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豆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1150)
在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能力必须得到重视,他们的能力不仅帮助行业解决发展问题,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新动能(周晓莺,2020)。在当前“互联网+”时代,饲料专业人才培养逐渐朝着产教融合方向迈进,在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结合饲料专业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实际情况来看,还面临着一定困境,因此结合“互联网+”特性,针对饲料专业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为饲料产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目前国内的饲料行业竞争压力巨大,不仅饲料企业数量多,而且饲料产品同质化严重,恶意低价竞争现象普遍,不利于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借助人力资源提升饲料产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才能提高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放眼国际社会,我国饲料产业的竞争力偏低,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所以更需要人才的支持。
1.2 助力饲料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果学生只具备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匮乏,那么企业在录用后还需对其展开相关培训,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于颖和徐燕,2022)。因此,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越强,在今后的职场竞争中优势就越大。而饲料产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非常看重,涉及农业、机械、生物、自动化等多个学科,加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让学生对饲料产业的学科背景更加了解,从而将理论知识高效转化为工作实践。
1.3 满足饲料企业经济转型需要 当前我国饲料产业正处在行业转型关键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需要大量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来解决饲料产业转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所以在高职院校的饲料专业教育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尤为必要,只有如此,才能满足饲料企业经济转型需要。
2.1 自身主观意识不强 对某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43% 的创业者在校学习期间并未参加过任何创业方面的培训,创业并非主观意愿,而是被动选择。尽管饲料专业学生大部分为农村出身,对养育自己的土地有着深厚感情,但真正要他们投身农业支持创新创业发展却并无太大热情,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认识到学“农”的“钱”途渺茫,所以“学农不爱农、学农不为农”的现象非常普遍(陈明等,2020)。饲料人才回乡创业的主观意识不强,缺少艰苦奋斗的农业创新创业精神,导致饲料产业暴露出缺少双创主力军和人才储备的弊病。此外,人才的创新创业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吃苦耐劳的毅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前期还要投入大量资本,而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初期资金吃紧且融资能力有限,极易导致创新创业项目发展空间受限,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2.2 学校培养模式滞后 尽管高职院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内容毫无亮点,并未结合专业特色、学科背景及当下创业环境等要素进行合理设置。同时,课程也基本以理论为主,加之实训场地的局限,远远未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的,形式大过实质。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多为行政人员或辅导员兼任,并非科班出身,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所以会影响到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质量(阚照国,2022)。在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方法单调,缺少进阶式教学体系,无法培育出契合饲料行业需求的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另外,导师带的学生数量太多,平日管理疏忽,对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够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2.3 行业创业门槛较高 现阶段,我国饲料行业有许多中小型企业因为资金规模较小、创新资金投入有限而不得不采取低价竞争策略,造成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加剧。许多饲料企业在偏远乡镇,饲料专业人才不愿前往,所以就算招到人才也难留住,造成许多饲料企业不再迷恋于招聘高学历人才,更不愿在员工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投入资金。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许多饲料专业高职学生想要投身到饲料行业创业队伍中,但在创业前期便遭遇诸多问题。如饲料行业的创业启动一定要配备多台饲料设备,目前业内常用的饲料中型设备价格为10 万~20 万,就算是创办小型饲料厂,要打造一条完整的饲料生产线,最少要保证有5 ~6 台饲料加工设备,可见前期投入对大学生创业来说具有巨大的压力,再加上设备的后续运行维护与保养也是不小的开支。此外,饲料行业还存在账款回收困难、赊购情况普遍等现象,资金回流周期太长,无形中抬高了饲料行业的创业门槛。
3.1 有机结合饲料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开设饲料专业必须重视创新专业课程、提升人才质量标准、优化师资力量、共建实践基地、开放合作深化等方面,力求培育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对高职院校来讲,在促进饲料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过程中,应关注“金课”建设,作为新农科专业课建设目标,具备“两性一度”特点,其中创新性属于最为显著的特点(彭贺明,2022)。“金课”建设要求专业教学内容能体现出时代性与前沿性,教学形式需保持先进性与互动性,所以高职院校应将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视为培育关键点,将产、学、研、创深度整合,以此作为培育饲料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可组建饲料专业学习小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科研精神与创新精神,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饲料专业教育教学需要尽量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借助一切可用资源安排饲料专业学生前往饲料厂、养殖基地等地进行工作实践,在实践实验方案的同时结合饲料行业发展动向不断优化选题研究,培养出更多契合饲料行业发展趋势的创新创业人才。
