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凡
古典诗词是积淀于中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是中华灿烂文明的瑰宝,但是在现实中,高中古诗词的教学却面临尴尬的境地,老师费力讲授,学生却始终不得要领,难以登堂入室。古典诗词变成了高考试卷上一道枯燥的题目,着实令人遗憾。作为中学一线语文教师,笔者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在教学策略层面进行摸索实践。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其中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都指向了古诗词的教学,古诗词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北宋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士人代代相传的使命感。无论是“天下万物、苍生为一”的自然观,还是“舍生取义、孝悌仁义”的道德观,抑或“恬淡合乐、融通坚韧”的生命观,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观,都在古典诗词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铸就了中华民族绵长深厚、生生不息的文化自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任务群8中提到要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来“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高中生学习古诗词,可以让他们深切感受千年之前的那一股爱国热忱,从而产生一种文化归属感,在认同中传承、在实践中坚定信心,这就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习主席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当下我们的高中教育恰恰在美育这一块上是有欠缺的。近几年的高考也已经特别重视美育,注重对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全方位考查。如果要对学生进行审美素养的熏陶,古诗词可谓是不二之选。古诗词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积淀,有着穿透时空的感染力。古诗词中的意象、手法、情感、语言都富于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审美熏陶和渗透。
目前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总体还是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全程“满堂灌”,学生甚至都还没看懂诗歌字面意思,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讲授艺术技巧、思想情感,整个教学像是一座“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没有依托。
以高三的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为例,整个复习存在一个严峻的问题,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进行复习,古诗鉴赏一轮复习后看似满满的收获:从古诗词的题材类别到情感特点,从艺术手法到鉴赏术语,从常见题型到答题步骤,可谓是事无巨细,都背诵得面面俱到、滚瓜烂熟……
可是学生却仍然困惑:“我常常看不懂诗句的内容是什么;我不理解诗句内容之中作者表达的情志是什么……”
总结一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的主要困境有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方面,讲授多,解读示范少;
练习方面,题量多,思维训练少;
技巧方面,套路多,思考感悟少。
总之就是妄图以“共性”代替具体诗歌的“个性”。
这三个方面的困境严重背离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使古诗词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和复习中性价比极低的一道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不禁让人思考:在高一、高二的教学阶段,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落实到教学上,就是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首诗?
诗歌其实是非常有趣的、鲜活的。那么多精彩的灵魂,把他们内心最深层的信仰、最博大的情怀,保留在诗词里面。我们绝不能错过祖先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从而真正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呢?
可以找一些相对浅显有趣的诗歌作为入门,让学生消除对古典诗词的陌生感和抗拒感。比如先隐去诗歌题目,展示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学生很容易从诗中读出一个新婚女子将要拜见公婆的忐忑,然后再打出标题,原来是要表达诗人即将应考的畏惧心理,顿时就觉得颇有趣味。而张籍《酬朱庆馀》则巧妙地以越女“菱歌敌万金”来肯定朱庆馀的才华,让他安心。这种有趣的酬唱应和之作,容易共情,迅速拉近了和诗歌的距离。
之后再水到渠成地由张籍引出他的另一首诗《节妇吟》,也比较自然。这首诗内容简单,语言富有深情,内涵意蕴丰富。表面上看是一首爱情诗,实际上是一首表明心志的诗。根据题目,学生很容易读懂字面意思,教师再结合时代背景讲解深层意思,学生就能感受到诗词在那个时代的特殊交际功能,从而对古代诗歌有了兴趣。
