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翔,李 怡
(1.湖南大学 岳麓书院,湖南 长沙 410082;2.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带领人民群众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展望、进行了新部署,并首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文化自强”这一新理念、新要求。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再到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国共产党勾勒文化建设的蓝图愈发清晰明朗,要求愈发具体全面。“文化自信自强”的提出,正处在我国迈上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交接点,在此历史性重要时刻提出的“文化自信自强”被赋予极其重要意义。故此,“文化自信自强”作为新理念、新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效用,以及如何发挥效用等问题,都值得和需要深入探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其独特的、稳定的品格,这决定了该民族在不同情境下的回应模式。文化品格内蕴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民族文化通过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个人的思想形成、规范个人的行为习惯,从而塑造出个体的文化品格。
自信自强是个人完善自我和民族谋求发展的重要品格。从发展心理学来看,自信自强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具有自强人格的个体会坚持拼搏奋进,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充分激发自我潜能。一个文化自强的民族则表现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突破难题,谋求民族发展,在顺境中展现出开放包容的文化形象,体现出十足的警醒自觉;在逆境中展现出不卑不亢的文化形象,体现出十足的精神韧劲。民族自强根本体现为文化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349文化自强是民族自强中最为核心最为深沉的构成要素,在文化精神上自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自强。
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传承着自强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阐释党和国家的精神财富时多次强调,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与民族品格。[2]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曾将自强不息视作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并进行阐述。[3]2学界也多将自强不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展开论述。无论官方抑或学界,都普遍将自强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和文化品格,认为自强不息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自古以来,中华文化都倡导要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都强调自强对人格的塑造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典籍,《周易》即倡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天之道,在于刚健不衰、生生不息,人也应当顺应天道,刚毅雄健、奋斗不息。此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日渐深入国人的精神世界,熔铸为人生信条。“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4]1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能够一次次绝境逢生、逆流而上的品格基础,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持续焕发生机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文化上具有高度自信和自强的党,自强不息的文化特性熔铸在党的思想与实践探索中,使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出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回顾近代中国,自遭受帝国主义侵略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降,中国仁人志士以自立自觉的清醒认识,孜孜不倦地探索民族独立的革命与发展道路,展现出中华民族天道酬勤、奋斗不息、自立自强的文化品格。在历经一次次探索却相继以失败告终后,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领导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重大使命,在马克思主义光辉指引下诞生了。毛泽东在早年间曾在日记中写下“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豪言壮语,[5]69体现了他在困境中磨炼意志的乐观精神,以及在逆境中谋突破的斗争精神。毛泽东极力推崇党要坚持自力更生,并指出,党要获得真正的和平与发展,“只有自力更生,自立自强,自己有办法,自己立于不败之地”。[6]152这种思想在党的实践中逐渐凝练成为党的文化品格,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思维习惯。在这样的思想品格引领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骄人成就,为中华民族站立于世界之林奠定重要物质基础、树立信心。站起来要靠自己,富起来也要靠自己。邓小平将中国经验的第一条就总结为自力更生,并强调要发扬发愤图强的精神,坚持主要靠自己谋发展。[7]406在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着自强不息的文化品格,自主开辟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迎来四十多年中国持续创造经济和其他各方面发展奇迹的辉煌时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代。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文化品格。在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前一百年里,自强品格为中华民族摘下胜利果实、创造发展奇迹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当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再次站在历史新方位,承担起带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迈向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文化自强必然也必须继续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注入强劲力量,增强中国人民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文化自强并非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心态基础上的内生性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自强既非文化自卑、文化否定,亦非文化自负、文化自大。文化自强是在文化领域对自我能力的清醒辨析,并毫不动摇地坚信自我、依靠自我、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与发展。强大的自我认知与认同、自我信任与坚守、自我独立与自强等,构成了稳定坚实的内在文化秩序。换言之,建立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立基础上的文化心理与文化品格,方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强。
文化自觉所回应的是自我文化为何而强的本质问题。文化自觉,即在文化上的自我觉醒,对自我文化的本质进行理性自觉的科学辨析,并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承担起文化使命。费孝通先生是中国学界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的第一人,他将文化自觉视作是对自我赖以生存的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历程、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最终用以提升文化的自主能力。[8]简而言之,文化自觉便是清晰地认识自我文化从何而来、往何处去、如何去等问题。这主要有几个特征:
一是具有高度的文化辨析力,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文化的核心要素与发展规律。文化是复杂而多样的,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下形成不同的样态,必然也会造成文化多元化。但是,多元文化又辩证统一于主流正统文化之下,这集中反映了该文化体系的内核精神。中国文化拥有千年历史的沉淀,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早已融于民族血脉中,在历史传承的不同时期展现出相对应的时代化形态。对文化的自觉便要从文化的发展脉络中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进一步提炼与传承核心精神。
