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关爱城市劳动者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

2023-08-08 09:02董海莲王利刚
人口与经济 2023年4期
关键词:子女流动心理健康

董海莲 王利刚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23.00.044

收稿日期:2022-12-05;

修订日期:2023-04-19

作者简介:董海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① 数据来源:王萍萍. 人口总量略有下降 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301/18/t20230118_38353400.shtml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巨大的人口红利,这些人口红利吸收自全国各地的农村和城镇。为了寻找就业的机会,我国人口经历了全世界范围内最快的流动速度以及最广的流动范围,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各个城市也用最优厚的待遇和尽可能多的工作机会吸引着全国的劳动力人口。值得庆贺的是我国的经济有了质的发展,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城市建设越来越好。但不能忽略的是在人口大规模且频繁流动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个家庭的流动。现今,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5.22%,城镇人口超过9亿人,相较于1978年的17.90%增长了近4倍①,我们在感叹巨大人口流动规模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到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步入新时代后,我们意识到不仅要补经济的短板,更要补社会发展的短板。人们除了对物质生活有追求,更希望社会公平和谐、家庭幸福、实现价值目标。所以相比于将孩子留守老家,父母进城务工这种流动形式,一些家长选择将孩子带在身边,和父母一起工作生活。相较于留守儿童,在大城市中的随迁青少年确实在父母陪伴方面有了更多进步,但因为流动性更强,生长环境更加多变,其心理变化与身心健康发展状况依然是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徐浙宁博士编著的《流动中的孩子们:大城市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研究》主要通过对上海这一人口流动频率较大的城市进行调查随访,研究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家庭流动的青少年人群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旨在全面了解随迁青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变化情况、家庭影响的作用机制及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帮助随迁青少年实现健康心理发展的家庭干预对策。

一、研究对象:扩大随迁青少年群体的定义范围

在传统印象中,农民是放弃务农选择去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主要群体,所以社会对于农民工的留守子女或随迁子女关注较多。而作者在书中扩大了研究范围,不仅研究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随迁青少年,还对由原城市迁移到另一城市的随迁青少年进行了研究。并针对随迁青少年给出了“在6—14周岁时期,在父母或监护人的陪同下居住在流入地半年以上并在当地学校就读的儿童及青少年”这一范围更广且更利于研究的定义,这也是在深入研读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政策之后进行的深刻定义。

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使家庭获得更好的发展,许多农民选择用工人的身份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在不同生活习惯和思想的激烈碰撞下,农民在城市的生活与城市本地人群的生活呈现出了鲜明的对比,在媒体的大范围渲染下,农民工一词也有了一些所谓“土气”的贬义色彩,而“农村娃”的稱呼也让这些随迁子女饱受歧视。改用“流动儿童”或是“随迁子女”这样的名称是对这些随迁青少年的尊重,增加了城市的包容性。而改动后的名称也扩大了这一显著社会问题的研究范围,选择从户籍的源头出发,去研究所有地区的流动人口,研究其随迁子女的心理状态。词汇及研究范围的变迁使得所有与人口流动相关的青少年议题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也消解了本不应该存在的群众之间的矛盾,更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为了更全面地对随迁青少年这一群体进行界定,作者选取了上海这一人口流动的大城市,随机挑选了20000对父母及3000名儿童,用6年时间进行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并进行研究汇总,对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将他们的成长经历进行比较,最终得出了随迁青少年的整体性研究范围,这也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相契合。

二、理论视角:补全多重影响机制的理论生态

随着影视行业对大众思想认知的影响逐步扩大,人们开始意识到原生家庭对幼儿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加上自媒体的宣传和越来越多有亲身经历人的现身说法,似乎只要有类似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人们就会从家庭成长方面寻找问题的根源。如果在校园出现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人们又会将视线转移到校园中。学界同样如此,对随迁子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学校、朋友等因素的单独影响方面。编者除了对这些单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更注重对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

如果单独从某一系统的影响看待其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局外人视角,以局外人的身份去呼吁、观察、思考家庭环境、社会氛围及教育限制可能会更冷静,但也会失去对未成年人的同理心。如果深入随迁青少年的生活场景,我们会发现随迁青少年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因为有了随父母迁移及适应不同城市生活的经验,他们与城镇本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况是大致相同的,甚至比城镇中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更加良好。如果我们以局内人的身份

