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篇不到200字的短文《三峡》,为我们道尽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撰写出这篇著名山水之作的作者便是本篇的主人公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据《辞海》记载,他约于公元470年,生于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于公元527年,被萧宝夤(yín)部将郭子恢围杀于阴盘驿(今陕西省临潼区东北阴盘城),暂葬当地。后于公元528年归葬洛阳邙山。朝廷追封其吏部尚书等职。
郦道元的一生,不仅为北魏朝廷任职效力,更为后人称道的是,他曾经在多处任职期间,踏遍祖国千山万水,并以隽永的文笔进行记述,最终写下了四十卷、三十余万字的堪称中国古代水文地理之最的鸿篇巨制《水经注》。
万物生长离不开水,人类的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但是这些线状的水系,源自山峰,奔流向海,水量时大时小且流动不定。当它们淹没人类聚集的村庄、耕种的农田时,就会形成势不可当的洪水。洪灾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从西方的挪亚方舟到我国古代的大禹治水,世间流传着各种各样关于治理洪水的神话故事。
洪水,大多是由河流湖泊发展起来的,了解这些河流湖泊的位置、走势、水量变化以及与人群聚居的关系,才能真正了解水系,从而顺乎它们的运动规律,甚至局部改变它们的流向。“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勤劳勇敢的祖先驯服江河湖海的历史,可以说,书写了《水经注》的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是中华民族在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最为有名的知水、治水的功臣。他所著的《水经注》,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堪称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同时又是游记文学的优秀作品,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生于刺史之家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郦范刚刚升任青州刺史不久。而此时,与北魏对峙的南朝宋国全境只有梁邹、历城、东阳没有被攻下。寒冷的正月里,滴水成冰,铜铁兵器上会冒出水滴,或者结霜。这种现象很有趣,长大后我才知道,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中,“金生水”,也就是在寒冷的空气中,金属上会凝结出水。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全天下江河湖海里的水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去玩耍的小溪又会流向哪里呢?随着我渐渐长大,加上跟随刺史父亲外出考察的经验积累,我对水文地理越来越好奇。我的母亲卢氏,也对我幼年的成长颇有帮助。她不仅精读史书,也善于治家,她把获取的仆隶按技能分为几类,成立了酿酒、磨面、榨油、制衣等几个作坊。从小我就耳濡目染,在读书的同时也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知识。还记得在我一岁抓周那天,我一手按住一卷鲁帛,一手按住一块煤精石印。父母连连叫好,认为我将来可以读书做官。对于我来说,作为青州刺史、尚书右丞的儿子,我的未来的确可以平步青云,步入仕途。但是我总觉得,除了当官要当个认真负责的严官,还有些其他的事值得我关注。想起金属上凝结的水和天下河流中流动的水,它们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不无联系,真想多去野外实地考察考察啊。
大好河山我来了
长大后,我顺理成章地跟随父亲的脚步步入仕途,我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更多了解。早在西汉之时,长江与黄河,两岸都是统一的,可如今国家早已分裂,南北各为半壁山河。身居北魏,南方的山水我无法涉足,对它们的了解大多来自各类典籍记载。虽然社会上流传着各种关于水文的书籍,但是要么记载过于简略,要么观点过于迂腐,往往无法真实记录。现实中的水文地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也是我在仕途打拼的时候最感到好奇的事情。
在父亲治理青州时,辽东、倭国、南朝宋国等地客商都来过这里,他们促进了这里的商品交流和经济文化繁荣。有一天,有位天竺国的使节来拜见。这位使节说的是梵语,而他身旁有位翻译汉话说得很流利。那位翻译很健谈,他说起天竺国的山川风土,吸引了我的注意。翻译见我爱听,就多讲了讲。“我们北天竺国,又叫乌长国,佛陀来过,在这里有足印……佛陀的晒衣石也在那里。人们到了那里,都要歇一下,会带来福气的。那里有条大河叫新头河,先向西南,又向东南,流进中天竺。新头河呼噜呼噜地流啊流,最后流到南天竺国,直到流进南海,路途有四万里。”说到天竺国,我首先想到的是恒河,于是我问:“听说天竺国有条大河叫恒河?”翻译立刻兴奋起来:“哎呀呀,那就是圣河了,我们叫枝扈黎。”
關于天竺国的山山水水,我们聊了很多。这也使我想到当前流传的各类水文地理书籍所记载的水系是多么不充分。拿《禹贡》一书来说,虽记述详细但并不完整,很多河流没有纳入其中;《地理志》所讲的内容,非常简练易读,但是不够详细,比较粗糙;《尚书》《本纪》《职方》在记录水文方面都省略了很多关键点;《水经》虽然算是一部不错的专著,但内容缺乏对水道以外地理情况,如风土、人情、物产、见闻等内容的记述。如今我们需要一本更新、更完善的水文著作。
因此我下定决心,在各地出任官职处理政务的同时,一定要抽出时间多出去走走,实地考察,遍访百姓,翔实地记录下这些大江大河,并且还要继续探寻没有去到的地方还有着怎样的河流湖泊。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选取《水经》一书作为蓝本,采取了为《水经》作注的形式,最后成功撰写出了这部《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