二是具有正确的文化判断力,能辩证地认识文化的价值与地位。文化的生命力在文化交流中得到展现与发扬,在文化交流中无可避免地会进行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的对比。文化的自觉,便体现为以辩证的思维和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的差异,客观评价自我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确定自我文化的历史方位与发掘其独特价值,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文化的多元功能与重要意义。
三是具有历史的主动性,能充分认识文化的使命与担当。历史主动性是一个民族在面临困境与发展选择时的主动历史担当,是支持民族发展的宝贵品质。近现代在面临文化衰败的困境时,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担当起探寻文化出路、引导民族独立的艰巨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文化自强,必然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唤起全国各族人民担起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主动意识,以强大的文化创新精神,传承与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与夯实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
文化自信所回应的是自我文化依何而强的本质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于文化的信心与信念,对于民族独立振兴、国家繁荣发展都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对于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将文化自信视作“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9]44文化自信,即接受、认同并充分肯定自我文化的全貌,对自我文化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由衷地自觉自豪与珍视信任。中华民族也是从不缺乏自信的,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建立坚实基础。在近代民族危亡之际,民族文化虽也曾陷入自卑与自大的双重矛盾之中,进入了信心的低谷期,但从未真正丧失过自信。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中华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发展,民族文化自信也在其中得到自觉性重构与重建,中华文化得以再次彰显出勃勃的生机。对文化坚定的自信与信念,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坚定信仰,表现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三重维度:
从历史维度看,体现为对中华民族奋斗史及其中形成的文化有坚定的自尊与信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中华民族独立的百年奋斗史,创造了世界性的发展奇迹,旧中国从“落后就要挨打”的困顿中,一跃成为今天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功的国家。从文化视角来看,这个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先进的文化种子,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硕果的过程,这一文化发展历程丰富了当今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培育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从现实维度看,体现为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他者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更加坚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自豪与信心。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其发展的动力在于交流,封闭系统只会让文化走向自我消亡。封闭的文化环境中也极易产生文化自大,文化自大并非文化自信,而是自我封闭的、脆弱的精神象牙塔,畏惧与他者文化交流。一旦打破封闭系统的原有秩序,自大的文化心态在冲击下,极易转化为自我怀疑、自我困顿的文化自卑,给民族生存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故而,真正的文化自信,是自觉认识并坦然接受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差异性,并能在这个过程中客观对待自我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创造性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性地吸纳优秀外来文化,取万物之长丰富自我文化。
从未来维度看,体现为对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美好憧憬,对本文化的生命力具有坚定的信念与信仰。文化犹如一棵参天大树,在坚实牢固的树根之上,是一片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向上生长的景象,充满生机活力,这种持久的生气是对文化未来前途命运的希冀。对未来的文化自信,便是相信国家的长足发展,相信民族的繁荣复兴。真正做到文化自信,要立足于世界,要放眼于未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与展现中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坚定地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
文化自立所回应的是自我文化如何以强的本质问题。文化自立,即在文化上依靠自己,确认文化的主体身份,并自主捍卫与保证文化主体地位不受他者文化的威胁。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思潮多元化与意识形态渗透给主流文化的文化主体地位带来一定挑战。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在文化上占据自主权,实现并坚守文化自立,是民族立于世界的精神基石。文化自强应当立足于时代与实践的需求,捍卫文化主体地位,避免文化主体缺失。文化自立是各层面的、全局性的精神自主独立,主要应该体现为三方面的特征:
一是应体现为中华民族自身所拥有的坚实的精神内核与完善的文化体系。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其中文化个性是各个民族之所以成为自己的重要标识。每个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这些独特的个性确立了民族发展特性,确证了民族主体的存在。于中华民族文化体系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基于中国客观实际,遵循中华民族自我的文化特征,所构建与完善的价值观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取向与思想理念。
二是应体现为形成自主和强大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如陈寅恪先生所呼吁的,“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10]361掌握学术话语权是彰显民族自立于世界之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历经民国学术范式与新中国学术范式后,在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中国学界主要遵循西方学界所界定的研究框架进行研究,而随着对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解决与回应,学界逐渐由“寻求外界理论支持”到“主要向内省视自我”进行转化,在重大政治话语中自主构建起中国的理论范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1]43学术是人类理性的思想结晶与智慧体现。立足于中国话语自主构建的学术研究体系,是与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相匹配的文化呼应,亦是对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理性总结与阐释,是一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长期思想任务。