也可以从意象导入,“古典诗人对石头、钟声、森林、细雨、柴门、古船、灯烛等意象,情有独钟,吟咏不辍”,沿着一个个古典意象,可以走进古诗词的象征世界,探索诗人心灵世界。如上杜甫的《登高》,可以提问学生最喜爱哪一联,学生普遍回答第二联。由第二联的“落木”一词,提问“落木”的意思,学生回答是落叶,那么为什么使用有可能造成误会的“落木”而不直接用“落叶”呢?由此引出对落木意象的解析,可以参考林庚老师的《说“木叶”》,让学生感受一个简单意象背后的深层意蕴,“微黄、干燥、多风、疏朗的晴天”等,让学生感受意象的生成和多重意蕴,从而体会诗歌语言的韵味,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凡此种种,都是具体教学实践中的灵机一动,都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道。
正所谓“教无定法”,每位老师都有独属自己的学识积淀和生命体验,可以从自己感受最深的点切入,吸引兴趣,引导入门。
我们的问题:讲解太多,感受太少。
蒋勋说过,“我会用两种方法来对待自己最喜欢的诗,一种方法是有时候与朋友一起喝了酒,然后朗诵出来,还有个方法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用毛笔抄写——抄写是另外一个进入诗的方法。”足见诵读的重要性。
1.诵读——让此景此情借口而出
(1)诗歌富有鲜明的节奏、整齐的形式、固定的句式,讲究押韵与平仄,读起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朗朗上口,这种音乐美适合学生在诵读中感知。
(2)诗人用最凝练的形式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富于形象感和跳跃性。这种画面美适合学生通过诵读,在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同时进行加工,补充空白,使诗中的景、事、物变得真切清晰完整。
2.诵读指导——品读感悟、嗟叹咏歌
我们所见的诗歌教学中的读,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作为课堂阅读教学各个环节的过渡,更多的是走过场。我们常听到老师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至于怎样才能有感情朗读,怎样才能通过音长、音高、音调、音速、语气等方面的调整、通过平仄、顿挫的变化读出诗的韵味方面却缺乏指导。
古诗词诵读,有默读、自读、听读、品读、赏读等多种形式,读中解、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要多重指导,引导学生,让他们懂得,诵读对学习诗歌的特别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习惯,逐步形成诵读的能力。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嗟叹、咏歌和手舞足蹈都是吟诵的外在表现。
笔者不禁想起了梁实秋先生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章记述了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在清华所做的一次题为《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的演讲,任公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
特别是他对古诗《箜篌引》的朗诵,把仅仅十六字的诗,诠释得活灵活现,从背景到情节到人物到情感,让人仿佛置身情境之中,感受人物的极致哀伤。以至于梁实秋回忆多年以后在茅津渡候船渡河时,看到黄沙弥漫的苍茫景象,顿时忆起梁启超先生讲的这首古诗,足见古诗词朗诵恒长绵久的艺术感染力。
咏歌的力量也不可小觑。近年来掀起了一股文学音乐之风,比如央视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把古典诗词与音乐融合,进行创造性改编,诞生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比如凤凰传奇唱的《将进酒》、尚雯婕唱的《木兰诗》等,热血沸腾、荡气回肠,把诗歌中的情感通过咏唱的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股文学音乐之风,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融合,让古典诗词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生机。
还有曾经的直接给诗词谱曲的经典曲目,比如《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曲调婉转悠扬,曲词诗意浪漫,又比如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月满西楼》《虞美人》等,都可以在诗歌教学中引入,对学生进行艺术美的熏陶。
3.诵读指导范例
李白的经典名篇《将进酒》很适合作为指导诵读的范本,这首诗感情大起大落、汹涌澎湃。
全诗长短句式自由变化,声韵流转自然,情感跌宕起伏。作者时而悲叹时光易逝,时而纵情豪饮欢歌,时而激愤怀才不遇,这一系列复杂的感情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切体会。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活动来引导学生把握悲→欢→愤→狂的情感变化,从而体会李白怀才不遇又渴望入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如何把握古诗词的情感?有两种比较权威的理论,一是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二是孙绍振的“还原分析法”。下面重点以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说”来谈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深入情境来体悟诗歌的情感。
“人生天地之间,心物相接,感受频繁。真情激动于中,而言辞表达于外。又借助辞采、意象以兴发读者,使其能够得相同之感受,是谓之诗。故诗之最重要的质素,即其兴发感动之作用。”
叶嘉莹认为:“中国诗歌中最重要的质素,就是那份兴发感动的力量。”如何养成体认和衡量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之生命的能力,是赏鉴中国古典诗歌的一项重要基础。
那么,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引起内心的兴发感动呢?
