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断面因素的座椅舒适性研究与分析

2023-08-07 22:45马晓兰潘杨玲李伟邓梦蝶李岚
时代汽车 2023年15期

马晓兰 潘杨玲 李伟 邓梦蝶 李岚

摘 要:座椅舒适性受消费者关注日益加强,是选车用车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基于互联网社媒开放平台数据,调研了三款中型SUV座椅尺寸舒适性方面的相关抱怨,并总结归纳为包裹性、腰部支撑、大腿支撑和背部支撑四项问题。综合考虑人体工程学和座椅设计关键断面,选取六处接触位置做断面并进行尺寸测量,借助实测数据,分析舒适性相关设计因素及优化方案,对造型、尺寸、位置关系等提出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座椅舒适性 关键断面 座椅设计 包裹性 支撑性

1 引言

汽车在当代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已不可取代,成为百姓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车辆的关注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驾乘的舒适性。座椅舒适性与整椅尺寸、软硬度水平、动态减振性、调节易用性等因素息息相关,用户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座椅进行感知评价。

目前,行业缺乏成熟的正向开发经验,座椅市场抱怨及相关设计规避点研究尚不清晰。为此,本文基于三款中型SUV车型主驾座椅,分别进行舒适性问题调研、驾乘姿态分析、关键因素分解、断面位置研究、断面截取及尺寸分析、共性因素剖析,以此探索差异化个体对座椅舒适状态感知的共性内容,向产品开发输入正向的设计参考。

2 座椅舒适性问题调研

座椅舒适性通常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影响,主观舒适性通常采用調查法,客观舒适性行业上大多借助体压分布数值进行判别,对基础设计要求的关注较少。

针对座椅的舒适性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社媒数据,进行了更大规模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生成内容)调研。随社群粉丝经济发展,针对于某类/某款车型进行抱怨或投诉类的活跃话题会映射到产品问题,且数据不断更新,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因此研究社群类的自发共享信息,分析其内容和结论,更有助于融入产品的设计、制造与营销等环节。

经过对三款中型SUV论坛车主讨论UGC调研,获得的座椅尺寸舒适性相关问题分别为:(1)座椅包裹性不佳,转弯时不能给予有效侧翼支撑;(2)腰部支撑不足或位置不当,难以解决长时间驾驶腰部疲劳问题;(3)小身材驾乘者大腿前端有顶腿现象,座垫偏硬;(4)背部支撑欠缺,肩颈处易疲劳。

3 驾乘姿态分析

当人体长时间处于同一姿态下,身体肌肉和血液都可能处于收缩或循环受阻状态,再加上当时的驾乘状态影响,从心理和主观上也会加剧疲劳感。对汽车座椅设计而言,首先会考虑人体布置,人体最舒适的坐姿是臀部稍离靠背向前移,上躯干略向后倾斜,保证脊柱呈自然的S形状态,使臀部角、膝部角以及踝部角保持自然的角度。

一般来说,人体各坐姿角推荐值为:

A42≥100°,A44=95°~130°,A46=105°~145°[5]。基于对三款中型SUV车型主驾座椅的H点、踵点及人体姿态进行测量的数据,通过比较,三款车型躯干角相同,B车型角A42最大,且H30最高,因此乘员姿态更偏向于高式。相同躯干角情况下,A42越大,驾乘者腿部和座垫的干涉量越大,需预防座垫过硬及顶腿现象。

4 关键位置断面选取

依据座椅设计规范,通常会采用断面校核方法确认座椅轮廓面设计的合理性。针对前文提及的座椅包裹性、腰部支撑、大腿前端和背部支撑问题,可采用95%分位人体模型进行主驾校核,依此确定座椅关键位置,并进行断面截取。

