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朝阳区 100020)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系统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全面系统性和动态开放性特征,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高校思政课改革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只有坚持系统思维,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形成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整体合力、协同创新的共进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1]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思想方法。系统观念告诉我们,事物运动发展是一个具备普遍联系性、全面系统性和动态发展性的系统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改革涉及校内与校外、教学与管理、线上与线下、主体与客体等多个要素、环节,表现出明显的系统性特征。
事物发展的整体性特征既强调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又强调这一有机整体作为子系统处于更大的有机整体之中。思政课改革作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其本身就是由改革主体、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方式方法和评价制度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同时,思政课改革作为高校内部思政教育系统的构成部分,又与校外教育系统共同构成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大系统。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其内部诸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具备诸多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协同不等于多个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联结、通融,生成远远大于原来力量的新力量。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2]这一论断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协同性要求,为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协同创新指明了正确的行动方向。
发展性特征强调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用发展的、变化的和开放的思维看待事物。“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3]。这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实践总是鲜活的,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创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思政课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要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遵循新时代青年发展新特征新规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与高校思政课改革实践结合起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3]这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断,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政课改革,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
作为以系统形式存在的高校思政课建设,其改革创新必须坚持整体性思维。因此,高校思政课改革需要我们从新时代系统全局和整体出发,善用整体性思维,摒弃思政课改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观念,积极拓展改革创新的空间场域,优化教育教学系统,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形成高校思政课协同改革的大格局。
高校要从思政课改革整体性思维出发,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拓展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空间场域,建立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的信任整合机制和交流分享机制。破除高校思政课改革就是各个高校关起门搞改革的传统认识迷雾,主动优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系统,构建整体、开放、互助的高校“大思政”格局。
高校要借助思政课改革这一契机,全面推动深化改革,突破校内教学、教务、宣传、人事、财务、科研等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的藩篱,激发各部门协同联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各部门拧成一股绳,为思政课改革提供政策、资金、宣传、师资、研究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形成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整体效应。
“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3]。从系统协同性思维来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目标、主体、内容、动力、环境、方式以及保障等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协同关系。高校要巧用协同性思维,通过统筹、整合、融通思政课改革的内外系统,激发高校思政课协同创新的共进动力。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协同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打通高校系统与外部系统,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落细。因此,各高校要巧用思政课改革这一抓手,打破校际壁垒,建立整合机制,共享教学资源,共创思政课改革新业绩。
高校思政课改革只有通过合理的统筹布局、有序的分工合作,才能实现整体系统与各子系统、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有序、合理、协同运行。因此,高校要把握思政课改革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实现育人目标协同;打通育人主体间的通道,实现育人主体协同;注重思政课改革的联系性和延续性,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的时空协同;建立科学、统一、开放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评价制度协同。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激发多元主体协同落实“八个相统一”[4]的思政课改革要求,推动思政课管理服务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师资队伍体系、学科建设体系、课程建设体系协同创新,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我们要把握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发展性思维,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共同挖掘高校思政课协同发展的内在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立足于新时代两个大局的大视野,用发展性思维看待思政课改革创新之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价值。新时代高校要准确把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将之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使命担当[5]。这一使命担当要求高校用发展性思维挖掘思政课改革的价值引领力,充分认识思政课协同发展对培养时代新人的实践意义。
高校思政课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我们不仅要关注思政课理论创新,更要重视实践创新,激发其实践活力。因此,高校要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体制机制,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利用广阔的社会实践课堂引导学生实现信仰体系向行动体系的转化。激发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主体间的协同联动,引导青年学生把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转化为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转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自觉。
高校思政课改革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系统过程,不仅涉及校内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有序分工和整体合作,还涉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系统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不仅涉及人的思想观念形成系统的复杂多变,还涉及人的思想观念系统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系统、研究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间的互动发展。因此,只有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系统性特征,处理好改革各构成要素间及要素和环境间复杂多变的关系,才能消解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现实困境,实现高校思政课整体创新发展。