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美,邓 红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39)。这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稳步推进并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百余年奋斗所锻造的独特精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确立的重要命题,其不仅揭橥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百余年而不息的秘诀,更昭示了新时代开展各项工作应秉持的精神要旨,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由此而言,以历史主动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精神指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因此,条分缕析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历史主动精神的多重意涵,探寻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价值和实践路径,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党的民族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历史主动精神淬炼于百余年党史之中,在与实践的激荡中铸就出多重意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这一精神蕴藏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民族工作的实践中,具有鲜明的进步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是党的民族工作经验的结晶。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是一项艰难的工程,其蕴含的历史主动精神“既有合规律性的理论依据,又有合目的性的实践诉求”[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与发展亦是如此。在原始社会,以血缘为基础的部落文明构筑了共同祖先的话语场域,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源流。自西周出现的“大一统”观念以儒家道统传承于历朝历代,是中华文明延绵未绝的根本原因。步入近代,“中华民族”概念发轫于20世纪初,在九一八事变后发展成主导国内政治舆论的重要概念。这说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脉络中虽刻有时代烙印,但统一性的趋势和本质不变。费孝通曾言,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元,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3]。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合乎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交融的历史演进规律,是顺势而为的正确选择。同时,基于种种历史因素和现实问题,民族地区的治理及发展模式具有特殊性。对此,中国共产党主动将政治、经济、民族与区域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我国民族地区实际,创造性地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适合中国的情况”,是中国共产党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发挥和实践[4](257)。党的民族工作正是在规律性与能动性交织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彰显了主动的历史自觉精神。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5](65)纵观百余年来党的民族工作,从星星点点、局部开展再到遍及民族地区,其广度、深度及高度的巨大飞跃都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切相关。党的人民至上理念是在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民族地区进步群众为团结对象,共同保卫了民族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47年5月,中国首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地区的民主之路提供了蓝本。1949 年后,党和国家根据民族地区人口、区域规模等确定了民族自治模式,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使民族地区群众彻底翻身当家做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制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计划,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民族工作渐趋制度化、法治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民族地区开展调研,与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6]。由此观之,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具体践行,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铸成的主体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肩负国家独立、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使命型政党。回溯百余年来党的民族工作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带领各族人民一路披荆斩棘,共同铸造了使命认同与团结奋斗相统一的担当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投身于救亡挽危的革命浪潮中,形成了家国一体的革命认同观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主动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制度重建和社会改造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形成了对追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认同与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主动精神隐伏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履之中,具有鲜明的承继性和时代性。新征程上,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阔步迈进。从以上历程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历史主动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竭力寻求并回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是以使命认同与团结奋斗相统一的历史担当精神。
历史主动精神形成于百余年来党的奋斗历程之中,具有源自过往经验,关乎当下和未来的自信意蕴。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历史主动精神的自信元素来源多样。其一,这一精神来源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内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养料。其二,这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础上孕育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结晶。其三,这一精神锻造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自力更生、守正创新的奋斗历程中,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这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行动指南[1](1~2)。就民族工作而言,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民族工作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底气和支撑,应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借鉴之要。因此,自信的历史主动精神更强调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获取经验,树立历史自信,赢得对未来的主动,是历史经验与现实境遇的统一。
精神力量是国家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柱,也是凝聚人民群众的重要法宝。毛泽东曾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先哲教导我们,“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7](799)。历史主动精神作为引领中国共产党取得百余年奋斗伟大成就的精神动力,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具有多重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8]回溯历史,从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并实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再到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这一过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这一角度来讲,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有助于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的关键意义,是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历史主动精神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要维持与各族群众的“鱼水关系”,必须从群众的迫切要求出发,关注群众的实际困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7](809)“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立党之本,贯穿并实践于党的民族工作之中,表明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中锻造的为民精神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务民之所需的独特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而处理好与各族群众的关系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路径。
历史主动精神蕴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科学判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中始终从国情出发,对各个历史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了清晰的分析、定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依据,也是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表征。这种精神并非简单的主观判定,而是对社会发展客观形势、阶段任务及最新趋势的科学把握,不仅能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方向,也可为解决民族事务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引。作为蕴蓄守正创新之力的精神能源,历史主动精神为我国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推进阶段,以及十八大以来的纵深发展阶段,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和实践是一以贯之且逐步完善的。这些历史性成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底气和智慧,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知过去之精粹、知今日之不足、知未来之方向,这是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9]。历史主动精神作为党的精神法宝,其对“五个认同”观念的深化成为新时代推动民族工作向前发展的关键一招。其一,历史主动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惧艰难、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程,对于深化各族人民对祖国统一的认识,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具有积极作用。其二,中华民族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10],“对这个自觉的民族实体的认同无疑是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1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彰显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其三,“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2](157)。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历史主动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凝聚力,对于厚植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四,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的历史逻辑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革命时期解民众于倒悬,如何在“大汉族主义”等逆流中力主民族平等,如何在民族地区发展迟滞时进行对口支援,彰显了党的领导对民族工作的保障作用,对于深化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其五,历史主动精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过去民族工作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党在未来的民族工作中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是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昭示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行稳致远,深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精神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精神的旨归。历史主动精神作为经验财富,其最大价值在于应用于新时代党的建设中。就民族工作而言,以历史主动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深入探寻党的民族工作中的历史主动精神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精神传播载体,以此观照现实,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根基。