深入感悟,可能会发现随迁青少年相较城市本地青少年反而能得到更多的亲情陪伴:

大多数的随迁家庭都是由母亲全职照顾家庭和孩子的生活起居,而城市多是双职工家庭,大多情况下要将孩子交由祖父母一辈人进行抚养照顾。如果深入随迁青少年的生活场景,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父母在尽家庭经济能够承受的最大范围对子女提供教育,也分配了足够的时间对其进行辅导。而这样的发现也能纠正大众对于随迁青少年及其原生家庭的负面印象,以更公正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每一件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并不是单纯受一个因素的影响,通过考虑多重影响机制的作用,能更全面地研究随迁青少年心理变化的大致趋势。

成为他们的“同行者”,这样我们就可以倾听随迁青少年内心的声音,了解他们对身份认同的焦虑,感知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善现状的迫切心理,理解其与城市发展融合的真正痛点。

三、研究方法:增加多维评估角度的结论可靠性

实验和数据分析通常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阅读有关随迁子女心理状况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从学校教育、政策帮扶、社会环境、朋友、家人等多种角度阐述了随迁青少年产生负面心理状况的原因,或是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也分析了不同负面影响的剧烈程度,但是该书除了对负面心理状况的表征进行研究,还阐述了积极健康的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生活态度与感受表现,在提醒各方警惕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同时,还指明了正确的引导方向。

在实验分析中,研究人员通常要设置对照组,不同“标签”就是区分不同组别的最好方法。青少年除了有“不满18岁”的标签,还有是否流动、城市与农村、流动与留守等诸多标签,这些区别都可以用来做实验研究的分组,在不同组别中,我们可以观察随迁青少年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并据其

做出适合随迁子女发展情况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而且在充分意识到青少年和父母的价值观及成长经历并不相同之后,编者在对随迁子女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这一研究问题中设置了父母评估与青少年自评的多种方法。在对比汇总结果后,可以发现父母与子女发展的共性与个性,让父母意识到孩子的真正想法,也让孩子更全面地考虑自身成长与社会发展等问题,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研究成果:注重共同性与特异性的区分评价

随迁子女的心理问题虽然是社会需要关注的重点,但是也应注意到其与普通青少年均有处于青春期这一共同点,所以一些心理问题可能是青春期人群共有的状态,并不需要与本地青少年进行区别对待。随迁子女的特殊性是由“流动”这一变化带来的,“流动”会给青少年带来空间、时间、身份认同等多方面的特异性。解决随迁子女的心理问题,需要对家庭互动、功能评价、朋友交往、师生相处、社会环境及居住情况进行严谨分析。因为他们对各个地区、各种情况的青少年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本地和随迁青少年中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家庭经济情况对农村地区的随迁青少年影响深远,且呈现男孩比女孩严重的趋势。虽然家庭互动对随迁青少年的影响更大,但相比时常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母亲,父亲的陪伴及言传身教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更加显著。这些特异性会更加促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随迁青少年进行系统性的干预治疗,从而创建良好的青少年社会发展环境。

该书在研究随迁青少年心理状况的过程中,始终关注“流动”这一关键词语,并借此探讨这一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是否存在确切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利弊又该如何区分,以及这种利弊对青少年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对这一问题主线的研究,我们发现在研究随迁子女的心理问题时,并不能将所有情况都归咎于“流动”,培养具有韧性的心理状态对提高随迁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帮助随迁子女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应该从提高其心理韧性着手。而且“流动”过的青少年经历了更多的变化,也對陌生环境有了更高的适应能力,相对于留守儿童,“流动”也是对青少年心性的锻炼。所以这也提示我们,对于随迁青少年来说,如果在某一方面出现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来提高其心理“韧性”,而不是无能为力。整体而言,该书以严谨的实验数据和新颖的思维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改善随迁子女心理状况的建设性意见,值得细细品读。

[责任编辑 武 玉]

猜你喜欢
子女流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流动的光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流动的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