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务必”的理论底蕴与规律叙事

2023-08-08 13:17肖光荣
湖湘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个务必

摘要:“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向全党发出的政治宣言和谆谆告诫,具有浓厚的理论底蕴。它蕴含了科学的理论内涵,即“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党的性质宗旨,集中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报国为民的政治担当;“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聚焦党的作风品质,深刻阐释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历久弥新的基因密码;“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凸显路径方法,生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秘笈。与此同时,又具有政治性与人民性、历史继承性与发展创新性、问题导向性与实践导向性相统一的鲜明理论品质。“三个务必”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之问、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之问、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深化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轨道前进提供了理论指南。

关键词:“三个务必”;理论底蕴;规律叙事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3)04-0021-09

在重大历史节点,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开启新征程肩负新使命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执掌国家政权的历史关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历史承继、理论深化和意蕴拓展,是针对新程征、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新论断、新理念,是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向全党发出的政治诫言和宣示,成为强国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的生动表达,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迈向新的赶考之路的主体自觉、政治清醒、历史主动、使命担当。目前学术界对“三个务必”的研究,在生成逻辑、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实践要求等维度取得一些成果,有学者从本质属性、经验启迪、现实诉求等层面总体把握“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2],也有学者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度把握“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关系[3],等等,但目前的研究对“三个务必”的理论底蕴和规律叙事虽偶有提及,不过尚略显薄弱,本文试作一探讨,以期把该课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一、“三个务必”的理论内涵

“三个务必”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优良作风和斗争风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忧患意识使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顽强斗争意志使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时的理论思考和思想自觉,蕴含着科学的理论内涵。“三个务必”既存在思想理念的相对侧重,又展现出不同现实意义的深层互构。“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使然,鲜明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崇高的集体道德风范;“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和工作作风,深刻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和独特的政治风格;“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和发展史的鲜明印证,深刻回答了“我如何办”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的路径方法。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党的性质宗旨,集中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报国为民的政治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除了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党的一大明确规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4],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1925年,毛泽东撰文指出,革命的目的就在于“中华民族得到解放”[5]21,在于人民成为统治阶级,在于“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5]21

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初心使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先是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尔后旗帜鲜明地打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使广大农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纷纷支持共产党、与共产党心连心,从而使革命根据地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又最先喊出“抗日救国”的口号,代表中华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心愿,积极建立抗日爱国统一战线,从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然后,为了人民真正翻身得解放,为了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解放战争,并得到广大解放区人民的衷心拥护与支持,最后建立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尔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會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昂首挺胸过上新生活,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接着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祖国大地,改革的成果惠及全国人民,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最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进入新时代,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己任,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一百多年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党,是无愧于党的初心使命的政党,是报国为民具有政治担当的政党。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我们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性质,要有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做一个坚定的、经得起时间和实践考验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时代的引领者、新征程的开拓者、人民幸福之路的开辟者,做改革开放的先锋、新时代的弄潮儿,并时刻谨记“我是谁”和“为了谁”,不忘将实现党的初心与使命进行到底。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聚焦党的作风品质,深刻阐释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历久弥新的基因密码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谦虚谨慎就是尊重他人、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做到谦逊有礼、不断进行自我反省、遵循规律、守中保和、稳健行事。谦虚谨慎是一种涵养和修养,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所谓艰苦奋斗就是不畏艰难险阻、在困苦的条件下努力奋斗。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是中国人的修身之本,是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基因密码。

中国共产党既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也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就是坚持“两个结合”的产物,是对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一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弘扬,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守正与创新。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能始终保持青春活力、风华正茂、历久弥新的基因密码之一就在于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虚心学习马克思主义、虚心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经验,虚心向共产国际请教,同时虚心向工农学习、向群众学习、从革命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从革命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艰难困苦中不断奋起、从挫折中不断前行,真正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革命即将在全国范围取得胜利之际,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提出全党同志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要求,及时给全党同志敲响了警钟。尔后通过建国后的“三反”运动、整党运动以及思想教育运动,要求党员干部与群众“四同”等,保证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提供了有力支持。尽管我们现在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中国人民也富起来了,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越来越近了,中国共产党仍没有放弃谦虚谨慎、艰苦奋斗。2013年7月在西柏坡,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6]。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7]。党的二十大更是从“三个务必”的高度提出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要求我们始终不骄傲自满、不自以为是、不自高自大,要始终虚心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要学习先进经验、先进知识和先进方法,要善于作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反省自己,做到有错就改、无则加勉,要始终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与提升,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踔厉奋发,在艰苦中勇毅前行,在困苦中开拓创新。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凸显路径方法,生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秘笈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8]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的发展,一个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矛盾规律是事物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也可以得出,斗争规律是事物发展的绝对规律。