那就是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启“生命化”诗歌教学,即在古诗词教学中,指导学生从代入自己的生命体验解读古诗词,去感受生命情怀、体悟生命哲理。《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一书中,叶嘉莹老师认为:“真正值得一读的好诗词,都是从生命里出来,是一个真诚且深刻的生命在面对人生各种情境时的思考和感悟。”我们在读诗时要设身处地,自我代入,去感受诗词中的生命思考。
《蒋勋说唐诗》中提到“诗歌只是在你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安静下来的东西”。“好的诗是活在口边的,它常常被人脱口而出,契合了生命在刹那的状态和经验。”阅读者积淀在心中的审美经验和人生体验,兴发了感动,理解了诗意。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到触发学生审美经验和人生体验的那个“开关”,从而兴发感动,理解诗意。
1.调动印象
鉴赏者的体验感受、知识储备、文化积淀等是走进诗歌的重要“印象”,成为鉴赏古诗词的审美经验。
如教《归园田居》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体验感悟的兴趣。笔者提供了一组关于“归”“田园”的诗句,帮助学生唤醒“印象”:
“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王勃)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王维)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李商隐)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孟浩然)
“何时解印绶,归去卧山村”(王禹偁)
“藏书几万卷,归老此林泉”(张尧同)
“归来小窗下,袖手看新晴”(陆游)
这个“归”有着摄人魂魄的召唤力,是一种深刻的人生领悟和复杂情感。“归园田”是对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的寻找。借助这些诗句所提供的印象,学生的感情真切而丰沛;陶渊明笔下的“田园”是那么美好宁静令人神往,自能在学生心中唤起独特的温馨感和归属感。
《归园田居》是富于感兴的诗,表现的是陶渊明内心感发的生命,我们要以生动活泼的心灵去欣赏、体会,方能引起共鸣。补充这些诗句,是在学生的心灵园地上筑篱修竹,唤醒、积累、加深他们评赏诗歌的“印象”。其实也是创设一个教学语境,因为这个“印象”,学生读出了“归”“田园”语义学背后的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因民族而异的深刻内涵,读懂了真正的陶渊明,提升了体验感受的能力,又为以后的鉴赏积累了新的“印象”。
2.调动语言
诗人“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才有了兴发感动的生命。文学归根结底是文字的艺术,语言是隐藏诗人全部情感和理智活动的一个载体,在读者与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语言是唯一的依凭。
用一个例子感受一下诗歌语言之美,《暮光之城》中的经典语录,“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 sun for morning, moon for night, and you forever.”转换为古诗词语言表述出来,“浮世万千,挚爱有三,喷薄朝阳,皓腕皎月,不及汝尔,沧海桑田。”古诗词语言的美,是跨越时代的,跨越国籍的,这是一个神奇的魔幻世界,我们应该要努力带领学生走进诗歌语言的魔幻世界。
在叶嘉莹看来,一个说诗者,“不仅在于能感受,更在于能够给予诠释和说明。”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说诗者应该具备“能感之”和“能写之”这两个要素。我们要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动手,进行多种多样的诗歌创作活动。
(1)改写诗歌
①古诗词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常常会以倒置、省略的诗句隐去时空位置、主客对象,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去调整顺序、补出对象,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可以感受诗歌语言的遣词造句、意象的错综关系,从而理解诗歌语言的多重意蕴。
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生1:浣女之归(导致)“竹喧”,渔舟之下(造成)“莲动”。
生2:浣女归来,喧闹了竹林;渔舟下海,惊动了莲池。
生3:竹林(一片)喧闹,(原来是)浣女归来了;莲池(一阵)躁动,(原来是)渔舟下海了。
在诗句字词顺序的调整和诗意的补充中,让学生体会古诗词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整,以及不同语序下语意重心的不同、表情达意的不同。