4.1 包裹性

座椅包裹性问题涉及景中和侧翼的相对位置关系,若整椅外轮廓尺寸确定,景中宽度、侧翼宽度、侧翼角度(高度)是影响包裹性的主要因素。因人体感知包裹性的主要位置在背部中段和大腿中段,因此在模型中选择H点向上沿躯干线300mm处作为背部中段测量位置S1,H点向前沿大腿线200mm处作为大腿中段测量位置S2,分别以两处作关键断面。

4.2 腰部支撑

因长时间伏案工作,若坐姿不良,极易造成腰部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也逐渐年轻化。汽车座椅的腰部支撑舒适性问题涉及腰托位置和顶出量的合理匹配,合理的背部弧度可以有效保证脊柱腰椎处的S形曲线。

若腰部支撑位置偏上,腰椎部分承力较重,随驾驶时长增加,很快就会疲劳;若腰部支撑位置偏下,移至骶骨区域,会抵抗S形下部,更加不利于缓解疲劳;顶出量偏大则会使背部上段过分紧贴座椅,手臂控制方向盘会带动背部肌肉收缩,加速疲劳;顶出量不足则对腰背部缺乏支撑,上背部重力集中于腰椎,无法缓解疲劳。腰部支撑通常位于脊柱腰椎中段,因此在模型中选择H点向上沿躯干线150mm处作为测量位置S3,过H点的Y0靠背断面作为测量位置S4。

4.3 大腿支撑

造成腿部不适的座椅设计原因可能是对小体型用车人群座垫过长,座垫倾角偏大,或座垫过硬等。座垫过长,小体型用车人群小腿和座垫前端距离过紧,长时间的力平衡导致肌肉收缩疲累;座垫倾角偏大与座垫过硬,使得大腿退出点距离延长,产生硌腿感觉。大腿支撑问题可基于大腿线纵断面进行研究,模型中选择过H点的Y0座垫断面作为测量位置S5。

4.4 背部支撑

驾驶过程中的背部支撑往往被忽略,但驾乘者长时间双手持握方向盘,极易造成肩胛骨处疲劳,因处于上背部,驾驶中可小幅度活动来减轻不适感。因靠背与座垫角度可调,通常前排座椅大腿躯干线夹角A42≥100°时上躯干可略向后倾斜,可以使后背部尽量获得座椅靠背的支撑。背部支撑问题集中于上背部,在模型中选择H点向上沿躯干线450mm处作为测量位置S6,并辅助以Y0靠背纵断面S4进行分析。

5 断面截取及尺寸测量

依据上文研究内容,截取3款中型SUV车型主驾座椅的对应位置断面,分别进行点标注及尺寸测量。

5.1 包裹性

断面S1测量外轮廓宽度L1-1、景中宽度L1-2、侧翼高度L1-3和侧翼角度A1-4,计算侧翼宽度L1-5。断面S2同理,测量外轮廓宽度L2-1、景中宽度L2-2、侧翼高度L2-3和侧翼角度A2-4,计算侧翼宽度L2-5,测量数据结果见表1。

5.2 腰部支撑

断面S3测量外轮廓宽度L3-1、景中宽度L3-2、侧翼高度L3-3和侧翼角度A3-4,并辅助Y0断面S4,测量腰部顶出最高处距离H点高度L4-1和腰部顶出量L4-2,测量数据结果见表2。

5.3 大腿支撑

断面S5测量座垫长度L5-1、大腿离去点距离L5-2、座垫压陷量L5-3和座垫角度A5-4,测量数据结果见表3。

5.4 背部支撑

断面S6测量外轮廓宽度L6-1、景中宽度L6-2、侧翼高度L6-3和侧翼角度A6-4,并辅助Y0断面S4,测量肩部顶出量L4-4及肩部退出点L4-5,测量数据结果见表4。

6 分析及优化

三款车型均为中型SUV,使用工况定义为城市越野,但车型定位及座椅设计略有不同。A车型座椅整体感觉更为宽大,因其弯曲竖条纹线形有一定的膨胀性,增强靠背宽厚的视觉效果,但座椅整体偏硬。B车型座椅视觉感很厚,靠背侧翼较为明显,座垫侧翼臀部区域要高于腿部区域,整椅有软泡棉层,坐感偏软。C车型座椅较薄,造型偏运动,棱角分明,景中区域占比较大,侧翼较窄,座入感偏硬。

