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虚拟币因其独特的创新性和价值前景,全球影响力迅速扩大。但现阶段虚拟币的危害性大于其金融创新性,虚拟币严重危及政治安全、社会安全、金融安全,虚拟币风险已构成现阶段我国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之一。本文提出虚拟币风险治理之策。
虚拟币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近年来,虚拟币因其独特的创新性和价值前景,全球影响力迅速扩大。美国等大部分国家已许可或部分许可使用虚拟币进行支付交易,萨尔瓦多、中非等国甚至通过立法将比特币确立为法定货币。但笔者认为,现阶段虚拟币的危害性大于其金融创新性,表现在:
政治安全方面:由于虚拟币隐匿资金通道、众筹开放便捷、可灵活兑换世界主流法币,虚拟币已成为境外势力与我长期对抗的重要资金来源。利用虚拟币募资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在社交平台公布虚拟币地址募资。虚拟币已投入国家冲突资助。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政府公布了虚拟币地址接受全球捐赠。二是利用虚拟币交易所或第三方支付技术接口募资。以美国第一大虚拟币交易所Coinbase为例,该交易所能点对点批量生成全新的、没有交易过的虚拟币地址供每位捐赠者使用,这些虚拟币地址可涵盖各主流虚拟币,且均为一对一捐赠,隐蔽性极强,极大增加了对虚拟币流向的追查难度,且Coinbase不支持我国司法调证。三是利用虚假项目在众筹平台募资。如有境外非政府组织通过Gitcoin平台发布科研、公益、软件开发等项目来伪装其资政目的。四是通过发售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简称NFT)数字藏品募资。
社会安全方面:虚拟币因其匿名性、多样性、流通性强,且交易不受时间、空间、金额限制,交易成本极低,而被广泛用于洗钱、跨境转移资产、非法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2022年,为打击虚拟币洗钱及相关黑灰产资金通道,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联合德国、荷兰等国的机构对世界第一大暗网市场Hydra、俄罗斯虚拟币交易所Garantex和混币器Tornado Cash进行严厉制裁。在我国,实施“断卡行动”后,大量上游犯罪所得迁移至虚拟币市场。2022年,发生了一些以虚拟币为资金通道贩卖敏感数据信息的重特大案件。据中科链安报告显示,仅其2022年配合警方侦办的传销、网赌、非法经营、涉黄、洗钱、诈骗6类涉虚拟币刑事案件中,涉案金额折合人民币超8453亿元。2023年7月,湖北荆门警方破获一起涉虚拟币网络赌博案件,涉案金额达4000亿元,涉案人员逾5万人。
金融安全方面:虚拟币的加速应用可能催生超主权货币,降低主权国家对本国金融的控制能力,挑战银行业主导的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导致金融风险积聚。虚拟币的价值体系建立在共识基础之上,其背后缺乏价值支撑,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极大。2022年受美联储加息等一系列事件影响,引发Luna币崩盘,继而导致对冲基金三箭资本倒塌以及美国第二大虚拟币交易所FTX破产,由此引发了波及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大量中小交易所倒闭。2023年3月,以虚拟币创新业务闻名的美国银门银行和签名银行爆雷。另外,需要警惕的是虚拟币及其区块链技术背后倡导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冲击。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等特点,如果未来在社交、即时通信等领域广泛应用,将会颠覆现有传播格局,有害信息管不住、删不掉、堵不严的风险将会增加。
据此,应充分认识治理虚拟币风险的严峻性、紧迫性、复杂性、长期性,加强研究,全面提升虚拟币风险的防范化解能力。
虚拟币风险治理对策
建立国家层面虚拟币风险治理机构,加强域内统战域外合作
为应对虚拟币风险,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建议成立国家层面的虚拟币风险治理机构。该机构可协调公安、网信、安全、银行、金融监管、证券等单位共同组建并实体化运行,重点负责涉虚拟币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打击涉政募资、恐怖主义融资、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研究比特币、以太坊、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简称DeFi)、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简称DAO)等的特征规律和技术内核,研究治理类去中心化网络的战略体系和策略方法,全面提升对去中心化网络的驾驭能力和治理水平。
在国家虚拟币风险治理机构的统一领导、协调指挥下,域内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汇聚相关力量资源,充分调动第三方机构积极性,发挥其业务、信息和技术优势为我所用。第一,全球主要中心化虚拟币交易所受华人直接或间接控制和影响,争取、团结、扶植、培育重点交易所为我所用,将在夺取虚拟币主动权上获得战略优势。火必、币安等交易所要求客户实名注册认证身份信息,这为监测大额可疑交易、追溯特定虚拟币痕迹和调查取证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撑。第二,国内虚拟币犯罪的主要场域為币安智能链和波场链,其均为华人创建;主要涉案币种为泰达币(USDT),在各主流公链发行USDT的泰达公司注册地之一为中国香港,这些都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将其转化为统战对象。第三,充分发挥区块链科技公司的技术力量,建立合作关系,委托开展相关工作。据掌握,Chainlysis公司为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特勤局、美国空军等机构提供虚拟币追溯分析服务。