3.2 以饲料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双创能力
3.2.1 饲料生产类创新创业项目 饲料生产类项目主要包含饲料原料加工、饲料配方设计、配合饲料生产等项目,在培养饲料专业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可对饲料生产类项目进行设计,①饲料原料加工项目。目前许多饲料生产加工新技术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促使畜牧产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如秸秆软化、热喷、压块、倾注、酶制剂处理等。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为高职院校合作的养殖场配备饲料加工设备研发新技术,如研究生物颗粒饲料的制作工艺、秸秆酶解技术等,并且对此类技术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加以推广(董俊秀,2022)。②饲料配方设计项目。由饲料专业教师与饲料企业专家共同执教,指导学生结合各类畜禽深入了解各种营养素的营养需求及常见饲料的营养成分,为今后进入饲料配方师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致力于开发出能提升畜禽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配方,为广大养殖户带来实质性帮助。③配合饲料生产项目。学习如何使用原料接收设备、初筛机、粉碎机、混合机、制粒机、膨化机、打包机等设备,了解相关工艺流程,进入饲料企业中控室对配合饲料生产流程进行操作控制。该项目教育面向饲料品管员、饲料中控工等工作岗位。
3.2.2 饲料检测类创新创业项目 高职院校应与饲料企业或畜牧养殖场洽谈合作事宜,在企业中建立人才实训实践基地,共同制订饲料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工学结合中齐头并进,在谋求发展中合作共赢。同时,高职院校不仅要建设饲料分析实训室,还应建设第三方实验室,为饲料企业的饲料分析工作提供助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与社会服务衔接。此类项目对接饲料检验化验员岗位。
3.2.3 饲料营销类创新创业项目 开展市场营销模拟活动进行营销案例分析、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诚邀饲料企业专家前来培训,打消饲料专业学生走向市场的顾虑。在“互联网+”时代,饲料营销可基于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开拓线上市场,对企业或自己创业生产的饲料进行销售,同时为养殖客户提供更快捷的技术服务。
3.3 推动高职饲料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3.3.1 改革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饲料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协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其中校企双方应共建饲料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商饲料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出职业能力课程,完善饲料专业教学标准。同时,应构建由院校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行教师与学生企业经历证书档案制度,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体来讲,饲料人才培养机制可设定为“学生(高职院校)—学徒(院校+ 企业)—准员工(企业跟岗)—正式员工(企业顶岗)”,确保学生的专业技术、创新创业及社会适应等各方面得以提高。
3.3.2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建议推行现代学徒制,结合学校专业教育和企业在岗培训,构建“双轨制”人才培养机制。在第一、第二学年借助学校资源学习文化课、专业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第三学年则借助企业资源,结合现代学徒制,对饲料专业技能进行基础训练、模拟训练、实战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3.3 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饲料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满足饲料行业发展需求、从业者职业素养及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将专业课程设置为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术、创新创业等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为双基地、双导师、多岗位模式。基于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与饲料企业共同编制适用于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包含《动物营养与饲料》《畜禽饲草饲料加工》《饲料质量检测》等,同时力争不断完善课程资源,打造国家级精品课(陈剑波,2022)。
3.4 以互联网技术促进饲料专业产教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加强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在饲料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优化教学方式,既要多提供在企业的实习机会,也要适当增设与企业管理层座谈、开研讨会等学习方式。邀请不同地区饲料企业管理人员以在线讲座的方式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在饲料企业中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如在饲料产业链环节增设监控,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还可借助信息化平台,让饲料专业高职学生参与知名饲料企业的例会,从而掌握更多行业动向和前沿信息。
另外,还应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主要以媒体技术为载体,遵循“共建、共赢、共享”的原则,由高职院校与饲料企业共同建设覆盖饲料专业各项技能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其中包含图片、课件、试题库、微课、音视频、仿真软件等各种形式的资源,助推信息技术与饲料专业教学的深度整合。同时,与校企合作的饲料企业共同建设“互联网+”专题网站,拓宽学生学习渠道,为合作企业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提高饲料专业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我国饲料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对饲料专业人才而言,无论是在饲料行业一线生产工作,还是从事相关学科课题研究工作,均需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有机结合饲料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以饲料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推动高职饲料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以互联网技术促进饲料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更多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饲料人才,助力我国“三农”问题的良好解决,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