结合上述测量结果,针对包裹性问题,B车型座椅背部包裹性较好,得益于背部较宽的侧翼L1-5及大侧翼角A1-4。C车型座椅因其造型设计风格,整椅总宽度窄,座垫景中L2-2保持较宽水平,侧翼角A2-4很大,包裹感在较激烈的转弯驾驶工况下,可给予单侧腿部较多支撑。若定义翼中比为单侧侧翼宽度比景中宽度的结果,则针对包裹性,三款车型包裹性特性的结果分布如表5所示。整体来看,座垫翼中比偏小,给臀腿留下了较多的活动空间,背部包裹感相对要强。

针对腰部支撑问题,侧翼角度在断面S3位置处都大于S1处,平均值为45°。C车型座椅腰部支撑位置极低,仅高于H点22mm,无法对腰部提供支撑,若将腰部中心线定义为H点向上150mm处,则腰部支撑可位于中心线上下各75mm的区域内[5]。腰部压陷量测量值差异不大,平均值为31.1mm。

针对大腿支撑问题,A车型座椅大腿离去点距离L5-2最小,大腿前侧缺乏有效支撑,同比之下,B和C车型座椅的大腿前端支撑较好。因B车型坐姿角A42为100°,座垫角A5-4为18°,C车型坐姿角A42为96°,座垫角A5-4为24°,二者相抵,使得B和C车型座椅在座垫长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离去点距离也差异不大。A座椅坐感偏硬,通过压陷量L5-3也可以验证,设计和制造工艺一致性匹配。

针对背部支撑问题,H点向上沿躯干线450mm处刚好位于假人上肩部,在断面S6处仅有B座椅人体与椅面有小幅干涉,其他座椅均无接触,通过退出点距离L4-5可知,均低于断面。C座椅整体偏平,背部并没有考虑基于人体曲线的特殊設计,因此其肩部顶出量距离很大,且退出点很低,舒适性差,可在运动风格下,适当保留一部分曲线弧度,以更好贴合人体。

7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三款中型SUV车型主驾座椅的调查研讨,发现抱怨较多的问题集中于包裹性、腰部支撑、大腿支撑和背部支撑,通过人体工程学分析,找到影响位置并标定断面,通过截取断面并测量相关尺寸,分析其相关性,最终得到如下结论。

(1)包裹性受座椅设计风格影响较大,在造型之初就需要充分考虑,靠背翼中比要更大,座垫留给臀腿充分的活动空间。

(2)腰部需要给予腰椎区域足够的支撑,可极大程度上减缓驾驶疲劳,位于腰部中心线上下各75mm的区域内建议配置可调节电动腰托。

(3)座垫需预防长度过量或不足引起的顶腿或无支撑现象,同时若压陷量太小,椅面硬度会反之变大以达到较好的支撑效果,坐姿角和座垫角抵消关系也有助于调整大腿离去点位置。

(4)背部支撑问题需要受到重视,在保证头后间隙舒适性的情况下,可设计曲线弧度,提供支撑来减轻肩部驾驶疲劳。

参考文献:

[1]李娟,徐伯初.基于人体压力分布的座椅形面优化设计[J].汽车工程,2017,v.39;No.281(12):110-116.

[2]陈俊豪,任金东,刘涛.基于不同身材驾驶员体压分布的座椅舒适性研究[J]. 汽车工程,2017,39(003):351-356,342.

[3]温泉,鞠伟男,刘丽萍,等.基于标杆车的汽车座椅人体压力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000(021):148-151.

[4]邵宏宇,孟琦,赵楠,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品性能满意度预测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9).

[5]钟柳华,孟正华,练朝春.汽车座椅设计与制造[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