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稻田养殖小龙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主导模式之一,综合效益显著,推广前景看好。文章介绍了在贵州省安顺市开展的稻田小龙虾综合种养技术,包括稻田选择、田间工程及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稻田;小龙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综合种养
中图分类号:S964.2文献标志码:C
近年来,贵州省渔业生产紧紧围绕生态渔业发展需求,拓宽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调优产业结构,建强产业链条,通过示范带动、政策扶持,大力推广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鼓励和推广“稻+N”等高效养殖模式,在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等地利用稻田进行淡水小龙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实现一田两用,一田多收,稳步提升稻虾综合种养单产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稻虾综合种养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当前渔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养殖面积呈现逐渐扩大的态势。但在养殖管理期间,由于许多养殖户并没有掌握有关养殖技术环节,导致小龙虾和水稻病虫害呈现出加重趋势,为了实现稻虾综合种养的提质增效,充分掌握水稻和小龙虾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养分需求,要求做到科学种养,科学管理,加强水域环境的有效调控,切断病原的传播渠道,将各类病害降低到最低程度。通过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着力提升渔业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努力把“小品种”打造成“大产业”。
1 稻田选择
1.1 土质条件
一方面选择地势平坦、朝南向阳的田块,土质要能够做到具有较高的保水能力,而且不会产生污染,不会浸水、不漏水(无浸水的沙壤土田坎加高后,可以使用尼龙薄膜来进行护坡),这样才能保证水稻地的质量和水深都比较稳定,每块稻田面积以1.3hm2~2hm2为宜。另外,水稻田还要肥沃,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底栖动物群落,如此才能为小龙虾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
1.2 光照条件
稻虾种养除需要较好的光照条件,还要有遮阴的环境。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线进行光合作用,小龙虾的生长也需要充足的光线,因此充足光照条件是确保稻虾养殖是否成功的首要条件。但安顺属于西南地区,夏天的温度有时候可以高达35℃,对小龙虾的正常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鱼凼上面要有遮阴物[1]。
2 田间工程及准备
2.1 田埂修整
实施稻虾种养的地坎要加高、加固,高度通常要超过40cm,打得牢固,不塌不漏。对耕地修缮,必须将田埂加高增宽,埂土需夯实,防止渗漏水和逃虾。为防止虾打洞,可用聚乙烯网片(密网眼)对池埂进行护坡。田埂高度可视不同类型稻田而定,一般安顺地区用于稻田养殖的水田田埂高度为40cm~50cm,坝子区域田埂应高出田面50cm~70cm,低洼田田埂应高出稻田80cm以上,田埂顶宽50cm以上,冬闲水田的田埂可加高加宽达1m以上,保证坚固牢实。
2.2 开挖虾沟
虾沟是小龙虾进入稻田的通道,一般在秧苗移栽一周后,也就是水稻幼苗开始长出嫩芽的时候开挖,沟渠宽度30cm~60cm,深30cm~60cm,可以挖出1~2条纵向的沟渠,也可以挖出“十”型、“井”型、“目”型等,将沟渠与鱼凼相连。在水田中,鱼凼的面积为稻田8%~10%,每个水田1个,从水田的正对下挖出1.5m~2.5m,在水田的正对上筑起30cm的地埂。如果田地太小,可以多个田地一起建一个鱼凼,鱼凼的位置最好选在田地的中间或者最北边。在鱼凼的四边均有开凿的切口,并设有水闸,可在任何时候关闭。宽沟式稻田养殖小龙虾,以沟为凼,也是按照鱼凼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和施工,面积是本田的8%~10%,沟宽度是1.5m~2.5m,深是1.5m~2.5m,长度可以根据田块来确定,位置可以是横向穿过田中央,也可以是沿着田边而下。但要注意鱼凼或宽沟与地坎之间的距离要超过80cm,否则会影响地坎的牢固程度。根据不同的稻作方式及养殖模式确定不同的鱼凼或宽沟。
2.3 进排水系统建设
在水田中养殖小龙虾,必须选择好入口和出口[2]。进、排水口的位置要确保进、排水的便利,并且要选在水稻田的两个角落的土坎上,这样才能确保水稻田中的水能够顺畅地流动,同时能将全稻田水换出。进、排水口可用PVC管加弯头制作,进、排水口处要设置拦小龙虾栅,以防止有害生物进入稻田和小龙虾逃跑。挡小龙虾栅可以使用竹、木、沙网、尼龙网、铁丝网等材料来制成,设置后呈现出一种曲线的形状,凸面对着田里,并且要将它插入到田垄中1m,左右两侧,将它嵌入到田垄口子的两边,并且一定要将挡栅安装稳固,在进水口的靠近位置再添加一层竹帘或树枝篱笆,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了由于小龙虾顶流跃逃与拦截渣杂塞拦而导致的阻水或倒栏。
2.4 施足底肥
养殖虾类的稻田,必须配合全田施一定量的底肥,然后才能在虾沟栽种水生植物,一般情况下,底肥的施入量为总施肥量70%~75%。每亩施用有机肥料(厩肥)750kg~1000kg,复合肥料不能多于20kg,或直接施用市场销售专用长效肥。
3 苗种放养
一季虾一季稻的稻虾轮作模式,小龙虾虾苗放养通常在9月份。稻虾共作模式,小龙虾苗种放养通常在2月到4月份。要选择个体规格较为整齐,身体健壮,色泽青绿,活泼健康的小龙虾苗种,一般每亩放养量控制在40kg~50kg,每公斤虾苗控制在100尾~130尾,在第2年的3月~5月份进行补投,补投的幼虾规格控制在3cm~5cm,這样能够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量。