中国共产党是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永远是革命者,革命者必须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国共产党才能克敌制胜,一切妥协退让、害怕斗争或不善于斗争只会招致失败。中国革命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大革命后期,当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向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群众举起反革命屠刀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没有认清反革命的本质、再加上受共产国际错误指示的影响,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斗争策略,而是一步步地妥协退让,结果致使国民党反动派反共气焰更加嚣张,相继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牺牲于敌人的枪口之下,最后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彻底失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相继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斗争艺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既取得与国民党斗争的胜利,又捍卫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回顾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与斗争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秘笈。正是从上述历史事实出发,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務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求我们必须有敢于斗争的勇气、善于斗争的策略,有敢于斗争的本领、善于斗争的艺术,有坚持斗争的立场与方向、掌握斗争的规律。要坚持斗争胜利原则,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要饱含斗争精神,站稳斗争立场,坚定斗争态度,深谙斗争艺术。要及时总结斗争经验,吸取斗争教训,提高斗争智慧,运用好斗争法宝,最终取得斗争胜利。

二、“三个务必”的理论品质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加强党的建设的逻辑进路,“三个务必”的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维,呈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时代特征和发展特质。

(一)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重大区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特的鲜亮底色。

“三个务必”将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和求真务实、甘于奉献、为民奋斗的人民性高度统一起来,集中展示了党性和人民性高度融合的鲜明特征。“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世界观来说,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从方法论来说,中国共产党人要懂得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牢记初心和使命实现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经验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滋养党性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始终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冲锋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涵育人民性意识,推动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锤炼出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为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挑战中开展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强烈的斗争意识和高超的斗争本领检验和升华党性。对于我们党来说,党的开展的一切伟大斗争始终都是为了人民,党和人民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三个务必”的思想彰显了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深度融合的鲜明特色。

(二)坚持历史继承性与发展创新性的统一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了“两个务必”,这是中国共产党迎接新挑战确保党不变色不变质的历史经验的深刻忧思,是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保持赶考精神的生动话语表达,为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两个务必”提出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站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反复重申“两个务必”思想,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建国头七年经验和“文革”十年教训的基础之上,顺应人民群众求改革、求温饱、求富裕的心声,开启了改革开放新征程,下好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棋。在改革开放带来国家经济形势一片向好的情势下,邓小平不忘告诫党员干部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同经济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作坚决斗争,同各个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同损害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行为作坚决斗争,还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虚心向群众学习,要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同一切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胡锦涛一担任总书记就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要居安思危,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要加强反腐败斗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两个务必”。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柏坡时提出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出发点是什么?现在我们如何弘扬“两个务必”?2014年6月,他再次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不能故步自封,不能满足于现状、不求进取,不能局限于眼前利益而不顾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能贪图享受、攀比阔气。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初心”、要“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要理解斗争的含义,要正确认识斗争,做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些重要论述为“三个务必”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来源。

“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相比,内容更加全面、丰富,要求更高、更具体,彰显的历史担当更重大、更艰巨。“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深刻总结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风险挑战的预判后提出的,而“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处于关键时期而提出的重大理论论断。“两个务必”和“三个务必”具有相同的理论渊源、相近的思维蕴含而一脉相承,体现了历史继承性的特点;同时,“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历史承继、理论深化和意蕴拓展,呈现发展创新性的显著特征。

(三)坚持问题导向性与实践导向性的统一

“三个务必”是对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执政挑战和党外存在的执政风险的清醒认识和科学认知,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吸收借鉴,并主动外化成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落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中积极的主动性和高度的自觉性,具有问题导向性和实践导向性相统一的特征。

问题导向就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不做无用之功,不做无关痛痒之事。坚持问题导向性,不仅是工作方法、工作艺术,更是工作原则、工作境界和政治品质。要做到善于发现问题,正确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付之于行动从而圆满解决问题。习近平从担任总书记伊始,就充分认识到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某些干部、党员党性意识不强、宗旨意识弱化,“政治信仰发生动摇”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四风”“屡禁不止”的问题,以及贪污腐化的问题;也充分认识到经济上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的问题,“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利益固化藩篱日益显现”的问题;也充分认识到思想上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存在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的问题,存在“制度自信不足”的问题等。如何化解这些问题,就需要全党同志增强初心使命意识,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放在心中最重要位置,要有大公无私的思想境界;要始终谦虚谨慎,甘当人民的小学生,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在困难面前挺直头、直起腰,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實践导向就是以源于实践、实践检验、指导实践为导向,不闭门造车,不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坚持实践导向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做到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接受实践检验,更重要的是理论要指导实践。“三个务必”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也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是从伟大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与理性认识。“三个务必”是经过实践检验得出的真理性认识和规律性认识,历史越向前发展,我们走得越远,越要“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革命和建设越成功,社会主义事业越往前发展,越要“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越向前发展,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近,受到的干扰与阻碍就会越多,因此就越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更为重要的是,“三个务必”是全党同志行动的指南,是全党同志实践的指路明灯,是全党同志谱写绚丽华章的根本遵循。

