。有关部门要积极培养非遗传承人队伍,提高团队成员的制作技艺和艺术素养。首先要建立非遗吸引人才机制,政府要积极保护非遗,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新媒体产业链,鼓励青年群体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其次,卡拉村应该培养合适的非遗传承人,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鸟笼文化,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最后,当地传承人要秉持工匠精神,深度挖掘卡拉鸟笼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实现由“工艺美术”到“文艺创作”的转变。

打造品牌:生产规模化,拓展产业空间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产业化是实现非遗产品推广的有效手段。当前卡拉村鸟笼的生产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是打造卡拉鸟笼品牌的关键。政府部门和非遗相关单位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可以有效解决卡拉鸟笼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将卡拉鸟笼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此外,还要探索合适的生产管理和销售方式,转变观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提高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卡拉村还可以开发卡拉鸟笼周边产品,从单一的非遗产品向多元化的产品形态升级。这不仅可以打造非遗品牌,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通过产业化生产和政府支持,卡拉鸟笼将得到广泛传播。

凸显文化:推广鸟笼文化,提升魅力

“文化价值”是非遗的精髓和非遗工艺产业化的保障。符号学者鲍德里亚认为,商品是“一串意义”,其中起根本性支配作用的就是由符号话语制造出的暗示性的结构性意义和符号价值。在当下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从基于商品价值向基于商品的符号价值转变。卡拉鸟笼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是具有多重意义的符号,承担着“符号生产”与“意义赋予”的使命。卡拉鸟笼的推广不仅能够销售物质产品,还能向人们传递其背后的文化。乡村非遗工艺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传播价值,因此卡拉村应注重挖掘卡拉鸟笼的文化内涵,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不但能传播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还能通过销售卡拉鸟笼推动乡村振兴。

矩阵推广:运用新兴技术,实现多元传播

非遗文化传播机制的建立对非遗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在不同时期,人类传播信息的方式也不同。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在卡拉鸟笼的传播推广方面,新媒体具有快速性和高效性的优势。通过“两微一端”以及短视频平台展示卡拉鸟笼,运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还可通过直播展示卡拉鸟笼的制作过程,讲解卡拉鸟笼产品,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此外,还可借助AR、VR、AI和元宇宙等先进技术更高效地将卡拉鸟笼文化传播推广出去。通过矩阵传播,增加卡拉鸟笼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使卡拉鸟笼被更多人熟知并喜爱。

非遗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少数民族非遗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数代人民的记忆。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卡拉鸟笼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其不仅是工艺产品,还突显着少数民族的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非遗工艺的推广传播实质上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传播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卡拉鸟笼的传播推广面临一定的挑战,根据当前传播主体、内容的变化,对传播渠道进行优化,使卡拉鸟笼实现“活态化”传播,是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之道。

猜你喜欢
鸟笼卡拉苗族
影音室里面的卡拉OK
鸟笼逻辑
鸟笼
古董鸟笼:欣赏收藏两相宜
卡拉OK也发烧 Earthquake(大地震)DJ-Quake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我想天空
最强“伴奏师”——卡拉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