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林业害虫多样性分析及其综合防治研究

2023-08-10 18:35:49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蔡金
河北农机 2023年5期
关键词:虫害林场害虫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蔡金

根据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1.78 亿亩,同比下降5.44%。虫害、病害、有害植物发生均同比下降,林业鼠(兔)害发生同比略有上升。从林业虫害的防治角度来说,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不断加强虫害防治的研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林场林业害虫发生的特点

从林业有害生物的总体发生特点来说,近年来呈现出偏重发生的特点,且局部成灾。据预测,2023 年全年发生1.8 亿亩左右。其中,虫害预计发生1.1 亿亩。林业常见的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得以减缓,不过依旧呈现出点状散发的态势,给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挑战。在具体防治方面,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林业虫害多样性,掌握发生的基本规律,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虫害得以有效的防治,避免出现大规模成灾,造成巨大的损失。

2 林场林业害虫多样性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某林场为例,为掌握林业害虫的组成情况,并且调查天敌资源,为后续的综合防治工作开展提供支持,本文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在具体调查方面,重点对人工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天然林生态系统以及草原生态系统等,尤其是夏末秋初昆虫物种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从获得的调查资料可知,此季节盲蝽、啮虫、夜蛾等植食性害虫以及褐蛉、草蛉、姬蝽等天敌昆虫种类较为丰富,不同于此地区6~7 月份夏季常见物种组成。经过调查得知,林木草原昆虫总计550 余种。

2.2 林业虫害的危害

关于林场林业害虫的防治,要求结合区域内自然环境和虫害类型,做好全面的调查分析,掌握虫害爆发的类型、分布区域以及分布密度等,以获得完整的数据信息,落实各项防治工作,促使整个系统更加安全稳定。实际上,虫害并非只是单独的森林威胁,而是有着很多的破坏形式。从虫害的发生形式划分,主要包括植物外表面的损害与内部损害。其中,外部损害主要表现为对植物叶片的啃食。虫害还分为本土侵害与入侵性虫害,从虫害的破坏影响分析,相对严重的还属美国白蛾等入侵物种以及本土松毛虫。这些虫害对林业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幼虫阶段啃食植物的树叶,逐步侵害后使得植物根系难以获得养料,最终出现大面积枯死的情况。林区内部还会存在很多天牛幼虫与成虫等,虽然不会造成树木大面积枯死,但对木材加工而言,还是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林业害虫多样性,给防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挑战。如果出现大规模危害的情况,那么就可能会使得林业体系崩溃,影响到林业系统的发展速度与形势,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如果未能做到有效预防和治理,林区内持续发展虫害,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并且会侵占资源空间,也会给周围的区域造成一定的影响。

3 林场林业害虫的综合防治策略

3.1 采取科技防治技术

落实林场林业害虫的综合防治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害虫监测工作,掌握害虫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为相关工作的落实提供支持,切实保障各项措施运用的有效性,防范重大风险出现。在传统的林业害虫监测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是人工调查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数据处理量大,难以保证时效性,同时信息传输方式不规范,缺少有效的核查验证手段,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林业害虫监测实践中,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害虫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林场林区偏僻,且林区面积大,给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挑战,并且受到地势的影响而增加了管理难度。利用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能够替代人工完成监测工作,并且可以做到24h 不间断作业。(2)精准判断分析。以某林场为例,利用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实时化自动统计害虫动态数据,并且能够精准判断各个时期林区内部虫害的类型,为林业害虫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数据信息支持,切实保障了防治工作高质量的开展和落实。(3)自动化分析,精准预测未来虫情变化。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支持的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并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虫害数据信息的实时化传输,发送到云平台,经过数据分析与管理,可以统计获得害虫的数量,并且还可以结合时间和地点等信息,生成虫情发生走势图。利用以往的数据信息,经过相应的对比分析,还能够挖掘出虫情爆发期以及害虫生活习性等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为害虫未来发生趋势做到预测预报,支持综合防治方案的编制,能够有效应对虫情的发生,并对其实现有效控制,避免造成重大的损失。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林业虫害防治工作更加智能化与自动化,助力科技防治[1]。

3.2 采用基于发生期的防治技术措施

3.2.1 做好全面调查,实施精准防治

林场林业害虫的综合防治,要结合林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害虫发生的时期特点,实施各项防治措施。例如,在9 月份松材线虫高发期,积极开展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认真做好林区害虫发生的监测,并且采取多样化防治措施,实施精准防治。为保证防治工作有效落实,积极推广林长制,以助力各项工作的开展[2]。为全面掌握林区内松树的生长情况,高质量落实各项疫病防治工作,组织工作人员现场检查,对区域内的松树面积,以及松树的生存生长情况等,展开全面的调查,力求精准掌握松树的情况,获得枯死松树数量和分布等信息,保证位置清楚、底子明确。根据获得的数据信息,包括树种、林相以及立地条件,并结合虫害的发生特点,编制科学合理的巡视检查方案,并且配置充足的人力资源,做好实际情况的拍照存档,形成完整的记录,为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广播、微信以及发放资料等形式,做好全面宣传,调动职工群众的力量,共同落实森林资源安全保护工作。在林业生产系统中,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很强,具有一定的扩散性、破坏性。如果快速传播蔓延,那么就会给松树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因此,积极组织开展巡视监督检查,掌握松材线虫的发生情况,高质量推进防控工作,防范疫病的传播和蔓延,有着重要的意义[3]。

