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8-10 18:35:49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赵东杨
河北农机 2023年5期
关键词:林区林业病虫害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赵东杨

近年来,我国林业规模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病虫害防治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国家林草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对2023 年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仍将延续近年来偏重发生、局部成灾的态势,全年发生1.8 亿亩左右,其中虫害发生1.1亿亩、病害发生4000 万亩、林业鼠(兔)害发生2800 万亩、有害植物发生260 万亩。因此,深入分析如何强化林业病虫害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1 林业病虫害的特点

林业生态系统环境多样化,生存着各类植物和生物,构成了一个丰富的系统。病虫害的发生,将会使得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影响,甚至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从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来说,具有偏重发生、局部成灾的态势,这给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2 林业病虫害防控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底数”不清楚

从林业病虫害防控的角度分析,需认真做好监测调查工作,对区域内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和规律,有着全面的掌握,进而合理安排防控工作,实现严格有效的防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以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很多地区未能形成完善有效的病虫害监测系统,缺少对林业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全面掌握,从而影响到防控工作开展效果,因此需积极完善监测,助力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

2.2 病虫害具有多样性

林业病虫害的类型很多,且同个区域内可能会发生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受到季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给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挑战。在实施防治工作时,要求做到时刻不放松,结合时节特点和病虫害类型,采取适宜的防治技术手段,助力各项防治工作高质量开展和落实,进而保障林业更好地发展。目前,在林业病虫害防控方面,还存在着防控空白区,未能做到全年各季度的精准化防治,有着一定的完善空间。

2.3 防治技术待优化

现阶段,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既要求保证防治工作开展的质量,也要求不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但是,很多林业病虫害经过不断地变异发展,已经开始产生抵抗性,因而单纯依靠生物防治或者物理防治技术,难以实现高效化防治,加强相关技术探索,不断提高病虫害防控水平。

3 林业病虫害防控的优化策略

3.1 做好基础情况的调查

从优化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的角度分析,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切实保障防控任务高质量实施。构建完善组织体系,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区域内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实施严格的责任制度,有效发挥林业部门的作用,落实各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应认真开展林业病虫害的调查工作,掌握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助力防治工作科学合理开展。积极构建完善的林业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体系,设置相应的监测网点,围绕监测队伍、设施建设以及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促使监测工作得到强化,形成完善的林业病虫害监测网络,配置充足的监测人力资源,不断提高病虫害监测能力水平,实现全面严格的监测。根据监测的数据信息,结合林区的实际情况,预测病虫害发生的趋势和特点,进而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到有效防治,从而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保证林业病虫害防控目标的实现。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完善的林业病虫害监测系统,增强监测能力,助力相关工作的高质量开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林区的病死枯死树木情况,做好全面调查,及时组织清理工作,清除病虫害的风险,保障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有效性。

3.2 结合时节特点开展防治工作

3.2.1 春季防治

在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中,春季防治工作尤为重要,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杨树为例,其多发生溃疡病、春尺蠖、草履蚧等病害。在防治工作中,可采取以下措施:(1)溃疡病防治。对于新栽植的杨树苗,需要做好事前的处理,将苗木放入到水塘或者水沟内浸泡,或者将树木的根部放入到水中浸泡24h,促使树木可以吸收足够的水分,完成栽植后及时浇水。当发生溃疡病之后,可采取干部涂药或者喷药的手段进行防治。使用50%退菌特50~100 倍液或者其他药物进行处理。按照间隔5~7 天的要求,重复涂抹一次,以增强治疗的效果。(2)草履蚧。对于草履蚧进行防治,可采取阻隔防治措施,通过在树上缠胶带设置阻隔环,促使虫子无法爬行,切断其上下树的通道,避免其产卵。与此同时,组织人工机械消灭阻隔环阻隔虫子。还可以采取化学防治方法,使用48%噻虫啉5000 倍液或20%吡虫啉2000 倍液喷雾,对幼树进行防治。(3)春尺蠖。可以采取阻隔防治方法或者毒环防治法,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防治的效果。

3.2.2 夏季

夏季到来,气温不断升高,林区病虫害发生更为严重。一般来说,常见病虫害包括桉蝙娥、油桐尺蛾、金龟子(蛴螬)、桉树焦枯病和油茶炭疽病。在进行防治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虫害防治措施。在防治工作中做好有效的预测预报,事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生态的稳定性,增强防治的效果。可采取人工捕杀的方式杀灭越冬蛹,结合幼虫下垂或者受惊坠地的特点,振落地面集中处理。对于低龄期的幼虫,可使用白僵菌或者苏云杆菌粉剂,做好林间的处理,保证防治的效果,并且合理保护与利用天敌。对于老熟幼虫可以喷施药剂实施防治,也可以交替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和除虫菊脂等,实现有效的防治。对于地下害虫,要注重幼虫期的防治,选择树根周围浅埋辛硫磷颗粒,做到有效的应对[1]。(2)病害的防治措施。加强检疫力度,选择无病苗木,实现有效管理,及时疏伐,并且保证林木间的通风与光照效果。积极改善林间的气候条件,增强林木的抗病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治或者减少病害的发生,有效保护林业的健康。对于发病区,可以采取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的方式进行处理,保障防治的效果。除此之外,可选择排水条件好和空气流通性很好的圃地育苗,少淋冻雨,多晒太阳,保持土壤温度,优化通风透光的效果。