基于党在百余年民族工作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历史主动精神元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路径。
加强调查研究是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历史主动精神元素的首要步骤。从历史来看,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的手段和方法。在民族学研究中,一些受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是考查历史主动精神元素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客观呈现少数民族地区原貌的重要路径[13](26)。
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档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这是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历史主动精神元素的重要途径。文本性档案资料多指留存下来的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文字记录,其本身具有鲜明的传承性。习近平总书记说:“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14]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依托于档案资料展现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多面形象,而民族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的任务,自然也包含其中。这不仅要求各级各类档案馆要做好档案管理保存工作,也要求相关学者充分利用档案资料,还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历史本真,深入分析和提炼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历史主动精神元素。同时,注重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历史主动精神的多元化解读。资料挖掘是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历史主动精神的基础,而如何解读则攸关历史主动精神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为此,要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加强线上线下交流;也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深入的认识,促进历史主动精神的多元化解读。
价值理念的弘扬和传播往往依托一定的载体。新时代新征程上,以历史主动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须探索多元传播载体,将历史主动精神以多种形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努力实现精神润域。
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民族教育中。历史主动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将两者相结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是以历史主动精神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理输出与价值引导相统一,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支撑,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逻辑中诠释历史主动精神的多重意蕴,通过多媒体教学、情景演绎等途径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将历史主动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征以学生易理解、能悟透的方式展现出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借助文艺作品,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文艺创作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15](17)文艺工作者是承担这一事业的工程师。对于少数民族文艺创作者而言,“如何既站在自己民族的立场上,在作品中表现自己民族的精神价值,又站在中华民族的整体立场上开掘自己民族的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所需的精神价值”,这是他们应当竭力解决的问题;对于汉族文艺创作者而言,其在“创作、评论边疆少数民族文艺作品时,也需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立场的自觉意识,发现和展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神价值”[16](208)。在这一过程中,历史主动精神无疑为文艺创作注入了新鲜元素。一方面,历史主动精神内含中华民族整体的气质和品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百余年奋斗中铸就的历史精神;另一方面,历史主动精神蕴含于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具体实践中,是文艺创作的重要素材。因此,以文艺作品推动历史主动精神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意味着要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向多样化发展。
走进村庄和社区,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基层群众生活中。村庄和社区作为基层群众的生活场域,是文化交融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以历史主动精神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单位。为此,首先,要定期开展宣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突出展现党在民族工作中的历史主动事迹,增进群众对历史主动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其次,要举办文化展览,充分利用村庄和社区的宣传栏、展示墙等设施,将历史主动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和弘扬具象化、常态化;再者,要结合当地特色,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以话剧、歌曲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使群众切身感受历史主动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运用“互联网+”,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向传播中。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多元有效的网络传播机制。围绕“中华民族”这一议题,以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的历史伟绩为核心,重点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念,确保网络传播在价值导向上的科学性。同时,加强网络监管,加大对非法传播的整治力度,防范化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网络风险,使历史主动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国人心中。
历史主动精神的提出不仅在于总结和歌颂伟大精神,也在于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融会后,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具张力。
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0 世纪80 年代至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历了开创、成熟和深化阶段,向着持久性、创新性和建设性方向不断迈进。作为经验性总结,历史主动精神昭示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着力“创新方式载体,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17],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路径;支持设立并表彰全国、省、市、县四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及示范单位,是完善和创新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体制机制的有效方式;加强引导各地互观互检和实地观摩,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稳步前行的不竭动力。
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历史主动精神表明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主体,亦是中国共产党的服务对象。这就要求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理念切实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民生建设[18]。基于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之间的固有差异,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将政策支持与内生动力相结合,制定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路线,借助“互联网+”拓宽民族地区资源宣传新渠道。建立健全对口支援体系,努力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及不同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继续施行干部驻村帮扶计划,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和保障力度,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以历史主动精神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民族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主动精神为新型民族关系建设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强大的历史自信和明确的实践路向。这就要求以历史主动精神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遵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客观实际,立足于各地、各民族实际,尊重差异性,挖掘共同性,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为抓手,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各民族“空间共聚、文化共享、经济共融、社会共治、心理共治”,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协同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9]。
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的开展对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法处理民族事务是新时代党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理路。从历史主动精神出发,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从既往党对民族事务的治理中寻找历史范本,继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保障各族人民合法权益及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融入法律法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治理之策有人民声音,治理实践有人民身影,治理反馈有人民意见,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从事民族工作的党员干部要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思维,激活创新要素,确保在法律框架内探索解决民族事务的新型治理方式,走中国特色的民族事务治理道路。
概而言之,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表征、指南和动力,其既彰显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又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蕴含的团结奋斗、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等坚韧品格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作为一种精神卯榫,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全过程,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环环相扣,无比坚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