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

2023-08-14 23:42:49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管理企业

杨 鑫

(湖南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0)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所选择的投资项目和类型逐渐多元化。这一过程虽然可以将企业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散,但是,因投资管理水平不足而导致的投资风险,很容易让企业的经营发展陷入困境。事实上,部分企业尚未真正意识到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无法实现对投资项目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因此,基于这种背景开展企业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投资管理概述

(一)投资

就广义角度而言,投资指的是特定的市场主体,比如政府、企业和个人以收回本金并获得利益为目的,将货币资金或者非货币资金作为资本投放于某一具体对象,以期在未来期间获得经济利益的行为。比如,企业购置生产设备、实施在建工程、购买金融资产等行为。

根据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可以对企业的投资进行分类。按照投资活动和生产经营的关系,可以将投资划分为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将资金直接投放在能形成生产能力的实体资产,比如常见的配置劳动力、购买劳动资料等。间接投资是指将资金投入在股票、证券等虚拟资产上,这种投资方式并不直接介入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而是凭借证券资产的权利获得股利和利息收入。

根据投资对象的形态和性质不同,将投资分为项目投资与证券投资。项目投资是指企业购买实质性的实体资产形成生产运营能力,并通过运营获得经营利润。证券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用于购买证券资产,并通过证券市场上的权利间接控制被投资主体的运营活动,获得投资收益。

根据投资活动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影响,企业投资可以分为发展性投资和维持性投资。发展性投资者是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企业投资,又被称为战略性投资。维持性投资是指为了维持企业现有的正常运行能力而开展的投资,又被称为战术性投资。

(二)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是针对投资行为的一种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企业投资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一是企业的战略性决策。企业的投资管理一般涉及发展方向、生产能力问题,比如新行业的进入、新产品的研发和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控制等。而企业对这些活动的管理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二是一种非程序化管理行为。企业部分投资活动并不会经常性地出现,比如新设备的研发、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控制等。非经常性活动,按照特殊的影响因素和其他条件进行分析和决策。而这种模式的管理则被称之为非程序化管理。三是投资价值的波动性较大。由于企业投资的标的形态处在不断变换之中,因此其获得的收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投资项目还容易受到市场利率、原材料价格变化的影响,因此,导致其价值有较强的波动性。

二、投资风险控制的内涵

风险是指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因各种因素导致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结果的可能性。风险既可能给企业带来非预期的收益,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非预期的损失。本文所说的风险特指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有研究认为,投资风险是指投资主体为了获得投资收益,而对未来的经营活动造成损失所承担的风险,比如企业的证券投资可能会被套牢,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能面临市场价值下跌的风险等。也有研究认为,投资风险是指在投资决策到投资结束期的时间内,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相背离,致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导致投资风险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政策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的失误、产品价格的波动及市场利率的变化等。

当前并没有关于投资风险控制的统一概念。有研究认为,投资风险控制指的是,针对企业的投资运行流程和投资风险类型开展的管理活动。投资风险控制的内涵包括:投资风险管理具有持续性,贯穿企业未来经营的每一个周期;投资风险控制是企业重要的战略管理工具;投资风险控制需要设计完备的组织体系并调动全员参与;投资风险控制的目标是实现对风险的事前控制,要将投资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投资风险控制包含多个子系统,而各子系统之间的目标相互交叉。

三、企业投资管理的原则

企业进行投资管理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可行性原则。企业投资项目的金额往往较大,资金占用的时间较长,因此会对企业经营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投资决策程序,进行必要的经济性和技术性论证,并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各个项目的优劣,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其次,结构平衡原则。企业的投资行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固定资产的购建,还会涉及所需流动资产的配置。与此同时,投资过程中还经常发生资金需求和资金供应不相匹配的情况,因此,企业必须坚持结构平衡原则,合理配置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实现资金供应和资金需求的有机平衡。最后,动态监控原则。企业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过程性控制,要严格把控工程的进度,根据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完成情况,进行资金的拨付和结算,严格控制项目工程的资源耗费,杜绝出现人为舞弊和资金浪费的情况。与此同时,对于金融资产投资项目,企业应该广泛而深入地收集资本市场相关信息,全面了解被投资对象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实现对金融资产的动态估值,以最大限度保障投资收益。

四、企业开展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的意义

(一)能够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企业的生产运营就是资产状态的转换过程。企业通过投资能够购置多种类型的资产形成生产能力,实现对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从而源源不断地产出产品。例如,企业进军一个新的行业,开发一种新的产品,都需要购置相关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管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二)能够助力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企业投资的目的是通过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或者其他物质形态的资本,购建各种资产形成生产能力,获得经济收益。而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则可以通过股利或者债权利息的方式获得收益。也就是说,投资行为通过对不同状态资产的转换获得经济利润。