三是应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具有自立、自主的健全人格。个体是构成民族的基本单元,民族的自立自强最终是体现为每一个民族成员在精神上的自立自尊。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自立意识是个体想要挑战困难与挫折的精神产物,自立是相对过去依赖外界力量的健全人格。[12]个体的文化自立,则是个体在脱离外界依赖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实践,逐渐形成勤于思考、独立自主的文化品格。文化自立赋予人以坚韧的意志,为摆脱外界力量支撑以谋求独立自主提供精神的初始动力,也为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自制自律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中国人民在推进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展现出自强不息、踔厉奋发的精神风貌,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新高度,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指出,“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9]62当下,中国人民再次坚毅走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此作出指示,要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基本遵循,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依归,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11]43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广泛激发人民创造创新活力,大力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民精神共识,提升人民精神力量,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科学理论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指导实践的重要保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部署设计到贯彻落实,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规范。
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国家意识形态在政党牢牢把握领导权、国家统一思想意志、社会长治久安中发挥着灵魂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并明确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再次郑重确认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1]43以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在应对文化霸权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升人民群众对国家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凝聚群众信念共识和构建国家秩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关键在于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思想与丰富内涵,并贯彻落实于全方位的社会实践中;主要在于加强党全面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重点在于把握好网络媒体发展规律,守好线上线下两个意识形态阵地,及时准确把握舆论动态,巩固主流思想舆论;抓手在于做好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与坚定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其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性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时代化思想理论体系,也是指导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实践的重要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作出系列部署,贯彻落实好具体举措,重点在于要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理论品格的理解,从思想中汲取理论智慧指导文化建设,将思想贯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最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守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确保文化建设向着先进的发展方向前进。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决定了思维与行动的标准与立场,社会价值观深刻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精神内核,凝聚了中国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髓。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利用媒体的传播功能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培育各民族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民族复兴重任的可靠接班人。
创新创造是文化生命力的源头活水,失去创新创造的文化必然走向衰亡,走向没落,消失于历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创造文化的主体,人民有高度的文化创造力是人民文化自强的重要彰显,也是实现民族文化自强的有效途径。唯有激发全民族全社会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最广泛地凝聚文化精神力量,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激发与维护人民创新创造的动力与活力,让人民有想法、有资源、有能力、有途径进行文化创作,才能使人民在文化的创造实践中达到与思想的知行合一,深化人民文化认知与认同,汇聚民智、民慧、民力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自强。
首先,要激发人民的创造意愿,使人民有想法进行文化创作。要创造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支持广泛搭建文化创作交流平台,鼓励文化平台推进全民创作计划;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障人民创作成果受到法律保护,提升全民知识产权意识,从法律规范与道德约束双管齐下捍卫人民对创新成果的合法合理权利,维护人民的创新创造动力与热情。
其次,要开掘人民的创造资源,使人民有丰富的文化资料进行文化生产。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主要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开掘文化资源,要进一步完善构建文化体系,清点中国文化资源,大力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我国要推进文化的产业化、数字化,扩展文化运用的形态与模式,提升人民获取文化资源的深度、广度和便利度。
最后,要不断丰富和激发人民的创造力,使人民有能力进行文化创新。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培育文化创新人才队伍,以人才引领市场、引领群众。我国要构建并完善文化人才储备体制机制,做好文化人才战略布局,由政府牵头,引导社会资本资助文化人才建设;要大力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强化基层培育、尊重人才意识,开掘与保护好优秀乡土文化。
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没有先进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富饶丰硕的文化资源,文化自强就缺乏有力支撑,社会文明就缺乏坚实基础。中国文化精神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至今仍焕发着时代光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来源。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亟需深入开掘中华文化资源,践行优秀文化精神,使其持续焕发生命力,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社会主流价值。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法律的制约,也需要道德的自我约束。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礼仪之邦,自古便强调道德修养对立人立国的重要性,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根本价值诉求中“善”的集合,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灿烂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强调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13]139-144良好家风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文明进步的深层基础,要发扬传统家庭美德,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作用,让整个社会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我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辩证地挖掘传统美德中的优秀成分、先进成分,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普遍提高人民的人文素养、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准。