3.2.3 秋季

结合时节特点,积极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强化此时间段的森林资源安全防护。例如,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虫害的预测与防治,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2]。为了保证各项防治措施的高效率落实,可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结合林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安全高效的基本原则,结合树种的特点,设置松材线虫诱捕器,对关键节点做好强化,比如木材加工市场等。采取此方式,丰富林业防治手段,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有力保护。认真做好生态资源保护工作,使森林资源管理高质量开展,获得积极的成效。

3.2.4 冬季

在冬季,也要认真落实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实现全面严格的有效管理。例如,对林区内的枯死树种做好全面调查和清理,切断病虫害的传播,保护好林木资源,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结合冬季的特点,认真组织开展各项防控工作,以增强防治的效果[3]。

3.3 认真落实林长制

从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的落实分析中可以看出,实施林长制,强化各项工作质量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践中,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并且通过网格化促使林长制落实到位,发挥积极的成效。通过设置市级林长、县级林长以及乡村级林长,配置充足的人力资源,划分细致全面的管护网格,保证各项管理工作高质量落实到位,从而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结合林业病虫害防控的任务和特点,为各级人员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例如通信设备等,使其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林区内的巡视监督检查,及时掌握林区内的病虫害情况,组织开展防治工作,保证病虫害防治落实到位,从而创造更多防治效益。以某地区为例,在美国白蛾高发期,结合本地区的林业特点,实施林长制,明确责任区域,划片包干,以“人防+技防”为抓手,在全镇持续展开常态化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此类害虫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且产卵量大、传播途径广泛,有着极大的危害,很容易爆发成灾。可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高效化落实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在具体防治方面,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林地进行日间喷洒药水和夜间巡视检查除卵块,结合运用诱捕器等方法,实现全面化防治。为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采取了无人机防治技术,对林地进行巡视检查和喷洒药物,以实现有效的防治。通过林长制的实施,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构建完善的巡视检查机制,强化对林区内重点路段、地块以及沟渠等位置的检查,从而及时发现虫害,并且做到精准有效防治[4]。

3.4 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3.4.1 采用营林技术手段

为强化林业病虫害防控的效果,可采用营林技术手段,首选抗病力强的树种,并且营造混交林。从防控工作开展落实的角度分析,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强化防治效果,通过丰富林区的树种类型增强抗逆性,以更好地适应恶劣的环境变化[5]。在造林环节坚持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避免大规模种植单一树种,将种植区细化成为多个小种植区,种植各类优质树木,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防范大规模暴发。相同树种的不同品种有着不同性状表现,开展造林工作时对于品种的选择,应该选择产地条件与种植地相似的树种。采用营林技术手段,积极优化种植工作,不断增强树苗的抵抗力。积极推广杂交或者嫁接技术,进行树种的改良,保证营造林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营林管理。如果林业病虫害发生,未能做到及时有效处理,那么就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影响到林业持续化发展,因此要注重完善和优化。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认真做好营林管理,认真做好林区卫生工作,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杂草与落叶的处理,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定期做好松土工作,保证土壤条件的适宜性,保持林区环境的质量,防范各类问题的出现[6]。

3.4.2 积极优化病虫害防治技术

根据林业病虫害防控实际,积极优化病虫害防治技术,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手段,实现全面严格的防治。一般来说,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物理防治技术。林业病虫害防控实践中,可采用物理防治技术手段,其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技术含量不高,方便落实到林区防治实践,且防治的成本很低,适合广泛推广应用[7]。例如,采用人工捕杀、阻隔以及引诱灭杀等方式,不会给生态环境污染带来很大的影响,具有推广运用的价值。如果采用人工捕杀技术,完成后还要结合焚烧与熏蒸等方式,做到彻底消灭处理,避免病虫害的扩散。(2)生物防治。采用此防治技术,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很小,且不会使得病原菌产生抗性,有着不错的治理效果。此外,防治技术的成本低,也不会给林区生态系统带来影响。(3)化学药剂防治技术。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技术,具有成本低和效果好的优势,不过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要求选择对环境友好的药剂,并且要求严格控制药剂的使用量,避免给林业生态系统造成影响[8]。在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中,应结合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综合运用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药剂防治技术等,助力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落实,以期获得更多的防治效益。合理选择防治技术手段,在不同的时间段做好预防和治理,以有效防范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实现有效防治,增强防治的效果,助力林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对采用的技术手段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掌握具体应用的情况,了解方法的有效性,不断优化和完善,从而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水平,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在防治工作中积极引入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方法,强化病虫害防治能力,提高生态保护的能力,促进林业更好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9]。注重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平,强化对林区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和规模,促使林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改善林区生态环境,增强抗病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的开展,需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结合不同的时间节点和病虫害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到严格有效的控制。本文结合林业病虫害防控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优化防控工作的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林区林业病虫害
记游哈林区(节选)
英语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6:00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06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52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6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1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甘肃林业(2016年6期)2016-02-27 11:29:10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