域外推进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国际规则制定,完善参与虚拟币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寻求更广泛的司法协助。开展国际执法合作,立足国际刑警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简称FATF)等国际平台共同探索虚拟币侦查取证协作模式。2022年10月,国际刑警组织在新加坡成立了特别小组,旨在帮助各国政府打击涉及虚拟资产的犯罪。
借鉴国际立法经验,加快建立虚拟币相关法律体系
自2021年“9·24”通知后,我国全面禁止虚拟币交易,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虚拟币炒作和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但虚拟币犯罪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形势依然严峻。从目前发展看,比特币区块链、以太坊有很强的共识基础和国际影响力,由此产生的比特币、以太币成为可流通可兑换的虚拟资产而不可消灭。在被调查的104个国家或地区中,有96国或地区对虚拟币持支持或部分支持态度。由此,可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法治体系,用“疏导”和“管控”的方式,刚柔并济使虚拟币在法治的轨道上良性运转。同时,要严格将涉虚拟币金融活动依法全部纳入监管,通过法律规制,使打击虚拟币违法犯罪活动有法可依。
之前,我国有关虚拟币的政策多以通知等形式发布,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在办理虚拟币案件时定性难、取证难、处置难。可借鉴国外正在研究制定的政策法规和立法草案,包括美国《2020加密货币法案》《2022数字资产反洗钱法案》、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澳大利亚《2022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法案》、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及FATF《虚拟资产和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风险为本方法指引》等,加快研究我国虚拟资产监管和反洗钱法律体系,用法律工具使虚拟币流通环节中的交易所地址、钱包地址与用户的身份信息透明化,依法规范和治理虚拟币。
加强打击虚拟币犯罪的能力建设,构建全方位侦查防控体系
一是推进虚拟币地址标签化基础工作。识别虚拟币地址归属哪个交易所是监测虚拟币流向和调查取证的关键。各个交易所提供的虚拟币地址都有其规则特征,通过对虚拟币地址进行标签化处理,建立虚拟币地址标签库,可以掌握大部分虚拟币地址所归属的交易所,这样虚拟币流向可以被清晰刻画。
二是紧盯高危虚拟币地址和高风险智能合约研判。建立高危虚拟币地址库和高风险智能合约库,将与可疑虚拟币地址和智能合约产生关联交易纳入重点监控,对已掌握的高危地址交易特征及行为进行分析,扩线侦查。
三是加强网络层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联协议)数据监测分析。积累境内各类涉虚拟币的使用行为数据,包括实时获取访问各虚拟币交易所的IP数据、访问各虚拟币钱包的IP数据、访问各DeFi服务的IP数据、“挖矿”IP数据等。加强在网络层对特定网站目标的访问监控,获取高频访问的IP 地址信息,定位嫌疑人。
四是构建数据侦查智能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虚拟币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不同类型犯罪呈现的虚拟币流向特征规律,构建数据侦查模型,实现异常交易和模式的快速识别。
五是强化开源情报搜集。对全链虚拟币交易备注信息、以太坊域名服务ENS信息进行实时监控。监测社交媒体关键词和敏感话题,实现情报线索的主动发现。針对非政府组织利用平台募资的情况,分析、识别、监测平台可疑项目。
六是督促金融机构合规检查。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国香港虚拟资产行业发展优势,监测、检查中国香港虚拟币交易平台和金融机构的合规记录,查找涉嫌违法犯罪的交易行为。
七是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加强线上监控、线下摸排、资金监测的有效衔接,构建虚拟币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
(陈亮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金融安全与网络科技研究中心负责人,侦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为中央高校基科费项目“数据侦查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2023JKF01SK08)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编辑/孙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