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中国重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近些年,水稻市场需求量增加,种植范围及规模不断扩大。水稻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提高水稻产量。
1北方地区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
1.1北方水稻生长周期比南方水稻生长周期长
中国北方水稻市场需求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北方水稻种植周期较长,口感佳,质量较好,颗粒饱满,市场竞争力较强。但是由于北方地区光照强度较低且时间较短,导致热量较少,也会给水稻产量带来一定不良影响。在北方地区种植水稻,应当推广新的栽培技术,利用科学手段开展水稻种植工作,才能实现水稻高产、优产,满足市场需要。
1.2北方地区水稻生长受到自然条件约束
水稻作为一种农作物,与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联系较为密切。相对而言,中国北方地势较缓,而南方地势多有不平。种植者必须从水稻生长条件及北方自然环境出发,积极探索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
1.3水稻病虫害严重
中国北方地区水稻生长时常伴随着多种病虫害,其中较为常见的为稻曲病及纹枯病等。随着北方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当地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水稻种植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土地,导致水稻病虫害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影响了水稻产量。
2北方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选种及种子处理
水稻生长对气温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北方水稻通常在霜期开始前45 d左右成熟。八月,水稻进入出穗期,九月中旬,水稻进入枯霜期。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受栽培经验及技术、施肥方法影响,水稻出穗期也会受到影响。在确定种子后,应当晾晒2~3 d,利用盐水溶液进一步处理种子,可以选用25%施保克作为种子浸泡药剂。最终浸泡效果应达到种子吸收自身重25%的水分,为安全出牙提供保障,浸泡时间以6 d为宜。
2.2播种育秧
首先,应当进行抛秧盘大棚育苗,在上部覆盖2~3层物品。尽量提前开展,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积温。通常在三月末至四月上旬播种。在育秧前,首先应当对土壤进行培育。育秧床土土壤标准较高,必须具备较高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会选用菜园土或山地腐殖土作为育秧床土。将猪粪(经过发酵)均匀铺设在床土上方,并在10 cm床土中进行充足搅拌,保证水稻根部可以吸收更多养分。沃必达壮秧剂及龙棋壮秧剂比其他壮秧剂效果要好,可以促进秧苗强壮。此外,这两种药剂会保证秧苗根系更加发达。水稻低位蘖出现较早,根茎粗壮且具有较高的弹性水平。抛秧盘型号以434孔为宜。此外,在播种时,可以采用播種器控制播种量。一般来讲,各钵体内放置1粒种子,保证秧苗质量上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在各钵内放入3粒种子,这是由于单粒种子形成的根部较为稀疏,不利于后期摆栽,在摆栽过程中极易出现根部受损的状况,而多粒种子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
2.3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水稻生长需要水分与养分支持。在北方地区,水稻生长后期常常出现倒伏的问题。因此,应及时对稻田进行排水,之后应进行蓄水,一般多使水深保持在7 cm左右。尤其是处于孕穗期的水稻急需水分,若缺少水分会影响单穗颗粒数。此外,孕穗期对温度要求也较为严格,一般温度应低于17℃,同时应避免低温造成冷害。若温度过低,可排放稻田中的存水,直至水深4 cm。当水稻处于开花阶段时,应保持较浅的水深。当水稻开始灌浆,可以进行间断性浇灌。此外,在抽穗后的1个月中,应保证稻田水分充足,避免早衰。
(2)施肥管理。对于生长年限较长的稻田,最高施氮量应在140 kg/hm2左右,N:P:K施用比例应为2:1:1.5,根据该比例折合商品量可知,需施用尿素约215 kg/hm2,硫酸钾约175 kg/hm2,磷酸二铵约140 kg/hm2,沃必达硅肥约60 kg/hm2。此外,为保证水稻高产,必须施加硅肥。
用沃必达硅肥60 kg/hm2、尿素100 kg/hm2、磷酸二铵140 kg/hm2、硫酸钾75 kg/hm2作底肥,在耕地前使用。此外,分蘖期水稻对氮的需求十分突出,为推动分蘖,应清除稻田杂草,在栽入后1周左右混合尿素75kg/hm2与除草剂并施用。12叶品种第8叶出现于6月26日前,为避免脱肥,应在水稻6叶期(6月16号左右)另外补充肥料,改善稻田肥料状况,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求,若在8叶期出现脱肥现象再追肥,极易造成无效分蘖的问题,同时影响稻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因此,应保证施肥科学适量,既能提供适当的养分,提升分蘖成穗率,又可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无效分蘖过多的问题,尿素施用量为25 kg/hm2。
在7月上旬,通过田间地势及水稻长势防治二化螟,选择2%尿素水溶液混合磷杀虫专家及磷酸二氢钾,加入清水搅拌均匀以喷雾状施用。尿素25 kg/hm2与硫酸钾85 kg/hm2均匀施用。在抽穗后,田间管理操作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抽穗后的光合作用产物会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因此,应培养水稻根部,同时注重叶面护理,切实发挥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继续施加叶面肥。叶面肥可保障根部氮的供应,改善水稻抗病性,有利于根部的后期发育,同时避免水稻早衰。在抽穗后若发现植株缺氮,可在喷施叶面肥时加入2%尿素水溶液。叶片可直接吸收该溶液,这种叶面喷施操作可以节省肥料,资源利用程度较高。
2.4通风和除草
水稻分布过密,极易导致稻田通风性降低,对水稻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水稻密度应考虑光合作用需求,满足水稻呼吸,才能增加水稻抽穗率。此外,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极易出现杂草,可以施用除草剂,避免杂草争夺养分。
2.5及时收获
应及时收获水稻,有效保障水稻质量。一般收获期在抽穗后35 d,当水稻稻穗90%~95%籽粒有发黄现象即可收获。在收获后,应晾晒稻谷,若晾晒气温高于30℃,会影响水稻质感。因此,在水稻收获后,应科学规划晾晒厚度及晾晒地点,避免温度不当对水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3.1化学防治技术
(1)稻瘟病。此病主要包括叶瘟与粒瘟等多种分支。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发病情况有所差异,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防治手段。首先,药剂防治。在7~8月应多次检查稻田状况,一旦发现病斑,应立即喷药治理。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剂为硫磺·三环唑45%,每667 m2稻田用量为100 g,此时应加入50 kg清水混合药剂后喷雾。
(2)二化螟。此病别称“钻心虫”,幼虫期二化螟活动区域为水稻茎秆内部,不断食用内部组织,导致稻株干枯而死,水稻无法灌浆,无法实现结穗收获。可以采取化学手段进行防治,在7月13日~23日,若发现水稻稻株干枯,应立即治理。一般每667 m2稻田使用100 mL 20%水胺·三唑磷,同时加入40 kg清水混合后喷雾。
(3)稻水象甲虫。此类害虫在稻田附近的水沟或林地、坡地等过冬。这种害虫的过冬环境往往覆盖着落叶土层之下。应及时清理水稻附近沟边的杂草。此外,可以选择对水田实施秋季翻地,限制稻水象甲虫成活。一旦发现田地中出现稻水象甲虫时,应当进行化学防治,主要采用稻乐丰等化学药剂,加入清水制成喷雾,杀虫效果较好。
3.2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作用,释放害虫天敌捕捉害虫,避免虫害影响水稻生长;此外,可以利用生物农药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例如,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施加昆虫性激素药剂,干预害虫繁衍,有效减少害虫量。若水稻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应及时施用效果好、污染小、残留少的药物。
(辽宁省东港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李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