(三)能够防范企业的投资风险

企业的投资行为会面临各种形式的风险,比如,来自竞争对手的风险、资金周转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及政策风险等。如果企业能够加强对投资行为的风险控制,那么就能够分别从组织体系建设、风险预警体系引入、风险控制活动实施等多个角度识别投资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通过多种手段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五、企业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在市场环境下,投资收益与风险并存。实际上,诸多企业并未认识到投资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一方面,部分企业的管理者认为,选择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并为此筹集大量的资金是投资管理的关键所在,却忽略了对投资管理过程中外在因素的考虑与测算,未能开展有效的投资项目预算,企业管理者对投资的风险缺乏考虑。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代理成本的存在,部分管理者倾向于选择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且未能与企业所有者交流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导致企业所选择的投资项目本身就蕴藏着较高的风险因素。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缺乏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企业员工在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收集相关风险因素的意识。

(二)投资项目缺乏规划

有些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无法对项目开展有效的经济性和技术性论证。一方面,企业缺乏较为科学的投资项目决策制度。某一项目的投资决策往往由企业的管理者根据主观经验进行判断,无法执行项目决策的民主制度。一旦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存在问题,就很可能导致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收益。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定量分析的重要性,却无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比如无法根据方案的特殊性,在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分析方法中进行选择。错误的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方式无法得出精准结果。

(三)资金来源单一

较为单一的资金来源通常会导致企业面临着较高的筹资风险,而这也是诱发企业发生投资项目风险的关键要素。一方面,部分企业习惯采取债务性融资的方式,比如通过银行贷款,虽然能够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却存在较高的财务风险。一旦企业的资金链条断裂,就会导致投资项目无法得到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筹资期限结构与投资项目周期存在时间错位的风险。企业很可能会通过举借短期贷款的方式来投入长期项目。由于投资项目的回收周期较长,无法在短时间内为短期贷款的偿还提供充裕的现金流,一旦爆发财务风险,将导致投资项目无法持续进行。

(四)缺乏高素质的投资管理人才

企业投资项目的规划、论证、实施都是由人来操作的,因此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够影响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效果。实际上,企业普遍缺乏高素质的投资管理人才。一方面,企业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投资规划人才,无法根据企业当前的资金流量和经营需要选择适宜的投资项目,时常发生因投资规划失误而损失的情况。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投资项目的合同管理人才,无法及时识别投资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导致企业发生合同诉讼。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人才培训机制,无法根据经营活动的变化和法律法规的调整,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这就导致企业的投资管理人员的素质无法得到提高。

(五)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应从组织机制、控制活动、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实践中,企业所建立的风险管理机制尚不能满足风险管控的要求。首先,部分企业尚未建立独立的投资风险控制部门。各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各业务部门,而各业务部门在风险控制活动中缺乏协调,且经常推诿风险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其次,企业对投资项目风险的管理主要集中在事中阶段和事后阶段,常用风险管理策略也局限于风险自留和损失控制层面,无法实现对风险的前瞻性控制。最后,企业未能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科学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普遍缺乏投资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无法实现对投资项目各阶段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无法对投资项目数据信息中存在的异常指标进行识别和预警。可见,企业风险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都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六、企业加强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对策

(一)增强风险管理的意识

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企业的投资项目有可能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投资管理和投资风险控制的重视,辩证地看待投资项目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积极学习有关投资项目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都应该树立责任意识,积极发挥自身在投资项目选择、实施、运行中的职能,并且要关注前沿的投资项目风险理论,制定企业的风险管理方案。其次,企业应该在内部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环境,定期召开面向全体员工的投资项目风险管控会议,调动全员参与,号召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收集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的相关信息。

(二)加强投资项目规划

开展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投资项目管理的首要环节,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规划。一方面,企业根据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可行性分析方法,举例来说,对于投资额相同,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投资方案,企业可以采取净现值分析法;对于投资额相同,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投资方案,企业可以采取年金净流量分析方法;对于投资额不同,寿命期相同的独立投资方案,企业可以采取现值指数法。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完善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决策程序,从不同的角度对项目进行经济性和技术性论证,并通过民主决策的程序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

(三)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完善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企业应该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成立独立的投资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各投资项目的管理,并制定各项目的风险管理预案。其次,企业应完善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能实现对投资项目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能有效控制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预算管理小组可以将风险控制指标纳入预算考核体系,并加强对各责任部门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防范出现投资项目的资金浪费、人为舞弊情况。最后,采取多元化的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对投资项目风险的事前和事中控制,积极采取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共担等控制措施。

(四)提高投资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

人才是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必须提高投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在人员的招录环节,加强对面试主体投资管理专业知识和风险控制实际经验的考核,严格把控招聘的质量关,在源头环节保证人才质量。另一方面,在内部建立投资管理人才的培训机制。企业所设计的课程应具备全面性,内容应至少包括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合同管理、商业管理、数据分析、法律知识等内容。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培训结果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员工给予一定的奖惩。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重大且紧急的项目,可以从外部邀请投资管理专家来企业开展实际指导活动,并向员工传授相关的实战经验。

(五)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

在投资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中,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一方面,企业的投资项目风险预警体系应实现同其他信息系统的有效连接,做到技术标准和数据口径的统一。风险预警体系能实时从其他系统中引入信息,并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另一方面,在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中嵌入投资项目风险的预警指标阈值。预警系统一旦发现投资项目的指标值接近预警阈值,就能够向管理者发出信息。管理者可以根据所收到的信息,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方案。

七、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投资行为是在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以实现经济价值为目标的行为,是重要的战略性系统工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投资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从多个角度入手,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期望本研究能为企业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