4 饲养管理
稻田小龙虾养殖管理过程中,管理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小龙虾的产量。所以在小龙虾生长发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做好饲养管理和水位调控。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喜欢采食腐烂的虫子、植物、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在养殖过程中不仅要施足基肥,还应该适当种植水草,营造天然饵料供小龙虾食用,还需要注重做好人工喂养工作。结合天气和水温温度,4月~5月份是小龙虾生长的旺盛季节,当水温超过20℃,可以在9:00点和17:30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到小龙虾体重的8%。夏秋季节小龙虾采食量下降,这时可以适当降低投喂量,采用隔日投喂方式。入冬之后水温较低,通常不需要进行饲料投喂。小龙虾在养殖期间加强水位的调控十分有必要。根据浅深的灌溉原则,在放养初期阶段,水位较浅,一般控制在10cm~15cm,保障水稻能够露出水面10cm左右,12月到第2年的2月份,水位适当加深控制在40cm~60cm,这样能够促进温度提升。3月~4月份外界温度逐渐回升,小龙虾外出觅食要,调控水位到20cm~30cm,4月中旬水稻水温超过20℃可以适当加深水层控制在50cm~60cm。日常要注重做好田间的巡视检查,掌握小龙虾的采食、水质和活动情况,结合采食情况、气候变化,对饲料投喂量和投喂时间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要注重进水口、排水口的针对性检查,防止逃逸。
5 病害防治
5.1 水稻农药施用
水稻施用农药应选择对小龙虾类毒性小,药效好的农药,如三环唑、井冈霉素、吡虫灵等高效低毒药物预防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疾病,必须按规定浓度用药。避免使用“1605”“1059”,禁用鱼藤精、敌敌畏、甲基对硫磷等对小龙虾类毒性大的农药。由于稻田养小龙虾后,小龙虾吃掉了一部分害虫,水稻病害有所减轻,单季稻田施药可适当减少1次~2次。施药前,疏通小龙虾沟,加深深田水至7cm~10cm。粉剂趁早晨稻禾沾有露水时用喷粉器喷;水剂、乳剂宜在晴天露水干后或在傍晚喷药;下雨前不要喷药,以防雨水将农药冲入水中[3]。施药时可以把稻田的进出水口打开,让田水流动,先从出水口一头施。药物应尽量喷在稻禾上,减少药物落入水中,提高防病治虫效果,减低农药对小龙虾的危害。
5.2 小龙虾病防治
稻田养殖小龙虾,小龙虾与水稻共生互利,达到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与池塘养殖的小龙虾相比,稻田养殖小龙虾的病害要轻得多。水陆两栖敌害主要为水蜈蚣、蜻蜓幼虫、水斧虫、黄鳝、水蛇和水鼠等,对小龙虾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小龙虾病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在小龙虾病易发季节,加强预防,出现病害及时治疗,全池泼洒一次聚维酮碘,并同时用大蒜素拌饵投喂,可有效防止小龙虾疾病的发生。要做好清田消毒、小龙虾种和饲料消毒、水质调节和药物的预防等工作。
参考文献:
[1]许颖,路璐.稻虾种养系统中生态要素的丢失问题分析——基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视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1):15-23.
[2]田玉聪,冯香诏,高珍珍,等.稻虾共作模式不同水稻播期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及经济效益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1):57-61.
[3]黄志峰,倪国彬.一种小龙虾稻虾轮作新模式[J].河北渔业,2020(8):24-27.
Technology of procambarus clarkii cultivation in paddy fields in Southwest China
JIN Yan
(Anshun City Fishery Management Station, Anshun 561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Procambarus clarkii cultivated in paddy fields is one of the leading modes of integrated rice and fishery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in China, with significant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nd promising prospects of popularization.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rayfish in rice field in Anshun City, Guizhou Province, including rice field selection, field engineering and preparation, seeding stocking, feeding management and disease control techniques, for reference of the general farmers.
Keywords:paddy field; Procambarus clarkii ;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作者簡介:金艳(2000.1- ),女,贵州省安顺市渔政管理站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