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增林
1
父亲种地有讲究,我家早先的自留地,后来的承包田,都种得比左邻右舍好:地翻得深,肥施得匀,节令把握及时,种出来的粮食、瓜果、蔬菜长得壮,结得大,收得多。
当年,我们生产队棉花高产,积累了不少经验,常常安排“土专家”到外地去指导人家种植棉花。三十五岁那年,父亲到三十多里外、后来改成省属农场的海边农垦十七兵团,指导人家植棉,这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大半年时间,父亲不但完成了任务,还学会了管理梨树的整套技术。
那年夏天,正好学校安排我们去那家农场学工实习。团部安排父亲住宿的地方离我们实习工厂不远,旁边就是大片梨园,枝头挂满梨子。那时候嘴馋,我在梨园转悠着不想离开。父亲说:“梨子现在还不成熟,熟了买些带回去给你们吃。明年春天,我也买些树苗,自己栽种,以后你们就不愁梨子吃了。”
第二年,父亲果真购回了十来株梨苗,栽在自留地里。我们家乡那一带,从来没见哪家栽种过果树,不少邻居都跑来看稀罕。父亲买回《果树栽培技术》《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等书,晚上没事就阅读查看,白天就在这十来株梨树上下功夫,整枝定型,水肥调控,防虫治病,促根发花。几年过去,那十来株梨树,棵棵长得粗壮健硕,株型圆满。到了春天,繁花满枝,一片雪海;进入秋天,硕果累累,压弯枝头。
以后的那些年,中秋节一过,我们家的秋梨总吃不完。分送亲戚邻里,父亲在众人的夸奖声中,收获着一份受人尊重的满足。
2
梨树盛果的那些年里,父亲迷恋上嫁接,整天琢磨着在一棵树上嫁接出不同品种来。每年一到春天,树芽萌发的当口,他便四处寻觅我家没有的梨树品种,有时不惜费时误工,骑车几十里,寻找枝条接穗。一次不知从哪里听说,一个农场有砀山青皮梨,他凌晨三点冒雨出发,蹬车往返五六十里,讨回几根树枝,剪下穗头嫁接。为几根树枝,如此费心劳神,母亲直说他发傻。
由于父亲如此执着,没过几年,我家那十来棵梨树,就成了邻居们参观的“标本”。一棵树上,品种有褐色的皇冠、秋月,有绿色的青皮、翠玉,还有绿中带红的早酥红;果型呢,有浑圆的、葫芦形的、蟠桃形的,大的小的,五花八门,让村里人眼界大开。
多少年后,有一次我从城里回去看父亲,谈起那些年他对种梨的痴迷,他说:“种梨树,是一种兴趣,也是一种寄托。人活在世上,除了扒拉一日三餐,总得有点自己想做、愿做的事情,这就是人在生活中的一种念想。人有念想,日子充实,灵魂安逸,走路脚下也多了几分力道。”
父亲的这种生活态度,也体现在几十年对我们弟兄俩的教育中。他言传身教,将这种人生观灌输给我们,对我们产生了积极影响。
3
十八岁那年,我从村办高中毕业,回家劳动挣工分。在那备感前途渺茫的日子里,我被繁重的体力劳动折磨得疲惫不堪,一到晚上,便上床倒头呼呼大睡。这时父亲告诫我:“人这一辈子,眼睛决不能只盯着土里刨食,不关心吃喝撒拉之外的世界。你还年轻,不读书、不看报、不听广播,用不了几年,人就废了。你未来的日子还长,总得对将来有个念想,有个盼头。”他说的这个念想和盼头,到底是什么,他迷茫,我也迷茫。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动,鼓励支撑着我不在艰苦劳作中沉沦。
一次,他进集镇办事,给我买了一本《新华字典》,说是阴天下雨没活儿干时可以翻翻,不要把识过的字给丢了。又一次,他看到有人在读一本《政治经济学史简编》,尽管不懂里面讲的什么,但他觉得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就向人家借回来给我读。
在那经济十分拮据的年月里,全家人都省吃俭用,他还让我购买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鲁迅杂文集》等书回来阅读。这些书,大大弥补了我知识的不足,也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后来我参加高考,顺利考上大学。弟弟也读书有成,分配到县城工作。
年事日长,沧桑阅尽,如今我对父亲的理解更加深刻。他这一辈子,没有走出村子,种好梨树,把庄稼忙得精细些,这便是他的人生态度、精神追求。他用这份追求避免陷入平庸生活的泥沼,并且深深影响着我们兄弟二人,形成了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的优良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