3.2.2 结合季节特点强化防治效果

从林业害虫防治工作实际分析,要结合林区的虫害特点,及季节特点,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以某林场为例,林业有害生物包括松毛虫、白毛树皮象等,具有多样性特点,不同的病虫害发生时间不同,所以防治工作从春天持续到秋天[4]。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掌握了林区的害虫发生类型,并结合不同的虫害采取不同的防治对策,通过综合运用喷烟、喷雾、物理以及天敌等各类防治手段,实现全面有效防治。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另一方面,还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森林可以自控的,则不实施人为干预;对于可以小范围防治的,绝不扩大面积;对于可以采用生物天敌方法防治的,则不采用化学药剂。在春季,草原鼢鼠活动危害林地的高发时期,为实现危害的有效防范应对,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防治工作,获得了不错的成效。根据调查预测的数据,明确防治的重点区域,高质量推进防治工作。传统的药物防治方法效果不明显,结合林地鼠害的发生特点,设置很多的杀鼠地箭、捕鼠笼,进而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5~6 月份,为落叶松八齿小蠹高发期。为了避免出现害虫传播蔓延的情况,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力求将害虫消灭在萌芽期,保证木材的完整性,同时有效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安全。对易发地段与高发时段,应认真进行监测,加强对木材楞垛和楞垛周边的树木监测,做好全面的监测管理,并且对树干进行喷药处理,以免给落叶松活力木造成危害。对以往的库区留存木材以及原条进行预防,并结合发生危害的特性,做到全面的检查和防治,实现预防和触杀的效果。对于新库也要进行有效的防治,通过采取系列措施,做到全面严格的防治[5]。

3.3 采取多样化防治手段

在林场林业虫害防治工作中,需结合虫害的类型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全面有效防治。例如,对于落叶松球蚜,其为会造成严重危害的枝叶性害虫,发生后会使林场内的树木生长速度放缓,并且会降低林业生产力,给树木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是集中暴发期,那么就会造成大范围的树木枯萎死亡,不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与此同时,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给林场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性,造成重大的损坏。大规模暴发期,还会使得景观效果降低,给林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实现有效防治,可综合采取以下措施:(1)化学防治法。在每年的4 月末~5 月中下旬,也就是云杉开始抽发新芽的时候,向着树冠喷洒大浓度的杀虫剂,喷洒2~3 次。可以选择3%高渗苯氧威500~800 倍液等,按照间隔7~10 天的频率进行喷洒,促使杀虫率可以超过80%,同时不会使得害虫出现交互抗性。为保证防治效果,要求对稀释的杀虫剂做好雾化处理,选择新芽位置喷洒,以保证喷洒的均匀性和彻底性。(2)人工防治。在每年的6 月中旬到7 月初,也就是虫瘿产生断裂之前,组织人工进行剪除处理,并且要求做到焚烧处理,避免造成二次传播。(3)生物防治。贯彻落实生态防治理念,采用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病毒治虫等生物防治技术,增强防治的效果。在防治工作中,将人工养殖的具有捕食性和寄生性的昆虫放生到相应的区域,以达到均衡害虫类型与数量的目的。其中,捕食性昆虫主要包括瓢虫和郭公虫等;寄生性昆虫主要包括寄生蜂与寄生蝇等。结合林业害虫的类型和特点,综合运用各类防治技术,形成有效的防治效果,从而切实保障林区林业害虫防治的效益[6]。

3.4 采取调整纯林种植方式的防治措施

从林业虫害防治的角度来说,还要注重增强森林系统的自动净化能力。一般来说,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着大量各式各样的动植物,而且营养结构比较复杂,系统整体的稳定性较强。天然林中的害虫类型与数量多,不过普遍危害较轻。人工林虽然害虫类型和数量少,但普遍危害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树种单一,如果受到害虫危害,那么极易成灾,造成很大的损失[7]。天然林树种组成比较复杂,而且树木之间会相互竞争养分,如果害虫危害同个树种,那么会影响到树木的竞争力,进而逐渐被另外一个树种替代。为增强抵抗能力,需要积极改变纯林种植模式。通过混合种植的方式,全面提高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保证系统的自我协调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森林抚育工作,对于林区内存在的枯树枯枝,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害虫不断滋生。采取此措施,可增强林木的竞争力,实现对虫害的有效预防。工作人员还要对缠绕在乔木上的藤本植物,及时做到全部清除,以保证树木养分的供给效果,增强抵抗虫害的能力。对于存在的病腐木与枯立木等,则进行相应的伐除处理,以降低害虫危害的概率,有效改善森林健康水平。对光照条件加以改善,也能够杀死一定的害虫虫卵,从而减轻害虫的危害[8]。

3.5 做好防治工作的管理

从林业虫害的防治实施来说,面临诸多挑战,为保证防治工作高质量开展和落实,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防治,最大限度地保障防治的效果。根据虫害防治工作职责与任务,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结合虫害发生情况,评估防治工作开展的质量,掌握各类防治技术运用的效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完善的措施,切实保障林业虫害防治效果,不断提高虫害防治的能力[9]。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手段以及新方法,持续优化林业虫害防治工作,保障防治工作的效益。将虫害防治工作与林业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全面严格有效控制,避免虫害大规模危害造成重大损失,做到全面有效的防治。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虫害造成的损失很大,为避免虫害的发生,减少相应的损失,要求做好有效防治。通过采取各类措施,实现全面有效的防治。本文结合实践,对林场林业害虫多样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种可以有效防治林业害虫的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虫害林场害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好孩子画报(2021年9期)2021-09-26 12:26:31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11-26 06:05:04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绿色中国(2019年17期)2019-11-26 07:04:38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 07:58:56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2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3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5
林场住宅
现代装饰(2017年12期)2017-05-22 02: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