②还可以在诗歌节奏和散文节奏的切换中引导学生感受情感。
如设置题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明代李东阳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请用散文的语句来描述,表现这“意象具足”之景。
学生描述:尖锐的鸡鸣在我耳边响起,像远处墨色的高山般层层叠叠,头顶的明月还隐隐约约勾画着浅色的轮廓,白得虚幻,冷得清醒,映照着我身后山乡的茅店旅舍;天将破晓,孤身一人,路在我的脚下,与我作伴的只有结满白霜的板桥上,那一排排深深的足迹。
还可以把杜牧的《清明》七言绝句改成电影剧本,或者把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改写成一则充满缠绵悱恻之情的叙事作品等。都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感受诗歌语言和情感之美。
(2)写诗填词
文学一定要有自己的介入才真正精彩。要在班级营造古诗词的氛围,让学生浸润在古诗词之中,可设置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确定主题,让学生尝试写诗。
写诗的过程,也是一个兴发感动的过程,学生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兴发感动,诉诸笔端。通过写诗,加深了对天地万物、世态人情的理解和感悟,增强了对生命的感受力,从而孕育了学生的知识生命和情感生命。
笔者今年刚好执教高一,在教授第三单元古诗词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了“思亲”“求学”两个主题让学生创作诗歌。学生的作品让笔者惊喜不已。
“求学”主题诗歌展示:
《无题》:“墨色一点氲青山,灯火阑珊暖行途。琅琅疾笔未曾息,只待山花浪漫时。”
《临考行》:“首依案梦情尚浓,素指吟书醉未休。一盏茶香秋梦后,半阁书韵晓吟时。”
《学隙感怀》:“岁暮钟声绕九华,阴阳交替索人心。谈笑朦胧少年事,欲把野心比苍穹。怎奈长歌惊梦醒,日落花残似嘲敌。长路漫漫寻何处?冷风携我出山去。”(莆田二中坐落在九华山下)
既有求学途中的孜孜以求,也有精心备考的全情投入,还有少年追梦的迷茫求索,更有笑看风雨的迎难而上。
“思亲、思乡”主题诗歌展示:
《天净沙·别乡四载思故居》:“斜阳陌树飞花,万家灯火余晖。霜降西风过处,落红漫山,思乡意悠悠。”
《长相思·忆相逢》:
“今日同,昨日同。星夜安然岁月匆,天涯忆相逢。
夜朦胧,山朦胧,雨歇霜重枫更红,故乡情意浓。”
《无题》:“树影婆娑风长啸,月色流光浸窗纱。盈盈烛火急摇晃,衣襟难整只盼家。枕上轻寒窗外雨,以衾拥覆梦生花。愿卿身心常安健,年年笑靥总相见。”
《思乡吟》:
“君不知兮,满江琉璃。我不见兮,当时故里。寤寐思之兮,风吹落木复涌起。
君不知兮,木棉遍地。我不见兮,当时故里。思之悲欢起,辗转反侧不肯栖。
君不知兮,流水有行。我不见兮,当时故里。思之念之兮,梅花落槐翻飞起。
君不知兮,白翎万里。我不见兮,当时故里。思之大梦起,经年累月不肯息。”
这一主题更是意象丰富、情意浓浓,高一学生离家在外求学,因为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兴发感动,写出来的诗歌更有诗味、诗意、诗情。虽然总体上诗歌还是稍显稚嫩,但已是难能可贵的尝试,我们要细心呵护这宝贵的古诗词创作的火花。
另外,还可设置具体情境化题目,例如:金秋十月,天朗气清。正值校运会来临,置身书斋的学子一定渴望在运动中放飞心情,驰骋操场。请你试写一首以“运动”为主题的七言绝句。把这一份兴发感动落实在学生平时的具体生活中,可以让学生浸润在古诗词的氛围之中,从而让古典诗歌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综上,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如同魔方游戏,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奇妙生动的古典诗词的世界,他们的兴趣被点燃、想象被激活。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教学活动,学生经历了由激趣到涵咏到释放的阅读心理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全面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去想象、感受的过程。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的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的心理处于直感的、情绪的、审美的境地,去鉴赏诗人形之于言的文字之美,感悟诗人的兴发感动,从而品味诗歌的意象和情怀之美。古诗词教学应该摒弃枯燥的、功利的应试教育,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诗歌,品味语言,感受其丰富内涵,体认其诗意特征,从而兴发感动,和诗歌建立起直接而意味无穷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