三、“三个务必”的规律叙事

(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之问,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70多年前,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进京赶考”即在全国范围内执政能否考试合格的重大课题。对于这一重大课题,毛泽东作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两个务必”及“民主新路”思想,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初步认识。对于这一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给予充分肯定并再三强调,全党同志只有始终坚守“两个务必”,才能使党永不变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70多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赶考”永远在路上,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深入人心,治国理政举措稳步推进和扎实实施,治国理政效果极为显著,党风政风学风社会风气为之改观,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增强,但在执政方面存在有待提升之处,如如何防止执政懈怠的危险、如何防止执政能力不足的危险、如何提升执政精神状态、如何改进执政方式、如何提高执政本领以及如何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等问题,对此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长期执政的条件下,面对“两个大局”如何永远牢记初心和使命,如何永葆党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如何永远保持斗争精神,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如何交出令人民满意的执政答卷?这是新时代给我们出的赶考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务必”,找到了回答新时代赶考之问的精准答案。“三个务必”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应该拥有的执政精神状态——不忘初心使命,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应该拥有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应该拥有的执政使命与执政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应该拥有的执政品格与执政风格——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应该拥有的执政方式与执政艺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三个务必”昭示着进入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本色,诠释了自警自励的执政品质,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执政依靠什么、如何进行执政”“长期执政有什么要求、如何进行长期执政”的关键性问题,大大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对党的执政规律性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的创新发展。我们相信,只要全党切实做到“三个务必”,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就一定能够不断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就一定能够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深刻回答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之问,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绘就了宏伟蓝图,明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在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着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等众多领域的重大风险。从内部看,由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带来的重大风险依然存在,由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引发的经济、社会层面的重大风险也潜伏存在,由全面深化改革触及的难啃骨头躲不开、绕不过,各种出乎意料的“黑天鹅”事件也会时有发生,人们习以为常容易被忽视的“灰犀牛”事件也随时可能发生;从外部看,东强西弱趋势正在不断显现,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世界秩序受到挑战与破坏,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打压与围剿日益加剧,我国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严峻甚至凶险。我们党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大、需要回答的“考题”也越来越难。如果缺乏忧患意识,不能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如果不能永远牢记初心使命,时刻做到居安思危;如果不能掌握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难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事业越是伟大、任务越是艰巨,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只有坚持做到“三个务必”,始终把准正确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任务,科学回答好时代之问,深刻洞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向改革要活力动力,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努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三个务必”昭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方向——不忘实现社会主义的初心,揭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政治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明确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目的与旨归——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阐明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本质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表明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要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注明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主体作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诠释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状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强国、如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性问题,从而通过深刻回答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之问,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三)深刻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和平、稳定、繁荣、和谐的世界是全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的共同利益。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人类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的同时,少数西方国家却为了自己的私利,经济上反全球化、大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政治上推行霸凌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困难、地区冲突不断、世界和平不确定性大大加剧……因此,各国人民发出了“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解答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离不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谋大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解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作出的有力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记“三个务必”,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自觉将为世界谋大同作为自身的使命责任,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中国共产党坚信,只有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学习和掌握高超的斗争本领,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为维护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各国人民都有对和平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诉求。然而,现代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艰苦奋斗干出来的。世界的和平合作也不是靠妥协退让得来的,以斗争求和平合作则和平合作存,以妥协退让求和平合作则和平合作失。只有敢于同一切破坏世界和平发展的行径做坚决斗争,才能捍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务必”既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百年奋斗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智慧结晶,也为世界各国人民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方法论借鉴,进一步深化了人类社会如何走向世界大同的规律性认识。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三个务必”之间存在严密的内在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为中国共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

[2]杨敏.“三个务必”的生成、机理与进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J].2023(2):14-20.

[3]汤志华.“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内在关系和重大意义.新视野[J].2023(2):21-28.

[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

[5]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习近平.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N].人民日报,2014-01-01(1).

[7]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四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3-07-14(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15.

責任编辑:周育平

收稿日期:2023-05-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70年发展历程研究”(项目编号:19BDJ019)

作者简介:肖光荣,男,湖南汉寿人,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与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三个务必
“三个务必”护航“复兴号巨轮”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牢记“三个务必”
“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牢记“三个务必”奋力谱写新时代绚丽华章
时刻牢记“三个务必”切实扛起使命担当
坚持“三个务必”砥砺新的征程
——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三个务必”:百年大党作风建设的新境界
牢牢把握“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践行“三个务必”凝聚起振兴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强大合力
“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