其次,要树立和宣传榜样,发挥榜样文化的引领作用。社会成员的行为与思想具有群体性特征,社会中主流进步群体的示范表率,会影响到其他社会成员的思想,达成社会共识与价值认同,从而形成风气效应。[14]我国要凝聚社会共识,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离不开榜样的示范效应与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15]164要梳理中国榜样文化,树立新时代示范典型,构建榜样文化精神谱系,传播与维护好革命英雄形象。党内干部对引领社会风气以及人民群众价值认同具有的重要影响,要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党内正气充盈,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群众共同营造新风正气。
最后,要发掘运用好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红色资源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和深刻的红色精神内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我国要以发掘促保护、以运用促发展为原则,梳理各种形态的红色资源,提炼红色精神,进一步完善构建红色文化资源库和红色精神谱系,发挥红色文化的社会效益与教育功能;要特色化发展红色教育基地,推进红色场馆数字化,以生动丰富的体验激发青少年的情绪共鸣和思想共振,以促进青少年自主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自我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实现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必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文化通过文化产品渗透于大众生活方方面面,深刻影响大众精神世界的建构。我国要发展好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作为促进先进文化传播、提升主流文化影响的高效率媒介,以品质优秀、样式多元、广泛覆盖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首先,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满足人民个性化文化需求。文化需求即对精神满足的需要和要求,是相对于物质生理需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性需求。由于个体精神是由共同文化环境以及差异化人生阅历与经历的融合影响产生的,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提供多样的、多元的、多层次的个性化文化产品,也要满足个体发展的共通性,提供高水平、高品质的民族性文化产品。
其次,要着重表达文化产业的内容属性,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文化内容以文化产品为载体进行传播,深刻影响并引导大众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认知,大众在使用和消费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熏陶,进而深化对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坚持以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人民对先进文化、优秀文化、正确价值观的认同,培育人民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精神,促进人民将优秀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增强人民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凝聚人民精神共识,构建民族精神共有家园。我国要以提升人民的精神能力为目的,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审美文化,以优秀的传统审美为文化作品和产品的文化品质赋能,使人民在文化体验中提升审美与品鉴力。
最后,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覆盖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11]45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原则要求,在文化产品的创作创造中,创作主体要树立与坚守道德底线思维,注重成果的社会效益,要以服务于社会进步为主要目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重点照顾到文化弱势群体的精神需求,如受到生理限制的残障人士、老年人等获取文化信息不便的人群,以及受到地理限制的山村等偏远地区的人群。我国要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发展,避免造成文化势差与文化隔阂,以推动全国各地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
中华民族的自信自强建立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深厚底蕴的坚实基础之上。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志气、骨气、底气的精神根脉,也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自信自强的中华民族向来具有浓厚的天下情怀,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兼济天下”的思想理念。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是中国为解决国际治理难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所贡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国际社会全力宣介、倡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体现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所作出的历史担当,也是对中华文明智慧的彰显和对中华文化的践行。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传播好中华文化,促进我国与其他各国之间文化融通、民心相通,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首先,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促进世界读懂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16]316让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国、读懂中国,要立足于国内,着眼于世界。我国要以国际受众的文化需求为基础,以国外受众偏好的、接受的方式与内容优化传播话语表达,做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化传播;要扩展中华文化的传播途径,大力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助推文化产业走出去,占据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发展制高点,有效提升文化传播效用;要掌握国际舆论主动权,增强我国媒介平台在海外的影响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运用和掌握国际舆论的能力和水平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鼓励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华侨积极发声、阐明中国思想以优化国际舆论环境,积极开展国际人文交往合作项目以扩大国际舆论朋友圈。
其次,要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中华文明内蕴的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真诚呼吁,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1]63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其中所内蕴的丰富的民族思想价值,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高度融通。我国要深度探究中华文明智慧中同全人类文明的价值交汇点,以此作为国内国际情感交融、心灵相通的文化桥梁,为广泛形成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精神基础;要大力开展人文合作计划,利用好重要的跨国学术交流、会议论坛、教育文化旅游、数字媒介等平台和渠道,促进实现多层次、多方位、高频率的人文交流,向各界国际人士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最后,要积极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促进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砥砺前行,不断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新选择。我国要大力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构建并完善中国自立自主的文明研究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夯实中国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理论基础;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要贯彻与弘扬中国“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倡导和引领各国树立正确义利观,尊重各国文化差异的同时,增进同各国的合作共识,团结各国力量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